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睢阳本来有存粮六万斛,先前被昏庸无能的宗室嗣虢王李巨运走一半。至此,睢阳粮绝,城内唐兵每天只有一勺米吃,掺合树皮和纸一起煮着吃。战至最后,只剩一千多伤残兵士,城池仍然不能被功破。最后,尹子奇索性不再攻城,在城外深挖地道,密树木栅,只待城中唐兵饿死。眼见兵士饿得不成人形,张巡把爱妾唤出,对将士们说:“诸君一直挨饿,忠义不衰,我恨不能把自己的肉割下给你们当粮食吃!今出此妾,暂让诸君填腹弃饥!”于是忍痛杀妾,以人肉为食。在场兵士皆匍伏痛哭,张巡强令众人食之。太守许远也杀仆人,作成干粮充军。最后,城内雀鼠皆被吃光,唐兵开始煮铠甲弩弓为食。
当时,唐廷御史大夫贺兰进明屯兵临淮,另一位挂御史大夫衔的许叔冀拥兵彭城,这两个人分属朝廷不同的帮派,各自心怀鬼胎,怕对方趁乱攻击自己,都坐看睢阳危急,不肯出兵相救。张巡派南霁云先去许叔冀处求兵,这位大夫只从城墙上扔下千多匹布给南霁云,气得这位将军在马上高骂,唤许叔冀下城一决死斗,“叔冀不敢应。”无奈,张巡又派南霁云带三十骑出城突围前往临淮求救。贼兵万余一拥而上前来阻挡,南霁云弯弓搭箭,左右驰射,无一虚发,贼众披靡,一行人趁机突出。
贺兰进明也是进士出身,但精神境界比起张巡简直是天上地下,怯懦不说,又忌妒张巡声威赫赫,恐怕自己助他成功守城后更显衬得自己渺微,根本没有任何出兵相救的意思。他反劝南霁云:“睢阳陷落是早晚的事,救也无益。”南将军乞求:“城池应该还没被攻陷,请您出兵,如果兵到时睢阳不存,我当以死相谢!”见南霁云勇武绝伦,贺兰进明也顿起惜才之意,想把这位姿容俊美的青年将军留在自己军中效力。为此,贺兰进明大摆宴席,盛设声乐,与临淮诸将频频举杯向南霁云敬酒。
丝竹艳声弥弥于耳,山珍海味盈盈于席,南将军悲不自胜,泫然涕下,说:“昨天我冲出睢阳的时候,将士们已经有一个月没有牙沾粒米,天天吃树皮、草根。现在大夫您不肯出兵相救,却在此广设声乐请我大吃大喝,我怎忍心自己享用这些东西呢。即使吃进嘴里,想想睢阳城里的兄弟,又怎能下咽进腹!如今,主将派我的任务我没有完成,霁云我留下一指以示信!”言毕,南霁云拨出佩刀,剁下一指。“一座大惊为出涕”。南霁云一口东西没吃,纵马离城。
出城之后,南霁云抽箭回射佛寺浮图,镞深入砖,恨恨而言:“等我破贼后,必灭贺兰进明,这只箭就表示我的决心!”大儒王渔洋有诗赞曰:
范阳战鼓如轰雷;东都已破潼关开。
山东大半为贼守;常山平原安在哉?
睢阳独扼江淮势;义激诸军动天地。
时危战苦阵云深;裂眦不见官军至。
谁欤健者南将军;包胥一哭通风云。
抽矢誓仇气慷慨;拔剑堕指何嶙峋?
贺兰未灭将军死;呜呼南八真男子。
中丞侍郎同日亡;碧血斓斑照青史。
淮山峨峨淮水深;庙门遥对青枫林。
行人下马拜秋色;一曲淋铃万古心。
《南将军庙行》

(《全唐书》也载贺兰明两首长诗,语意慷慨,情深意切,与其在战场上的怯懦和虚伪表现判若两人,兹录其《行路难五首》于下:君不见岩下井,百尺不及泉。君不见山上苗,数寸凌云烟。人生赋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忧煎。但愿亲友长含笑,相逢不乏杖头钱。寒夜邀欢须秉烛,岂得常思花柳年。君不见门前柳,荣耀暂时萧索久。君不见陌上花,狂风吹去落谁家。邻家思妇见之叹,蓬首不梳心历乱。盛年夫婿长别离,岁暮相逢色已换。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君不见云中月,暂盈还复缺。君不见林下风,声远意难穷。亲故平生或聚散,欢娱未尽尊酒空。叹息青青陵上柏,岁寒能有几人同。君不见东流水,一去无穷已。君不见西郊云,日夕空氛氲。群雁裴回不能去,一雁悲鸣复失群。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沈中路分。)
南霁云回睢阳路上,从真源和宁陵守将处各得马一百多匹,军士三千人,趁黑夜冒围而入。叛军惊起,众兵层围,南霁云率军且战且进,到城下时身边兵士剩下不到一千。当时大雾弥漫,张巡听见城外厮杀声起,叹息说:“这是南霁云回来了。”城门开启,南霁云与士兵又把刚刚夺取的贼军数百头牛赶进城中。守城将士见外面并无唐军救援大部队,知道待援无望,纷纷相持而泣。
贼军得知周围唐兵不救睢阳,攻城愈急。众将中有人主张弃城东奔以图将来,张巡、许远坚持不可,认为如果丢掉睢阳,江淮必被叛军一鼓而下。而且饥兵行远,半路就会被消灭干净。在最后的日子里,为了困守孤城,睢阳城内妇女老弱三万余人战死或将死之际都为守军吞泪而食。“人知将死,莫有畔者。”可谓是一城忠义,千秋难匹。张巡在他生前最后一首诗《守睢阳作》中,表述了他自己的心境:“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一月,贼兵又聚众猛攻,守城将士皆伤病不能再战,大多数人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张巡西向拜跪天子:“为臣力竭不支,生不能报答陛下,死当为厉鬼击贼!”士兵痛哭呜咽,不能仰视。城陷。
已成“独眼龙”的贼将尹子奇按捺住一腔的邪火,迎面看见昂头挺胸、被缚而来的张巡,阴阳怪气地问:“闻公督战,大呼辄眦裂血面,嚼齿皆碎,何至于此?”张巡答道:“吾欲气吞逆贼!”尹子奇大怒,用刀刃剔割张巡嘴唇,撬开之后,果然见将军嘴里只剩下三下颗牙齿。张巡怒骂:“我为君父死节。你依附叛贼,猪狗不如!”尹子奇以刀刃抵张巡喉头要他投降,张巡大笑。
见张巡不屈,尹子奇又踱到南霁云面前说降。南霁云低头不吭声。张巡大呼道:“南八(南霁云大排行第八),男儿死则死耳,不可为不义屈!”南霁云笑答:“欲将有为也(意思是本来想假装投降趁机再找机会杀贼),公即有言,敢不致死!”摇头不降。
于是,张巡、南霁云、雷万春、姚訚等三十六将同时被杀。张巡时年四十九。太守许远被贼军俘送洛阳,大骂不屈,至偃师被杀。事后,人们因为许远未受惨刑而俘送洛阳一事议论纷纷,张巡的儿子张去疾成人后也追翻旧案,上诉朝廷说当时许远有贰心。直至元和年间,大儒韩愈才予以定论:“许远是睢阳太守,一般屠陷城池以生擒主将为功,所以许远稍后死节只不过是徇节先后的问题,不存在许远畏死而变节的事情。(许远是唐高宗时大奸臣许敬宗的曾孙,或许因此人们对他的人品有疑。其实,忠臣之后未必忠,如岳飞之孙岳珂;奸臣的后未必奸,如许远。)睢阳城被围时内有军民六万,城破后,仅存四百人。古来忠节惨烈者,莫若此城!
睢阳城陷三日后,代替贺兰进明的河南节度史张镐援军大至;十日后,广平王李俶(后来为唐代宗,攻名李豫)收复东京洛阳。张镐知道张巡事迹后感动异常,上表朝廷请求赠谥。当时,朝中有好几个腐儒还对张巡守军在睢阳食人为粮一事大为抵毁,“与夫食人,宁若全人?”意即还不如或走或降,保全一城性命。朝廷犹疑之际,张翰、李纾等诸多当代名士纷纷抗表,极言张巡睢阳之守的显赫大功,认为他沮遏贼势,保全江淮,致使天下不亡,功劳莫匹。由此,天下再无异言。
陋儒矜以小节,贬善扬恶,倘若睢阳数万人得命(还不一定能活),江淮乃至天下百千万人会惨遭残暴的安史叛军杀戮,而且,牵制住几十万叛军攻围一城,唐廷有足够时间重新布署,反败为胜。因此,以此保全天下之奇功,瑕不掩瑜。若以迂腐俗儒求什么“人道主义”眼光看问题,只要有敌军压境,大家一起投降算了,俯首泥中称妇称臣作顺民以免死翘翘,如此,天理良心何在!忠孝节义何在!
皇帝下诏,赠张巡扬州大都督,许远荆州大都督、南霁云开府仪同三司、再赠扬州大都督,立庙祭祠,并重用这些忠臣的子孙。
自雍丘守战以来,不到两年时间,张巡等人率兵抵御叛军,大小四百余战,斩敌将三百,杀伤敌卒十余万。张巡进士为将,指挥若定,义薄云天,人皆尽死。正是依赖这些仁臣义士,唐朝才能亡而复存。时至今日,仍不禁感叹汉、唐时代中国人的勃勃血性,宁死不屈,宁互食而不投降,真是勇烈大丈夫,比至弱宋、晚明,数十万人解甲匍伏而降,仍难逃残戮。古人之义,渐已远矣!

“安史之乱”起,唐朝的华夷大将,文臣士人,争赴国难,忠心为主,颜真卿、戴履谦、程千里、段秀实、李嗣业、马燧、李抱玉、李抱真、路嗣恭、王思礼、鲁炅、王难得、辛云京、冯河清、白孝德、浑王咸等等,或中华茂族,或出身行伍,或高丽铁勒,或突厥杂胡,智勇守节,心如铁石,忘身许国,构著了中华民族信义忠勇的道德基石,千载之下,凛凛犹生!

善始无终反噬国家
——“安史之乱”中的另类大将仆固怀恩

仆固怀恩家族本是铁勒九大姓之一仆骨部,因音讹为仆固,以部落为姓。历史上,仆固部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一直是“时叛时降”,其祖先最早为匈奴别部,后又成为过突厥的臣属。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包括仆固部落在内的铁勒九姓附唐,几世为金微都督,到仆固怀恩这辈,已历四世。
由于世袭武职,仆固怀恩对征伐战斗非常内行,“晓识戎情,部分谨严”,虽然是个高度汉化而又通晓边陲各少数民族内情的唐朝边将。
安禄山造反,仆固怀恩就跟随朔云节度使郭子仪在云中(今山西大同)大破贼兵;在马邑斩杀七千多叛军;配合李光弼部在常山、赵郡、沙河等地苦战,击走史思明叛军。唐肃宗即位后,马上与郭子仪赴灵武勤王。由于安禄山引诱同罗部落叛变,仆固怀恩在郭子仪指挥下率军迎击。由于先战不利,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玢兵败投降。小伙子机灵,后来乘人不备又只身逃回唐营。仆固怀恩大义灭亲,“叱而斩之”。见到将军连亲儿子都不饶贷,唐军将士无不以一当百,殊死拼斗,大破同罗部落,收缴器械、驼马无数。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二月,仆固怀恩又跟从郭子仪攻克冯翊、河东两郡,袭破潼关。不久,贼将安守忠等人率大部叛军进攻唐军,双方苦战两天,唐军不支溃败,仆固怀恩退至渭水,由于没有舟船可渡,仆固怀恩抱着所骑战马的脖子渡河,幸免一死。五月,贼将李归仁率劲骑五千邀击郭子仪于三原北,“子仪窘急”,幸亏仆固怀恩等五将伏兵于路,打得李归仁大败而去。
唐肃宗以广平王李豫(后来的唐代宗)为元师,郭子仪为副元师,意图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仆固怀恩带领回纥六千多骑兵,与唐军协同作战,屡立殊功。两京收复后,因功获授开府、丰国公、同节度副使。
长安一战,唐将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安史叛军十多万人与唐军对阵。贼将李归仁挑战,唐军前进逼逐,叛军突然起步直冲,出乎意料,唐军后却,军中惊乱,贼兵趁势乱抢唐军器械辎重。胡人出身的大将李嗣业见形势危急,对郭子仪说:“今天如果我不以身饵贼,我军无孑遗矣!”于是,李嗣业脱光膀子,手执陌刀立于阵前,大呼奋击。“当其刀者,人马俱碎,杀数十人,(唐)阵乃稍定”。紧接着,李嗣业身后唐军前军各执长刀,如墙而进,大将身先士卒,所向披靡。
安史叛军皆是经验丰富的职业军人,见唐军气盛,就埋伏精兵于阵侧,准备等唐军前军过后跃出偷袭。还未举旗发兵,仆固怀恩从间谍口中知晓实情,率回纥骑兵蜂拥而上,把埋伏的贼兵“剪灭殆尽”,“贼由是气索”,一下子泄气反走。唐军前后夹击,斩首六万多级,被践踏至死或摔死于沟堑的也有万余,“贼遂大溃”。如果没有仆固怀恩截杀埋伏贼兵,双方胜负还真难以预料。
唐肃宗乾元元年至乾元二年(公元759至760年),仆固怀恩跟随郭子仪把安禄山的儿子安庆诸包围于相州。在五个多月时间里,他常为先锋,“坚敌大阵,必经其战,勇冠三军。”李光弼代郭子仪为主师后,仆固怀恩为副,仍旧摧锋陷敌,多次获胜。乾元二年,他被唐廷封为大宁郡王。其子仆固瑒也随父出身入死,军中号为“斗将”。
唐代宗继位后,仍以仆固怀恩为郭子仪的副手,为朔方行营节度。当时,史思明与回纥新登位的登里可汗搭上线,回纥派兵近十万入塞,有侵扰进袭之意。登里可汗不是外人,他爸爸毗伽阙可汗的皇后(可敦)是唐肃宗亲女,他自己的皇后是仆固怀恩的亲女,因此,这位率大军进塞的登里可汗实际上仆固怀恩的女婿。登里可汗上表,要与老丈人仆固怀恩和老奶奶(怀恩之母)见面,唐代宗下诏答应(此时他不能不答应)。仆固怀恩闻讯心中暗惊,怕有通敌嫌疑,不敢去和登里可汗见面。唐氏宗又下手诏,赐铁券,明白表示朝廷无嫌猜之心。
仆固怀恩与登里可汗在太原相见,叙翁婿之礼,“可汗大悦,遂许助唐廷讨史朝义”。这句话也真应了“虏性反复”那句话,有奶就是娘,谁给好处就帮谁。于是,数万回纥大军在陕州扎营,随时准备上战场(到时帮谁还不一定)。
洛阳一战,仆固怀恩、李抱玉、马璘等大将(包括大公公鱼朝恩也亲率一帮劲弩手加入)拼死斗战,大败史朝义十万多贼军,收复东京及河阳城。仆固怀恩一鼓作气,乘胜逐北,压贼而进,下郑州、降汴州、拨滑州,追破史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