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恩来的智慧-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院校不顾实际师资和力量,一味扩大建校规模和招生规模,一度出现了全
面铺开、齐头并进的现象。这样,虽然在学校以及学生数量上较以前都有提
高,但在质量上实际是有所下降。1953 年5 月29 日,周恩来在政务院第180
次会议上批评了院系调整中这种“好大喜功,不求质量”的做法,他强调“要
有重点地稳步前进,不是不进或冒进,也不是齐头并进。”12 月21 日,他
署名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指示》又指出:“为了适应国
家建设的需要,今后高等师范教育必须大力发展,同时,也必须注意巩固,
提高质量。”他还说:“不顾国家建设的需要,不积极发挥潜力,不努力创
造条件克服困难以力求发展的保守思想是不对的;单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
虑可能条件,单纯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盲目冒进的做法也是不对的。”
1955 年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经济建设速度一再加
快,出现了盲目冒进的急躁情绪。教育部门也受到影响。1956 年9 月16 日,
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必须正确处理数量和
质量的关系。过去几年,我们有片面强调数量、忽视质量的偏向,这是必须
纠正的。从教育部门说,应该积极地发挥力量,在保证一定质量的条件下尽
可能地增加学生的数量。从用人部门说,应该考虑到真正需要和实际可能,
不要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以免由于盲目地增加数量而降低学生质量。”1958
年后,我国教育质量的下降显得更为突出。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受“大跃进”的影响。1958 年2 月2 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我们
的行动口号——反对浪费,勤俭建国》的社论,提出了国民经济“全面大跃
进”的口号,“文教卫生事业也要大跃进。”这样,各种学校一哄而起,在
建校规模和招生数量上也搞“大跃进”。这样一种不顾实际的片面追求数量
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有些学校缺乏师资和起码的教学设备,有名无实。
第二个原因是1958 年,我国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一
方针本是针对过去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产实践的弊端而提出的,强调学校
教育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但是,由于在理解和执行这一方针的过程中,出
现了“左”的偏差,片面强调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而忽视教学,把教育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参加一般的工农生产。这样,老师和学生过多
地参加生产劳动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针对上述两种现象,周恩来在许多场合都提出过批评。1959 年5 月28
日,他在天津大学给师生们作报告时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是
主导方面,因为学生来学校就是为了学习。我们一定要认清主导方面,认不
清主导就没有方向。他还针对天津大学在招生数量上的“大跃进”指出,天
津大学是全国知名的大学,现在将近有1 万学生。万人大学在世界上能有几
个?我劝你们要控制,不要老在数量上高速发展,学生人数再增加就不好办
了。当然,我们的大学生还要增加,但那主要是增加学校的问题。一个学校
的人数有它一定的限度,你们达到一万就不少了。你们要保证教育质量,提
高教育质量,如果你们再不断地增加数量,那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会降低
质量,那就不是正确的教育方针。
1961 年4 月3 日,周恩来在一次人大会议上又指出,这几年的教育发展
是相当快的。问题是要提高,要从数量的大跃进转向质量的大跃进。
在处理红与专的关系上,受极左政治的影响,片面强调政治上的,“红”,
不要学习上的专,强调教学质量被诬为“白专道路”,遭受批判。对教育界
的这样一种极左思潮,周恩来进行了尖锐的批判。1965 年3 月,他在一次谈
话中就指出:“现在有一种‘红而不专’的倾向,这是不对的。红,一定要
体现在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学习任务上。外语是一种工具,我们出国留学的,
酋先要学好它,掌握了它,才能学好专业,才能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不然,
就加毛主席说的‘空喊口号’,什么搞革命,搞建设,都是一句空话。”1970
年11 月20 日,周恩来在接见北京大学、北京外语学院等校师生代表时,对
那种硬性规定每天练习外语只能一个小时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他说:“学外
语要天天练。夭天练的时间不要仅限于一个小时。如果硬性规定一小时,其
他时间就不许练,这种办法一定要脱离群众的。”“外语教师也好,外事工
作人员也好,总是要练,要允许人家抽空练。人家挤点时间练,不要去干涉!”
他鼓励在场的老师,一定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否则,
会误人子弟的。
办好共大科技兴农——支持和关心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建国后,一向重视农业的周恩来非常关注农业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他
自始至终支持和关心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就是一例。
“共大”创办于1958 年8 月,校址在江西,是一所半工半读的高等农林
职业院校。学校没有农学、林学、园林、畜牧、兽医等专业,侧重学习中等
农业技术,为农村培养科技人才。
“共大”创办初始,就得到周恩来的关怀、鼓励和支持。1959 年夏天,
党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会议期间,周恩来专门抽空把江西省的省
长邵式平找去,详细地询问了共大创办的情况及今后的打算。周恩来说:“我
国科学文化落后,农村更加落后,文盲还很多。我们的青年农民应该掌握一
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不仅现在可以增加生产,而且将来还能够运用更
新的技术,解决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问题。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为农村
培养科技人才,很好也很重要,一定要办好啊!”谈话结束时,周恩来亲笔
题写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校名。
还是在八届八中全会期间。一天傍晚,周恩来吃过晚饭,出来散步,遇
见江西省委负责人刘俊秀。周恩来立即迎上前去,说:“俊秀同志,邵大哥
(指邵式平)说你兼任共大总校校长,这很好嘛!我给共大题了校名,共产
主义劳动大学,把共产主义和劳动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
来,为农业培养一支科学技术队伍,这件事很重要啊!”
刘俊秀汇报说:“我省将近20 万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按两个农业科技
人员计算,就得有40 万人的一支大队伍啊,这么多的科技人员,光靠农学院
培养跟不上需要,还是靠共大来得快。”
“对!农学院和共大总校培养农业科技的骨干队伍,共大分校培养一般
的农业技术人员,这样人数多,也来得快。”
刘俊秀又说:“总理,共大刚创办不久,经验还不够。而且,还有人反
对,说共大是私生子!”
“就是私生子,法律还保护嘛!”周恩来笑了笑,又接着说:“搞教育,
办事业还会没有人反对?反对也不是坏事,可以从反面促进我们把共大办
好。”
1961 年9 月,周恩来到庐山参加中央工作会议。9 月17 日,会议刚结束,
周恩来就亲自来共大庐山分校视察。他站在山坡上,眺望着师生开发的一块
块平整的梯田和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高兴地说:“生产基地好,共产主义
劳动大学就是既要学习好农业科学技术,又要搞好劳动生产和科学实验。”
周恩来还和师生们一起座谈,听取大家关于学习和劳动情况的汇报。最后,
他鼓励大家说:“学校办得不错,还要继续办好。同学们要努力学习。”
9 月18 日上午,从庐山下来到南昌的周恩来又在南昌宾馆接见了“共大”
总校的师生代表。他用宏亮的声音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毛主席非常
关心共大,非常支持共大,这次在庐山还给你们写了一封信。”话音一落,
大厅里顿时一片欢腾,掌声经久不息。师生们满怀信心,表示一定不辜负毛
主席和周总理的期望,把“共大”办好。
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一度对“共大”产生了种种非议。
“共大”的日子很不好过。1963 年秋,江西省委派“共大”总校的三位同志
赴北京向周恩来汇报。周恩来在百忙之中接见了他们,听取了汇报,并详细
地询问了“共大”总校各系的课程设置、学习和劳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
周恩来都一一作了具体指示,为进一步办好“共大”指明了方向。
1965 年,“共大”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作了一些系科调整,增设了农业
机械等系科。
1966 年夏天,全国农业机械化现场会议在武汉召开,周恩来由于工作繁
忙,不能亲赴参加会议。8 月上旬,现场会进入讨论阶段,周恩来把全体会
议代表召到北京继续开会。他对代表们说:“只有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才
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会议期间,他还找到刘俊秀嘱咐
说:“实现农业机械化,就要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共大是培养农业科学技术
人才的学校,有农机系很好,一定要办好啊!”
在周恩来的支持和关怀下,“共大”为农业战线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
才。1977 年,“共大”总校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改为全日制,1980
年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关注现代国防筹建军事院校——四商建立解放军最高学府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任务除继续完成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
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外,主要担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
使命。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周边国际环境一直处于十
分紧张的状态。对新中国持敌视态度的美帝国主义极力插手我周边国家事
务,企图四面包围封锁我国。1950 年6 月,美国出兵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
了鸭绿江边,同时公然以武力阻挠我军解放台湾。我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样一种新的历史环境下,迅速发展军事教育,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
的国防军,就成为我国防建设的首要任务。
对我军干部军事素质有深入了解的周恩来更是感觉到发展军事教育的紧
迫性和重要性。他深知,我军大部分军事指挥干部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低,
虽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但对军事理论,特别是对
像诸兵种大规模协同作战等现代军事战争知识还缺乏了解。1950 年6 月,周
恩来以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身份,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研究创办全军军事
院校的有关事宜,以解决教育和训练全军掌握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学会诸兵
种协同作战的问题。朱德总司令、聂荣臻代总参谋长等出席了这次会议。会
议商定:在战争年代原有学校的基础上,改造和新建适应现代化战争条件的
各类正规院校,各军兵种都要着手建立自己的专业院校;全军首先创办一所
教育和训练中高级干部的最高学府——陆军大学。
远在四川重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得知创
办陆军大学的决定后,心情非常激动。他立即致信党中央,请求辞去现职,
去参与筹建陆军大学的工作。党中央考虑到他早年曾是苏联最高军事学府的
优等生,一向注重并长于军事理论研究,便批准了他的请求,派这位身经百
战、威震中外的军事家去办陆军大学。
11 月初的一天上午,周恩来邀请刚刚奉命到京的刘伯承和原华东军区参
谋长兼第八兵团司令陈土榘等陆军大学筹委会的成员,到中南海西花厅商谈
学校的筹建问题。
会议开始后,刘伯承说:”总理,我来是来了,就是怕搞不好。”
周恩来用笑声鼓励说:“你搞得好,搞得好。你有儿个特长:一有学问,
二又非常严格。严师出高徒嘛!”
随后,周恩来、刘伯承和其他成员一起研究讨论了陆军大学临时党委的
组成方案和学校的组织机构及有关领导干部”的人选问题。
几天后,周恩来又约刘伯承等人谈话。首先,周恩来传达了毛泽东关于
办好陆军大学的指示,并告诉说,为办好陆军大学,已决定从苏联聘请一批
顾问来学校帮助工作。
在请苏联人当顾问的问题上,我党有过教训。中央苏区革命时,共产国
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不了解我国具体国情,却以共产国际代表自居,搞
瞎指挥,结果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鉴于这样的教训,刘怕承坦诚地
提出:“总理,我考虑了很长时间,叫顾问不如叫专家好。顾问顾问,就是
要顾我们的问。可是,叫专家就超脱了。他当他的专家,我们干我们的工作。
我请你,你就讲;我不请你,你就不要顾我的问嘛!”
周恩来略加思索,当即赞同刘伯承的意见:“对,对,叫专家好。”此
后,国务院专门发出通知,规定除过去按顾问名义聘请来中国的苏联专家仍
称顾问外,以后新聘者和过去未按顾问名义所聘的苏联方面的人员,一律称
专家。
接着,周恩来就陆军大学的正式校名、校址、干部人选等问题,与大家
一起磋商。刘伯承建议:今后空军、海军还要发展,叫陆军学院太局限,可
考虑叫军事学院。周恩来综合刘伯承等人的意见,最后确定:(一)为了便
于学校今后增设海军系和空军系,将原拟陆军大学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
军军事学院。(二)校址暂设南京华东军政大学所在地,待条件成熟后再迁
北京。(三)以华北、华东军政大学一部分干部作基础,依靠华东军区组织
军事学院各级机构。
两三天后,周恩来第三次邀请刘伯承等人继续商谈军事学院的建校问
题。
在谈到教学方针时,周恩来说:“就是要在人民军队现有的军事素质的
基础上,熟悉并能指挥各技术兵种和陆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