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太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带头约束家人不能奢华。972年7月;宋太祖之女永庆公主下嫁后回家省亲;穿了一件贴绣铺翠的短袄入宫。宋太祖看了;很不高兴;说:以后穿戴不要如此华丽。公主不以为然;笑了笑说:用不了许多钱。宋太祖严肃地说:不对;你当公主的;穿这样贵重的衣服;别人就会模仿。这样一来;京城里的高档服装。就会涨价;价格一涨。商贩就会贩卖;结果只会伤害百姓。你生长富贵之家;要珍惜富贵的日子;岂可开坏风气的头?永庆公主听了十分惭愧。
又有一次;永庆公主与其母(皇后)对宋太祖说:皇上的车轿该用黄金装饰。宋太祖笑着说:朕富有天下;甭说用黄金装饰车轿;就是用黄金装修房屋也能办到。不过;想到朕是为天下百姓守财;就不能这么干呀!古人讲: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如果让天下百姓都为朕一人服务;百姓们如何活命呢?
宋太祖本来很喜欢射猎和踢球(当时称蹴鞠);刚做皇帝那阵;他还常常技痒难忍;不时邀手下的人玩上几次。这些游戏对宋太祖来说自然属于忙里偷闲;但有时玩到兴头;难免误事。一次;他正在后苑射鸟;忽然有臣口称急事求见。可他接过奏章一看;里面说的并不是马上要办的事;不由得有些恼火;当即训斥了几句。那臣却说:这些事虽不是很急;但总比射鸟急吧。他愈加恼怒;随手抄起一把玉斧;朝那人撞去;一失手;撞掉了两颗牙齿。那人也不作声;跪在地上;将牙齿捡起来装在衣服里。宋太祖问:你想拿这个来控告我吗?那臣说:不敢!不过陛下既为天子;一言一行自然会由史官记录在案的。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逼得宋太祖不得不赶紧地表示道歉。通过这件事;使宋太祖认识到吾为天下主;一言一行至关重要;畋游(即射猎)、蹴鞠终究不是正经事;以后慢慢地就将这些嗜好戒除了。
970年;宋太祖命令将潘美带领军征讨南汉。南汉建都广州;占有现在的广东和广西南部。南汉国王没有办法逃跑;就放火焚烧府库宫殿;出城投降了。
南唐是十国最的一个割据政权;那里土地肥沃;没有像原那样遭到战争的破坏;所以经济繁荣;国力富裕。但是;南唐的国主都是政治上十分昏庸无能的人;后来弄得国力渐渐衰弱下来。
最后的一个国主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是一个著名的词人;对诗词、音乐、书画;十分精通;可就是不懂得处理国事。北宋建国后;李煜每年向北宋进贡量金银财宝;想维持他的地位。后来;他看到宋太祖接连消灭了周围三个国;才着慌起来;赶快派使者给宋太祖送去一封信;表示愿意取消南唐国号;自己改称江南国主。但是这一点让步;怎么能改变宋太祖统一国的决心呢?
公元974年9月;宋太祖派将曹彬、潘美带领十万军分水陆两路攻打南唐。曹彬从荆南带领水军沿江东下;很快就占领了池州(今安徽贵池);进驻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市)。潘美带领的步兵到了江北;被辽阔的江面挡住了进军的道路。
有人向宋军献计;如果用竹筏和船搭成浮桥;步兵就可以全部顺利过江。潘美听了这个计策;马上赶造浮桥。这个消息传到南唐的国都金陵;南唐君臣正在喝酒。李后主问周围臣该怎么办?臣说:自古以来;没听说搭浮桥过江的;一定办不成!后主听了;哈哈笑说:我早说他们是孩子闹着玩罢了。
过了三天;宋军搭好浮桥;潘美的步兵像在陆地上行军一样;跨过长江。南唐的守将败的败;投降的投降。十万宋军很快就打到金陵城边。
那时候;李后主还正在宫里跟一批和尚道士诵经讲道;宋军到了城外;他还蒙在鼓里呢。有一天;他到城头上巡视;发现城外到处飘扬着宋军旗帜;这才吃一惊;回宫以后;派臣徐铉到东京去求和。
徐铉见了宋太祖说:李煜待陛下;就像儿子待父亲一样孝顺;为什么还要讨伐他?宋太祖反问说:那么你倒说说;父亲和儿子能分成两家吗?徐铉没话说;回到金陵向李后主回报。过了一个月;宋军围城越来越紧;李后主又派徐铉到东京去。
徐铉苦苦恳求宋太祖不要进攻金陵;宋太祖听得不耐烦;一手按住利剑;怒气冲冲地说:你不要多说了。李煜并没有什么罪;但是现在天下一家;我的床边;怎么能让别人睡着打呼噜呢!
徐铉眼看再恳求也没用;只好再回到金陵。李后主听了回报;知道求和没有希望;连忙调动驻守上江的十五万军来救。刚到皖口;就受到宋军两路夹攻。南唐军放火烧宋军。哪知正碰到刮北风;火反烧了自己。南唐全军覆没。
第二天;都城被攻破了。曹彬率领宋军整队进城;秩序井然。李后主叫人在宫里堆了柴草;准备放火自杀;但是毕竟没有这个勇气。最后还是带着臣出宫门;向曹彬投降。
李后主被押到东京;宋太祖对他还比较优待。但是李后主从一个尽情享乐的国君变成一个亡国的俘虏;心里十分辛酸;每天流着眼泪过日子。他本来是写词的能手;在这段时期里;写了一些感情忧伤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他这段时期词作的名句。
灭南唐是宋太祖统一南方的最后一仗;也是当时最的一次江河作战。这次战争的浮桥渡江、围城打援;是宋太祖战略部署的得意之举;也是古代战争史上的创举。
占据现在浙江、江苏一带的吴越国主钱俶不断向宋朝进贡。南唐灭亡以后;宋太祖让钱俶到开封来;钱俶连忙去朝见。过了两个月;钱俶要回杭州了。就在他动身的时候;赵匡胤送给他一个黄包袱。钱俶打开一看;里面都是宋朝臣请求赵匡胤扣留他的奏疏。他非常恐惧;回国后又派人送去批财物。
到了宋太宗的时候;钱俶又去开封朝见;被宋太宗扣留下来;被迫献出了全部土地。当时;只剩下留从效割据泉、漳等州。留从效死后;部将陈洪进夺取兵权;他派人向宋朝进贡;并献出了泉、漳等州土地;江南最后一个割据势力也被消灭了。赵匡胤从公元963年起;只用了十来年的时间;就消灭了南方各地的割据势力。
乾德二年;他设立封桩库;把平荆南、湖南、西蜀得到的财富都存在此库;然后将每年的盈余也放进去;准备存到四五百万来向辽赎买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如果契丹不肯;就以二十匹绢购一胡人首;彼精兵不过十万;止费我二百万匹绢;则虏尽矣。他在位期间始终与辽没有发生的冲突。对割据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的党项拓跋氏;持优容态度。
宋太祖的一系列措施;基本上结束了唐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200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巩固了赵宋王朝的统治;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他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防止臣专擅;结果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他用兵无常帅、将从驭的办法防止军队叛军;结果消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他把主要精力集于防制内患上;必然采取守内虚外的方针。宋太祖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必然给后世造成一系列弊政。
宋太祖南北用兵、统一全国的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和加强了央集权;进而创立了一整套为其后代奉若圭臬的祖宗家法;即由央派遣文臣任知州、知府;一般三年一任。各州(府)还设置通判;监督、牵制州(府)长官。乾德三年;他下令各州的赋税收入除留一部分作必要开支外;其余全部上缴央政府;调运到开封或指定地点。
在调整和确立了央和地方的关系的同时;宋太祖对君臣关系也进行了调整。在他看来;地方权力集到朝廷;还没有完全解决唐五代以来君弱臣强的问题;因而应该进一步削弱文武百官的权力;使由地方集到朝廷的权力最后完全集到自己手;总揽威柄;独制天下。
宰相是封建社会的百官之领袖;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宋太祖即位后;宰相奏事仍沿旧制。有一天早朝;他突然对宰相王溥、范质说:我眼睛有些昏花;把你们的奏疏送上前来。在范、王二相离座递疏时;宫廷侍卫乘机将他们的座位搬走。自此以后;宰相在皇帝面前毕恭毕敬地站着奏事成为定制;宰相的地位下降了。另外;他还经常设宰相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还设参知政事若干人;另外又设置枢密使;以分享宰相的军政权;设置三司使;以分享宰相的财政权。
与削弱相权同步进行的;则是在百官推荐官、职分离;互相牵制的任官政策。宋代官制;官是品级;只有据此受俸禄的作用;职是殿阁、馆阁学士一类的荣誉称号;亦没有实际权利;只有由皇帝或书省差遣的临时职务才是实职;即执行实际权力的职务。这种职、权分离;名、实混淆的任官体制;使任何官员都无法集权力、荣誉、威望于一身;权者并不一定职高;望重者并不一定位显。这样也就很难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了。
皇帝临时差遣的实职;也是依照分权而相互牵制的原则进行安排的。如宋代有固定的尚书省兵部;但兵部尚书只是虚职;并无实际兵权;只是被差遣为枢密使才有相当于兵部尚书的实权。不过枢密使也只是有奉旨调兵之权而无领兵之权;领兵之权归三衙长官。同理;三衙的高级将领虽然名为禁军的最高统帅;却也只有领兵之权而无发兵之权。
宋朝建立前的半个世纪里;原如走马灯似地换了五个朝代。天下乱;谁有了刀枪;谁便可称霸一方;甚至当皇帝。无论是当地方官;还是当武官;几乎都张开贪婪巨口;搜刮民财。贪官污吏对贪污敛财;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形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
宋太祖深深认识到;如果听任贪污敛财在新王朝肆无忌惮;到手的政权就会得而复失。因此;宋王朝开国初期比较重视倡廉惩贪。
《宋史本纪》载;太祖绳赃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有宋初严惩戛吏一节;专论太祖惩贪。据统计;宋太祖在位17年;对28个贪官处了死刑;还将一些问题不严重的贪官贬官飚职。所处死刑者;有县令、通判、郎、将军、监察御史、拦遗、太子舍、太子洗马(均为皇太子府高级管理官员)、内班(皇宫管理官员)等等。
开国初;宋太祖曾立官吏晋升制度:文臣五年、武臣七年晋升一级;到期能否晋升;主要看任期内有无贪赃问题。如果有问题;但还不太严重;文臣则要七年;武臣则要十年才能晋升;对这种官员的晋升还必须上奏皇帝批准。
建隆三年(962)八月规定:贪官的奴婢、邻居、亲戚主动揭发;给以奖励。乾德五年(967)正月;节度使王全斌虽然在平定后蜀时立了功;但因黩货杀降而被公开批评降职。
三月;县令源铣;县主簿郭彻二人;以贪污罪判死刑。借这一案件;宋太祖向全国下诏;警诫全国各级官员。六月又下诏;严令各级官吏不得接受贿赂;滥用权力;。
对贪官严惩是必要的;却是消极的。宋太祖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祖在一份诏书说:吏员猥多;难以求其治;俸禄鲜薄;未可责以廉。与其冗员而重费;不若省员而益俸。宋太祖这个账算得精明。因此;宋王朝开国之初实行的是一条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宋朝的冗官之弊并非开国时造成的;而是第三个皇帝(真宗)以后的事。
由于五代频繁的战乱;宋王朝开国之初;人口稀少;县只有200户人家;县也不过1000余户;所以;宋太祖一共废了16个州。州县的官吏尽可能精简;200户以下的县;只设主簿1人;200户至400户的县设主簿和县尉各1人;400户至1000户的县才有县令1人、县尉1人;1000户以上的县设县令、县尉、主簿各1人。这就是说;一县官员;最多只有3人。
州一级的户口数;者5000户;者2万户。每州皆有刺史1人;州有司户参军1人;州有录事、司法、司户参军各1人。这就是说一州官员;最多只有4人。
朝廷的官员也不多;973年6月;朝廷只有700多个官员。后又对这700多个官员进行考试;淘汰了400人。这样一来;朝廷只有300个左右官员了。这些朝廷和地方的官员;都有级别较高的官员为其担保;如果不称职或犯错误;担保人要承担责任。
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宋王朝开国之初;官薪俸多是实物;精简之后;才发实俸。有的州县官又给俸户(与食封相似);就是说由政府供给若干人户使用。地方官进京或到相邻州县办公事;不用自带粮钱、旅差费;由朝廷出资于各地设立公使库;负责吃、住、行;节约归己。朝廷高官;每遇典;可得到的赏赐达数万之多。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说:宋朝入仕者不复以身家为虑;各自勉其治行。意思是说;当官的不用为自己家庭生活考虑;都努力勤奋工作。
宋太祖对一些俭朴的官吏;常常格外奖赏。太子太傅范质虽为高官;可是家里连待客的碗碟都没有;十分寒酸;宋太祖便赐予他一套高档酒食器具。
西川转运使沈义伦平定后蜀后;住在成都一处旧庙里;吃的是粗食淡菜。一些后蜀的亡国之臣来贿赂他;但无论是何种宝物;他一概拒收。回到京城时。他只带回一竹筐的书籍;别无它物。宋太祖为此颇看重沈义伦的人品;提拔他为户部侍郎兼枢密副使(军队副总负责人)。
赵普与宋太祖情同手足;做了十年宰相;权力很。日子久了;就有人想走他的门路;不时有人给他送礼物来。
宋太祖经常到赵普家里去;事先也不派人通知。有一次;吴越王钱俶派个使者送信给赵普;还捎带了十坛海产。赵普把十坛海产放在堂前;还没来得及拆信;正好宋太祖到了。
宋太祖在厅堂里坐下;看到这十只坛;就问赵普是什么东西。赵普回答说:是吴越送来的海产。宋太祖笑着说:既然是吴越送来的海产;一定不错;把它打开来看看吧!赵普吩咐仆人;打开坛盖;在场的人一看都傻了眼。原来坛里放的不是什么海产;竟是一块块金子。
宋太祖看到这情况;心里窝了一肚子火;脸色也就沉下来。赵普满头汗;惶恐地向宋太祖请罪;说:臣没有看信;实在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请陛下恕罪。
宋太祖冷冷地说:你就收下吧!他们以为国家事都由你们书生决定的呢。打这以后;宋太祖对赵普就有点猜疑起来。
971年4月;右监门卫将军(负责京城戍守的将领)赵王比;由于平日与宰相赵普有矛盾;就告发赵普在秦(甘肃东部、陕西西部)盗伐木材。原来;当时朝廷禁止私运秦、陇木。赵普曾经到那里运木料为自己造住宅。他的部下趁机冒用赵普名义;私运一批木到东京贩卖。这件事牵连到赵普。
宋太祖欲召集百官公布此事;并拟罢免赵普的宰相官职。后来;由于太子太师王溥出班奏明:赵王比和赵普有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