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羽翼华夏-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对于欧洲人来说,所有的这些荣耀一旦与英国的渐渐远离相比,都显得那样的苍白与无力。
自2018年拒绝欧洲的深情呼唤而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大西洋那一边的怀抱以后,欧洲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把这个“离家多年的孩子”找回来的决心,何况一直以来,英国人内部关于最后到底是要回归欧洲还是进入美洲的争论都没有停息过。
但是很明显,以保守党“欧洲怀疑派”为骨干与部分自由党和工党反叛分子结合组成的“新保守党”势力一直依靠美国人的坚定支持牢固地占据着议会的多数位置,20年来,竟然有16年控制着中央政府,再加上“跨区域贸易联盟”的刻意扶持,英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多数富裕和人口密集的地方政权一直都在“新保守党”的控制下。
以自由党、分裂后的工党左翼和爱尔兰人党为代表的“亲欧洲派”一直都想咸鱼翻身,在欧洲的大力支持下保持着多数天主教地区及苏格兰(凯尔特人)的地方政权,为了让自己的祖国能够重返欧洲,他们和“新保守党”展开了一次又一次惨烈的选举攻防战。不过大多数选民已经深受“新保守党”的毒害,人口和经济上的巨大反差,工党的致命分裂。。。这一切都把“亲欧洲派”生存空间压迫局限在北部的“欠发达地区”。
面对人、财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欧洲怀疑派”,“亲欧洲派”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胜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新保守党”利用国家政权把英国一步一步拉近美国人的阵营。
2034年3月,在一场是否保留国王的全民公决中,英国人最终选择了共和制度。这让欧洲人感到局促不安,因为,放弃了对国王的支持也就意味着英国人已经就下一步是否加入美国进行全民公决扫清了法律上的障碍。
61。2冷眼2
果然,2039年12月1日,经过5年多时间的酝酿以后,在“新保守党”强制推动下5700万选民最后以55%比43%的结果通过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英国将在三年内以英格兰和苏格兰两州身份加入美国,成为美利坚的第52和第53个州。
美英即将合并的消息使世界震惊,这代表着最近几年来在经济上一直压着美国人一头的欧洲不仅将被撕裂还要被生生地给打入了一个钉子,而这在军事上的意义更是不可限量,美国人随时就可以威胁欧洲的心脏~~德法核心。
奈何,隔着浅浅的多佛尔海峡,整个欧洲都在哭泣。
从11月中旬开始,英国人就在忙碌,布置仪式,邀请贵宾,发布戒严令,防范可能发生的破坏活动。
世界各主要国家均收到了美国人的邀请,2042年12月30日将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预定正式降下国旗正式宣誓加入美利坚合众国的“全国性节日”。
(在欧美的经济竞争压力下,英国是一个特例。对于一个长期孤立与欧洲大陆的国家来说,欧洲是很遥远的,最重要的是,从1945年起英国已经依附美国而生存将近100年时间了,彼此之间,经济、政治、军事上的联系都已经密不可分。同时,在历史上美国人为了分化瓦解欧洲也对英国人采取了特殊的照顾,两国间长期分享军事和科技资源,形成了事实上的“美英特殊(夫妻)关系”。)
合并,是你情我愿的事情,也就无所谓谁吞并谁的问题。其实早在1948年英国就已经向当时的杜鲁门政府提出关于英国整体加入美国的愿望,只是因为美国人认为时机不恰当而作罢。
合并,实际上的后续事情还有很多,譬如,法律的修改,国王待遇问题,军队问题、地方政府的组建与过渡问题等等,甚为繁杂。
可,对于默默辛苦酝酿了多年的新保守派来说,这都不是困难。
首先,在全民公决选择共和制度以后,2035年9月14日,英王亨利九世颁布退位诏书,宣布“将按照公决的规定暂时担任总统,在全民选举出新国家元首之后正式卸任。”
作为一个已经存在了500年的民意代表机构,2039年10月29日,上院(贵族院)经过激烈争论后通过自行解散的决议,随后宣布全部权力自动转移给下议院行使。
2040年1月15日,下议院在亲欧洲派强硬抵制的情况下强行通过议案确认全民公决结果,宣布英国将在2042年12月30日正式加入美国。
从2040年开始,英国人对现有法律进行全面清理,发布临时管制令以代替作废的王国法律。
2041年3月到4月,美参众两院完成了与英国合并所需要的相关法律程序,新任总统共和党人帕德里克。杰福里在签署文件后得意洋洋地对全国发表讲话,“。。。,作为同文同种的兄弟,我们欢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加入,我们,将创造一个全新的历史,我们,也期待着美利坚合众国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明天。”
2041年5月,按照军事合作协定,已经离开英国二十年的美军正式接管英军指挥权,重新建设军事基地。
2041年3月3日,合并前的最后一次英国大选落下帷幕,毫无退路的亲欧洲派背水一战拉出全部的力量作最后的决战,但就算加上海外领地的支持他们也仅仅只是在43个郡中得到了16个郡的地方政权。在下议院选举中更是惨不忍睹,自由民主党、工党及爱尔兰人党三个亲欧派别加起来仅仅不过才获得了38%的支持,保守党及盟友绿党和右翼激进派大获全胜,以60%的支持率继续操控国会与政权。
2042年11月16日至25日,英下议院在自由民主党和工党的抗议下通过简单决议否决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强行召开“合并善后工作会议”并在下议院376名议员中间接选出103名临时众议员和4名临时参议员加入美国国会。
2042年11月22日,英临时总统亨利宣布将国家元首权力移交给下议院议长代理。
26日,下议院通过决议,许可内阁至12月30日20点前作为过渡政府享有临时治理国家的全部行政和军事权力。2042年11月26日15点,英下议院通过最后一个决议案,宣布“自即日起解散”并授权103名众议员和4名参议员作为过渡时期的民意代表机构代理行使下议院权力。
从2040年开始,三年缓冲时间,欧洲大陆上,经济的、外交的、政治的、宗教的、体育的手段和方法是层出不穷,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也都纷纷出面给英伦三岛施加影响。欧洲几乎动员了自己所能够使用的全部力量来试图改变英国人的最终决定。
2042年10月28日,背负着欧洲大陆6亿居民期望的罗马教皇利奥波德十一世和在新教徒中占有显著位置的柏林大主教同时开始对英国的友好访问,他们与(伦敦)坎特博雷大主教就英国加入美国的问题坦率地进行了面对面的深谈。
然而,已经孤立于大陆300年的英国人业已铁下心来,在坦然消受这些好东西的时候,照旧不愿意回头。
11月19日和21日,两位宗教大佬相继黯然离开英伦,作为最后的和平手段,宗教影响同样~~宣告失败。
欧洲人在恨得牙痒痒的同时,冷眼看着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全程表演。整个的欧洲,在不断地给不列颠施加压力和影响的同时也无奈地看着英格兰人一步一步地脱离欧洲大陆。
与此同时,自由民主党及工党在全国各地开始发动抗议活动,反对下议院漠视少数民族权力强行通过合并及善后决议。
英国,立刻被分成了三块,以蓝色为代表的新教徒在保守派的支持下针锋相对,上街大肆游行庆祝胜利。
但是,在这场争斗中,多数苏格兰人还是表现出了十分的惶惑,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支持谁。
作为信奉天主教的凯尔特人后裔的他们,实际上已经屈服于英格兰人300年了,现在,是应该继续支持国家的一致意见吗?虽然在是否加入美国的全民公决中自己投了反对票,但是现在既然已经成为了事实,那末似乎就应该服从多数人的意见才对。
不过,虽然新芬党和爱尔兰共和军早已瓦解和丧失了战斗的意志,但崇尚红色的爱尔兰后裔们还是坚决反对合并的决定。作为一个边缘族群,南面就是自己的祖国,在英国的统治下还算是在同一个欧洲居住,可一旦加入美国,自己也就将永远地要和祖国分隔,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残酷现实。
“既然最后的手段已然失去了作用,那末,我宁愿以鲜血来捍卫世代居住的故乡的属性。”这是1年前秘密成立的“真正的爱尔兰共和国军”的入门宣誓词,在不列颠岛处于绝对少数的爱尔兰裔开始选择对合并的军事抗议。
61。3冷眼3
冷漠地选择旁观的还有俄罗斯人。
熊其实并不愿意选择旁观,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是因为“欧洲合众国”的强势崛起已经导致俄罗斯人在保持三方同盟的同时也开始出现了一丝警惕(欧洲)的情绪。
对于俄罗斯来说,生存的空间也被欧洲人压迫得并不多了,西面是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三国,西南被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乌克兰堵住了通往西欧的通道,南面被已经投靠了美国人的土尔其和高加索国家封闭,东南方同样被东方同盟拦住了去路,只有东面隔着白令海峡才是通往太平洋和美州的道路。
为了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甚至与对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的加入欧盟都表现出了很大程度上的忍让。
活的,也够苦的了。
30年来,俄罗斯人已经全然摆脱了颓废,不显山不露水蜷缩在欧洲背后恢复和发展着自己的经济,也悄悄地在磨利着熊爪。
2041年,4万亿美元经济总量看起来一点都不刺激人,不过光想一想,俄罗斯才2亿人口就应该知道人均GDP超过两万美元的这只熊其实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了(按照联合国2040年修改的基本条件,人均收入超过8000美元算是基本发达国家,15000美元算富裕国家。就算中国,人均GDP不过才1。5万美元,人均收入就更少,还不到7000)。
2041年,俄继续在部分高端领域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常备军维持90万的规模,不过这里面也是有水分的,30万边防警察同样随时都可以转变为一个精锐的正规军部队。同时常备军纯士兵不到50万,军队的基层骨干~~大约36万士官可以保证俄军在1个月内把军队扩张为170万,3个月内扩展为230万。
其实,保持低调的最重要因素还是经济和政治的原因。
卧塌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作为历史上就比较喜欢进行扩张的俄罗斯人,现在只不过是欧洲人的一个并不怎么平等的小伙伴而已,出于对欧盟的“尊重”或者说是畏惧也可以,保持一个小规模的军队应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在比较和平的发展环境中,熊如果过于显示自己的能力的话,难保欧洲人不会动一点狠心。何况,现在的国内经济基本上都被欧洲人和中国人控制着。
其实,熊在努力恢复自己身体的时候一点都没有放弃对周边的觊觎。
我们也需要阳光下的地盘。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军队建设的发展,俄罗斯人开始蠢蠢欲动,西面要恢复到苏联时的控制区,南面我要完成彼得大帝的梦想在印度洋的温暖海水中洗皮靴,东面我要到富士山看樱花。。。
当然,西面是强大的欧洲联盟,东南面是同样强大的东方同盟,正东面更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这三个家伙,个个经济军事实力超强,在他们的嘴巴里面是没有办法获得什么好东西的。高加索国家?还是不要去惹的好,自己可没什么闲钱去管那些个什么卷毛的饭。看来,只有东面的日本才是一个突破口,可这Y的又老是和美国人穿一条裤子,家里的女人也经常送给人家去慢慢享用。
哎,弄得俄罗斯人经常放下世界地图就不停地叹气,这到底是个什么世道?
唯有一个机会可以完成自己的复兴大业,那就是挑动甚至是策划一个全面战争,依附于强者在战争中抢夺自己全新的生存空间,恢复苏联的荣光。
多年耐心的等待,30年对欧洲人的蛰伏终于让熊找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以,俄罗斯人在英国加入美国的事件中,先是冷眼旁观,然后综合地评估战争爆发的可能,预测三大势力可能的战略走势,企图从中策动和挑拨以期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
在熊看来,欧洲和美国现在都已经快成为生死冤家了。
别看欧洲人现在还在期望使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不过作为世界第一的政治经济联合体无疑是不会坐视传统欧洲范围内的国家脱离而去,更不可能让一个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把炮口轻松地就对准自己的心脏。
战争,必然是欧洲人阻止美英合并的最后选择。
他们之间也不可能再和解了,问题是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爆发,爆发的又是个什么规模的战争?
俄罗斯人对于这个盟友的实际战争能力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光是德法意三个主要国家的战斗力就可以轻松地把自己摆平。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从成立以后欧洲联盟的军事力量还没有经过一次的实际战争检验而已。
还有,中国人的走向也是很关键的,在势均力敌的美欧战争中,可以说,自己和中国倒向哪一方就将决定最后的胜负。在这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中国人和自己一样都没有进行任何的公然表态到底要支持谁。哦,真是危险的中国人,到了现在还不表态支持欧洲的盟友不就是想多要价钱吗?
甚至,他们可能会和宿敌美国人结成联盟吗?
猛然发现的俄罗斯人不自觉地就打了一个冷战。
也不能算是以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这个世界上,在真正涉及到自己的根本利益的时候,谁又能够保证盟友的可靠性呢?一个强大的欧洲,在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以后必然将满世界地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和销售市场。那末谁又能保证将来他们不会和中国人发生重大的根本性利益冲突呢?
谨慎地评估,俄罗斯总统亚速尔。卜拉洛维奇召集心腹大员把欧美中俄四方的实际的常规军事力量梳理了一下。
第一的军事强国还是美国人,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虽然他们现在可能已经被欧洲人超越了。
不过,美国人还是有120万常备军和60万各类警备队,另外,英、日、澳、加、土等仆从国一百多万常备军也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四大舰队,8艘“阿姆斯特朗”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和7艘“尼米咨”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合计就有900架舰载战斗机,25艘“爱德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