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无双-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这批文是江苏巡抚,也就是布政使大人批复的,但是这是不作数的,银子能不能下来,还要看转运使的核准,到现在为止,转运使衙门还没有任何的动静,我看这银子十之**是下不来了!”杨万山无奈的说道。



大夏朝在行省一级的行政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司,也就是布政使,通常说的是巡抚,或者是总督,按照级别的划定,只是称谓不同而已,转运使,掌管一省的钱粮转运,和布政使之间,是相互的,另外就是指挥使,指挥使的设置就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讲,大到行省一级的军事力量构成主要有三部分,一部分是指朝廷的jin军,第二部分是守备军,另外一部分就是枢密院铁骑!一般意义上的指挥使,指的都是朝廷jin军的长官。



赵晋闻言,不由苦笑道:“这官场上的事情,历来如此,我在枢密院那边听到,这江苏转运使和布政使之间,有点摩擦,相互较劲呢!布政使衙门的批文到了转运衙门,但凡不是紧要的事情,一般都是一拖再拖的!”



金求德师爷满脸愤慨之情,骂道:“难道重建扬州府不是重要的事情?这两个衙门之间有矛盾,竟然那我们来出气,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啊!”



“这个比喻好!哈哈”赵晋哈哈大笑起来,这几日来,他一直忙里忙外,运筹帷幄,好久没有今日的畅快了!虽然枢密院监察司那边每天都有很多的公文需要处理,可扎些工作大都十分的繁琐,cao作性不是很强,加之手下还有一帮人,颇为能干,赵晋便将手中的权力统统下放!



赵晋如此的做法引起了李代的不满,抱怨道:“赵大人啊,你恐怕是全天下最闲的监察使大人了!”



不满归不满,可是见赵晋生活过得滋润之后,李代也学起了赵晋的方法,也开始放权了,所以今日还特地到了扬州府,和大家叙旧来了!



“诸位大人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官大一级压死人,转运衙门不给钱,难道我们还被牛憋死了不成?我们可以自己想办法啊?”李代翘着二郎腿,颇为怡然自得的说道。



赵晋倒是眼前一亮,不由问道:“哦?李兄有什么看法?”



“呵呵呵,其实也没有什么办法啦,只不过杨大人造福一方,府衙被人烧了,地方上的乡绅至少应该表示一下吧,还有各县的知县,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些知县,各个都肥的流油,只要轻轻的拍打拍打,自然就出来了!”李代满脸奸诈的说道。



杨万山没有说话,只是有些脸红,李代见状,顿时才明白过来,这杨万山数日前,还是一个知县呢!



这杨万山倒是一个清官,虽然偶尔贪点,却不似其他的地方那般厉害!这些情况枢密院监察司那边都是有记录的!不经意间连同杨万山一起骂了,李代觉得颇不好意思!



赵晋点点头道:“李兄说的,倒是一个办法,不过这州府衙门要修建,却是缓不得的!好歹扬州也是南部重镇,府库里面,多少也有些银子,依我说,最好是从扬州府库里面拨付部分银两出来将江苏转运使那边的银子补上,等到哪天转运使衙门大发善心了,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漏洞补上了!”



杨万山闻言,连连摇头道:“这可使不得,这是挪用朝廷的钱财,这要是被人知道了,捅上去,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啊!再说了,现在扬州府的财务状况我现在都还没有理顺,就是要挪用,也得帐理顺了再说啊?”



赵晋微微一笑,说道:“这倒也是!不过我倒是很奇怪,这扬州府的帐怎么就这么难理呢?是不是金师爷偷懒啊?”



金求德一直是杨万山的师爷,现在杨万山高升,金求德自然也水涨船高了,听到赵晋的话,金求德不由满脸的苦涩,说道:“我说赵大人啊,你还别说了,这扬州府的帐,真是一团乱麻啊!”



“哦?怎么会成这样?”赵晋惊道,按理说堂堂扬州府,账面做的即便是不那么正规,也不至于做成一团乱麻啊?莫非?是做假帐?要知道在赵晋的前世,做假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做平,一种是作乱!做平当然是伪造出数据来,根据一定的规律,将整个账本做的漂亮之极,若不是专业的注册会计师,肯定是查不出来的!至于作乱,那就更加简单了,总之一本帐下来,完全没有头绪!查账的人查的头晕脑胀的,自然容易出错了!



“金师爷?小弟也懂得一些算计之法,不若师爷拿出一本帐来,我们合计合计?”赵晋前世特工出生,关于这做账,虽然不jing,倒是略知一二。



金求德顿时大惊,满眼不信的眼光看着赵晋,良久才说道:“赵大人你还会做账?”



“略知一二!还请金师爷指教!”赵晋嘿嘿说道。



众人也是奇怪的看着赵晋,暗道,这小子到底还有什么不会的?验尸,破案,还会写诗,武功也高,没想到竟然还会做账?



金师爷连忙进入库房,将一本账本拿了出来,笑呵呵的说道:“幸好大火烧到后院的时候便停了下来,最后一间库房没有被烧着,这些账本才得以保存了下来,否则扬州府的账,完全就成了一笔糊涂账了!”言语间,又将账本递给了赵晋!



赵晋一看,顿觉头晕眼花,这时他终于明白了,金师爷的痛苦了!苦笑说道:“金师爷,我看看你整理好的账本?”



金求德又将自己整理好的账本递了过去,只见赵晋一看,便大皱眉头!原来,这个金师爷做账也不是时反而的高明,最多也是把3一团乱麻做成了一根麻线而已!这样一条流水账下来,不知道计算到什么时候!



赵晋盖上账本说道:“金师爷,我在巴蜀的时候,遇到一个奇人,他倒是教过我一种全新的记账方式,对于整账本,十分有用!”



金求德大惊,连声问道:“赵大人请说!”



于是,赵晋将他前世所知道的复式记账法略微的说了一些,金求德虽然听得云山雾罩的,但是隐约之间,他觉得赵晋这一套记账方式实在比起自己高明了许多!



末了,金求德长叹一声,佩服的说道:“赵大人,我金求德当了一辈子的师爷,做了一辈子的帐,没想到今日才知道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做账!要是赵大人不嫌弃,金求德愿拜大人为师,还请不吝赐教!”说罢,作势就要跪倒。



赵晋连忙扶住金师爷,笑道:“师爷说笑了,我们不说会所好了么,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开玩笑,金求德已经快六十的人了,赵晋才二十出头!这样拜师,成何体统啊?不过对于金求德求学的jing神,倒是十分欣赏,于是在没有了半点的隐藏,将复式记账法全部教给了金求德!



赵晋虽然知道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但是毕竟不够系统,倒是这金师爷是个奇人,渐渐的觉得这里面缺少了人什么,于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又提出了改正的意见!如此之下,一套完整的复式记账法竟然赵晋穿越时空,带到了大夏朝!



众人对此也是颇感兴趣,大家也不是笨人,见两人又是画图又是描线的!渐渐的也懂了一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一起来做账吧!



于是乎,几个大老爷们竟然躲在扬州府的内室里面查起帐来!



这个帐还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越往深处查,越是发觉这个帐的漏洞越来越大!



众人一直从下午忙道第二天中午,总算是将扬州府的账本理清楚了!



只见赵晋脸色乌青,将手中的账本狠狠的砸在桌子上骂道:“真他ma的黑,这叫什么官府?区区一个扬州府竟然亏空了库银一百万两!这些钱都去了哪里?”



“什么?”众人早知道官府的库银有缺口,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个扬州府亏空一百万两银子,天啊!整个江苏会是怎样?整个大夏朝会是怎样?



“杨大人,你的命可真是好啊!一上来就要堵上这个一百万两的漏洞啊!”赵晋苦笑道。



正文 第三十八章 隐藏的尾巴



杨万山简直有种yu哭无泪的感觉,一百多万两的亏空,别说是银子了,就是在山里去捡石头,也得花上不少的时间~心有余悸的说道:“赵大人,帮我看看,库房中还有可以动用的银子没有?”



见杨万山满脸的希冀,赵晋苦笑道:“有,杨大人~”



果然杨万山脸色稍微好转一些,问道:“大概还有多少?”



“一千两~”



“什么?”杨万山一声惊叫,顿时晕翻了过去~



众人一惊,连忙围了上来,却听牛子章说道:“大家让开,大人晕倒了,乃是大脑供氧不足,大家围上去,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而且还会误了事~”



赵晋这才想起,说道:“是的,大家还是让开吧~”又转过头来,“牛兄,过来帮忙~”



牛子章点点头,抽身过来,两人忙乎了一阵之后,才将杨万山救醒过来,见众人一脸关切的看着自己,杨万山心头一暖,摆摆手说道:“诸位还是请回吧,在这里忙活了整整一天了,好好休息一下,这一百多万两银子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补得上的~诸位杨万山多谢大家了~”



此时的杨万山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两个眸子中,流露出无奈的神色,众人见状,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才好,赵晋将杨万山扶了起来,对着众人说道:“诸位,我们还是散去吧~至于办法,总是有的~”



众人点点头,拍拍杨万山的肩膀,表示出了极大的无奈和同情。



赵晋将众人送出扬州府,正要返回去,可是转念一想,这样回去,倒不如不回去,现在杨万山需要的是安静,而不是安慰,叫上李代和牛子章,说道:“两位大哥,这是要去哪里?”



两人奇怪的看着赵晋,说道:“我们自然是要回枢密院铁骑大营了,怎么赵兄弟找我们有事情?”李代说道。



“呵呵,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听说城西开了一家川菜馆叫做天香楼,赵某人离开家乡已经多时,不免对家乡的菜肴有些想念了,今日大家难得碰到一起,不如小弟做东,请两位大哥尝尝我们巴蜀的美味?”赵晋道。



牛子章和李代都是聪明人,怎么会不知道赵晋的意思,点点头,齐声道:“既然这样,我两人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三人同行,慢悠悠的在大街上行走,虽然表面上有说有笑的,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各自的眼中,都藏着极为复杂的思考,扬州府如此巨大的亏空,杨万山一个人是背不下来的,再者,经过之前的一系列事情,在外人看来,这几个人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小集团,而杨万山的倒台将意味着众人也将陷入极大的麻烦之中,何况,赵晋并不想让杨万山背这个黑锅~赵晋对众人有恩,加之圣眷正浓,于公于私,大家都没有得罪赵晋的必要,所以现在大家是绑在一条线上的蚱蜢,来也赖不掉。



路过城中心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阵欢呼生,让正在沉思中的赵晋不由jing神一震,不由问道:“两位大哥,今日可有什么节日?”



两人一愣,这个问题真是有些古怪啊,迷惑的说道:“嗯~今天没有什么节日啊~”



“那为何那边传来阵阵的欢呼声?”赵晋大手一挥,指向了大街边上一座很大的建筑物说道。



李代一看,顿时便笑了,嘿嘿道:“赵兄弟真不知道这个是么东西?”



“不知道!”赵晋也是丈二金刚的,完全不着就里。



“赵兄弟你仔细瞧瞧那门楣上面写着什么?”李代道。



赵晋定神一看,却见那高大的门楣上赫然写着几个鎏金大字“扬州蹴鞠馆”赵晋顿时便明白是怎么回事,在自己的前世,蹴鞠,又叫做足球~说道这个,赵晋可就熟悉得很了!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蹴鞠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与“中庸”,多数情况下的社会文化心理是重“文治”而轻“武功”。人们推崇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鄙薄孔武之士的争强好胜。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蹴鞠由对抗性比赛逐步演变为表演性竞技。



蹴鞠这一项体育运动,到了宋朝达到了顶峰,也开始向世界范围内传播。



施耐庵的《水浒全传》中,写了一个由踢球发迹当了太尉的高俅。小说虽然在人物事迹和性格上作了夸张,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实。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



高俅因踢球而发迹,告诉了我们这样两件事:一是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贵族是喜爱踢球的,有些人本身爱踢球,有些人爱看踢球。宋徽宗赵佶是个足球迷,他看了宫女踢足球后写诗道:“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文献通考》介绍:“宋女弟子队153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



上海博物馆藏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据记载,北宋汴梁城和南宋临安城,在皇宫宴会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苏述、孟宣、张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里的踢球艺人,有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



宋代的足球和唐代的踢法一样,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