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渤海国武王传奇-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乌知古奏道:副王的灵柩,应该由一品大臣前去迎接。可是三省六部正在改组之际,一品官员不宜远行。禁军统领张文休虽然不是一品大臣,却是当朝驸马、宫廷近臣,又是副王自幼年以来最要好的伙伴,担任迎柩使命最为合适。
张文休则立即向上跪奏道:请基下准儿臣担当此任,否则儿臣将悲伤而死。
武王道:就派张文休去迎接灵柩,率领一百轻骑,即日启程,快去快回,不得迟延。
张文休领了武王教意,率领百名轻骑兵,高举大都利的招魂幡,去迎接大都利的灵柩。沿途大唐地方官员都已接到鸿胪寺的通知,对渤海郡来迎接副王灵柩的队伍,一不阻挡,二不盘查,一律开关放行。张文休马不停蹄直奔华阴县。这时鸿胪寺正卿崔忻已遵照大唐玄宗皇帝旨意,按照大唐亲王葬礼的规格,将大都利的遗体殓入银椁檀棺,棺椁盖子虚掩着,只等渤海郡的特使来验尸加封。
悲痛万分的张文休来到大都利的停尸堂,扒在棺材旁边向里一看,只见那张熟悉的面孔上凝固着极其痛苦的表情,两只眼睛直瞪瞪地怒视着天空,分明是在质问苍天的不公。张文休已经悲痛欲绝,禁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但是张文休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他知道这里是异乡的土地,不是祭奠的场所,他应该刻不容缓地把副王的遗体和灵魂接回自家的陵园。张文休当即指挥自已的亲兵盖棺加封,抬棺上车,立即启程,返回敖东城。
副王大都利终于回到敖东城了。这是武王登基以来第二个归国的亲王。第一个是竟气风发归来却被无情打压的王叔大野勃,第二个是将有重任在肩却已气绝身亡的副王大都利。王室接连出现大震动,武王心中必然如翻江倒海。他虽然不动声色地按部就班地办完了儿子大都利的葬礼,那烈火一般的情绪却再也按捺不住。他追求轰轰烈烈的性格终于突破了从前那副唯唯喏喏的伪装,大刀阔斧地展开了他的铁腕政治。
按着常礼,武王得到了大唐皇帝的册封之后,应该派使节到长安上表致谢。可是大都利事件却让他对大唐皇帝满怀怨恨。致谢和怨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是很难融合的。可是武王却凭着他的聪明和狡诈,把这两种对立的情绪巧妙地嫁接起来,并且结出了一个大大的怪果。
处理完长子大都利的葬礼之后,有一天武王把大内相召到宫中,重新问起上次乌知古出使长安的情景。乌知古上次出使长安回来述职时,曾经向武王报告过一件大事,就是大唐皇帝把新罗国摆在渤海郡之上,提请武王向皇帝提出异议,当时被武王制止了。现在武王重新问起出使情况,乌知古自然要着重再说这件事。
乌知古奏道:臣上次出使长安,为基下讨封及相关诸般事务都已有了圆满结果,只有和新罗国排座位一事让臣不能释怀。那新罗国龟缩在半岛上,疆域不及我渤海郡之四分之一,理应排在我渤海郡之后。可是大唐却给他首席待遇,凡是有藩属国王子和使节参加的集会,新罗国都昂首走在前面。当时臣为了维护基下的尊严,曾经抢在前面,却被大唐官员挡了回来。这事至今让臣心中不甘。
乌知古这番话正中武王下怀。武王今天找乌知古来重提旧事,就是要拿藩属国排座次这件事大做文章,把大野勃归国和大都利惨死带来的不愉快一古脑地发泄出来,和大唐皇帝来一次政治较量。
武王面色冷峻地说道:这都是先王对大唐皇帝过分退让的结果。新罗国除了立国时间比我们长,没有任何一样能超过我们,大唐皇帝却如此错置虎兔颠倒骥犬,岂不是欺人太甚吗?现在要谋划一条妙计,把被颠倒了的座次再颠倒过来。
乌知古对这件事已经考虑了好久,并且想出了一个主意,就从容不迫地禀道:大唐钦差齐殿逢来宣诏之后,基下还没有上表谢恩。依臣之见,可以在谢恩表中提出渤海郡享首席的要求。由于出了大都利事件,现在大唐皇帝正对基下有几分内疚,一定会满足基下的要求,以示安慰。
武王扬了一下眉毛,说道:你这主意虽然对路,还是太过软弱。孤王这次不是乞求,而是强烈地要求,甚至可以是胁迫。这不仅仅是个座次和尊严问题,更重要的是孤王在大唐皇帝心中的地位。张行笈当年曾对先王说过,震国归附之后可以享受从前高句丽国一样的地位。可是崔忻来宣抚时却把震国变成了渤海郡。现在应该首先要求把渤海郡改为渤海国,其次才是要求渤海国在藩郡国中享首席。你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想计策。
乌知古揣模了一下武王的意图,再奏道:基下是说要给大唐皇帝施加压力。臣以为,打着走不如牵着走,牵着走不如蒙着走。如果公开地施压,很可能把事情弄僵,不如用个瞒天过海的计谋,来个混水摸鱼,让皇帝胡里胡涂上当。
武王眼睛里露出一丝喜悦,略带一些兴奋的语气问道:你说说怎么样瞒天过海?
乌知古看了看武王的表情,然后禀道:开国元老任雅湘和崔岳林刚刚整理出长白山蛮文汇征录,总共收集到三百多个渤海古字,可以在这次谢恩表中派上用场。臣的意思是说,可以在表文上做些手脚。比如,表文的开头和结尾用汉文,中间关键的段落用靺鞨先祖留下来的古字编写,臣料定大唐朝中无人能识靺鞨文字,只能从开头和结尾来判断是致谢的表文,却读不懂表文的真实内容。皇帝以为是恭顺的表文,一定会表示满意和认可,这就等于是同意了基下的要求。以后再想反悔可就来不及了。
武王微笑了一下,说道:你想得很巧妙,也很周到。这道瞒天过海的表文就由你来起草。此事不可张扬,要秘密进行。
乌知古应道:臣领教。
三天之后,乌知古将表文拟好,朝会之后送到宫中请武王审阅。武王看那表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用汉字写下来的恭敬用语,中间是只有少数靺鞨老年人才能看得懂的奇型怪状的象形符号,那大意是说:渤海郡地控长白山南北五千余里,拥有人口八十余万,牲蓄二百万头,是大唐藩属国中的佼佼者,理应象长子一样受到弟弟们的尊重。可是皇帝却本末倒置,让小小的新罗国占据了首席,这是本王不能接受的。二十年前,大唐钦差张行笈曾经承诺,震国可以享有从前高句丽国同样的地位。本王强烈要求陛下遵守先皇的诺言,从即日起改渤海郡为渤海国,并保证渤海国在藩郡国中占首席。否则,本王将召回入侍王子,停止朝贺纳贡。
武王看过之后,脸上现出满意之色,说道:写得不错。还要加上大都利事件的因容,强烈要求皇帝查明真相,严厉惩处鸿胪寺少卿齐殿逢。
乌知古应道:臣即刻就加上。
武王起身踱步,沉思,然后问道:这份表章非常重要,你打算派谁担任使节?
乌知古道:这道表章万一被识破,使臣会有杀头之险。必须选一个能言善辩,处变不惊,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人。臣打算推荐胞弟乌召度。
武王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乌召度机智勇敢,有勇有谋,忠诚可靠,可以胜任。就派他去!
乌知古领教出宫,向弟弟乌召度面授机宜,安排上路。
乌召度按着武王的教意,携带蛮文表章,一路紧张奔波,来到大唐都城长安。乌召度这一行人住进驿馆,就听到人们在议论大诗人李白的新闻。
原来这年三十岁的李白来到长安,与秘书监贺知章等七位文坛名人结识,有汝阳王李进、离职宰相李适之、书法大师张旭、以及文坛名人崔宗之、苏晋、焦遂,这八人号称酒中八仙,每天饮酒赋诗,名声煊赫一时,成为人们传颂的趣闻。乌召度是一个非常仰慕中原文化的渤海青年,就恨不能立即与这些名人相识。可是他有重大使命在身,不得不暂时忍下这份好奇心,专心致志去办他的公务。
乌召度到达长安当天就向鸿胪寺报号。第二天就得到鸿胪寺正卿崔忻的接见。
乌召度向崔忻禀道:下官受武王派遣,来向皇帝进献谢恩表。
崔忻很高兴地说道:请贵使节安心等候,本官将尽快向皇帝奏报。
乌召度怀揣诈表,心情紧张,在驿馆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焦急地等待。
第三天,崔忻派人来通知:请渤海郡使节乌召度明日早朝到午门候旨。
乌召度知道这是皇帝要让他当殿上表,既兴奋又不安。如果明天皇帝胡里胡涂接受了表文,武王的预谋就可以得逞,乌召度就立下大功一件。如果诈表被揭穿,皇帝必然大怒,乌召度就可能人头落地。这个担着天大风险的使节一夜无眠,天刚亮,就急忙来到午门外等候。上朝的官员们陆续到来。乌召度远远看到崔忻,就上前打招呼。
乌召度道:昨天接到崔大人通知,今晨我就早早赶来。是不是皇帝陛下要召见?
崔忻道:陛下得知武王派人来献谢恩表,龙心大悦,今天要让你当殿献上。你先在此等候,过一会儿我来叫你。
上朝钟声响起,官员们列队而入。乌召度听到里面山呼万岁之声响彻宫殿,心情更加紧张起来。他把诈表捧在手上,象是捧着一块烧红了的烙铁,只想快快抛出
过了片刻,崔忻出来招呼道:渤海使节,请随我来。到了殿上要先叩头呼万岁,让你平身时才可以起来。
乌召度道:下官知道了。
乌召度跟在崔忻身后来到殿上,不敢抬头,扑通跪倒,叩头高呼: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玄宗皇帝在上面说道:渤海使臣平身吧!
乌召度站起身来,把表文高高举起,奏道:乌召度奉渤海郡武王大武艺之命,来向皇帝陛下敬献谢恩表。
玄宗皇帝历来喜欢听藩王的使节当殿宣读表文,因为这样更能让他享受到大国皇帝的快乐,当时就笑道:大武艺有表文献来,朕很高兴。你当殿宣读吧!
乌召度听说让他宣读,不禁大吃一惊,这道表文是来瞒天过海的,怎么敢宣读呢?但他毕竟是个机灵人,又事先得到大内相乌召度的详细指点,很快就定下心来,想出了对策。他展开表文,宣读起来。开头一行是汉文:大武艺敬呈大唐皇帝陛下。这一句他用汉语读出。接下来是措词强硬的蛮文,他便用蛮语读出。最后两行是汉文:大武艺叩首敬呈。开元十八年十月。他又用汉语读出。
满殿的官员听得云山雾罩,有的迷惑,有的惊诧,有的愕然,有的忿怒。大家一齐向皇帝看去。
玄宗皇帝也是一脸的疑惑,问道:你读的是什么?朕怎么没有听懂?
乌召度从容回道:臣是依照表文来读的。表文写的什么,臣就读什么。凡是汉文,臣就用汉语读出,凡是蛮文,臣就用蛮语读出。不敢有半字更改。
玄宗皇帝道:你再将全文用汉语重读一遍。
乌召度回道:恕臣学识浅薄。要将蛮文译成汉文,只怕会译错了,担不起欺君之罪。
玄宗皇帝沉吟了一下,说道:鸿胪寺将表文译出后再报。
崔忻说声遵旨,上前接过表文。
乌召度侥幸闯过这一关,已经是浑身冒汗,回到驿馆,往榻上一倒,就象瘫了一样,半天爬不起来。
崔忻携带渤海表文回府,展开一看,那表文正文全是蝌蚪一般的蛮文,看了半天,也没有看懂一个字。把鸿胪寺大小官员都找来传阅,竟没有一个人认得。
第二天上朝,崔忻不得不如实奏报:请陛下恕臣愚钝,不能识读蛮文。鸿胪寺官员也都无法将渤海表文译出。
玄宗皇帝很是不悦,斥道:堂堂天朝上国,竟然不能译读藩邦表文,岂不让天下人耻笑!鸿胪寺官员无能,就聘请能人来译。三天之内,朕要知道表文内容。
散朝后,秘书监贺知章又来约李白等人饮酒。朋友们在酒桌上无话不谈,贺知章就把满朝无人能识藩王表这件事当作新闻向大家说了。
不料李白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道:这不过是小菜一碟,居然难倒了众多大臣。我自幼浪迹天涯,走遍天下,能识十八种蛮文,区区靺鞨文又何足道哉。明天贺兄把那表文带回来,我替你译成汉文就是了。
贺知章大喜道:李兄能遍识天下蛮文,真不愧是谪仙人。明日我要向陛下举荐,请李兄到朝堂上宣读。
李白并没有把酒桌上的话当回事,次日照样出去约朋友饮酒作诗。不料酒兴正酣,贺知章气喘嘘嘘跑来,叫道:太白兄快随我上朝。皇帝陛下正等着你去宣读渤海表文。
李白举着酒杯摇头道:我一个草民,上什么朝?不是让你把蛮文表带回来吗?
贺知章只怕误了时间,拉起李白就走。这时皇帝已经等得焦急,就让内宫大总管裴力士到宫门前打探。裴力士见贺知章拉着醉薰薰的一个布衣白丁到来,当即怒喝道:贺知章你好大胆,竟敢弄个醉鬼来面君。武士们,快把这醉鬼乱棍打出去。
贺知章喝道:我奉旨召李白上殿,谁敢阻拦?
武士们一齐楞住。贺知章乘机拉着李白进入宫门。
五十九章 李谪仙斥蛮 黑水部背盟
    贺知章拉着醉薰薰的李白要进宫,却被裴力士喝住,还要让卫士们乱棍打出去。贺知章灵机一动,大喝一声奉旨。卫士们一齐楞住。贺知章乘机拉着李白进入宫门。
李白来到殿上,虽然醉意沉沉,却也知道这是天子坐朝问政的地方,赶紧叩头道:草民李白叩见皇上。
裴力士上前奏道:李白醉酒上殿,是欺君之罪,应该凌迟处死。
玄宗皇帝看了看李白,摆手让裴力士退下,然后向李白说道:李白平身吧!你不是在朝官员,醉酒应召也不能全算是你的过失。朕赦你无罪。你能识得蛮文吗?
李白起身应道:西起昆仑山,东到长白山,十八国蛮文我都能识。
玄宗皇帝兴奋地向崔忻挥了一下手。
崔忻就把渤海表文送到李白面前,说道:这是渤海郡的表文,请你当殿宣读。
李白接过表文,大略看了一遍,向上说道:禀告陛下,这道表文出言不逊,草民不敢宣读。
玄宗皇帝听了,更想知道表文内容,立即降旨道:你只管如实宣读。
李白便将那表文用汉语宣读了一遍。
崔忻被那表文内容吓了一跳,上前奏道:大武艺对陛下不敬,臣有失察之罪。
玄宗皇帝已经听李白说那表文有不逊之词,有了心理准备,这时听李白全文读出,反而显得很平静,说道:大武艺弄这样的雕虫小技,是想瞒天过海,骗取朕的认可。这样的藩王,本该治罪。可是他的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