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菹驴鳌1菹麓呵镆迅撸ハ虏豢晌拮印L攘僖凰溃蛳荼菹掠诓淮任藓笠病1菹掳倌曛螅剿蹋俊
王莽的语气越发冰冷,道,“尚有王安在。”
王临辩道,“王安荒忽久病,岂堪为天下之主?”
王莽道,“王安虽病,也比你这弑父贼子强。无需多言,一死而已。”
王临再无幻想,狂笑道,“虎毒不食子,陛下何忍!既如此,敢不从陛下所愿!临也何幸,得死于陛下眼前。”说完拔剑自刎,血喷如箭,溅王莽之衣,拂之不去,化为更大的血迹。王临浴血而笑,道,“陛下之子,今日尽矣!”须臾气绝,犹怒视王莽,屹立不倒。王莽看着王临的眼睛,在那里面,有仇恨、憎恶,有诅咒、伤心,直看得王莽背脊一阵发冷。
王莽仅存的儿子王安,在听到四弟也被老爹杀害的消息之后,脆弱的神经彻底崩溃,惊悸而死。三天之后,又有两个孙子接连病死。旬月之间,王莽一家先后五丧,白衣之会成真,莫非果有天相?
第29节
日期:2008…11…2723:55:30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35:
老友记
王莽四子尽死,一时传言甚嚣尘上,说王莽“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王莽本已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闻此落井下石之言,心中愈怒。他知道全天下都在看他的笑话,都在说他活该。而这也让他心理逆反,越发要拗着干,越发相信真理只掌握在他一个人手里,天命我归,无坚不摧。
关于王临之事,王莽还有些尾帐未收,于是驾临国师刘歆的府邸。刘歆大惊,赶紧迎入。
想当年,王莽共有三位铁杆心腹——刘歆、甄丰、王舜。王莽篡位成功,数三人立下的功劳最大。如今三大功臣之中,甄丰被逼自杀,王舜忧惧而死,只剩刘歆还幸存人世。刘歆深知王莽忌惮大臣,故而一直韬光养晦,虽然如此,仍是时常战战兢兢,唯恐不免。
两人坐定,刘歆百感交集。他和王莽曾经是无话不说的朋友,如今却日益冷漠生分,王莽幽居深宫,面也难得一见。王莽旬月五丧,刘歆作为一个老朋友、老部下,却也只能对王莽说些陛下节哀的套话。
面对刘歆的安慰,王莽犹自嘴硬,道,“予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哀。今子尽死,乃与无子时同,予何哀之有?”
刘歆知道,王莽历来是死不认错的。他是如此睿智,怎么可能犯错?在他心中,当世之贤;皆不如己。譬如后世隋炀帝自负才学,每骄天下之士,曾谓侍臣曰:“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王莽大体也是如此,自诩才高当世,智越古今。刘歆乃是当时儒林之宗、学问之魁,然而王莽并不服气,放话说,如果他没当皇帝,而是研究学问,那便没刘歆什么事。
韩非子曰:“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诚哉斯言,堪为千古帝王指南。王莽自矜其才,以尽己之能为乐事,谋事而当,群臣不及;退朝则有喜色。《书》云:“谓人莫己若者亡。”王莽的固执和膨胀,注定了新朝的国祚难以久长。
刘歆谙熟这些道理,然而他不敢说,更不敢劝谏王莽。一旦劝谏犯上,他和王莽的友谊就算完了。他珍惜他和王莽的友谊,他也不得不珍惜,这是他保命的唯一武器。
见刘歆沉默无语,王莽挑起话头,道,“知予今日因何而来?”
王临出事之后,其妻刘愔便躲回父亲刘歆的府中。王莽突然登门,来意不问可知,定是为刘愔而来。刘歆对此早有思想准备,然而既然王莽问起,他便一定不能答对,而是要装作根本猜不出王莽心思的样子,于是答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想来就来,何须理由。”
王莽难得地一笑,他所以不杀刘歆,只因这人软骨头,识时务,而且说话动听。王莽收敛笑容,果然提到刘愔,道,“临本不知星,事从愔起。”
刘歆面容平静,道,“陛下宽坐,容臣暂且告退。”
刘歆去而复返,身后已是哭声一片。刘歆从容对王莽道,“愔已伏罪自杀,以谢陛下。”
王莽打量着刘歆,故意挑衅道,“女死,国师不悲?”
刘歆笑道,“死得好,死得好。”刘歆清楚自己的处境,他眼下便是待宰的羔羊,只要王莽愿意,揪住他女儿的事不放,足以把他们全家连坐杀光。他逼爱女自尽,也是舍小就大,迫不得已。
王莽对刘歆的回答颇为满意,因此未再穷追猛打,只是淡淡说道,“国师保重。”言毕起驾回宫。
刘歆呆坐原地,冷汗湿背,恍如劫后余生。没过多久,他痛失爱女的悲伤便平复了下来,他虽然刚死了一个女儿,但王莽四个儿子全都挂了,两相比较起来,他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王莽的四位嫡子尽数灭亡,无奈何之下,王莽只能将他和侍女所生的两个私生子王兴、王匡认祖归宗,封王兴为功修公,王匡为功建公。然而,王兴和王匡毕竟是私生子,上不得台面,因此,王莽只能封二人为公,不敢封王,更不敢立其中一人为太子,否则天下舆论哗然,非议纷起,哪怕他贵为帝王,也是无法抵挡。王莽业已年迈,不得不考虑身后之事,然而,究竟选谁为帝国的继承者,却一直悬而不能决,成为困扰他的一桩心病。
人到晚年,心境本已寂寞悲苦,而王莽的家庭连遭变故,更是让王莽的心灵频受重创,一发凄凉悲怆,也使得他在晚年人格重建,起了巨大转变。不久我们便可见出,王莽作为帝王,其人格之变化,无疑也将严重左右帝国之变化。
第30节
日期:2008…11…290:10:06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36:
天下多贼
王莽自称帝以来,有大膨胀,以自己为磅礴而挥洒的存在,每自捉其发,提置于万丈高空,张口吃风,作鸟瞰状。不可否认的是,以这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委实快意非常。块视三山,杯看五湖,人如虫蚁,渺渺争逐。而我何在?我在越世凌云、白日飞升!
然而,美人裙袂总不够短,快意时光无奈难长。尊贵自傲如王莽者,也不得不一再坠回凡间:内须齐家,外要安邦。齐家易兮,逆子当杀直须杀;安邦难兮,流之民兮列如麻。
说起来,王莽其实一直没有弄清楚这些流民的性质,他对基本面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尽管不断有臣下上书,为这些流民请命,说他们并非反贼,而是被侮辱和被损害了的良民,是但求温饱而已的老百姓,只是为贫困饥寒所迫,四处流窜以求生存,常思岁熟得归乡里,即便聚集规模以万数计,仍然万万不敢与朝廷为敌。然而,王莽根本听不进去。
王莽有自己的逻辑:如果真是贫困饥寒,大者群盗,小者偷穴,不过就这两种可能。如今流民结谋连党,数以万计,皆拥武装,怎么可能是因为饥寒?分明是存心要谋反!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过程。在一开始,王莽的确是将流民定位成可以挽救的良民。但鉴于赦免和安抚政策的一再失败,王莽于是改变评价,将流民定位成盗贼。随着形势的继续恶化,流民扩散到大半个中国,王莽再度改变评价,最终做了这样的定性:这些流民不是良民,也不是盗贼,而是反贼!
王莽也是凡人,其情感上的波动,同样会投射于其行为。老妻过世,嫡子尽亡,给了他无比的刺激,让他陷入强烈的挫败感之中,在他久已干涸的心里,觉出了孤独和悲壮,觉出了空旷和瘙痒。
或许,有不可一世的凄美,存在于惨烈的悲剧,让人耽迷而不忍放弃。在暗夜舔舐着自己的伤口,一边垂泪,一边欣赏,所有的忧伤,似乎都可以在此时得以补偿。
然而,依然需要寻求宣泄,尤其是理应无所不能的帝王。在家庭事务上,王莽已经失败,他杀光了自己的嫡子,以至于他辛苦夺来的江山,都不知道该交到谁的手上。在国家事务上,王莽不能再败,他急需证明自己的高高在上,他要告诉世人,凡是跟朝廷作对的,就是跟他作对,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然而,流民们似乎并不甘心就此灭亡,在王莽家门连遭不幸之时,反而越发茁壮。在王莽看来,这分明是在讽刺他,给他添堵。事已至此,即便这些流民真是良民,他也将决绝地关上和平的大门。
朝野必须一战!这是帝国的体面,更是他个人的体面。乱世当用重典,绝对不能再纵容流民的嚣张气焰。他将逞威肆虐,他将赶尽杀绝,如同他对待自己的儿子那样。
王莽于是颁布诏书,下令对流民进行全面围剿,必欲铲除而后净,州郡官吏但凡有为流民开脱者,有抓捕反贼不力者,立即下狱治罪,决不手软姑息。
王莽的诏书,听上去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然而尚未吓到流民,却已先让州郡的官吏们陷入恐慌。他们被逼上了绝路,对付境内的流民,除了围剿之外,再无别的选择,不能再安抚,不能再怀柔。靠什么围剿呢?嘴巴说说可不行,必须要动用军队。然而,州郡又不能擅自发兵,除非有朝廷特赐的虎符。
问题是,王莽只给了州郡诏书,却从未给州郡虎符。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类似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悖论:朝廷命令州郡必须动用军队,然而按照朝廷的规定,州郡又无权动用军队。
在这样的悖论之下,州郡官吏只能装聋作哑,对流民放任自流,不战不和不守;不降不死不走。流民因此越发失控。
王莽也许并未意识到这一悖论,但他显然意识到光光依靠州郡的力量恐怕不行。在王莽看来,流民虽然遍地开花,但尤以两个区域的形势最为严峻——荆州的绿林军和青徐二州的樊崇军。王莽决定动用中央大军,在这两条战线上同时开战。只要解决了这两处武装,其余些许散兵游勇,自然不在话下。
第31节
日期:2008…12…21:53:55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37:
南征
且说绿林军和樊崇军,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复调奏鸣,最终为王莽的新朝演绎了一曲末世挽歌。而在此刻,随着王莽下诏围剿,两军迎来了成立后的第一次严峻考验。
先表绿林军。绿林军盘踞在绿林山中,人数在七八千上下。荆州牧扁祁率先领诏,发奔命兵两万人,一路浩浩荡荡,直奔绿林山而来。
扁祁统领两万精兵,犹觉兵力恨少,远不够挥汗如雨、投鞭断流的雄壮气势,但考虑到这次围剿的是七八千乌合之众,而且其中男女掺杂,老幼兼有,能上阵作战者,不过两三千左右。自己带来两万人马,已经是非常赏脸。兵力对比十比一,这哪里是剿匪,简直就是一场公费旅行,两三千贼兵,刚刚只够杀来热身。
绿林军得到情报,见敌我悬殊,七大首领(王匡、王凤、王常、成丹、马武、朱鲔、张卬)间于是起了争论,有主战者,有主逃者。最终王匡一言止纷:逃也死,战也死,同死,死战可乎?
绿林军的性质颇为奇特,它有如一间股份公司,七位首领各拥亲随部曲,因此都是股东。这种情况有其好处,兵习其将,将习其兵,尽管人数不多,战斗力却十分强悍。但是另一方面,股东太多,难免意见纷纭,容易出现分歧,谁也不肯服谁。共患难时,已是明争暗斗;共富贵时,则争斗必然更烈。我们不久便可以看到,绿林军的这一重要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虽然决定作战,但是如何战法?是利用地利防御,还是出敌不意、主动迎击?就此出现了更大的分歧,最终达成妥协——分兵。一部分兵力主动出击,一部分兵力则留在绿林山,护卫大本营。
王匡、马武、王常率千余人下山,一路狂奔,在云杜将官兵堵个正着。
官兵正一路搜括掳掠,好不快活,都盼着路再长一点,秋风再多打一点,怎想到贼胆包天,居然敢主动送上门来。官兵猝不及防之下,又闻喊声四起,不知敌有多少,已是未战先怯。王匡率众前后冲锋,官兵惨败。扁祁见阵形大乱,再也无法指挥,率残部自顾往北狼狈而逃。
绿林军清点战场,杀敌数千人,尽获辎重。可怜官兵一路辛苦搜括,结果却白白为绿林军做了嫁衣。绿林军大胜之后,便准备带着辉煌的战果,打道回山庆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马武却力驳众议,坚持继续追击。王匡、王常不许,马武大怒,自率部曲穷追而去。
扁祁已逃出十多里之外,正庆幸老命得保,却再遭马武遮击,残部顾不上保护主帅,溃散而逃。扁祁乘坐马车,本为显摆威风,此时却成了逃跑的障碍。绿林军钩住马车,马车顿时不得动弹。
马车上本载三人,车夫,扁祁,骖乘(相当于保镖)。车夫早已跳车而逃,骖乘却一心护主,左挡右刺。无奈乱剑捅死老师傅,绿林军数十剑齐发,于是骖乘死。
扁祁见已沦落为光杆司令,不由面如土色,心知今日便是死期。马武举剑砍向扁祁,扁祁长叹一声,闭目等死。马武却又停住剑,再砍再停。剑风乍响时,扁祁为之心碎;剑风乍止时,扁祁为之憔悴。
马武还剑入鞘,命扁祁睁开眼来,对其大吼道,给条活路行不行?
扁祁心中一愣,暗想该求饶的应该是我才对,这小子怎么抢我的台词?转眼却又明白过来,自己怎么也是朝廷命官,一方大吏,这些人并不敢和朝廷公然决裂,因此也不敢杀害自己。
扁祁擦汗不迭,道,诸公不忘朝廷,某心深感,必上书天子,使诸公早归故里。
见马武不杀扁祁,随从不干了。马武道,我自有理会。于是取出一箭,折去箭头,拉弓而射,正中扁祁胸膛。马武对扁祁道,我射你无罪。
扁祁陪笑道,射得好,射得好。
马武如此羞辱扁祁,也算对随从们有了一个交代,于是送扁祁上路。扁祁打马而逃,头也不敢稍回。
随从问马武,为何不索性杀了狗官?马武见都是亲随,也就说出心里话,道,天下事不可知,绿林山究竟能撑多久?无论如何,留条后路总是好的。
绿林军初战告捷,胆气大壮,原来官兵也不过如此。于是不再留意乡聚,转而攻击比较大一些的城市,譬如竟陵。又转击云杜、安陆,多抢略妇女(原因不详),还入绿林山中,数月之间,规模膨胀到五万多人。
第32节
日期:2008…12…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