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正说唐朝二十一帝-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强的武则天不堪忍受家兄的冷眼,少不得发生口角,这给她的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后来,武则天常常显得寡情残忍,大概与自幼遭受的这种家庭冷遇有很大关系。
媚娘入宫贞观十一年(637),朝廷的一道诏书给武则天带来了离开家庭的好机会。原来,太宗李世民在上一年时与他的贤后长孙氏永诀于大内立政殿。太宗毕竟是天子,虽然有放宫人出嫁民间的恩德,但是仍需要选美来充填宫掖。他听说武士彟家中次女生得十分美貌,特命下诏召其入宫。在武则天看来,入宫不仅可以离开缺少温馨的家庭,若能得到皇帝的恩宠,一旦有个出头之日,远胜于家兄的白眼,也算是福分不浅了。这种对深宫生活的无限憧憬,足以说明她与一般妇女的见识不同。
然而,武则天无限向往的深宫,并没有给她带来惬意舒心的生活。贞观末年的一个偶发事件,险些使她陷于灭顶之灾。贞观末,太白星屡次在白昼出现,太史奏言这是“女主昌”的星象之兆;加上当时民间盛传的“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有天下”的流言,使太宗对自己身后的政局产生了许多顾虑,他担心自已的基业会因此垮掉,所以当太史令李淳风告知此人已在宫中时,不惜想以大开杀戒来防止祸变,但被李淳风以“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为由劝止。这样,武则天才幸免于难。但在贞观二十二年(648)七月,早年跟随太宗出生入死的大将李君羡却因此被下诏处死,原因在于李君羡官拜左武卫将军,爵封武连县公,又掌宫城北门的玄武门宿卫,都有武字,偏巧他的小名又叫“五娘”,女子味十足。此事让武则天亲身领略到政治斗争的残酷。武则天称帝后,她曾将李君羡以礼改葬,这也算是对她早年惊魂的一点报慰吧。
感业寺尼贞观二十三年(649),一代名君太宗在终南山中病死。这一事件对于武则天宫闱生活之旅产生了重大影响。
武则天作为太宗的才人,在宫中度过了整整12个年头,她从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逐渐走上了成熟。不过这一时期,她并没有能得到太宗的宠遇。武则天既没有为太宗生养子嗣,自己也没有得到升迁。深宫生活的寂寞,使武则天慢慢品味到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于一个不甘于现状的人来说,倒成了一种受用不尽的财富。然而,当她还未来得及为自己前途作打算的时候,便同其他未生养子女的宫人们一起被剃度落发,进了感业寺。
削发后的武则天忍受着寺内各种清规戒律的制约,但是,她坚信这样的日子不会很长,她把感业寺当成了蜇伏之地。
武则天等待着,期望着,准备着。
她此刻寄予无限期望的不是别的,正是已经即位的高宗李治。李治为太子时,因为来宫内奉侍病榻上的父皇太宗,有机会见到了比他年长4岁的武则天。李治为武则天的美貌与多情的目光所吸引,也为她的聪明才智而心动,他们一见便不由自主地私下往来。
武则天入寺为尼,李治对她也是一直未能忘怀,然而新君即位之始,他并没有多少机会去见她。永徽元年(650),在太宗周年忌日时,李治以行香祈福为名去了感业寺,在那里见到了已经落发近一年的武则天。武则天乍见高宗,不由得泪如雨下,一年中尼庵的清苦寂寞实在难以忍受,她向高宗皇帝诉说心中的思念,高宗李治也同样感慨万分。但是,身为帝王的李治还没有合适的理由把武则天接出寺外,只得仍旧让她在感业寺中暂住。
高宗与武则天暗中通情的事,早就传到了宫中。中宫王皇后没有向皇帝撒泼使野,而是怂恿高宗把武则天纳入宫中。原来,此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而闹得不可开交,她为了讨好高宗,不惜借召武则天入宫之举来博取高宗欢心。王皇后的建议自然深合高宗本意,武则天不久即被征召入宫,由感业寺尼成了正二品的昭仪。
永徽立后武则天重回宫中后,极力讨好王皇后,对皇后是卑躬屈顺,恭恭敬敬。为此,王皇后也时常在高宗面前夸奖她。这样一来,高宗越发觉得武则天的可爱。高宗在武则天这里得到了无比的欢愉,而且他发现与武则天之间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渐渐地,随着宫闱斗争的扩大,武则天已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昭仪,她的目的是要入主中宫,取代王皇后。
不久,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她利用王皇后按礼制规定探视新生婴儿之机,亲手闷死了自己的女儿,然后嫁祸王皇后。对此飞来横祸,王皇后纵是浑身是嘴,也无法说清了。不久,武则天又诬告王皇后与她的母亲行厌胜之术,诅咒自己,更让高宗大为恼火,联系到小女儿的死,他下定决心要废王皇后而改立武则天。
永徽六年(655)十月,高宗下诏废王皇后册立武则天。武则天终于以她的美貌与才智,如愿以偿地入主中宫。
武后行从图
不久,她就将已打入冷宫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害死。对于那些反对立她为后的大臣,也同样大动干戈,进行了报复。
显庆元年(656)正月,武则天年方4岁的儿子代王李弘被立为皇太子,永徽三年(652)七月时立为太子的李忠被废黜。这一切都表明,武则天在后宫的经营取得了巨大成功。不过,对于武则天来说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从此以后,高宗再没有与其他嫔妃生育过子女,在他总共12个子女中,后面的6位都是武则天所生。这也反映出武则天于房闱之中专宠的情形。但是,武则天并没有以此为满足,在她的内心,还隐藏着更大的政治野心和欲望。
显庆五年(660)以后,高宗因“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朝廷上的一些事情就常交由武则天处理。由于她心性明敏,智谋达变,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深合皇帝心意,高宗索性把国家政务委托于她。这样,武则天逐步走出了后宫的圈子,开始插手国家政事了。慢慢地,武则天的权力欲开始膨胀起来。起初,武则天处理事情还请示高宗,与他商议,后来,就逐渐地自作主张,俨然成了至高无上的君王。高宗虽然性格懦弱,但并不糊涂,在这种情况下,就难免对皇后有些不满。
不久,发生了一件告密事件,宦官王伏胜告发皇后在宫中秘密引来方士郭行真行巫蛊之术祈福。高宗闻知,大发雷霆,一时冲动想把武则天废掉。武则天听说后,立即赶到高宗面前,口称冤枉,陈述原委。不知道武则天到底说了些什么,但高宗被她说得羞愧难当,便拉着武则天的手好言劝慰,又讨好似的说:“我怎么会想到废你呀!这都是上官仪教唆我的。”开脱了自己。为高宗起草废后诏书的上官仪却因此遭到杀身灭门之祸。从此,武则天进一步参与国政,每当皇帝临朝,则天必“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群臣朝拜和中外表章奏议,皆把皇帝与皇后合称为“二圣”。高宗一般只是随着武则天的意思点点头算了,武则天的政治权力牢固地确立了。到上元元年(674)八月,高宗称天帝,武则天称天后,更显示出一副至高无上的姿态。
为了便于更好地贯彻自己的思想,武则天在宫中开设学馆,招揽儒士,设置北门学士,论学著述,又密奏参决朝政,以分割宰相权力。这样一来,武则天在自己身边就组成了一个智囊团,成为她的重要谋士。同时,她大开科举,广选官吏,扶植亲己力量。武则天自己也针对时局,提出12条建议(即建言十二事),劝课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广言路,杜谗口等,深得高宗赞许。为了提高武氏的社会地位,拉拢中下层官僚,武则天主持修撰了《姓氏录》,凡是在当朝得到五品官者都可以升为士流,进一步贯彻了太宗贞观时期修《氏族志》“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的精神,扩大了政权的基础,把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搅了个稀碎。这样,武则天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手中的权力,而且给当时的社会政治带来了一些新气象,所以很得人心。这也正是武则天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武则天手书升仙太子碑额,为罕
见的唐代飞白书遗迹由于武则天表现出非凡的政治才华,因病不能上朝的高宗,还曾一度想让她摄知国政,因为大臣的极力劝谏才作罢。上元二年(675)四月,深得高宗喜爱的皇太子李弘以24岁的华龄突然死去,使高宗多少受到了些刺激,所以又曾打算逊位于武则天,不过此举仍因大臣的反对而作罢。
观鸟捕蝉图(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
李弘死后不久,又立武则天所生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自幼见识不凡,也很受父皇钟爱。自立为太子,他也和母后招揽北门学士一样,收罗了一批名臣学士,以注《后汉书》为名发展自己的势力。这样一来,势必与大权在握的母亲发生冲突,所以,李贤常不明不白地受到母后的训斥和责备。武则天曾令人撰写了《少阳正范》(即太子的行为准则和榜样)和《孝子传》送给李贤,让他好好学习自省,更引起了李贤的不安和忧虑。不知武则天通过什么途径得知,李贤居然怀疑自己不是她亲生的儿子。外面的人还传言,李贤实际是他的姨妈、即武则天寡居的长姊韩国夫人所生。这样一来,武则天又开始不能容忍李贤了,所以借口李贤宠近男色,私藏铠甲,将他贬为庶人,并从洛阳押回长安。
事隔一天,武则天的三子李哲(显)被立为皇太子。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在洛阳宫中驾崩。从此,“二圣”时代结束了,武则天在政治上又开始了更大的经营。
武则天个人小档案
姓名:武曌出生:武德七年(624)正月二十三日
属相:猴卒年:神龙元年(705)
卒所:洛阳上阳宫中享年:82岁
谥号:先为则天大圣皇帝,庙号:无,袝高宗庙享
后为则天大圣皇后
陵寝:乾陵父亲:武士彟
母亲:杨氏婚姻:初为太宗才人,后为高宗昭仪、皇后
子女:4子,1女(另有1女早死)继位人:儿子中宗李显
最得意:以女性加冕称帝最失意:无法把传子和传同姓统一
最不幸:在感业寺内为尼最痛心:亲手扼死亲生女儿
最擅长:创造奇迹

唐中宗李显
 
嗣圣元年(684)
神龙元年(705)——景龙四年(710)
中宗赐卢正道敕唐中宗李显(又名李哲)是高宗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一生两得立储、一次被废、两次登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番登基的皇帝。起伏波折的帝王生涯,使他的精神遭受极大刺激,称帝以后,政治上无所作为,生活上窝窝囊囊,这倒成就了一个强悍的皇后韦氏。韦氏在政治上野心勃勃,幻想仿效武则天改朝换代,再做女皇。她胁迫皇帝,干预朝政,肆无忌惮,胡作非为,中宗被她毒杀,她自己最终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两度被立的天子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在洛阳死去,遗诏中命令太子柩前即位,他便是历史上的唐中宗。
中宗被立为皇太子之前,先是太子李忠被废,接着,相继被立为太子的同母长兄李弘和二兄李贤也先后被废死。他亲眼目睹了两个兄长的下场,做太子后并不怎么轻松乐观,生怕也许哪一天,同样的命运会碰到他,因而在执掌朝政的母亲武则天面前恭恭敬敬,小心翼翼,从不多说一句话。这种态度果然奏效,他的太子算是比较稳当了。开耀二年(682)正月,他的长子李重润出生,高宗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在重润满月时改年号为永淳,并且还破天荒地将这位襁褓中的孙子立为皇太孙。这说明,他的谨小慎微,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至少说明与母后武则天之间没有出现冲突。李显因此成为武则天的儿子中第一个顺利即位的皇太子。
正说唐朝二十一帝中宗即位后,却一反常态。这位27岁的壮年天子,似乎觉得一旦坐住龙庭,就可以随心所欲了。也许他忘了,先皇的遗诏中明确指出:“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武则天)处分。”这其实是说,凡是军国大事,设官任职,出征和戎等都要听母后的意见,至少应先商议。但是,刚刚做了皇帝不几天,中宗就有点头脑发热,忘乎所以了。他自作主张,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还想擢升为侍中(宰相),另外想授乳母的儿子五品高官。嗣圣元年(684)二月,武则天命人勒兵入宫,将中宗废为庐陵王。才做了一个多月的皇帝就这样被赶下来,这是他第一次的帝王生涯。事后,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
不久,被废黜的中宗被发配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刚到那里5天,又转到了均州(今湖北均县西)。俗话说,落水的凤凰不如鸡,艰难的生活之旅开始了。转过年来的三月,他又被迁到了房州,在那里,一直苦苦地熬过了近15个年头。在这些年中,朝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被囚禁后不久,弟弟李旦上表逊位,母后武则天走出帷帘,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一代女皇,李唐宗室子弟被杀戮者不可胜数。中宗闻听后也是心惊胆颤。这期间,扬州发生了徐敬业等人的兵变。不久,宗室琅玡王冲、越王贞等人也相继起兵。他们都打出了反对武则天、匡复庐陵王的旗号。这一形势,不仅没有让被废的中宗皇帝看到多少希望之光,相反,更加剧了内心的忧惧。他担心这样一来,已经大权在握的母亲一旦想到他的存在是个祸害,会不惜母子之情处决了他。中宗多年来一直惶惶不安,常常晚上睡下不久,就被噩梦惊醒,有时甚至吓得想自杀。
圣历元年(698)三月,武则天突然向房州发了一道诏书,诏书宣称庐陵王(中宗)有病,需来神都(洛阳,武周都城)治疗,着其即刻启程。原来,这是一个假象,其实庐陵王并没有病,这是武则天在继承人问题上最终的选择,她要把这个儿子迎回立为太子。
这道诏书,结束了中宗囚徒般的生活。回到洛阳不久,他就再次被立为太子。中宗也很注意搞好与母亲武姓家人的关系,出于这一动机,他决定和武氏联姻。就这样,他的一个女儿即后来的永泰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子武延基,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