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决战1984-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无疑又是一件苏联所特用的“政治局武器”。在苏联空军的内部关于米格―29M型战机的笑话已经流传了相当一段时间了。据说就在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的拳头产品―米格―29A型在1982年开始批量生产之际,接任过世的勃列日涅夫同志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柯尔莫哥洛夫突然找到了米格―29设计小组的领导人―别里亚科夫。柯尔莫哥洛夫总书记宣称:米格―29的雷达、航电系统均以落后于苏联空军的需求,其230千米作战半径更无法为未来苏联空军的远程打击集群提供护航。

二战期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早在1951年就获得了国家级奖励,在60年代便主持过米格―23型歼击机设计工作的别里亚科夫起初将柯尔莫哥洛夫总书记当成了一个对航空知识一无所知的门外汉,他大言不惭的回答说假如只携带中距和近距空空导弹各两枚的话,米格―29的作战半径几乎可以扩大两倍甚至三倍。但是这样的回答却遭到了柯尔莫哥洛夫总书记的猛烈驳斥。

这位曾长期担任克格勃主席甚至威胁说如果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不能在一年之内拿出改进方案的话,他不仅会将所有的国防预算拿来支持苏霍伊设计局的产品,让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一架歼击机的定单都拿不到”。更会将包括别理亚科夫本人在内的整个设计小组投入监狱,让他们“象卫国战争时的前辈那样在饥饿和皮鞭下工作”。最终在最高领导人所施加的强大压力之下,别里亚科夫和他的设计小组在不到6个月之内便拿出了全新设计的米格―29M的图纸,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生产出了样机并完成了试飞。

当然苏联空军内部还流传着一个多少有些荒唐的说法―有一位别理亚科夫的副手曾在一次醉酒之后,无意间透露说米格―29M的很多设计并非出自别理亚科夫之手,而是柯尔莫哥洛夫总书记亲自授意。此后很快此人便从人们的视线中宛如人间蒸发一般的消失了。当然在苏联这样的集权国家里,领导人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苏共中央总书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替所有人思考,他的一举一动永远正确”的神话并不鲜见。因此这个说法大多数时候都被听者一笑置之。

但是有一点却是肯定的,自柯尔莫哥洛夫上台以来,苏联的军工产品进入了一个空间繁盛的“黄金时代”。长期以来,苏联的武器装备总在质量上落后于美国的同期产品。这一方面固然是苏联军队以“数量压倒对手”的建军思想使然,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归功于各大设计局之间的明争暗斗。

到了80年代各大武器设计局的领导人大多是一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在他们的眼中无论是:两个世界最终决战的威胁还是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都是那么的遥远。他们只要循规蹈矩的根据苏联总参谋部提出的需求拿出自己还说得过去的产品就可以了。毕竟各大设计局在军队和政治局内部都早有自己的支持者,即便产品不是那么完美,投入生产、列装部队往往还是可以水到渠成的。

当时各大设计局之间偶尔也会存在着西方世界早已形成惯例的“竞标”情况,但是只要上下疏通,关系过硬,最终拔得头筹也并非难事。而一些全新的技术更是会被总设计师有意雪藏,只到同类技术在西方的武器装备中全面的投入使用。他们才会拿出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小修小补,以彰现自己的“与时俱进”。而苏联军队则需要一再的采购才能保持与西方武器装备的基本同步。

但是这种私心在柯尔莫哥洛夫总书记的高压之下被打得溃不成军。谁都知道这位前克格勃主席的手段,他曾伙同自己的助手―安德罗波夫建立了全苏联精神病院网络,以此收容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病”患者。当然比其在精神病院里慢慢变疯更可怕的是,被流放到全苏联最寒冷的雅库斯特去,按照柯尔莫哥洛夫的说法这可以“让他们头脑冷静冷静”。因出版《古拉格群岛》而名声在外的索尔仁尼琴放逐到苏联北部的上扬斯克(全俄罗斯最冷的地方之一,也是沙皇政治犯的流放地),而当时总理柯西金建议是把这个作家驱逐出境,赶到法国去就可以了。

因此诚惶诚恐的苏联军工专家们在1984年之间复制了二战前期的苏联军事工业的奇迹。不过略有不同的是为苏联设计了100多种飞机图波列夫及其他苏联航空科学界的同僚们是在代号为“中央设计局第29号”的特别监狱里工作,而别里亚科夫他们则是为了逃避自己心灵里的那所监狱而不得不全力奋斗着。在1983年之前,包括苏―27、苏―27IB、米格―29M、图―160等一系列新型军用飞机已经开始列装苏联空军,它们赶上了那场决定全人类命运的决战。



第三章:内外交困(二)

在巴彦机场的机库之内,鲁茨科伊上校同样接收到了一架崭新的苏―25型强击机。作为一个已经和这种型号的对地攻击机已经打了2年教导的“老鸟”,鲁茨科伊上校第一时间就感受到归属于自己的这架新战机与以往自己所驾御过的同型号的不同。

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为了支援地面部队的行动,纳粹德国和苏联都曾专门设计了专用的对地攻击飞机,德国空军JU―87“斯图卡”型俯冲轰炸机和苏联的“黑色死神”―伊尔-2都是成功的例子,尽管两者的思路有很大的差异。

而英美空军则走了另一条路,他们将退出一线的战斗机转用作对地攻击,如P-47“雷电”和“喷火”早期型号。这也是战斗轰炸机的开始。战后世界各国空军基本上遵循了英美路线,将退出一线的战斗机加装对地攻击能力,而苏联空军事实上也走上了这条路。将新研制的多用途战斗机更加将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化了。

毕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空军的首要任务是与拥有绝对空中优势的西方争夺制空权,因此其发展重点也转到了研制性能足以压制对手的新型战斗机。不过伊柳辛设计局在50年代还是曾经设计过喷气机时代的伊尔―2后续型号,编号伊尔―40。这种双发,带有装甲以及后座射手的对地攻击机为了解决4门23毫米航炮开火时,炮口烟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的问题。拥有延伸到机头两侧的粗大进气口,好像野猪的鼻孔一样。

虽然外型丑陋,但是伊尔―40还是达到苏联空军的要求,被建议投产,但赫鲁晓夫正在沉醉于导弹制胜论中,对这种靠抵近开炮的“过时”概念不感兴趣,于是整个项目被迫下马,5架已经完成的飞机和生产线都被拆毁。直到越南战争中发现,速度慢、高度低、技术老旧的道格拉斯A―1型螺旋桨攻击机受到在丛林和泥潭中挣扎的美国大兵的欢迎。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用老旧的“暴风”、“神秘”战斗机上的30毫米航炮扫射地面目标,取得超乎想象的战绩,才重新唤起了苏联空军对强击机的关注。

事实上在“第聂伯67”实战演习中苏联军方也发现,速度较慢、低空性能更好的米格-15、米格-17用作战斗轰炸机比米格―21、苏―7更加有效,但是这些原本用于争夺制空权的战斗机速度依然偏快,没有装甲,最关键的是不能从前线简易跑道起飞着陆。

于是当五角大楼开始研制后来定型为A―10攻击机的“AX”项目时,苏联总参谋部也向各设计局提出需求。这种新型的强击机必须能在具有一定的空中和防空威胁的环境下作战。当然,特别强调简单、结实、可靠、低价、高效、多用,具有良好的出动力和战场生存力,尤其要能够抵御战场上无所不在的轻武器火力。简言之,就是新时代的伊尔―2。为此军方已经饥不择食,甚至要求重开伊尔―40的生产线。

不过在苏联军方还没有正式提出要求之前,苏霍伊设计局里一些年青人已经自发地组织起来,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因此在苏联总参谋部正式提出了新型强击机的需求之时。虽然有雅可夫列夫、伊柳辛设计局这样的老牌“对地攻击专业户”参加竞选。但是苏霍伊的设计有备而来,最终以设计局内编号为T―8的方案成功获选。

当时T―8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伊柳辛设计局的伊尔―102,但是这个曾经为卫国战争的胜利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设计局实在对伊尔―2的布局太过于宠爱了。以至于伊尔―102完全承袭了伊尔―2的设计理念,依旧令人惊讶的设计了后座炮手,最终笨重的身躯和落后时代的设计思想注定了这款产品的失败。不过为了照顾该设计局的情绪,T―8方案的样机试飞工作还是交由了伊柳辛设计局掌舵。

虽然苏联军队进入阿富汗,由T―8方案正式改进生产之后大量生产的苏―25型强击机随即被投入战场,在实战中继续测试。虽然实战效果十分喜人,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苏霍伊设计局立刻修改,在机翼前缘增加了锯齿,以进一步提高低空低速机动性,还采用改进的R195型发动机,既增加推力,又降低红外特征,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但是这种小修小补并不改变苏―25型强击机最大的弱点,虽然苏霍伊设计局在加强战场生存力上动了很多脑筋。但是其早期型号简易的航电系统却最终导致这种“空中坦克”夜间和恶劣条件下观测能力不足。同时简陋的电子设备也令其最终只能主要使用火箭吊舱和集束炸弹攻击地面目标。

因此俄苏联军方很快就意识到,一种仅能在白天进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并只有有限使用制导空对地武器能力的空中支援飞机是注定无法满足未来现代化战场的需求。他们需要一种能够在战区前沿450千米以远区域,全天候执行任务的空中支援飞机。它们能攻击敌人的机动和固定目标、空防系统、直升机、运输机和水面的小型舰。这种军事需求显然是苏联军队未来对对手进行的能昼夜连续作战、压制其纵深目标和精确打击敌军第二梯队部队战术的最好体现。

而此刻交付给鲁茨科伊上校就是一架专门为执行反坦克任务而发展的改进型―苏―25T。除了机头部分被加宽并稍稍加长,以安装光电瞄准系统和制导系统之外,这架飞机和鲁茨科伊上校曾经在阿富汗驾驶过的苏―25最大的不同在于,座舱后的机背向上拱起,显然增大了内部的容积。在适应性训练之中,鲁茨科伊上校果然了解到后驾驶舱下部空间内安装了一个油箱,上部则加装了一个电子设备舱。

在巴彦机场和同批从欧洲一线部队抽调来飞行员一起进行了为期2周的飞行训练之后。鲁茨科伊上校和他所在的第4航空军第1个特种航空兵团奉命转场,飞低距离乌兰巴托245公里的乔依尔地区。这里属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东戈壁省最北部的苏木布尔县管辖,是进入大漠戈壁的北缘。在那里同样有一个归属于苏联空军使用的大型机场。但它并不像巴彦机场离铁路那么近,因而如果从铁路沿线观察,根本看不到炮弹和地面的飞机,远远望去只有一片七八座五层楼房,耸立在戈壁滩上,就像羊群里的骆驼一样,显得十分突出。

在这里鲁茨科伊上校所在的航空兵团开始昼夜不停的进攻对地攻击演练。而对于他这样来自实战第一线的精英来说,主要的训练科目都集中在晚上。而除了进行对坦克靶射击训练之外。他们还要与苏联陆军的防空部队进行模拟对抗,甚至与蒙古人民军的米格―21机群,进行空中角逐。虽然训练强大很大,但是在乔依尔地区的军用机场,苏联空军的飞行员们依旧可以享用到从国内转运过来面包、香肠、酱肉和蔬菜罐头。

但是这里并不是他们的终点,在实战演练结束之后,鲁茨科伊上校所在的航空兵团全体奉命搭乘军列前往蒙古边境重镇赛音山达欢迎某位前来视察的空军中将。虽然这座在蒙古语中意思是“好水池”的东戈壁省省会,长期以来有相当数量的苏联陆军和空军驻守。但是鲁茨科伊上校却从未想当地过驻军的数量之多,竟已经超过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就在他们抵达赛音山达之时,由坦克、武装直升机和装甲输送车所组成的钢铁洪流正由北向南涌动着。

而所谓的欢迎活动更是一次战前动员。在会上前线航空兵所属第4航空军各所属部队奉命进入一级战备。各团一级指挥官领受封存着命令的文件袋,不过此刻他们仍无权拆开。再回程的路上,鲁茨科伊上校注意到一群提着行李箱身着军大衣的陆军军官和他们坐在同一趟列车之上,显然这些人并不隶属于苏联陆军,而是奉命前来监视部队的KGB特工。

而回到在乔依尔地区的军用机场之后,第1个特种航空兵团随即便接到了紧急疏散的命令。全团140余架战机系数转场到东戈壁省南部的8个野战机场之上。对于鲁茨科伊上校而言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信号了,战争和他之间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以小时计算了。在整个地区由草原、半荒漠和戈壁沙漠地带组成的东戈壁省,修筑大量的野战机场并不困难。当然这些机场的条件是无法与正规的空军基地相比的。因此在转场抵达之后,鲁茨科伊上校他们的伙食水准便直线下降。直到今天晚上。

在整备室里记录完自己此次飞行的相关要点之后,鲁茨科伊上校一路小跑着奔向自己的战机。就在十分钟之前,他刚刚从团部下发的战情通报中了解到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2个空降师刚刚在中国的首都―北京空降。而此刻驻扎在蒙古的苏联陆军2个方面军群也已经在中蒙边境一线展开。而第1个特种航空兵团的任务就是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空体系,对已经在北京城区与中国陆军展开激战的苏联伞兵们提供空中支援。



第三章:内外交困(三)

北京西山的地下指挥中心之内,虽然此刻仍是炎炎的夏夜,在依托山势而建的巨大防御工事之内,忙碌的人们依旧可以感觉到一丝丝的凉意。从北京卫戍区司令部赶来的相关同志此刻已经领受完了李副总参谋长的一番训斥,一个个脸上写满了愤懑和委屈走出了会议室。林太平猜想几十分钟之后他们便会将自己的怒火完完全全的发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