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恩来的智慧-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恩来,企图诬陷周恩来。对此,康生虽为知情人却不愿作证。此后,周恩
来不露声色,隐忍不发,静观变化。

中央文革小组一伙人见此案整不倒周恩来后,倒周之心不死。王力等人
从武汉“凯旋而归”后,开始组织了一场倒周的夺权运动,一张有组织的反
周大字报贴上墙,巨幅标语悬挂起来,“火烧周恩来的右倾机会主义”、“周
恩来代表的是什么阶级?”“活埋周恩来”等口号开始由红卫兵提了出来。8
月7 日,王力又窜到北京外语学院发表反周夺权的讲话,煽动夺外交部的权。
他说:“部党委班子没有动吧?这么大的革命,班子不动还行?”在王力的
唆使下,造反派坚持要打倒陈毅,夺外交部的权。红墙里的造反派与外面的
“揪刘邓陶”大军串通一气,矛头直指周恩来,北京进一步陷入混乱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深知王力背后还有人,必须对动乱的策源地中央
文革采取措施,但要制住中央文革必须毛泽东亲自下决心才行。于是,周恩
来决定迂回反击,他让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带上王力的“八·七讲话”到上海
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看后斥之为“大、大、大毒草”!他最后对杨成武说:
“你回去告诉总理,‘王关戚’破坏文化大革命,不是好人,你单独当面向
总理汇报,把他们抓起来,要总理负责处理。不过,还是先抓王力、关锋,
把他们分割一下,看戚本禹有无转变。”

杨成武回北京后马上向周恩来传达了毛泽东的决定,周恩来说,“事不
宜迟,马上开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宣布了毛泽东
的命令,当场把王力、关锋隔离审查。

这一断然决策,维护了周恩来的地位,使他稍稍摆脱了一下当时的困境,
打乱了林彪、江青两伙人的阵脚,使此后反周的这些人不敢轻举妄动。


临事应变晦莫如深——1971 年紧急处理“9。13”事件

周恩来在重大的决策活动中不仅能够慎重稳妥地进行决断,而且还善于
在极其复杂而又微妙的事态中临事应变,驾驭事态的变化,显示了丰富的决
策经验和临危不乱的决策胆略。1971 年“9。13”事件发生前后的紧急处理,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970 年8 月23 日至9 月8 日,在江西庐山召开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是林彪集团向毛泽东夺权的一次特殊较量。这次较量围绕着是否设立国家主
席问题而展开,实质上是要使林彪在国家事务中握有更重要的权力。会议通
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等文件,宣布对陈伯达进行审查。此
后不久,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先后代表中央改组了北京军区的领导成
员,对“批陈整风汇报会”进行了总结,指出当时的军方重要人物黄永胜(总
参谋长)、吴法宪(空军司令)、叶群(军委办公厅主任)、李作鹏(海军
政委)、邱会作(总后勤部部长)“在政治上犯了方向路线错误,组织上犯
了宗派主义错误”,“希望他们实践自己的申明,认真改正错误。”

林彪集团在庐山会议上被挫之后,开始了新的对抗。1971 年3 月18 日,
林立果提出“根据目前局势,要设想一个政变计划”。随后,林立果等人制
定了《“571 工程”纪要》,确定政变手段是“利用上层集会一网打尽”党
政要员,迫毛泽东就范。此后,“联合舰队”开始了紧张的武装政变准备。

1971 年8 月16 日,周恩来、张春桥、纪登奎、黄永胜根据毛泽东的指
示,去北戴河向林彪汇报工作。周恩来在汇报结束时说:根据毛主席的提议,
党中央决定“十·一”前后召开九届三中全会,然后召开四届人大,现在各
项准备工作正在逐步就绪。林彪一伙对此安排惶恐不安,担心九届三中全会
将要提出他们的问题,也担心林彪在四届人大会议上当不成副总理和国防部
长。

与此同时,毛泽东从8 月中旬起至9 月12 日,巡视南方各地,在向九省
市负责人打招呼时矛头指向林彪。于是,接到密报,林彪一伙进行了紧锣密
鼓的秘密部署。

9 月7 日,林立果向“联合舰队”下达了“一级战备”的命令,决定实
施两项阴谋:(1)乘毛泽东外出巡视之机在途中谋害毛泽东,以武力谋害毛
泽东后林彪则以“接班人”的身份宣布“接班”;(2)如上一计不成,则南
逃广州,另立中央,发动内战。8 日,林彪在北戴河正式下达了“盼照立果、
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的武装政变手令。这一切急剧的变化,将双方的矛
盾冲突推向了白热化的程度。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热潮的掩盖下,这一
切又在表面上显得非常地平静。

毛泽东在9 月3 日到达杭州后对林立果等人的若干行径有所觉察,遂突
然改变行程,于11 日下午乘列车提前离开了上海,并安然通过了苏州硕放铁
桥,打乱了林立果一伙的部署。12 日晚,毛泽东安抵北京。这样,林彪一伙
就只有南逃广州或北叛了。

林立果执行第一方案的同时,一架256 号三叉戟—IE 型专机被调往海军
山海关机场,供在北戴河的林彪随时使用。就在这一紧要时刻,驻北戴河的
警卫部队将林彪、叶群之女林立衡关于叶群、林立果要带林彪坐飞机叛逃的
报告火速报告了北京,中央警卫局又立即报告了正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主持
讨论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草案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周恩来接到这个报告后沉思片刻,凭着长期的斗争经验预感到事态的极
端严重性。他立即中止了《政府工作报告》的讨论,回到东大厅总理办公室,
首先查问256 号飞机调往山海关机场的情况。在周恩来的严厉追问下,空军
司令吴法宪和海军政委李作鹏分别作了某些掩盖真相的报告。周恩来获悉后
立即下达了限制飞机起飞的措施,并通过李作鹏向海军山海关机场下达指
示:256 号专机必须有总理、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四个人一起下命令才
能飞行。但李作鹏在传达命令时作了篡改。就这样,叶群,林立果等人眼见
阴谋败露,已经惊恐万状,决定施展手腕,借周恩来之手调动飞机。

12 日深夜23 时22 分,周恩来接到叶群从北戴河打来的电话,叶群用故
作亲切的口气说:“总理呀,有件事要向您报告:林彪同志想动一动。”

周恩来一听叶群的试探,立即反问:“他准备到哪里?是空中动还是地
面动?”叶群在周恩来的紧问下猝不及答,吱吱唔唔地回答说:“。。空中
动,需要调几架飞机”。见叶群渐露马脚,周恩来步步紧追:“你们调了飞
机没有”?

叶群原以为打这个电话能骗过周恩来,不想周恩来步步追问,她不得不
再次撒谎,她说:“还没有调,林彪同志让报告总理再调”。周恩来见叶群
再露马脚,必定内藏阴谋,他想用缓兵之计定住林彪,用平稳的口气答复说:
“今天晚上飞夜航不安全。调飞机的事儿,我和吴法宪商量一下,看看天气
再说。”

周恩来机智的问答,不仅摆脱了叶群的手腕,而且使叶群显露了马脚,
迫使林彪一伙乱了阵脚,改南逃为北叛。当13 日零时53 分林彪一伙强行突
破阻拦乘256 号三叉戟飞机逃跑后,周恩来马上掌握了主动权,他立即向毛
泽东作了报告,然后向全国下达了禁空令,并将黄永胜扣在人民大会堂休息
室,令李德生前往空军作战室进行控制,派杨德中“寸步不离”盯住吴法宪。
当周恩来请示是否拦截林彪飞机时,毛泽东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是
没有办法的事,由他去吧。9 月13 日凌晨3 点多钟,周宇驰等从北京沙河机
场乘直升飞机向蒙古方向逃跑,周恩来等下令派战斗机拦截迫降,如飞进城
区就坚决打掉。几乎在同一时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在人民大会堂
召开了在京政治局委员会议,通报了夜间发生的一切情况,说明了应付万一
的准备,第二天,边防部队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14 日下午,周恩来得到外
交部转来我驻蒙大使馆的报告:获悉9 月13 日凌晨3 时中国民航256 号三叉
戟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肯特省贝尔赫矿区南10 公里处坠毁,机上乘员8
男1 女全部死亡。此时,周恩来已经连续50 多个小时没有休息,他在风云突
变、斗争深入的复杂情况下,以其卓越的决策智慧临机决断,巧妙制敌,使
全国避免了一场更大的内乱。


计天下利争国家名——“文化大革命”中为学者讣告登报排除阻力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运动的领导权归中央文革,这是《十六条》
的规定。1970 年11 月6 日,中共中央又作出《关于成立中央组织宣传组的
决定》,由中央组织宣传组管辖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人民日报社、红旗
杂志社、新华总社、中央广播事业局、光明日报社、中央编译局等部门的工
作,原中央宣传部、政治研究室均取消,中央组织宣传组织长康生,组员为
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人。这样,中央组织宣传的大权为江青等人所掌握,
使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也很难统驭。

1973 年9 月,全同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何鲁教授病故,当时负责国
务院文教工作的周荣鑫和刘西尧提议,可在光明日报上刊登此消息,但似有
难言之处,怕被姚文元等驳回。于是,他们请示了周恩来。周恩来当即批示:

一般政协委员、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文学艺术家逝世的
消息可在光明日报刊登,如何鲁先生病故即属此类。妥否,请批。周恩来
20/9/197 这“妥否请批”问的是姚文元。从这里不难看出周恩来当时的处境。
但姚文元迫于无奈,也不得不同意周恩来的提议。就这样,周恩来为当时不
能在党报上发表正式讣告的知识分子在《光明日报》上争得了一角之地。


设法缓冲练藏积精——“文化大革命”中处理尖锐矛盾与人事问题

设法缓冲,是周恩来处于矛盾中心而把握原则以求灵活解决问题的特殊
策略。这既不是什么庸人的和解,更不是什么“和稀泥”,而是在矛盾尖锐
对立的状态下,为了暂时平抑事态,更好地保存力量,减缓冲击力,达到练
藏积精,以图将来发展的一种方法。这样,才能够驾驭住事态的发展与格局
的形成。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斗争不断升级,这大大超出了周恩来的预想。
对于这场平地而起的狂飙,周恩来深感“方兴未艾,欲罢不能”,“做梦也
没有想到”。怎么办?周恩来认为硬顶是不行的,必须“因势利导,否则就
会被冲垮”。他说:要做“弄潮儿”,站在潮头上,做旁观人不行,做对立
的把你冲垮。1966 年12 月间,周恩来对并肩战斗了几十年的老友李富春说:
“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还说:“我不入苦
海,谁入苦海。”

为了减缓“文化大革命”运动对刘少奇等人的冲击,周恩来正面阻挡不
了,就拿出调和的方式来“降温”。1966 年10 月1 日,林彪在国庆17 周年
大会上进一步提出“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革命路线,同资产阶级反革命路线的斗争还在继续”的论调,使“文化大革
命”性质进一步升级。10 月3 日,经毛泽东审阅的《红旗》杂志第13 期社
论又发出了“对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必须彻底批判”的号召。对此,周恩来
感到斗争在升级,就试图以调和的方式减缓运动对广大老干部的打击。他专
门找了毛泽东谈此事,表示不同意这一捉法。他说:党内历来提路线问题,
都说是“左”倾右倾,井没有“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这样的提法,这样提合
适么?当时毛泽东仍坚持了自己的看法,不采纳周恩来的意见。而周恩来则
在以后多次接见群众代表的讲话中反复强调“资反路线”的错误,是认识问
题,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周恩来的缓冲策略在人事安排上则体现出能进
能退、时柔时刚、刚柔相济的特点。1971 年“9。13”事件发生后,全国上下
对“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盲从有了信仰上的危机和新的觉醒。这时候,人事
安排工作对实现周恩来的主张非常有利。于是,当毛泽东找周恩来商量由谁
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时,周恩来力荐叶剑英元帅。1971 年10 月23 日,即粉碎
林彪反党集团后的第十天,毛泽东把周恩来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进行了彻夜
长谈。议题之一,就是谁来接替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周恩来说:“剑英
同志合适。他本来就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但是林彪想搞他的一统天下,
想把自己的心腹安插进去,竭力地排斥剑英同志,使他无法进行工作。”就
这样,一锤定音,使叶剑英等老同志重新掌握了军委的日常工作,避免了以
后江青等人想插手军队的祸害。

1974 年6 月1 日周恩来住进医院以后,觊觎总理之位已久的江青一伙急
忙开始了篡党夺权的活动。10 月18 日,王洪文飞往长沙向毛泽东诬陷周恩
来和中央其他领导人,受到毛泽东的批评。20 日,毛泽东指示唐闻生、王海
容回北京转告周恩来和王洪文:总理还是总理,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
安排问题要总理和王洪文一起管。建议邓小平任党的副主席、第一副总理、
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但11 月12 日和19 日,江青两次写信给毛泽东,提
出谢静宜当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迟群当教育部长,乔冠华当副总理,毛远新、
迟群、谢静宜、金祖敏列席政治局,作为“接班人”来培养。以后,又提出


王洪文当人大委员长。对此,毛泽东尖锐指出:“江青有野心。她是想叫王
洪文作委员长,她自己作党的主席。”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周恩来的“组
阁”就成为一桩难事。他既要安排好邓小平,叶剑英等同志,又不能排除江
青及其爪牙。为此,他约王洪文于1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