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中的台海之战-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你们最好再查一下,被称为‘天马’的这支部队一定存在,台湾人自己的资料还会有问题吗?”
这句话引起了这几位情报员的兴趣来,于是查资料,结果在所有以前的情报资料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过这支部队,但是,当他们在刚刚从台军计算机系统中获取的资料中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天马”部队的存在时,他们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发现。
因为这些资料只能证实“天马”的存在,但有关这支部队的详细情况一点也没有。
他们所发现的代号为“天马”的部队正是台军的中程地地导弹部队,一支随着中程地地导弹的研发而成立的试验部队,由于成立的时间很短,又是绝密的,所以解放军对它还是一无所知,不过很快这支部队的存在就为世人所知。吕秀莲等人将正在研制中的中程地地导弹视为手中的制胜法宝了,已迫不及待地下令将刚刚走下生产线,还没有进行过一次实弹发射的中程地地导弹用于实战,原先的所谓投入实战的话,只不过是为了鼓舞一下士气,没想到现在要成为现实了。
直到现在吕秀莲等人依然相信,只有对大陆发动攻击才能扭转局面,中国民众反战,对战争存在恐惧,怕打仗,只要能让大陆了解到战争的恐怖,就可以引发民众的反战情绪,中国政府就会在民众的反战之声中放弃战争,这就需要取得几个胜利,使中国处于不利地位,并付出大量损失。可是现在在军事取得大胜的希望没有了,但造成大陆平民的伤亡是可能的,那就使用是中程地地导弹攻击大陆的城市。
由于美国人对中远程地地导弹总是“感冒”,曾任多次阻止台湾的研制计划,所以台湾才在经过十多年,投入已经无法计算的经费之后,终于研制出了自已的中程地地导弹,并定名为:“苍鹰”。
台湾人为了保密,在位于台湾中央山脉深处建立了一个军事基地,用作“苍鹰”导弹的发射基地。现在“天马”部队正在这个基地内紧张地进行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天马”部队的每一个成员此前都进行过大量的操作训练,不过这时还是有些紧张,必竟这是真正的实弹发射。今晚的天气很好,正是一个非常适合发射试验的好天气,但也有利于空军的活动,所有的人都有些担心解放军的空袭。实际上,解放军取消了空袭计划,但台军还是加强了此地的防空力量,几个机动防空导弹营被调来了,已秘密部署于基地的周围。
也许是对这次导弹攻击行动寄托了希望,“台湾自由民主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吕秀莲亲临发射现场,这是她第一次来到这个秘密基地,也是第一次看到“苍鹰”导弹的实物。
在这里,“苍鹰”导弹的几位设计人员向吕秀莲等人介绍了一下“苍鹰”导弹,宣称:经过数年的努力、消耗了大量经费之后,“苍鹰”导弹要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早期的同类导弹要先进许多。唯独没有提到导弹的可靠性如何。经过讨论,确定的攻击目标为上海和南京。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之后,2枚“苍鹰”被分别竖起来了,发射准备工作基本结束了。于是吕秀莲等人来到发射场外的发射控制中心,观看导弹发射。随着人员退出发射现场,发射准备工作结束。看来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不过意外还是发生了,第一枚导弹顺利升空,可是第二枚导弹升空后不久就失去了控制,最后落在基地附近的一条公路上。令人安慰的是有一枚发射成功了。
原来“苍鹰”导弹是在完全绝密的条件下研制的,许多重要的试验工作都是在进行小规模的试验后,用计算机来模拟推算的,更不要说进行实弹试验了。计算机虽然可以模拟各种情况,但不及实弹试验可靠、真实,所以“苍鹰”从一开始就存在各种问题。
导弹发射成功的消息没能在台湾民众中起到多大的鼓舞作用,台湾民众对此的反应平谈,虽然在当局的授意下,有关的报道充斥着第二天的新闻报道。大陆方面则以没有收到遭受导弹攻击的任何报告为由,不相信台湾发射了导弹。实际上解放军发现了台湾发射的导弹,只是导弹并没有击中目标,而是落到了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山上,所以有关的消息得以被完全封锁住了。
虽然此事的影响很小,台湾也没有再使用过“苍鹰”导弹,“苍鹰”导弹实际上仅生产出2枚,已经用完了,但此事在解放军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当得知有关消息之后,刘海风后悔了,当天晚上为什么不继续攻击?
第一部 第17章
金门是台湾控制着的少数大陆沿海岛屿之一,与东山、乌丘、马祖等岛屿共同组成了台湾防御的第一条防线,其中尤以金门最大,也最重要。台湾方面深知金门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在金门部署有重兵,最多时曾驻扎了10多万兵力,此时的兵力也有4万,还可从当地常住居民中征召后备役人员,海军的一支快艇部队也驻扎于此。可以说金门是一块“硬骨头”,但解放军一定要吃下去。解放军不仅将金门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更是心中永远的“痛”。1950年势如破竹的解放军竟于此吃了大败仗,损兵折将近万人,成建制地损失了几人团,这可是解放军建军以来少有的大败。
当年的朝鲜战争,让中国失去解放台湾的时机,也让一代军人失去了洗刷这一耻辱的机会,时间已经使他们成为老人,失去再次冲上战场的机会,只能坐于电视机前看着孙辈们完成他们的心愿。
新一代中国军人是不会让他们的前辈失望的,为此数以万计的大军正整装待发。为压制金门守军,上千门各型火炮不断地发出声音,到13日晚上,已经连续对金门实施了4次大规模的炮击,其间的零星炮击不计其数。发射的炮弹已经无法计算了,多得以至一位参加过58年金门炮战的老人,“心痛”地责怪道:“这些败家子!炮弹是白来的吗?打起来一点不心痛?”
听闻此言,一位中年人也说道:“我当炮兵那会儿,一年也打不了几发炮弹?真想再当一回炮手,打上几炮,找一找当年的感觉。”
一位年青人也说道:“开炮是什么感觉?真想体验一下!”
这时老人也说道:“我也真想再打几炮,几十年没摸过大炮了,听到炮声,心里真有点痒了!”
似乎许多人都有与此相类似的想法,所以解放军就接到了许多要求到一线参观的请求,。面对这些请求,解放军大都可以一口拒绝,但某些人的请求可不好回绝,最后某干休所的几位老退伍军人的请求被批准了。
于是一个小型团队于13日下午到达了,成员多是当年参加过58年金门炮战的,这次可以说是故地重游。面对着壮观的战斗景象,这些老人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的岁月,一下感到自已年青了许多。
“小伙子!先休息一下!让我来!”一位老兵向一位正在操作的年轻的炮手下达了“命令”,年轻的炮手面对这位身穿老式军服的老人的命令竟不知如何是好了,他求助似的望向他的班长,可班长也不知如何是好,不得不也求助似的望向连长,可是连长也在头痛。
这位连长可真是头痛了,今天来的这几个老兵都是他们这个炮团的老首长,是他们的老前辈,尤其是发话的那位,是这个团第一任团长。这时陪同这几个老兵前来参观的团长不得不出来解围,可没等他开口,那位老兵就发话了:“儿子!给你老子站一边去,等我打几炮之后再说。”
“爸!你小心一点!”说完,这位团长无奈地退到一边去了。
这下可好了,没人能管了,于是这几个老兵又当了一回兵,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等这几位老兵炮打够了,这件事才被上报到金门集群司令员李瑞清那了,可李瑞清并没有因此责怪任何人,一来,他没时间去处理,二来,事件已经发生了,现在处理已经晚了,再说,他也不能因此处分退役多年的老兵吧,最后只是告诫部下下次注意,接着就去处理其它事务了,还有许多事等着他。
“就这么点弹药吗?你是怎么负责后勤工作的?”李瑞清大声地向负责后勤工作的马达兴大校问道,这一问让马达兴大校感到非常意外,尤其是看到李瑞清那不太高兴的眼神,于是连忙回答:“弹药数量足够了,而且正在不断运来,有什么问题吗?”
“我需要的是大口径火箭弹,注意是大口径,不是122榴弹。一般火炮的威力根本不足以摧毁敌人的重要工事,只能用大口径火箭炮,可是大口径火箭弹马上就要消耗完了,为什么?”
马达兴大校马上解释道:“不是我不想多弄点,而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大口径火箭炮是近几年才装备部队的,所配用的弹药生产也是同时开始生产的,储备本来就不多。用于摧毁敌人的重要工事所使用的二号弹,产量特别少。”
“那你不想办法从其它地方弄点,我听说军委还一些战略储备,并且就储备在离此不运的仓库里。其它部队不是也装备了大口径火箭炮吗?那也一定配备了一些弹药,你不会去借一点?”
“我也想过,可是我们需要的是二号弹,而军委储备的都是四号弹,我请求过,可军委不同意。也不能从其它部队借,装备了大口径火箭炮的部队基本上都调给我们了,只有沈阳军区还有,可那太远了,而且他们也想向我们借一点。”
“那你还能从什么地方弄点?”
“从军工厂,各生产厂家正全力投入生产。”
“那得等到什么时候?我能等,敌人能等吗?”
“没有大口径火箭弹也行,我们有大量的122、130、152炮,这些炮非常威力小一点,但弹药非常充足,反正许多炮弹快到期了,不用掉,也要销毁。质量不行,可以用数量来补嘛!”
“反正也没有其它办法了,只有发挥数量的优势了!”
战士们吃了晚饭之后,除了担负战斗执勤任务的之外,早早就纷纷上床睡觉去了,因为他们的确太累了,在一天之中,他们不断地装填、发射、再装填、……,直到炮管热的不能再打时,才会休息一会,一天下来,打了多少发炮弹已经没有一个人有心去统计了,实际上也统计不出来。
这一晚李瑞清也睡的非常香,这也许是由于心情好的缘故。不过第二天早晨起来之后,他的心情可就越来越不好了,不是因为打了败仗,而是出了麻烦事。几位退休的老干部到前线参观,并且亲自发射了数发炮弹的消息被新闻媒介报道之后,引起了许多军人退休干部的“雄心”,于是这些人纷纷与部队联系,要求到前线参观,并且亲自打几炮。人数不是很多,可麻烦不少。从第二天早晨开始,他不得不面对一个又一个这样的请求,而且一个比一个不好拒绝,有些人甚至事先没通知一下,就直接到了部队,结果各参战部队的领导们可就头痛了,因为来者是本部队的老首长,老干部,谁也不好拒绝。通过请示之后,攻台总指挥部同意了这些人的请求,于是李瑞清就将这些打发到下边,让那些参谋人员去接待,自己总算可以轻松一下,脱身去处理其它事情去了。可是此例一开,要求参观者不减反增,人数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新闻记者,原本只有解放军报等几家新闻单位可以到阵地上参观,其它单位的人认为这不公开,于是不得不对新闻记者解禁。可接下要求的人就更多了,于是又放宽各种限制,到最后除限制人数这点之外,基本上取消了全部限制。
可问题还没有解决,因为有人正研究如何利用战争开发旅游资源,虽然要来的人并不是很多,但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那怕是这部分只占全部的极少数,那么总人数也绝对不会少,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很久没有经历过战争了,人们对战争有点陌生了。
于是许多人急忙赶到厦门,来观看战斗的场面,虽然有被流弹击中的可能,但许多人并不在意,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亲眼观看战斗、体验战争的机会,也是考验一个人是否“胆小”的方法,一时间“去厦门观炮战”成了一句口号。
不过这还不是这一天中最让李瑞清头痛的事,最让他头痛的事还是接到了金门守军参谋长杨浦的一封亲笔信。今天早晨,金门守军突然通过广播,提出要派代表来商谈事情,于是一名台军军官将这封信带来了,并亲自交给了李瑞清。
等李瑞清将信看完之后,负责送信的台军军官问道:“我是参谋长杨浦的副官,这次希望回去前,能带走贵方的答复。”
“好的,我马上与上级联系一下,一会就给你答复。”李瑞清说完就离开了,但他并没有马上回来。负责送信的台军军官等了将近2个小时之后,李瑞清才回来了,不过他带回了正式的答复:
“我方同意贵方将金门地区的数万名平居民安全撤走的要求,我方将提供安全保证,为此同意实现金门地区的停火。我方的要求是:停火的时限为72小时,以便贵方撤走人员;停火的规范仅限于金门地区,其它地区不在停火范围之内,具体的停火范围将另行通知;贵方可以使用除作战舰艇之外的任何船只进行运送,不得使用作战舰艇或飞机护航。如果需要我方可提供运输工具。”
“贵方的要求完全可以接受。我代表我的长官感谢你。如果你不反对,我要求立即将消息带回去。”
“你可以随时返回,请代我转告杨浦,停火结束之后,我们战场上见。”
当李瑞清将负责送信的台军军官送走之后,脸上就变成了一副非常忧心的样子,如同打了败仗。看到他这个样子,马达兴大校关切的问道:“出了什么事?”
“你不是也看到了,杨浦派人来送信,要求实现停火,让金门的数万居民撤走,以免受战火之苦。我请示了上级,上级的答复是同意他们的请求。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休息几天了,但也给了敌人时间,这对我们的行动不利,至少拖延了时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