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时空之抗日-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国民党军官迟疑了几秒钟,低声问道:“还请长官付清款子,我也好会去交差。”

    “哦!我们的资金近期内有些困难,所以……”刘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为难地说道:“请代为转告傅司令,一个月之内我们一定连本带利地奉还贵军。”

    因为这个时候的货币混乱,敌占区内形同擦屁股的伪票不能在国统区使用,所以刘云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现大洋付款。

    “我知道了!”国军军官叹了一口气,神色变得冷漠起来,“根据傅司令的要求,我们必须我们马上要回去了,那笔款子就先欠着吧!”

    因为处于战争期间的敌视状态,傅作YI也没指望八路军能一次付清款子,甚至在送走运输队之前,傅作YI就做好了白送的准备。

    “这帮人还真是势利!”贺高兰走到刘云的身边,看着那一帮国军的背影,皱着眉头说道:“按照道理来说,他们不但延误了送货日期,还尽送些旧货,就凭这咱们也不用按照原价付款子。”

    “傅作YI并没有兵工厂,这些设备都是从后方转卖过来的,并且还要顶着重庆方面的压力给我们买设备,这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刘云微微笑了笑:“所以这款子还是要按照原价给他们。”

    虽然傅作Y在其势力范围内清除GCD,但是绥远的前线和后方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傅作Y敢于“顶风作案”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便宜他们了!”贺高兰忍不住不屑地喷出一口粗气,又对刘云说道:“待会儿就要进行铸造炮弹壳试验,司令员要留下来吗?”

    “嗯!”刘云点点头,拿起一块抹布,在机械设备上小心地擦拭起来,当半新半旧的设备抹去黄油后,立刻露出了铮亮、光滑的一面。

    “他妈的!”贺高兰轻轻抚摸着机床,恍然大悟地笑道:“原来并不是设备太旧,而是运输的时间太长了,咱错怪他们那帮人了!”

    一个下午的时间,刘云就泡在兵工厂,和技术员们商量着怎样用新设备轧制炮弹壳。

    因为兵工厂一直缺少设备而无法铸造炮弹壳,所以技术员们只能使用废弃炮弹壳复装炮弹,弹头所用的原料也是劣质生铁;为了节约原料,连信管里的雷汞也是从废炮弹信管里挖出来的……,这极大地限制了兵工厂的生产能力。

    傍晚时分。

    “司令员!”小五骑马赶过来,大声说道:“军委、军区有重要指示传达,请早点回去。”

    “现在什么时候了?”刘云揉揉发胀的眼睛,抬头看了看天色。

    “已经吃过晚饭了。”小五跳下马,把缰绳递到刘云的手里,“你骑这匹战马回去吧!我步行回去。”

    “哦!好的!”刘云丢下手中一个崭新、黄橙橙的炮弹壳,又对几个技术员低声叮嘱了几句,这才翻身上马。

    司令部。

    “同志们!”刘云大步跨进来,笑着说道:“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我们也有好消息!诸葛同在林西以北的地区打了一个大胜仗!”戴仙兵抢先笑着说道:“先遣队成建制地歼灭两个‘讨伐队’、打破了

    ‘集家并村’,并且解救了大批老百姓。

    被日伪军圈起来的老百姓纷纷逃入我根据地后,区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发动群众。”

    因为诸葛同已经在林北站稳脚跟的原因,这使得戴仙兵的心情变得好多了,并且“忘记”了反对刘云北进的话。

    不错、不错!”刘云连连点头。

    游击队的即将迅速扩编、以及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都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游击区得到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人民武装和政权才能得以生存、发展。

    “立刻发报嘉奖!”刘云的话音刚落,却又突然想到了一件非常要紧的事情,以至于笑容突然僵在脸上。

    因为百团大战的关系,鬼子开始抽调前线精锐的部队回援,给其他各个根据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时候GCD军各部都在减员,而到了明年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前后,各个主要根据地将会被迫进行“精兵简政”(部队和地方政权不同程度地萎缩)。

    不过,绥远的抗战局面却依托地道战和地雷战在艰苦中崛起!眼下绥南总部下辖绥中、绥西、以及林北支队,一旦绥远分区的两个主力团恢复编制,就有资格组建二级军区。

    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一旦组建二级分区,可以肯定军委对于绥远的人事任命又要伤脑筋了!绥远分区除了级别上升得太快以至于“不符合规定”以外,还要考虑到山头的问题!在整个GCD内部高层,除了贺师长以外,绥远分区在“朝廷”中几乎没有说话的人,所以一旦升级成为二级军区,恐怕将来的二级军区司令部内,会有高级干部被“下岗分流”。

    小五打断刘云的沉思,奇怪地问道:“司令员在想什么?”

    “我在想兵工厂的事情!”刘云随即笑了笑,“明天早上请同志们去参观炮弹实弹试射。”

    “已经成了?”李远强有些疑惑。

    因为以往复装的炮弹十枚倒有五枚打不响,所以为了不贻误战机和避免炸膛,炮兵营拒绝使用兵工厂提供的劣质炮弹。

    第二天一大早,警卫连辖民兵早早地封锁了试炮禁区。

    在一干首长的面前,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三枚崭新的步兵炮炮弹和三枚迫击炮炮弹。

    军分区的一干首长们围着着几枚炮弹谈笑着,当初乍一看上去,还以为这是新缴获的炮弹呢!

    “预备!”徐柏生一声大喊,装填手熟练地把炮弹装进炮筒等待着。

    “放!”徐柏生又是一声大吼。

    “轰”的一声炮响后炮弹飞出了炮膛,几十双眼睛立刻寻找炮弹的飞行轨迹,“轰”地一声巨响,一千五百米外急剧腾起一股灰尘和烟雾。

    “成功啦!爆炸啦!”在场的兵工厂技术员们和炮兵营的人高兴得一齐欢呼起来。

    刘云还算冷静,走到贺高兰的身边问道:“到现在为止,炮弹的产量有多大?”

    “大概每个月十枚各式炮弹!”贺高兰高举着欢庆的双手放了下来,眨巴眨巴着红肿的眼睛,情绪迅速失落下来,“因为鬼子对根据地进行严密的封锁,所以制造炮弹的各种原料不但奇缺还奇差。这些金属还都是我们挨家挨户地收集破铜烂铁。”

    刘云轻微点点头,看了看贺高兰变得沮丧的脸色,安慰道:“军分区这就去发动民兵、铁道游击队去破坏铁路,把钢轨和黄铜抬回来给你们锻造弹头和炮弹。”又摸了摸还在微微发烫的步兵炮,笑着说道:“既然兵工厂的设备有一部分闲置,不如你们学着怎样造炮吧!”

    从长远来看,刘云打算在抗战结束之前研发成功火箭筒。在对日本的战略大反攻和朝鲜战争的攻坚战中,可不能少了这种质量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攻坚利器!

    “啊?!”贺高兰的嘴巴张得老开,不可致信地看着刘云。

    “上次铁道游击队不是送来了一根火车的大轴吗?这玩艺儿就可以做步兵炮的炮筒。”刘云笑着说道:“仓库内有一门九二式步兵炮的炮筒打坏了,你们把它的炮筒换下来,先试着组装一门步兵炮,等有了经验再制造全新步兵炮。”

    九二式步兵炮几乎可以射击一切目标,平射可以当加农炮用;曲射可以当榴弹炮用(它本来就是榴弹炮);大仰角射击时可以当迫击炮用,而且弹道和精确度也比迫击炮好得多。

    鉴于九二式步兵炮非常适合在各种复杂地形上使用(特别是山地战中),同时存在制造简单、性能可靠、保养和运输简便的优点(穷人的大炮),所以将来部队扩编的时候,自制步兵炮是绝对少不了的。

    “好、好吧!”贺高兰勉强答应了。制造炮筒的最大问题是的膛线,这又要大费一般周章了,现阶段还不如制造粗糙的迫击炮划算。

    军分区司令部。

    “经过地方上的讨论和军区的要求,地方上准备出资修建一个小型炼铁厂支援兵工厂,但是请求兵工厂支援技术人员。”戴仙兵拿出一份文件,递到刘云的面前。

    “必须绝对保证安全。”刘云没有看那份文件,思索了片刻后,郑重地叮嘱道:“这件事情就有你牵头负责,但是工厂地址一定要隐蔽,如找不到合适的地点,就暂时不要修筑。”

    抗战期间的局面动荡不安,露天的炼铁厂稍一不慎就会被鬼子连锅给端了,到时候再到哪里去找这些昂贵的设备?!而且进入解放战争后,还要和后套地区的傅作YI展开争夺,到时候整个绥远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战火的荼毒。

    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刘云对炼铁厂的技术含量没有多大信心,原料和设备稀少不说,练出来的劣质生铁估计也是用途有限,这还不如去抢划算!

    刘云很快就发现戴仙兵面带“难办”的样子,只好解释道:“炼铁厂不像兵工厂可以进入地下,而且目标也要明显得多。一旦有叛徒或者特务给鬼子飞机作指引、悄悄地放下地标,几枚航空炸弹下来,整个炼铁厂就全部完了。”又笑着安慰道:“再让地方上建立皮革厂、毡厂各一个,以解决我各个主力部队的军需!地点就选在绥中区。”

    “钱呢?”

    李信对于钱财非常敏感,几乎是瞪着刘云问道:“谁会要你抢来的鬼子花票(鬼子发行的军票不但在国统区内禁止流通,而且因为贬值和信誉的问题,在沦陷区也难以流通),我看你的钱到底从什么地方过来?”

    自从上次被刘云卷走了几千块大洋给“锄奸团”做经费,部队的后勤到现在还有一个大窟窿没有填上。

    “急啥?!一个月之内必然会有大宗的光洋送到。”刘云自信地笑了笑,将目光落在华北的平津地区,这个时候也许邓海公等人已经快要到达目的地了。

    李信只看重实利,既不愿意刘云那样对“锄奸团”提前支付“预付款”,也不像李远强那样顾及党形象,看到刘云的嘴角居然带着淡淡的笑意,忍不住喝问道:“到底从哪里弄钱?”

    “我们所急需的大笔款子自然会由‘锄奸团’送来。”刘云的话音刚落,一个参谋离开电台,拿着一份电报念道:“报告!平津地区的情报组已经到达了北平。”

    一旁正在办公的李远强摇着头笑了笑,根本就不相信“锄奸团”能够搞得到钱。不但李远强不相信刘云的话,而且连李、戴、钟等人也用不相信的目光看着刘云。

    “……此次参加受训的‘锄奸团’成员,全体一致要求加入GCD,特请求党组织的考核、军分区总部的批准,其中邓海公的入党介绍人是王良……”这份电报很长,参谋念了很长的时间才收起电报。

    “由王良担任入党考察人!一旦经过观察合格、时机成熟之际,准许他们火线入党,祝愿他们即将成为我们的同志!”李远强毫不犹豫地说完后,又郑重地交代道:“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也同时要求他们坚守信仰。”

    “给他们发回报!由王良负责党务、经费以及地下情报组,由邓海公负责‘锄奸团’的运作。”刘云想了想,又对参谋命令道:“‘锄奸团’在初期运作必然举步维艰,所以所需经费由邓海公提出审批后,王良必须予以配合,包括‘锄奸团’成员的日常生活所需。”

    “锄奸团”要频繁地进入华北方面伪政权的汉奸圈子,其衣食住行当然不能寒酸。

    钟天祥忍不住看了看刘云,对于刘云当初如此看重“锄奸团”是始料不及的,随后更加始料不及的是刘云居然大把地洒下大洋、资助“锄奸团”发展壮大。

    据人私下说“锄奸团”成员的身份大多显赫(为了保密,根据地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平津客人”在悄悄地接受训练),能够战斗在敌人心脏部位,但是,他们能对几百公里外的绥远战局产生什么有利影响吗?

    一干干部见到刘云如此厚待“锄奸团”,虽然也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却大都不以为然。

    平津地区是日本重兵把守的核心区域,绥远八路军根本就不可能将势力伸得那么远,即便是建立地下组织,也不过是训练一些知识分子、扩大一些政治影响力而已。

    如果第二批“锄奸团”成员到达绥远后,万一刘云又偷偷摸摸地奉送几千枚大洋,那简直就是劳命伤财、不可想象的……

    “你们都别这么看我!”刘云也知道这帮干部对自己心存不满,只好无奈的说道:“‘锄奸团’和平津地区的日伪高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从鬼子的粮秣运输、兵力调动来察觉他们大范围的兵力调动。”

    “他们有那么大能耐?!”李信马上嗤之以鼻!

    李信对于‘锄奸团’打探情报的能耐不清楚,但是对王良等人进入平津地区后的安排,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因为那和“烧钱”没啥两样)!

    刘云哪会不知道李信心中在想什么?!不但李信是这么想的,恐怕在座的干部,都和李信想到一块儿去了!

    “同志们!”刘云走到地图前,在平津地区划了一个圈,笑着说道:“如果平津地区的地下组织能够给整个华北战场提供足够、准确的情报,我相信中央一定会对我们刮目相看!甚至专门成立一个由军委直辖的情报分析室,也并非没有可能!”

    刘云的这个“画饼”就像炸弹爆炸了一样,不但司令部的主要干部纷纷看过来,连那些参谋们也惊讶地看着刘云。实际上刘云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一旦获得重大军情,哪怕是只有一次,中央也必然看重绥远。

    “咳、咳!”李远强两声不自然的干咳,随后盯着地图不放心地问道:“他们‘锄奸团’能成么?即便是成立了党组织,但力量是不是太薄弱了?”

    刘云看了看李远强,却并没有再接着说下去。

    事实上刘云压根儿就没打算成立什么“军委直辖的情报分析室”,刘云更愿意他们通过绑架勒索多搞一点大洋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