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野史-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拣择埋伏地方。到得博浪沙,见其地丘壑隐伏,树木丛杂,最便隐身,遂与力士在此守候。约计始皇将到,张良整顿衣服,东面向韩国跪下,拜了两拜。望空默祝道“君父有灵,鬼神辅助,使我得报灭国之仇。虽死无恨”!张良此时一腔义气,直贯云霄。祝毕,立起,收拾兵器,与力士前往驰道旁边埋伏。
等了许久,始远远望见一簇人马从驰道前面呼拥而来。张良知是始皇到了,蔽在树下,定睛观看。只见前导仪仗,打起日月龙凤旌旗,金瓜钺斧,云幡宝盖,一队队由面前经过。两旁护驾武士,顶盔贯甲,刀枪剑戟,排列如林。中间千乘万骑簇拥着始皇,风驰而至。张良遇见灭国仇人,怒从心生,勇气百倍。此时性命已付等闲,全然不顾危险,看看始皇銮驾将近,急与力士奋身一跃,从人群中直奔向前,势如流星闪电。觑定乘舆,手起椎落。此时只听得响亮一声,正如青天打个霹雳。
一班护驾武士只顾前行,出其不意,惊得手足无措,自相扰乱。
张良仔细一看,被击中者却不像天子乘舆,乃是从官乘坐之副车。方知忙中错误,枉费气力,心中自悔鲁莽。又想“事既不成,当留此身,以图将来。岂可束手就缚 !”便趁着众人慌乱之时,与力士分头逃走。其时始皇相跪不远,随从人员闻变,一齐拥至始皇车前保护,未及擒拿刺客。始皇见此情形,心中又惊又怒,立饬当地官吏严密捕拿。并通令天下,大行搜索十日。只累得人民家家户户鸡犬不宁,张良竟得逃脱。
张良刺始皇不成,一路逃走,也不知力士所在。见诏书捕拿甚急,便改换姓名,逃到下邳,寻个僻静地方住下。起初风声尚紧,过了一时,渐渐平静。自古道静极生动。张良旅居无事,郁郁不乐,时常出外散步。
一日,偶然闲游,到一桥头。士人呼桥为“圮 ”,后人因称此处为“圮上”。张良独自一人立在桥边,十分无聊。举头看见前面来一老人,须眉皓白,身穿灰色宽大之衣,手持藜杖,足着赤履,徐徐行来。将近张良身边,不知何故,竟将足上所穿一履坠落到桥下去。那老人瞧了张良一眼,说道“孺子,汝可下去取履?”张良国亡家破,满腔冤愤,正在无可发泄。
忽闻老人之言,心中错愕,觉得此人陌路相逢,素不认识,竟敢如此无礼!一时怒从心起,即欲动手将他殴打。蓦然转念“他是老人,我若打他,于理不顺。”立即住手,正要走开,又念“老人精力已衰,自己不能下桥拾取,失却一履,如何走路?我今遇见,何妨行个方便。”于是依言前往桥下取覆,却见此履坠在桥柱之旁。张良搊起衣服,蹑足下去,取履到手,回身走上桥来。方欲交与老人,又听老人说道“可将履与我着上?”张良心想“既已替他取履,索性人情做个到底。”
便跪下去,一手捧住老人之足,一手将履套上。那老人伸足纳履,对张良笑了一笑,也不称谢一声,扬长而去。
张良不觉大惊!细想“此人行径甚是奇怪!不可当面错过。”遂远远望着他走。老人走去约有一里之路,却又回来,向张良点首道“孺子尚可教训!由今日起算至第五日,平明时候,汝可来此地与我相会。”张良听了,知他必有道理。遂恭恭敬敬跪下,应声曰“诺”。
到了第五日,张良一早起来,依着老人言语,行至其地。
却见老人早已在彼等候。一见张良来迟,便怒道“汝与老人约会,何以后至?”张良被责,也不言语。少停,老人又道“如今仍旧回去,再过五日,定要早来。”张良依言回去。又过五日,张良一闻鸡鸣,立往其地。谁知老人又已先在。复责张良来迟,再约五日后相会。张良两次约会都被老人占先,心中甚是过不去。及至第三次,未及夜半,便即前往。到得其地,等候片刻,老人方至。老人见张良此次果然早来,心中欢喜,说道“正该如此。”乃向袖中取出一书,付与张良。嘱道“汝读此书,使可为王者之师。过后十年,功成名就。后十三年,汝至济北谷城山下,见有黄石,即我是也。”老人言毕遂去。
张良得老人所授之书,携归寓中。披开一阅,原来是《太公兵法》,惊喜异常,无事时便将此书熟读。后来佐汉高祖平定天下,都得力于此书。过了十年,张良竟得封侯。又过三年,张良随高祖行经济北谷城山下,果见黄石,张良取归,当作老人,香火供奉。及张良死后,将黄石一并埋在墓内。后代子孙每值春秋扫墓,年节祭祖,一体祭祀黄石。因此后人呼老人为“黄石公 ”,此是后话。
当日张良住在下邳,为时已久,地方情形渐渐熟识。又读得《太公兵法》,学问阅历都大长进,比前不同。只有复仇之心并未改变。他生就一种侠性,最好扶危济困。遂结识当地一班少年豪杰,专替人抱不平。到得交游既多,声气广通,凡有急难之人,都来投奔,竟包庇起犯事人来。张良有朋友项缠,时人称为项伯,因事杀人,被官中追捕甚急。奔到张良处藏匿,竟得免祸。从此张良便在下邳收召党羽,暗中预备。待至陈胜起兵,他便也聚众举事。唐人李白有诗一首,咏张良行刺始皇不成逃匿下邳之事,其诗道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圮桥上,怀古钦英风。
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且说始皇自在博浪沙遇刺未中,仍到海上考察方士,方回京师。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回 游兰池始皇遇盗 筑长城蒙恬防胡
话说始皇自博浪沙受惊回京,一连三年都未远出。但始皇生性好动,不肯安居宫中,便时常微服出游。又因前回博浪沙中之事,常恐遭人暗算,遂挑选精壮武士四人,怀着兵器,随侍左右保护。
一日,始皇正行之间,忽闻路人口唱谣歌道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
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
始皇闻此谣歌,便召父老问故。父老对道“近有仙人姓茅名濛,字初成,于本年九月庚子日,在华山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当茅仙未升天之前,邑中先有此谣。如今其事果验,所以路人常唱此歌。”父老述毕,因劝始皇修长生之术。始皇听了,欣然又动求仙之念。遂下诏将腊月改名为“嘉平月 ”,以应仙谣。至今世俗尚称阴历腊月为“嘉平 ”,由此始也。
先是始皇因连年求仙,都未成事,便在咸阳地方开一大池,引渭水灌入。此池共长二百里,阔二十里,名曰“兰池 ”,就池上筑起宫殿,以像蓬莱瀛洲。池中生成有一大石,始皇命工匠刻成鲸鱼模样,长二百丈。唐人杜甫诗所谓“石鲸鳞甲动秋风”是也。始皇此数年中未到海上,便常来此间游玩,以慰求仙之志。
始皇在宫中夜来无事,乘兴换了便服,步行到兰池宫去。
武士四人随侍在后。趁着月光,愈增清兴。方到半途,所遇一群强盗,见始皇服饰华丽,以为买卖上门,却不料他便是当今皇帝。便呼哨一声,拥至始皇面前,团团围住,要想劫取始皇身上财宝、衣服。始皇此时真如游浅水,纵有权力,无从施展。
正在危急之际,幸得武士拼命保护,奋力上前,击杀强盗数人。
余众不敌,始各四散。始皇吃此一次惊恐,比在博浪沙更甚。
心想“辇毂之下,竟至盗贼横行,真是不法已极 !”回宫之后,下令严拿余盗。饬关吏“闭起关门,按户搜检二十日,务获究治”。从此,始皇也就不敢微行。
光阴迅速,又过一年。始皇求仙心切,按捺不住。遂起驾东游碣石,使燕人卢生入海,寻求古仙人羡门。自己复往北边游行一番,然后回到咸阳。说起卢生,本是儒士出身,因为利欲薰心,遂学着方士口吻说自己具有何等道术,花言巧语买得始皇宠信,故使他入海求仙。
卢生奉命前往,心想“大海中一片汪洋,何处有羡门踪迹?但平日在始皇前何等夸口,今若空手回报,重则贬官罚罪,轻则失宠见疏,如何是好?”卢生左思右想,正在为难之际,忽然思得一计,便乘船径向海中空走一回。却暗地写成一书,回奏始皇道“仙人虽未遇得,已将仙书私下抄来。”说罢,将书呈上。始皇披阅书中言语,大抵觑无缥渺之谈。惟中有一语道“亡秦者,胡也 !”始皇读到此处,暗吃一惊!心想“胡是匈奴别号,现在国内一统,人民无力造反,内乱可保无虞,不消说得。将来与我子孙为敌者,定是胡人。不如趁此时将他逐出塞外,就中外交界地方筑起一座城墙,遣兵把守,方免后患。”始皇想罢,即命蒙恬带兵三十万人,往伐匈奴去了。
说起匈奴人种,相传为夏后氏苗裔,常居中国西北一带地方。种类甚多,有山戎、玁狁、獯鬻、畎戎等名目。三代以来,常为中国之患。其人以牧畜为生,常逐水草迁移,无一定住处。
其部落亦有君长,自君长以下皆食畜肉、饮兽乳、衣用皮毛。
所居之处,张设毡帐,并无城郭房屋,也无文字。其人自少学习射猎,无事时牧养兽畜,有事时皆出当兵。战胜则奋勇轻进,战败便四散逃走,各不相顾。其俗重少轻老,精美饮食皆尽少年人享用;若有余剩,方给老者。凡父死,则子娶其后母为妻。
兄弟死,亦各娶其妻,其野蛮如此。当战国时代,燕、赵、秦三国并与匈奴接近,皆遣兵击破之,将匈奴逐往塞外。各筑长城拒守,匈奴也就势穷力蹙,不敢犯边。
此次蒙恬奉始皇命令,带领三十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将北去。匈奴出其不意,未及防备,望风逃循。蒙恬遂收河南地,分为四十四县。将内地犯人移往居住。再就从前燕、赵、秦三国所筑长城,首尾联络起来。西自临洮,东至辽东,共长万余里。那筑城士卒真是困苦异常。只因北地天气甚寒,每值大雪弥漫,朔风凛冽,往往冻得手指坠落,肌肤破裂。又被军吏驱迫作工,手不停杵,也有冻死者,也有不胜劳苦而死者。计用人数十万,历时十余年,方得成功。
蒙恬一面筑城,一面又率兵北渡黄河,取阴山地。自己常驻上郡指挥调度。当时中国兵威远振,至今西人称我国为支那,说者谓即秦字之转音也。此长城到了北魏及唐代,重行建筑。
因当时边境缩小,所以位置变更,非复秦时之旧。现在长城西起甘肃布隆吉尔城,东至直隶山海关,即唐以后改定之形势,仅长五千四百四十里,此是后话。始皇已遣蒙恬北逐匈奴,又想起“岭南一带,蛮人尚多,不易降服,须用兵占领其地,定为郡县,方可一劳永逸。”正在筹划南征,谁知,岭南地方去也不易。基地向系蛮人居住,文化未开。加以气候酷热,地势卑湿,山岭丛杂,瘴雾极重,蛇虫又多。中国人一到其地,不服水土。或为瘟疫瘴气所侵,或为猛兽毒虫所害,往往死亡。所以当时人民将北地、岭南两处视为畏途,无人敢往。一班士卒闻说南征北成,爹、娘、妻、子哭声相送,其苦如此,纵使秦法甚严,但欲强迫无辜人民到死地去,也就不行。
始皇见军民人等不愿到岭南去,却想得一法,下令将从前犯罪逃亡被获之人并赘婿、商人,一律勒令当兵,出征岭南。
原来,秦自商鞅为相,变法以图富强,最注重是增加户口,振兴农业。定下法令,凡民家养子长成,有财产者,为子娶妇,即行分居。其实在贫穷,无力娶妇者,使之入赘妻家,名曰“赘婿”。此等身为赘婿之人,大都赤贫不能自立,乡里都轻贱他,连国家也不与平民一律看待。至于商贾,本是一种正业,但因商鞅政策务在辟尽地利,设肆贸易之商人,视为末业,另立名簿,谓之市籍。凡有市籍之人,不得与农民平等。此一班赘婿、商人平时受国家苛待,已是抱屈。不料此次始皇竟将他视同犯人,迫之前赴死地,直与身犯大罪发往极边烟瘴充军无异。大众闻此命令,相聚号哭,真是弥天冤枉!但迫于权力压制,无可如何,各各离乡背井,上道而去。
且说岭南蛮人,生性强梁。其野蛮程度也与匈奴相似,兹不细述。秦兵既到岭南,不服水土,沿路死亡不少。其余幸得生存无病之人,惟有冒死前进。遇见蛮人,战了数次,蛮人抵敌不住,陆续归降,岭南由此平定。始皇将其地分为桂林、南海、象郡三郡,设官治理。又在险要地方分兵驻守,以防蛮人背叛。仍命原来之逃亡人、赘婿、商人充为戍卒,尚属不敷分布。复将从前曾经为商,名列市籍之人并其祖父母、父母名列市籍之人,一概发往充数,统名曰“谪戍 ”,共计五十万人,分扎五岭地方戍守。始皇布置既定,心想“现在武功大振,外患已除 ”,不胜欢喜,便时在宫中饮酒作乐,但是杯酒中间,竟兴起焚书大狱。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回 焚诗书李斯建议 筑阿房卢生进谋
话说始皇三十四年,天下无事。一日,始皇在咸阳宫中排下筵宴,大会群臣。博士七十人,亦在其列,随例向前举杯献酒。始皇正在开怀畅饮,旁有仆射周青臣上前奏道“往时各国并立,秦地不过千里。托赖陛下神圣,统一天下,设立郡县,驱逐蛮夷,人民得以安生乐业,永无战斗之患。国祚久远,传于万世,陛下功德巍巍,自古帝王皆不能及。”始皇听此一片谀词,语语正合其意,不觉大悦。谁知却恼了一位博士。
其人复姓淳于,名越,系齐国人。因见平日所读古书,皆言封建如何好处。今始皇一日将他废去,设立郡县,心中已大不以为然。却又凑着周青臣极口奉承,愈觉忍耐不住,便发言道“臣闻殷周两朝所以能传国久远者,皆由大封子弟功臣,得其辅助之故。今陛下富有四海,而子弟无尽寸之地,假使将来或有奸臣专政,并无亲藩保卫皇室,其势甚危!大凡作事,不学古人,断难长久。青臣又当面献谀,非忠臣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