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羽翼华夏-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月14日,秘密进入尼泊尔的华军在最西端的拜德笛和中部的尼泊尔根杰两地居高临下向印方发动攻击,13万轻装军在3万尼军的引导下肆虐在恒河平原上,至9月17日分别占领巴雷利和勒克瑙地区。此时,印军主力要末在西线与中巴军对峙,要末在东部与华军激战,中部平原的广阔土地上仅有不到50个旅约39万的二线守备部队。
面对继续推进的同盟军,新德里纠集了中部地区最后的正规军35个旅及随后征召的后备军33旅约67万人与华军在阿里格尔东面70公里处发动了在南亚战场上最大规模也是最后的一次会战,双方出动1300架战斗机和700辆坦克装甲车辆进行决战,41万同盟军激战3天于9月20日成功歼灭印军西集团主力12万人,随后隔断了阿格拉方向上的印方援军29个旅,剩余印军分别退守德里和阿格拉以等待西线援军的到来。
9月21日,失去战斗决心的新德里透过俄罗斯请求停战但遭到了严词拒绝,北京表示,印度只有无条件投降才能解决问题。
9月27日,同盟军在付出重大牺牲后强行攻克阿里格尔,歼灭印后备军23个旅11万人,南线第8集团军也乘机北上占领斋蒲尔,新德里与中部和南部的地面联系被彻底割裂。
10月2日,从西线战场上撤退下来的印军主力43个旅到达新德里并准备逐步撤退部队做最后决战,中巴军侦察到情况以后立即发动反击,但被印军剩余部队拖住。
此时,印中央政府实际控制区仅剩5个邦,虽然中南部的多数地区还没有被同盟军占领,但由于地面联系丧失,新德里已经失去了后勤补給,也失去了与南线美军的通道。
10月6日,被包围的新德里面对巨大的战争需求无法继续支持战斗,遂向同盟军提出最后停战要求并威胁(如果不能获得体面的和平)将投放核武器与敌人同归于尽。
但这话一说出来不仅遭到了俄罗斯的严厉斥责,欧华方面同样也出面表示,任何敢于使用核武器的行为都将遭到最严厉的惩罚!
10月10日,新德里回复俄罗斯人,表示愿意无条件投降但要求战后保留印度国土的完整性并由欧洲人为担保,北京直接给予了拒绝,但同时表示,将在战后分割土地时“充分考虑到印度教徒的利益”
得到保证的新德里最终于10月11日19点宣布无条件向华欧投降,非美军控制区内的190万印军先后放下武器。
10月13日,美军在破坏印方陆军装备并将控制下的空海军力量全部裹携以后开始撤退,10月19日,同盟军顺利占领印度大陆南端的科摩林角宣布最后胜利。
10月22日,同盟军要求印国大党上台组织“临时政府”以谈判解决相关的问题。此时,没有参加实际战争的欧洲联盟也要求作为战胜国来分赃,俄罗斯人则表示了严重的不满情绪,三方最后达成了一致性意见,南亚次大陆由中国全权代管,但俄与欧将在印度地区将享有相等的权利。
2044年3月3日,旷日持久的和平谈判终于宣布结束,国大党政府签署了最终文本,标志有着16亿庞大人口和巨大国土面积的印度正式解体。
一年以后正式签订的《东方同盟与德里斯坦、班加罗尔斯坦、博帕尔斯坦及维杰亚瓦达共和国关于恢复和平结束战争状态的协定》是这样来粉饰战争和划分战胜国利益的:
第一,由于原印度国非法发动战争,应给予参战国家赔偿,但鉴于战火影响及原印度政府在美资产的损失,同盟各国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印度人民的苦难,均同意放弃赔偿要求并认可以原印度国土地作为补偿:
1、1947年印巴分治前凡穆斯林居民占51%以上的克什米尔地区和印度沙漠全部归属巴基斯坦(印度沙漠是巴方坚持要求的条件,因为也只有这样伊斯兰堡才能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安全感);2、卡提阿瓦半岛割让给中国;3、尼科巴群岛与安达曼群岛分别割让给中缅所有;4、原印方东部的土地分成四块,佛教徒占据多数的地方依据地理远近的原则分别归属缅方和不丹(当然,多数土地肯定被中国划分给了缅方);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方由中国代管30年后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穆斯林占多数的地方归孟加拉国;百里古里及附近地区(约300平方公里)全部归属锡金王国。
第二,原印度国剩余领土将被一分为四,分别成立三个印度教国家及一个锡克教国家,分别是德里斯坦、班加罗尔斯坦、博帕尔斯坦和维杰亚瓦达共和国,上述四国永远不得合并。作为保证,同盟将在上述4国驻军(不多于)12万,期限30年。
实际上,土地获得最多的是巴缅两方,中国的收获并不是很大。不过,虽然只有两块土地但战略意义甚大,尼科巴群岛和卡提阿瓦半岛是前出印度洋和红海的重要通道。对尼泊尔人的实际奖励是,将在2051年正式成立包括不丹,锡金在内的喜马拉雅省,以尼泊尔为首府(其实,在这三国里面,尼泊尔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都是最大的)。
印度遭受了重大损失,不仅是在政治上和国家安全上,国库中的外汇实际上已经被华军接管,1200亿欧元的现金不仅弥补了战争损失还大发了一笔,同样,在对印度的6年占领期间,北京先后掠夺了大约3000亿欧元的现金。至于间接的经济损失实在不好计算,反正到2063年印度经济才开始有了恢复性的增长,但此时俄罗斯人已经接手了13年。
在中国实际控制期间,华军都是尽量抽调非穆斯林部队进入印度,但印度教徒还是对占领军持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北京费尽心机想安抚这个民族,还是没有什么有效的进展,即便是与占领军保持合作的临时政府也同样具有两面性。这其实也是北京愿意放弃这里并最终同意与俄罗斯人控制下的北海道与库页岛等相关附属岛屿进行交换的主要原因,一个养不熟的民族,我拿来干什么呢?虽然在这期间北京也进口了部分印度教新娘,但这区区不到50万人实在不能和14亿印度教徒相提并论。
当然,世事无绝对。
对于印度人来说,俄罗斯人的到来才让他们真正找到了组织,50年间,光在远东地区和中部地区,俄罗斯就吸收了至少2亿印度移民,极大缓解了印度人多地少的矛盾(其实,天底下除了俄罗斯人以外还有谁有本事安排两个亿的闲杂人口下去啊?)也使极度缺乏人口的俄罗斯联邦给自己的血液里面增加了不少机会,这导致后来新出现了一个民族俄…印人。
同样,中国在收回库页岛获得靠近北美地理优势的同时也因为以小换大得到多数日本人的效忠,因此这是件互惠互利的事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粉碎了欧美试图利中俄领土问题上存在的分歧而进行分化瓦解的意图。
此事带来的巨大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
东方同盟《当代历史教科书》第三次世界大战实录:
2043年2月17日,欧华对美宣战;
2月21日,俄对美宣战;
2043年4月6日,中东战争爆发。当日,有14个阿拉伯国家集体对以宣布进入战争状态,要求收回所有的被占领土。嗣后,按照美以同盟的规定,美及其盟友自动对阿拉伯联盟进入战争状态。
4月19日,美国人控制厄利特里亚和吉布提,宣布封闭红海,中欧海上通道被隔断。
5月18日,法俄联合舰队在大西洋上的会战中出现严重失利。
7月14日,三方联军发动了东非进攻战,在激战后击溃了东非司令部下属的地面部队集群,歼美军一个半步兵团及部分仆从军合计两万四千人,美军被迫退出厄利特里亚和吉布提,以重点防守索马里。
7月17日,第一次北海大战爆发,德法舰队试图挑战美英舰队无果。
7月17日,第一次阿留申战役爆发,中俄突击第8舰队,与美国人战斗2天后撤退。
7月19日,华俄试图突击中途岛,因进展不利主动撤退。
7月27日,印对华欧宣战,至10月12日,印度投降。
从2043年8月5日开始,联军在非洲连续发动三次进攻战,至10月17日,毛里塔尼亚,尼日尔,索马里战役先后结束,美军于11月5日退回肯尼亚,苏伊士运河得以敞开。
11月23日,中国远征舰队顺利抵达北非。
12月15日至12月24日,第二次北海大战爆发,联军重创美英舰队并攻占设得兰群岛,美军退守英国。
12月28日至1月11日,乍得会战爆发,双方出动约40万地面部队,但战局没有重大进展。
2044年1月10日,第二次孟加拉湾海战爆发,在华欧舰队的袭击下美军被迫向南撤退,华军占领尼科巴群岛。
2044年1月19日至2月22日,撒哈拉大决战正式展开,双方集结约90万军队和2300辆坦克装甲车及900架战斗机,血战1个月,美及盟军遭到前所未有的惨败,被歼灭地面部队69000人(仅指美军),但联军也同样遭到重创。
2月1日至4月25日,第一次停战谈判失败。
4月26日至7月5日,美军在印尼突然发动三次进攻,中方措手不及出现失利。经过艰苦支持中方稳定防线,战线转呈胶着状态,7月20日后,中美实际停止大规模交火。
8月21日至8月25日,关岛危机。俄中试图突击关岛被美军发现,中俄评估后认为无法战胜第5舰队随即主动退回大东诸岛。
2044年9月至2045年1月,双方都在积蓄力量,无较大规模的战役。期间,第二次停战谈判失败。
2045年2月3日至5月29日,北印度洋大海战爆发。第一阶段,华军发动进攻占领原部分印属岛屿击退第7舰队守备队。第二阶段,美以南美舰队、第7舰队合力进攻华军,中国被迫放弃部分占领区转与美军纠缠。第三阶段,欧远征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到达阿拉伯海与华军合力反击美军,美未敢决战,主动撤退。
2045年5月31日,“光辉计划”启动,联合舰队先后击败美第一,第三,第四(英)舰队并光复爱尔兰。
7月25日至9月28日,不列颠战役爆发。
联军强行登陆威尔士并击溃美英舰队的支援,双方均遭到了重大的损失。登陆联军血战两个月,于9月28日最后歼灭岛上美军,9月29日,欧盟宣布光复英国。
12月10日,第三次停战谈判开始。
2046年1月至4月,美方大规模反击中国,在东南亚激战3个月。
3月至5月,美军又在北非发动反攻,击溃欧洲军团后被中俄阻止。
6月,停战谈判基本完成,但美国不愿意履行协议。
8月15日至9月3日,白令海战爆发。
为逼迫美军履行协议,中俄(欧洲人派遣了一个战斗机团)主动对美发动进攻,美以第8和第9舰队迎战,经过激烈战斗,中俄各损失一艘航空母舰,美被击沉一艘击伤两艘航空母舰。28日,中方新成军的三艘航母试图向北支援,美军即主动退回陆基保护圈。
在经历上述3次大规模反击战役后,美方无力继续发动进攻,联军实际上也无法与美国人进行真正的最后决战,11月7日,四方宣布最后停火。
11月23日,“(感恩节)和平协议”签署,四年大战正式结束。《中俄欧美关于停止战争状态,恢复和平的协议》及附件的主要内容是:
1、四方全面停止战争状态,恢复和平。2、中美瓜分印尼及南太平洋;美欧以黑白为界瓜分非洲;欧俄瓜分土耳其;中俄瓜分日本,北海道及附属岛屿交给俄罗斯代管50年;印度大陆归中国保护;阿拉伯人整体上归欧盟保护;3、美国永远放弃对英、北欧、冰岛、格菱兰岛等欧洲属地的主权要求;欧洲永远放弃对美洲土地的主权要求。
在实际瓜分过程中,俄罗斯得到半个土耳其,北海道,全部高加索和阿富汗。中国收回流求群岛,得到日本南部三岛、菲及印尼大部分的土地;肢解印度,分为3个三个印度教及一个锡克教国家。欧洲人收回英国,得到阿拉伯地区及北非与半个土耳其。美国人保住整个美洲,大洋洲,黑非洲、中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及部分印尼。
2047年9月1日,《华盛顿宣言》发表,与会四方郑重保证不以武力或者威胁使用武力改变现有疆域状态;宣布立即全面废除中欧俄的三方同盟条约,建立长效的和平合作机制,分别由四方专职代表在巴黎组建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以取代实际上已经无所作为的联合国,称为“国际和平及稳定发展执行委员会”,相互约定采取大国一致行动的原则。
四方共同宣称,将严厉惩治“试图以武力或者威胁使用武力来破坏现有框架内的国际和平”的国家及地区或组织。
2050年1月,中俄经过秘密谈判后达成协议,俄以库页岛,北海道及相关附属岛屿交换三个印度教国家的土地,双方保证不在交换领土上部署超过10万的部队。俄罗斯保证不对原印度4国进行合并,各地方新建军队合计不超过50万。上述协议立即遭到了来自欧美的尖锐批评,但因中俄并未违反“(感恩节)和平协议”而无果。
。。。
后记:
2149年5月,在争夺南印度洋控制权失败后,俄华达成了秘密协议,双方决心以武力重新瓜分世界,这标志着90多年的和平发展已经再次走到了尽头,世界开始进入战争和军备竞赛的泥潭。
2161年3月3日,华俄共同对欧、美、阿(拉伯)、非(共体)宣布了战争状态。。。
(全书完)
2007年1月27日
私下问一句,我想继续写一本书,请问大大们对于其他类型的书,比如描写金融的题材有没有兴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