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国大典6小时-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际出发,为现阶段的需要而制定的,它不应当去描绘现阶段尚不能实现的理想。
    从当时的设想和计划看,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人民面临的任务
是建设新民主主义。如果在共同纲领中过早地写进社会主义目标,容易混淆现阶段的实
际步骤与将来的理想。
    第二,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是在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对新
民主主义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制定的。如果要把共产党的第二步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写
进国家的基本文件中,必须经过一个解释、宣传和实践的过程。只有全国人民通过实践
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中国惟一最好的前途,才会真正承认它,并愿意为之奋斗。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当时在共同纲领中不写进社会主义目标,并不是否认它、放弃
它,而是以更加郑重的实际的态度对待它。
    此外,从共同纲领所列出的经济方面的内容看,如“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等
政策,实际上已经完全可以保证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向社会主义前途迈进。
    早在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期间,毛泽东针对有的人提出应把社会主义前
途写进会议文件的建议,就曾指出过:“这也是急性病人家苏联1917年十月革命搞了十
五六年,到1932年才正式搞社会主义。今天我们还在消灭封建,社会主义还早着哩!何
必提社会主义!”
    毛泽东是现实的。中国共产党人是现实的。
    在讨论共同草案时,针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坚持了原来的观
点。
    在讨论共同纲领草案时,有的代表还提出:纲领的序言里“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
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
一战线的政权”一句中,“爱国民主分子”应该删去。因为这里讲的是阶级,爱国民主
分子也属于四个阶级之内,不应单独列出来。
    刘少奇在讨论时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说:“有些爱国民主分子不属于四个阶级,如
地主、官僚资产阶级中的开明分子。在纲领中单独提出‘爱国民主分子’,是给他们开
门,让他们进来。”
    大家觉得言之有理。
    共同纲领的初稿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通信、居注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
    一些代表在讨论时,对草案中未涉及“人身自由”提出意见。认为人身自由是最根
本的自由,如果没有人身自由,其他自由都谈不到。因此,必须在各种自由权当中加上
人身自由一项。
    这条意见很有道理,为大家所赞成,所以在下一个印稿中即被采纳。
    一些产业界代表从自己的企业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关于
外交政策的条文中不必突出联合苏联的内容,应当视野更开阔一些,把更多的国家包容
进来。
    这一意见虽然没有多少人响应,但却引起了有关单位的重视。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三个国民
党民主派的政协代表就这个问题专门进行了讨论。
    在讨论中,他们得出了一致的意见:“本党十三年(即1924年1月孙中山对国民党的
改组)改组时提出联合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就是指的苏联。今天应该明确说出
来。”“联合苏联的口号非公开提出不可”。
    这样,纲领草案就保留了“首先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的条
文。
    讨论新中国的建国大纲是热烈的,意见林林总总,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比如:有
的代表认为:在第二条“政权机构”开头一条应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属于全国人
民”。
    有的代表提出:政协组织成分中的“知识界”应改为“知识分子”。
    有的代表建议:草案中关于“反对贪污、浪费”的提法大轻,应改为肃清(或戒惩,
根绝)贪污,严禁浪费。
    有的代表反映:草案中调剂五种经济关系,应补加金融政策、技术政策两个方面。
    以上意见基本上被后来的修改稿所采纳。
    讨论中还有一些建议,如文字改革、对日和约等,由于它们超越了当时条件,不属
于现实所能做到的和不必即行准备去做的事项,因此没有列入条文。

    6.新中国建国大纲诞生

    1949年9月17日下午,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
    周恩来主持会议,并代表筹备会常委会在大会上作了关于会议筹备工作的报告,同
时宣布会议筹备工作已经胜利完成,正式大会即将召开。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各方反复讨论和毛泽东多次修改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
同纲领草案》。
    辛勤的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成果。
    9月22日,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就纲领草案经过向大
会作报告,着重介绍了共同纲领草案的一些主要特点。
    关于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问题。
    周恩来指出:“这种统一战线的发起远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提
议和努力,获得孙中山先生的同意,改组了国民党,促成了国共合作,胜利地举行了北
伐。后来这个统一战线被蒋介石破坏了,但是中国共产党仍然努力组织人民的反帝反封
建的统一战线,尤其是毛泽东同志更使这个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成功。……去年
中国共产党根据历来统一战线的主张,号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得到了全国人民及
各民主党派热烈的响应。发展到今天,这个号召已经实现了。”“所以,在筹备会讨论
中,大家认为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这样一个统一战线应当继续下去,而且需要在组
织上形成起来,以推动它的发展。大家同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它最好的组
织形式”。
    关于新民主主义总纲问题。
    周恩来就共同纲领草案中只提新民主主义不提社会主义再次作了说明,并就“人民”
与“国民”两词的含义作了区别。周恩来指出,“人民”是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
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从反动阶级觉悟过来的某些爱国民主分子。官僚资产阶
级在其财产被没收和地主阶级在其土地被分配以后和在他们改造成新人之前,他们不属
于人民范围,不享受人民的权利,但仍然是中国的国民,需要遵守国民的义务。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制度问题。
    周恩来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完全
不同于旧民主的议会制度,而是属于以社会主义苏联为代表的代表大会制度的范畴之内
的。但也不完全同于苏联制度。”
    关于军事制度问题。
    周恩来提出,新民主主义的军事制度,不仅不同于封建军阀,也不同于资产阶级的
军事制度。“纲领上规定将以这种新民主主义的军事制度来统一全国的军队,这里面包
括一切从国民党反动统治方面起义过来的军队。这种做法显然不同于军阀制度的吞并排
挤,而是不分彼此帮助他们改造成为人民的军队”。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问题。
    周恩来在作了全面说明之后明确:“基本精神是照顾四面八方,就是实行公私兼顾、
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
    周恩来还对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的特点进行了介绍。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成立了包括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
在内的6个分组委员会,以最后完成各项文件的起草工作。
    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由出席政协的45个单位和特邀代表中派人组成。
    45个单位中,只有民盟派出两人,为章伯钧、罗隆基,其他均为一人。中共方面为
周恩来。
    9月28日,政协各单位及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分别举行会议,对纲领草案作最后一次
讨论。
    至此,整理委员会又收到代表意见21件。
    经讨论,除对9月20日印稿中的不正规字体加以规范和增添一处标点外,全体一致通
过保持原文送交大会主席团。
    9月29日,政协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0月1日,刚刚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发布公告,宣布中
央人民政府“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
    共同纲领分序言和总纲、政权机构、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
策、外交政策七章,总计60条,7000多字。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的建国大纲。
    这个大纲,是此后这类文件中最精炼的。
    这个大纲,是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是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施政准则和建设蓝图。
    这个大纲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
血,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和海外华侨的一致拥护。

八、红色大阅兵震惊中外

    下午4时,秘书长林伯渠宣布阅兵式正式开始。身着崭新呢料军服的
    朱德总司令,走下天安门城楼,乘坐敞篷汽车,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的同
    车陪同下,检阅三军部队……

    阅兵,是开国大典的重头戏。
    阅兵,不为炫耀武力,而为展示人民解放军的风采形象。
    1949年10月前,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至少有3次较大的阅兵: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时的阅兵;
    1937年,八路军3个师开赴抗日战场前的阅兵;
    1949年初,中央机关进驻北京后在西郊机场的阅兵。
    这些阅兵显然无法与开国大典的阅兵相比,无论规模、人数、参加的军种、兵种都
无法相比。
    开国大典的阅兵是空前的。
    开国大典的阅兵第一次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展现在国人面前,展现在世界
面前。

    1.受阅部队知多少

    9月初,中央正式批准阅兵典礼方案后,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副总指挥杨成武、唐延
杰、刘仁、肖明、肖松忙碌起来。尤其是由杨成武和唐延杰具体负责的阅兵指挥所的工
作更是异常紧张。
    首先是物色指挥所人员,他们先后从华北军区、平津卫戍区和有关军兵种抽调了一
批干部,使步兵部队的指挥和协调机构高效有序地运转起来。
    参加阅兵分列式的部队很快确定下来。其中,陆军部队大部分来自第二十兵团、平
津卫戍区部队;海军和空军参加阅兵的代友部队,则由有关部队的首长指定抽调。最初
抽组阅兵部队时,空军能否参加阅兵,并没有确定下来,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个
飞行队1949年8月15日才在北平南苑机场正式组成。
    参加开国大典的受阅部队总人数为16.4万名。
    阅兵的最后序列为:
    一、海军代表部队:由海军学校与华东舰队各一个分队编成。
    二、陆军代表部队: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各一个。其中战车师包括摩
托化步兵团、装甲车团、坦克车团各一个
    三、空军:11架战斗机、3架运输机、2架教练机、1架通讯机,共17架飞机。
    为使开国大典阅兵式盛大空前,圆满成功,阅兵副总指挥杨成武不仅查阅了许多有
关阅兵的资料,而且四方求教,走访了当时在北京的解放军高级领导人。
    刘伯承早年留学苏联,知悉莫斯科红场阅兵的情况,成为杨成武请教的第一人。刘
伯承大致回忆了目睹苏联红场阅兵的盛况,然后对杨成武详谈了有关阅兵的细节,他还
通俗而又具有概括性地说:阅兵无非就是展示一种特定内容的仪礼,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搞好了,目的也就达到了。归根到底一句话,马粪外面光!
    他的这一诙谐比喻引得大家都笑了。
    杨成武又访问了陈毅。陈毅留学国外,见多识广,但他没有见到过国庆盛典规模的
阅兵。不过,一提起阅兵,陈毅马上豪气干云,富于鼓动性地对杨成武说:没有什么了
不起。多少大仗都打胜了,还愁搞不好一次阅兵?不就是队列嘛!通过队列,把我们的
军威显示出来,让中国老百姓看看,这就是自己的军队,这就是新中国的军队。
    的确,这是阅兵的主旨所在。
    杨成武还访问了原国民党东北军的几位老将军,了解他们以往阅兵的做法。
    当时在中国的苏联顾问,也为杨成武等人就阅兵工作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
    1949年7月底,受阅部队分别集结于北京市郊,开始进行训练。训练期间,阅兵司令
员朱德亲临西北郊炮兵驻地视察。
    阅兵部队的指战员见到朱老总,都说朱总司令像个老兵,很威严又慈祥,没有架子。
    第二十兵团炮团参谋黄云桥讲过一个故事。
    朱德总司令乘坐一辆吉普车视察受阅部队训练情况,由于道路不平,车子突然熄火
了。司机急得脑门上冒汗,也打不起火。
    这时,陪同总司令来的一位参谋挥了一下手,参加阅兵训练的部队指战员一拥而上,
推着车子跑起来,吉普车的马达终于轰然叫响,总司令微笑着继续视察部队。
    受阅部队的训练,是按照总参谋部和阅兵指挥所的要求,按军种划分训练场地,由
各部队首长负责组织实施的。为了掌握情况,杨成武和唐延杰经常分头到现场观看。
    在天坛阅兵训练场,杨成武见到了来自天津警备部队的干部战士,他们隶属第二十
兵团第一九九师。这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天坛围墙外的空地经过简单整理,成
了部队的训练场,场地边沿搭着他们宿营的帐篷。
    生活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毕竟比战场上好多了。战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