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时空-中华帝国-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还是印度人比中国人品种优良?不是,而是印度的民选政府必须拿出钱来办教育,否则,甭指望人民选你做领导人(这便制度上的优势)!有人在报纸上取笑印度人贫穷,因为印度政府的办公室里是没安装空调的(印度的天气是很热的),甚至印度的国防部长办公室都没安装空调。读罢,我骂作者白痴!印度是比咱中国穷,但难道国防部长办公室都安装不起空调?当然不是,而是这是一个没有官员奢侈消费却挤出了教育经费的国度,而中国呢?我敢说,如果中国再不进行有效的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资,建立独立的司法制度、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克林顿的预言就会实现,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必会被印度击败! 
春节期间,于报上读到一则震撼人心的消息,台塑大王――王永庆老先生要大陆要在大陆盖一万所小学!计划每所平均200个学生,让200万贫困儿童有书读。“我要盖一万间小学!先盖1500间!大陆31省,平均下去找”,他在接受《商业周刊》时如是说。说实话,让冷漠现实寒了心的我都感动许久,感动之余不禁想――“让200万贫困儿童有书读”,也就是说中国最少有200万贫困儿童没书读,王老是搞企业的,不可能说有20万贫困儿童没书读他盖可以供200万孩子读书的小学。其次,我想,我们的政府在干什么呢?纳税人的钱都用在什么地方了?! 
捐款、救助,靠富豪的善心能解决国家教育问题吗?不能,关键还是政府应担起应担的责任。我对人说希望工程其实是个耻辱工程,不是因为希望工程出了贪污挪用现象,而是因为教育本是政府的首要职责,教育投入是政府的法定义务,而我们的政府并没有做到。中国的教育开支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仅是联合国规定最低标准的三分之一,列在全世界倒数的几位,比非洲穷国乌干达还低。当局虽在1996年制订“教育法”,规定全国教育开支不得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6%,但七年过去了,仍然在2%左右徘徊。相反,学费却一直暴涨。我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大的失败便是教育。众人皆知一个国家要走出贫困,要确立的一个长期反贫困的策略,一定要搞义务教育。要改变数以千万计的孩子的命运,主要靠的是政府的投入,这些孩子的命运便决定了他们家庭的命运。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就施行了免费的义务教育,每天还管一顿午饭,一年免费一套校服,这样的子弟能不为国尽忠吗?但是那时的日本是国弱人穷的,起码比中国穷很多,清政府赔得起亿两银子,却不会去实行义务教育。清华大学,还有已成文物的老北京图书馆都是美国人用清政府的赔款建的。即使不用培款,清政府也不会建图书馆的,他们宁愿用来挥霍,当年德国给清政府用于海军的贷款不就被慈禧用来修颐和园了吗?依愚之见,如今政府与晚清政府差不多,看看政府办公楼之豪华,公仆坐骑之豪华,再看看那无数失学孩子及为孩子上大学而疲于奔命的家庭―――切尽在不言中。引一组数据以证吾言非虚――仅中国大陆干部公费出国(境)考察经费,每年高达三百亿美元(约2550亿人民币),而义务教育总支出仅有1500亿元左右。 
反观历史,从中日两国对教育的态度便知中日两国如今之必然,而且从教育仍可观出两国的未来之路。中国之贫首因是教育,而日本之富强首因也是教育。自胜者强,内因永远是一个国家强弱的主因,只有那些愚昧之人才会将中国之贫归咎于列强之侵略。当年国弱民贫,饱受列强欺凌的日本最后不但脱贫,而且走上了富强,不过,由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战败后又贫困了。但日本二战后又在教育中振兴了起来,且相对国力比二战前还强。中国人的思想是穷了就办不起教育,其实越穷越要勒紧裤带办教育,唯有教育才能脱贫,唯教育才能富强! 
由于醉心于短期的经济表现,如今政府并不愿意将钱投入教育,但教育才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教育的投入不会在短期有明显的经济表现,但在未来必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就像日本。涸泽而渔地发展经济,只能暂时改进物质上的生活,之后,我们将为之付出惨重代价。中国大陆如今制度上的缺陷就是为官者只注重短期的经济表现,因为这才是他们升官发财的资本,而教育上的回报他们等不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他们是绝不为之的――这是制度的必然。 
在信息封锁和愚民教育之下,如今的青年已不知道如何爱国了。西大的学生走上街头反日,而反教育产业化只有一位老人敢于独自举牌。我要对那些反日反美的愤青们说,别反了,如果你们真的爱国就干些像样的正事儿,像那位老人学习――向政府要教育经费去!如今中国人的首要不是反日反美而是争取受教育的权力!我国是一个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国家,且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人口仍在不断增加,再不加大教育投入,中国是没有前途的!看看美国,1999年,教育总投资已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7%(当年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0%),达到6350亿美元,像中国这样一个处在发展阶段的国家,拿出10%的GDP来办教育是不为过的,台湾在经济起飞之际,GDP的12%到22%都用来办教育了。如果政府将铁血政策用于教育上,拿出15%的GDP办教育不是不可能的。 
我之所以一次次撰文为教育呐喊,是因为教育不仅关系着国家前途,还关系着民族尊严。我受过高等教育,我若只想着个人,追求物质生活对我而言并不难,但是民族尊严是物质生活满足的了的吗?不!我希望国人提高素质,不是只想着改进生活,而是想我们民族有尊严的活着。只能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国度不仅没有前途,且是没有尊严的。即使中国的GDP达到世界第一,中国也不可能像美国那样赢得尊重,因为中国人的整体素质比美国人还差得远。 
中国总喜欢畅想“中国人的世纪”,其实,没有高素质的国人,21世纪依然是“中国人的世纪”,只不过是中国人做苦力的世纪。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受制于人,这是必然。你以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场”是什么好事?工场污染的是中国,不是那些发达国家。若真的成为“世界工场”,那么21世纪中国的环境必然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如今国人的环保意识并不高,政府宣传很不够的情况下,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将会变得更加恶劣。 
在报纸电视大谈经济成就时,我要提醒国民非常重要一点――对于一届政府的成就,不要仅关注经济增长,还要看教育、医疗、环保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如果经济的成长只表现在数字上,而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进步,那么数字必然是虚的,毕竟,生活才是真实的。以愚之见,即使经济不增长,如果胡温在任时能做到没有孩子因为家穷而上不起学,那已是一届很伟大的政府了。
奥运光环下的悲哀
    发言内容:从下面的数据看中国是不是体育大国: 
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计委等11个部门,历时3年对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的“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下降,例如:反映柔韧性素质的立位体前屈,7…12岁组下降0。4厘米,13…18岁组下降1。8厘米,19…22岁组下降2,5厘米;反映耐力素质的1000米、800米跑与1995年相比,13…18岁组的中学男女生组平均分别增加了9。6秒,12。6秒,19…22岁的大学男女生竟分别增加了20秒与15。1秒,而青少年学生肺活量在1995年比1985下降的基础上继续下降。 
从国际比较看,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包含“国民总体健康水平”评估绩效的权威报告,中国排144位,远低于上世纪80年代一些国际组织对中国公众健康水平的排名,比埃及(63位),印度尼西亚(92位),印度(112位),巴基斯坦(122位),苏丹(134位),海地(138位)都低。 
1987年,国家体育局群体司用于群众体育(含学校体育)的经费不足1000万人民币,而当年投向竞技体育的费用是2。6亿美圆,大大超过同年日本1000万美圆、韩国1,1亿美圆的水平。 
《北京青年报》2003年9月19日报道,,清华大学新生体能不达标者占66%。新华社报道,贵州省欲参军的1200名大学生中体检合格者不足两成,新华网2003年11月19日报道,今冬征兵,上海有600多名大学生积极报名参军,体检合格者只有约3成。 
以上数据来自于《群言》2004年6月号38…40页
史上最荒唐的金兵围城之战
    宣和七年,金兵南下攻打宋朝,宋徽宗吓得发抖,朝廷大臣们没有一个有主意的,宋徽宗恐惧之余,便干脆撂挑子不干了,传位给儿子及宋钦宗,只不过龙生龙凤生凤,笨蛋的儿子还是笨蛋,宋钦宗也是如此。靖康元年,金兵围城,幸好名臣李纲尚在,也没人跟他争权,于是他顺利的指挥了开封保卫战,最终金兵退去。
说起来,象这样危难关头的忠臣就算不封公封候,起码也应该重赏吧,嘿嘿,谁料到,金兵刚退,李纲便以“未几,以纲专主战议,丧师费财,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责授保静军节度副使,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呜呼,抵抗敌军入侵居然有罪,恐怕是古今唯一吧!
靖康二年,金兵再次南下攻宋,这一次可没有了李纲,金兵攻城,但一直未能成功,毕竟这里修筑百年,城高墙厚,护城河又宽又深。可是想不到的是,金兵做不到的,朝庭会帮他们做到。朝庭大臣孙傅在读诗时,偶尔读到丘浚的一句《感事诗》,有“郭京杨适刘无忌”之语,于是如获至宝,在城里按人名查找,两个人一个叫刘无忌,另一个叫郭京,与诗中完全相符。这个郭京也是个胆大的主,开口狂言,自己能施六甲法,保证生擒金将干离不和粘罕。朝庭信之不疑,马上封官赐金(什么官名一直没查到),这个郭京就在城内找了一帮市井无赖。牛皮是天天吹,“择日出兵三百,可致太平,直袭击至阴山乃止。”可是一直没动静,另一名大臣叫何栗的忍不住催促,郭京最后只得出战。然后不准士兵在城楼看,结果可想而知,被杀得大败,眼看牛皮吹破,别人急了,可郭京不怕,马上找个理由:那是他们不听指挥,明天我亲自出城作法。第二天,郭京大开城门,他可不是作战,而是开城门逃跑,金兵顺势攻入城中,北宋至此灭亡。
这恐怕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荒唐事了,从中可以看出什么呢?有读者认为我把宋廷写得太笨了,主角太顺了,我想请大家看一下,这世上有比宋廷更蠢的人吗?朝廷说到底是什么,是皇帝和一帮大臣,他们从小读的都是些死书,既不懂军事、又不懂政治、更不了解经济,以士自居,不事生产,又只喜空谈,不愿意从事调查研究工作,这样的人能懂国家大事吗?除了玩弄权术、阴谋诡计之外,真的是一无是处。
好人坏在哪里
    李敖:好人坏在哪里?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小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 
事实上,世间所谓的好人,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会坏,我举出三点主要的,证明给你——好人——看: 
好人的第一坏——不敢与坏人争。 
好人的第一坏处是,他们怕坏人,因为怕,所以不敢与坏人争。1965年,吴相湘因反对黑暗势力辞去台大教授的时候,他对我说:“我这回是‘退让贤路’了!”我回答他说:“吴老师,你错了,你退让的不是贤路,而是道道地地的‘恶路’!”什么叫“退让恶路”?退让恶路是好人用消极而退缩的办法,自承斗恶人不过,最后下台鞠躬,关门叹气,听任坏蛋们昏天黑地的乱搞。最后如张伯苓所说的:“这个年头儿,就是因为‘坏人都在台上唱戏,好人蹲在屋里叹气。’才越来越糟糕。” 
天下坏事的造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坏人做坏事;另外一个是好人容忍、坐视、甚至默许坏人做坏事。结果呢?有能力或可能有能力的好人,在有机会或可能有机会的时候,放弃了打击坏人、阻止坏人做恶的行动。于是天下的坏事,也就一件一件地蔓延起来了。 
所以,不客气的说,坏事不全是坏人做出来的,其实好人也有份。容忍、坐视、甚至默许坏人做坏事,乃是使坏事功能圆满的最后一道手续,好人之罪,岂能免哉? 
好人的第二坏——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 
好人最大的毛病,乃在消极有余,积极不足;叹气很多,悍气太少。结果他们所能做的,充其量只是“独善其身”而已,绝不是“普渡众生”的好汉。但是最后,坏人并不因为好人消极叹气就饶了他们,坏人们还是欺负好人,强奸好人,使他们连最起码的“独善其身”也善不好、连佛教中最低级的“自了汉”也做不成。最后只得与坏人委蛇,相当程度地出卖灵魂,帮着坏人“张其恶”或“扶同为恶”。这真是好人的悲哀。 
好人所以“独善其身”,其实是一种相当成份的自欺。这种自欺,原因在好人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人格的完成,其实,这一完成,还差得远哪! 
为什么?因为好的完成,必须是向外性的,而不是向内性的。顾炎武说他不敢领教置四海穷困而不吭气,反倒终日讲道德教条;林肯说他无法认同一半是奴隶一半是自由人的长久存在,都在说明了道德上的向外性。老罗斯福打击“财阀”,推动反托拉斯政策,坚信如不能个个过得好,单独哪一个都过不好,就是这种向外性的伟大实证。 
以“独善其身”自斯的好人,他们自欺到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了,其实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坏人是向外性的。好坏关系是一种此长彼消的互斥关系,自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的,就好像踩在粪坑里而高叫自己不臭一样,这是不可能的。 
好人的第三坏——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