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时空-中华帝国-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般。仔细考虑之后才发现自己多虑了,人人平等这个口号早就有人提了,佛教中有众生平等这说,儒家也讲究仁义。因此自己提出的空口号肯定没人会有意见。至于奴婢也有工资,虽然有些新鲜,但是一来大户人家也会发放月例钱。二来,之所以成为奴婢,往往是买卖人口,或是欠债过多,也就是说奴隶都是以人抵钱,所以干活拿钱也算是合理的推理。因此虽然有部份人反对,但是意见并不曾成为主流,几乎无声无息就平息了。
看到自己的梦想正在渐渐变成现实,中国越来越强大,李志远满心高兴,充满成就感,帝国大臣们虽然不清楚皇帝的心思,但都能感受到皇帝的喜悦,仿佛四海升平就在眼前。
可是这一切却被一件“小事情”打乱了,李志远无意中得知,在室利佛逝(今印尼苏门答腊)有一华人村落,是唐末时迁去的,今年初时得罪当地大族,结果被对方杀害,全村两百余人除四人外尽皆死难。而当地官府却不闻不问,任由罪犯逍遥法外。
李志远听后大怒,这个消息居然是从商人的嘴里听说的,外事司的人干什么去了,这么重要的事居然漏了。气急败坏下令召开紧急会议商计如何处理,并打算追究相关官员的责任。
在紧急会议上,一众大臣心里惴惴不安:没听说发生什么事啊,皇帝陛下怎么突然间召集,难道有人要完蛋?一面小声的交头结耳,传递着消息,另一方面每个人都赶快回想一下最近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酝酿一下等会如何分辨,如何推脱责任等等。
李志远脸色铁青地扫了一眼面前的大臣,被看到的大臣都感觉眼光有如刀锋一般,几个有些有鬼的大臣更是打着哆嗦,差一点就要主动坦白。
李志远努力做了几个深呼吸,尽量平息自己的怒气。对着外事司里负责东南亚司的陈涛说道:“陈司长,你先汇报一下最近东南亚的重要情报。”
这时,一众大臣才发现原来还有好些低级官员参加,看样子是外事司和情报部的。
陈涛从未在这么多帝国大臣面前发过言,结结巴巴的汇报着,基本上都是东南亚国家的情况,除了贸易信息是李志远亲自提示过的,他做了一些政治军事情况汇报之外,关于李家村血案是一字未提。
李志远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听完之后。便示意情报人员说明。
“室利佛逝国棉兰郊外李家村,经查系我中国国民于唐末后逐渐迁去,村中居民大多姓李。今年年初,因为采购一批香料与当地大族罗那氏发生冲突,据说是罗那氏觊觎李家村的富裕,因此要求他们高价购买自己的香料,李家村不愿意,结果罗那氏勾结当地官府将李家村屠村,除三人在外未归之外,仅一人藏身尸堆得以存活。事发后四人向当地官府举报,结果无人理睬,罗那氏为了宣扬自己的权威,为了恐吓其它人,也并未将四人灭口,而是打断双腿迫他们行乞为生。”
停了一下,情报官员接着说道:“由于时间较短,不能联系到当事人,仅仅接触了十几名了解此事的商人,这些商人颇有信誉,而且说得情况基本相符,初步判断,这事确实无误。”
第三十一章 吾国与吾民2
风信子语:关于室利佛逝国,本人由于水平有限,没能肯定在主角的时期的状况,如有失误,各位多包涵。
李志远点点头,对大臣们说道:“各位爱卿,大家畅所欲言,都来发表一下意见。”
一众大臣目瞪口呆,心下暗想,这事有什么好谈的?
隔了一下,礼部大臣郑居中清了清嗓子,虽然外事司权柄日重,已经快要脱离礼部了,但现在名义上仍然是礼部下属,为了保留影响,郑居中只得出头说道:
“这些人不过是天朝弃民,皇上不需理会,被当地大族屠杀正是他们的劫数。”
陆秀峰等人也纷纷附合,就连刘之华也觉得似乎小题大做:“这些人抛弃祖宗,跑到番邦定居,咱们不追究就不错了。那有时间给他们操心呢。”
李志远很吃惊,本以为这是天大的事,怎么没人在意呢?记得自己当年看到印尼猴子屠杀华人的记载时,气得跳脚,1965-1966年间,苏哈托这个杂种大肆屠杀当地华人,死难者至少百万以上,可是我们政府不但不曾为死难者讨还公道,反而帮这个屠夫百般掩盖事情真相,在所有的书籍上都尽量淡化,在历史书上也只是不痛不痒的写上几句。到如今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印尼曾经屠杀过上百万同胞,反而还在号召下纷纷捐款给这些刽子手!!
这样的国家怎么能获得国民的支持呢?不行,绝对不行,哪怕是独裁也要把这件事定下来。不过,先引导一下大家再说。
李志远深呼吸了一下,问道:“各位爱卿,大家说一下什么是国家呢?”
看到皇上脸色不再紧绷,大家也都开始随意发起言了,争了半天,形成几种意见。一、天下所有的土地所有的人口都是中华帝国的,这个只是几个腐儒的意见,他们摇头晃脑,反来复去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别人不太同意,只不过这个帽子有点大,不太好反驳,因此也形成自己的见解。二、刘之华提出的,国家就是一片疆域和在这上面生活的人。三、是郑居中的想法,国家就是皇帝及百官,简言之就是政府。四、陆富贵的想法,国家就是皇帝百官军队和一片疆域。大多数人都附和这几个观点。
听到这些朴素的猜想,李志远很有成就感,好久没到学院上课了。
接着,李志远没有评价这些不同的想法,开始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国民会爱国呢?
虽然大家不明白这个紧急会议怎么变成辨论会了,但是看到皇帝陛下非常关心的样子,而且这个问题确实也很有趣,也很值得关心,于是都非常投入。
经过再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争得是唾沫横飞,都极力希望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的见识。最后都各自依据前面的观点就得出结论:皇帝既然是国民的主子,是上天的意旨,当然国民自然就要爱国啦,怎么能不服从天意呢,看起来爱国倒是赐于这些国民的荣耀一般。刘之华的观念还是比较朴素的,既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那么保护这片土地也就是保护自己的财产自然就是爱国啦。郑居中等人找不出什么理由来,于是便附和第一种意见,而陆富贵等军人则附合第二种意见。
“各位爱卿,先想一想如果有人要冲进你们家里来抢钱抢物甚至杀人放火,你们会不会跟这些强盗拼命呢?”
众大臣顿时嚷成一片,这还用问。
“那为什么你们要跟强盗拼命呢?”
大家面面相觑,皇上今天怎么了,这叫什么问题?太小儿科了吧,不过,什么说法才合皇帝的意呢?
隔了一会,才有人小声说道:“不跟强盗拼命,难道眼睁睁让他们把自己的钱抢光吗?”
李志远一拍桌子,“对了,就是这样。因为家是我们自己的财产,家里是我们的亲人,所以当然要爱自己的家,抵抗强盗了。换而言之,国家也是这样啊,国家是所有国民的家园,也是属于国民的财产。所以国民才会爱护它,保护它!如果光是喊些忠君爱国的口号,谁还会在爱国呢,不让国民懂得国家也是国民的财产,谁愿意爱国呢?”
众大臣目瞪口呆,看着李志远高谈阔论,说不出话来。
李志远越说越起劲,“国家者,国民的家园。皇帝代表着国家,但仍然国民的一员,皇帝的所作所为也要符合国家的利益,最终就是要符合所有国民的利益。”
“哇”的一声,把李志远吓一跳。原来是郑居中放声大哭,朴地一声跪在李志远面前。
李志远摸不着头脑,却听郑居中边哭边说道:“老臣听到圣上的教诲,才明白孟子所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到今天才懂得人民重于国家的道理。”
马屁连拍,连李志远也开始熏熏然,虽然其它大臣心下觉得郑居中太过份子,但是对于皇帝陛下如此仁德还是非常感动的,连普通国民的利益都放在心上,那么大臣们就更受重视了,也自然不会有屠杀功臣的可能啦。一个个赶快跟着歌功颂德一番,把皇帝陛下已经抬高到三皇五帝这样的高度了。
李志远没注意众大臣心里的小九九,虽然明知郑居中有马屁之嫌,但是感觉很爽,适当地享受一下也是应该的嘛,皇帝也是人嘛!
风信子语:感谢萧瑟魔狼兄的提醒,当时印尼华人已经没有中国国籍了,是俺失误,丢人啊。
第三十二章 南洋
大方向定了下来,群臣都领会了皇帝陛下的意思:出兵!
军方大臣们纷纷争夺这个出兵的机会,一个个都开始放卫星,但是最终还是海军牢牢抓住了机会,毕竟理由充分,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气候适应,甚至远程投送,除了海军之外,其它部队只能抓住海军陆战队作战经验不足这一条作点文章。
经过一番争论,最后李志远拍板,由外事司向室利佛逝国递交正式国书,要求惩办凶手,追究当地官府失职行为,外事司方面要抓住此事大做文章,不在乎能否和平解决,重要的是向侨居南洋的华人都知道。同时南海舰队组织一支舰队,抽调三个团的海军陆战队,作针对性训练演习,一旦外交方面谈崩了,就立即投入战斗。考虑到海军陆战队缺少重大战役的经验,由陆军抽调部份军官参与作战计划参谋工作给予海军协助。
外事司立即以最快速度派出相关人员前往室利佛逝国,仅仅一个半月后就到达到该国,递交了国书,语气虽然缓和,态度非常强硬。
室利佛逝王国上下对此非常惊讶,那个时代的人都很少出过国,对外面的事大多是道听途说,如果不是因为有许多华人来做生意,如果不是因为佛教传播,这个王国甚至都不知道“中国”这个词呢?如今虽然听说过北边有这么一个国家,听说很大很大,听说很强很强,但是一向以来室利佛逝人欺负当地的华人却从来没有人出过头,因此所有的人都以为这个传说中的国家是华人自吹自擂的结果,肯定不如自己强大。
因此对于中国这样无礼的要求,室利佛逝王国一片哄笑声,国王毫不犹豫就把中华帝国外事司的人赶了出去,不但如此,还在侍从的鼓动下,把使者的外衣剥掉,看着中国人狼狈不堪的逃走,国王和大臣们笑得前仰后合。
虽然也有几个小官提议是不是考虑一下对方语句中的威胁适当加强一下国防准备,但是却被志得意满的当权者斥以灭自己威风、败坏本国伟大的形象等罪名。这些坐井观天的国王大臣们,都以为自己国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其实何止他们,何止这个时代,自欺欺人以为自己伟大的多着呢。
在外交努力失败后,新闻一边倒的宣传着中华帝国对臣民的关心爱护,宣传着敌国的可恨,这种种情势下,举国上下一片喊打之声。
海军特别支队仍然在新加坡基本做各种针对性的训练,虽然海军陆战队多是从广东召来,从小习惯炎热天气,但对于南洋闷热潮湿的气候仍然难以适应,海军只得把作战时间一拖再拖。
永乐四年秋,庞大的海军特别支队出现在苏门答腊岛,由于当时很少有登陆战,也没有远程武器大炮,因此整个登陆行动简单跟训练没什么区别,海军舰船上的大炮在整个过程中连发炮的机会都没有。
一直到海军陆战队两个团登陆完毕建占领了附近的村庄之后,才有几百名敌军冲了过来,一群舞刀弄枪的土著怎么可能与火枪火炮武装到牙齿的中华帝国海军陆战队抗衡呢,转眼之间,这几百人便死伤大半,其余被俘。
随后陆战队便向棉兰冲去,一路过接连击溃了三股敌军,自己伤亡微乎其微,第二天,便包围了棉兰城。
棉兰城并不大,城里人口不足五万,守军号称三千人,算是苏门答腊第一大城了。城四周用粗粗的木头栅栏围了一圈,这就是所谓的城墙了。
海军陆战队前敌指挥官司马长风目瞪口呆看着这个城,虽然情报局也曾大致说明过这个城的情况,可是从繁华的中华帝国出来的中高级军官还是不敢相信这就是他将要攻克的敌军的首都。
“靠,咱家的猪圈都是用石头砌的呢。这鸟国穷成这样,居然还敢欺负咱们同胞,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他心想到。
周围的一群各级军官参谋也发出同样的感叹,就这么个破城,居然还让自己跋涉万里,准备了几个月来打这场仗。
大家都开始佩服起这些土人的勇气起来,难道他们真是视死如归?
发过一番感叹后,两个团长马上开始争抢起首攻的位置,这种木头工事,都不需要重炮支持,光团里配的迫击炮就能摧毁它们,自己一个陆战团足有近四千人,个个都武装到牙齿,消灭敌人易如反掌。
十分钟的炮火就把一大片木栅栏和后面的敌军化为乌有,在火枪手从容不迫的攻击中,敌军纷纷倒了。室利佛逝国的弓箭射程远远小于宋朝的弓箭,火枪手根本不需要保持太远的距离,完全是迫近再开枪,命中率高得惊人。
风信子语:除了中国以外,当时的各国的弓箭射程相当短,一直到威尔士长弓出现。
第三十二章 苏门答腊
作者语:很沮丧!俺的硬盘误格,损失惨重,居然没有任何人表示一下关心、同情,甚至还有人讽刺。不知道是自己作品很失败,读者都不在意。还是现在中国人的词典里已经没有关心别人这个词了?
“大王,不好了,东门守将卢撑阵亡了。”侍从连滚带爬地冲进宫里,国王吓了一跳。自从中华帝国大军来到后,他先后派了好几只军队去消灭这些蛮子,本以为这些汉人蛮子都是些胆小怯懦之辈,只消自己无敌的大军一个冲锋就能全部消灭。没想到,反而是自己的大军被对方轻易打垮。
一个个战报传来,敌军已经包围了都城,吓得自己连忙到寺里上香许愿什么的,只希望菩萨显灵,把这些恶人赶走。原本能说会道的大臣们也噤如寒蝉,闭口不言了。
听到敌军即将攻入城,感觉炮声好象越来越近,国王和身边的侍从大臣们面面相觑,每个人都在想怎么办?这时,国王一扫眼看到禁卫军统领那木罗,忙吩附他快去加强防守。
那木罗一向号称天下第一勇士,从小就好勇斗狠,由于家中有权有势,又有个当王后的姑姑,因此杀人的事没少干,没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