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读帝王悟经典人生-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何,只求使死者尊贵伟大就行,已不再像以往那样实事求是地使用谥号了。
从前季康子问孔子什么是“五帝之德”。孔子说:“天有五行,为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按时令交替变化,才滋育生成万物。”五行由五位正神来管。古代帝王们只要改朝换代就要改变国号,以效法五行。五行主神轮流主事,有始有终,相生相克,有很深的象征意义。所以生而为王的,死后要配五行。因而有了太昊配木,炎帝配火,少昊配金,颛顼配水,黄帝配土。帝王改立年号,因崇尚不同的五行,五行又派生出不同的德性,所以帝王崇尚的五行,就是他所推崇的德性。
夏、商、周三代之所以服饰不同,就是因为三个君王崇尚不同的五行,夏代的后稷以金德称王,崇尚黑色;殷商以水德称王,崇尚白色。周代以木德称王,崇尚赤色。三代服饰颜色因此而产生了差别。
到了汉初,公孙臣、贾谊认为汉应以土德称王。因为五行的转移,应依据相生相克的法则。秦朝是水德,所以他说汉朝是用土克了它。刘向父子认为帝王是从木德代表的震方即东方产生的,所以庖牺氏受的是木德,其后以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样的顺序,数到汉代,应当是属火德,所以汉高祖起事之初,神母夜哭,符合了白帝死赤帝生的瑞兆,刘邦才得到天命所授的大权。上古时的共工,以水德夹在水生木、水克火之间,与秦朝是同样的命运,因为处的位置不对,所以都命不长。
按照上面的方法推论,百代的兴亡衰败都可以推知。所以有些君王的兴衰可以说是天意决定的,天命难违。因此,君王在兴师起事之时要重天命,不要逆天而行,天降大任,天助之则事易成,背天行事天罚之则事必败也。
七、君王短长之比较
为何品行相近之君王,却有不同的功业,有的能万世流芳,有的却一世骂名。其实,如果认真细察,君者虽然有相似的外在表现,但因其内在品质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会得到不同的赞扬或批评。
例1: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同为刘氏家族两个有名的皇帝,同样都是崛起于平民百姓和乡野之中,都凭借自己的英雄胆略开创了宏伟的帝王大业,平定了分崩离析的大乱局势。但二人功绩、盛名、仁德的优劣在人们心中却是不同的。
曹植曾这样评价:昔日汉室初兴,刘邦因暴秦而起事,诛灭强大的项羽,一统天下,光宗耀祖,功勋可比汤武,大业流传子孙。他是帝王中的帝王,人君中的人君啊!但是他虽然有如此显著的功勋,也难掩其名声、品行上的劣迹,他的人品、德行都不那么合乎道德,因此死了以后,让凶恶的吕后肆无忌惮地干尽残酷暴虐的坏事:爱妃戚夫人被砍去四肢,挖目薰耳,强灌哑药,扔在厕所中;赵王如意被幽囚毒杀。吕氏家族独揽朝纲,国家政权几乎被吕氏篡夺。凡此种种,不都是刘邦缺乏良好品行造成的吗?
                  第一编 君道之善醒身、善御臣(6)
刘邦虽然在德行上有所不周,但在用人策略上他是少有人能比的,他的手下的枭将谋臣都是古今少有的奇才,因为他能选任和重用他们,并善于听其言,观其行,所以这些人能为他效犬马之劳,帮助他统一天下,登上帝王的宝座。
光武帝刘秀继承了祖上的仁善德性,一贯坚持忠贞温和的纯正精华,秉承了外修风度内修精神的要则,儒家的美德和才华兼备。聪睿豁达、博学广识、仁厚智慧、开明大度、慎重周密、乐善好施。他生值国家灾难重重、混乱无理、皇家气数已尽、世道艰难之际,他如春雷一般,来势威猛,率众起事,组织乡野村夫抗击强暴,发动义兵扫荡残军败将。他的声名让当权者闻风丧胆,让统治者胆战心惊。他的大军还没有从南京出发,王莽就已经被洛阳的乱兵杀死。
刘秀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战争,每次都是稳操胜券以后,才发动群众,谋略确定以后再采取行动,所以每次打仗他都是胜利者,对于他而言没有攻克不了的堡垒。因为仰慕其人品,所以每次战争无论多么艰苦都没有士兵临阵脱逃。他用仁慈宽容之心来团结群众,以伟大的德行使远方的人才慕名而来。因此,窦融闻听他的名声就形影不离地追随他,马援第一次见面就被他的英明所折服。刘秀就像尧舜一样具有使九代人亲密和睦的声誉;像羲皇一样,具有高尚纯朴的品质。他礼贤下士,谦虚地听取臣子的意见;如周公一样不辞劳苦、勤勤恳恳,留心民间事务像仪表一样勤快。所以,论功劳,他的业绩绝非一般;论地位,他的位置绝对高高在上;论道德,他绝对是完美无缺;论品行,找不到任何不光彩的地方。虽然刘秀所拥有的势力并不大,辅佐他的文武群臣也不是最好的,但他却做到了成功地一统天下,创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让金石碑铭刻记他的光辉业绩,诗书文献记载他的成就。
虞世南说:“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刘邦的功臣有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刘秀的辅佐是二十八将:邓禹、吴汉等,二十八将怎能比得上三杰?但刘邦的功臣在其强盛之际几乎都被诛灭了,刘秀对他的功臣却都给予了优厚的待遇,君臣关系很融洽。在这一点上,刘秀很值得称颂。”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光武帝都比汉高祖更值得称道。
刘邦豁达大度,选材得当;刘秀谨慎小心,睿智仁义,各擅其美。为君者应从中汲取有利于己身提高的经验和教训,为己所用,力求让自己的治理完美无缺。
例2:景王司马师和他的弟弟文王司马昭都是有名的贤臣名士,他们都曾功绩卓著。
对于二人的高明之处,虞世南这样评论道;何晏说,唯有深邃,才能通晓天下之志,而夏侯玄就是这样的人;唯有机谋,才能成就天下的大事,而司马师就是这样的人。也就是说,有王佐之才的人,很早就能表现出来。当司马懿诛灭曹爽的时候,司马师异常镇静,足以看出其智慧谋略。扬州都督毋丘俭和刺史文钦举兵讨伐他的时候,被他打得全军覆没,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宏图伟略。虽然他道行胜人三分,但他却能终身保卫王室而不二心;虽然他的威名震主,但为人臣子的名节无可指责;权势显赫但能善始善终,这都是他值得赞美的地方。
他的弟弟司马昭同样有雄才谋略,当他继承了大将军的权柄以后,用其雄才镇压了扬州都督诸葛诞讨伐他的战乱;南定淮海;西平蜀汉。他在部署军政大事时能抓住时机,适时出击,因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是,在曹髦即位之后,他不是用其聪明才智竭力协助,而是想学伊尹、周公,去诋毁有学问、有声望的人;杀了曹髦而把罪名推在太子的门客成济身上,这真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他也因此成了历史的罪人。
例3:周成王与汉昭帝都在英年登基,而且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周成王登基时,有管、蔡等四国叛乱;汉昭帝八岁即位时燕王旦、益长公主和上官桀在谋反。如果将二人的德行进行比较:成王不怀疑周公的忠诚,汉昭帝委任大将军霍光摄政。二人谁做得更适宜呢?
对于二人的德行和政绩,魏文帝曹丕如此评析说:周成王继承了武王美善的风气,秉受了贤母的教诲,智者名臣召公和吕望分别做他的保傅和太师。当他还咿呀学语时,负责朝见的官员就教他辞令,当他蹒跚学步时,负责礼仪的官员就引导他学习礼节。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礼仪德义的教育,看惯了威严的礼仪程式,听惯了仁义的话语。可以说成王是沐浴在德行的清风中长大的,身体里流淌着高贵的血液。尽管如此,他却没有真正做到仁德,误听管、蔡对周公的诽谤,迫使周公率兵东征,去平定叛乱,因而震怒上天,显露凶兆,他这才幡然悔悟。他一直不信任周公的高尚人品,反而对秘藏在金柜里周公的祷告深信不疑,真是愚昧!
而汉昭帝的成长就不一样了。父亲汉武帝不如武王仁德贤厚,母亲也不如邑姜温存贤惠,他幼年的生活完全由大姐盖长公主和辅相上官桀和霍光照顾。年幼的汉昭帝身边既没有仁孝的老师教诲礼仪,也没有治国安邦的辅臣教导辞令,可以说他是生在深宫中,长于妇人手。但是他的美德与生俱来,他的品行也是天性生成。年仅十四岁,就表现出了少有的成熟和明达,当他发现燕王刘旦诬陷霍光的书信不真实有欺诈之嫌时,不但没有怀疑霍光,反而称赞了他的忠诚。昭帝更能名察是非,而不是像成王那样等到开启了类似金柜的秘密,看了史官的记录才获知谁是良臣奸佞。假如将成王和昭帝壮年执政的时代和辅臣相互更换一下,并且再改变原来的文化氛围进行统治,那么汉昭帝可称赞的地方可能要比周成王多。
                  第一编 君道之善醒身、善御臣(7)
可见,明君有时也并不在于是否有名臣相佐,而在于自身的美德和修养,要任用贤臣,自身必须先贤,这是为君者该反省的啊!
例4:南北朝时陈武帝陈霸前都是草莽出身,但都开创了君王大业。他们的功绩有目共睹,那么作为一介草民,他们成就伟业靠的是什么呢?
对于陈武帝的才智,虞世南给予了这样的评价:陈武帝有奇才远略,胸怀匡复大志,成事之后的他犹如龙跃大海之中,豹腾峻岭之上,威猛异常。他以锐不可当之势扫荡了笼罩皇宫的阴云,使得梁朝萧氏的皇权得以恢复。在西部他竭力击溃了北周的军队,在北方他重挫了北齐高欢的势力,谋略宏伟,志向远大,行动周密,从未有过疏漏,他确实称得上是一位开创基业的好皇帝,拨乱反正的大英雄,他的功绩虽然比起宋高祖刘裕来有所不及,但比起齐高帝萧道要在他之上好多。
对于兴起于平民的隋文帝杨坚,虞世南也给予了客观的评价:隋文帝能权衡一时,全是因为他依靠了外戚的权势,当北周衰弱的时候,承担起了辅佐皇帝的重任,最后登上了皇帝的位置。做了君王的他十分留心政治,任何举措,都归功于皇恩,所以新旧权贵都很信服,朝廷和地方也因此而安定祥和,内政和军事都有不少改观。尤其在江淮一带平定之后,他又统一了全国的文字,修建了道路。天下有才德的人,都以为太平就此来临。可是,这样的天下太平并未维持多久,自从灭了金陵陈国后,他开始变得奢侈无度,虽然威加四海,但是不再留意处理国务了,各种珠宝玉石堆满宫室,美女佳人充斥后院,为了构建仁寿宫,几乎把国库都耗尽了。黎民百姓因此而财力枯竭,普通人家已到了破产的边缘。此外,杨坚总是疑心重重,爱无端猜忌,所以装神弄鬼的事也就自然多了起来。他残暴地杀戮了亲生儿子的嫔妃,离间上相杨素的母亲。朝纲紊乱,礼教废弛,上下一片混乱。又有皇后干政,杀戮皇子,功臣良将惨遭谋害,所剩无几。杨坚晚年的失误比司马炎还多,所以很快就亡了国。
例5:汉文帝、汉景帝都是英明的君王,二人相比各有其短长,对国家和子民的贡献也是功过相掺。
虞世南说:“成王、康王在位时继承文王、武王的传统,以周公、召公为相,以德教化民众,仁德的风气日积月累,像疾风吹荡草丛一样,自然会国泰民安,这不值得称道。至于汉高祖,称帝之后,国事繁忙,日理万机,已亡的秦国遗留下来的弊端仍然存在。汉文帝以仁恕为本,以清静无为的方法治国,禁止了秦始皇、项羽残酷暴烈的统治方法,重新恢复了黄帝、尧舜时温和淳厚的风气,减少了刑法的使用,以这样的方式治理国家,对于君王来说是很艰难的。如果当初他不被新垣平的妖言所迷惑,不相信邓通的鬼话,汉文帝的做法就非常接近君道了。而汉景帝与周康王相比,显然在德行上他还有所欠缺,不如周康王更仁政。”
《汉文赞》上面这样描述汉文帝在位期间的仁德:文帝即位,二十三年没有增加宫室园林、车骑服饰;臣民有不方便的地方,就让人民去使用;南越王赵陀自立为帝,文帝将赵陀的兄弟召来,给以厚赐,以德感化,赵陀感动称臣。文帝与匈奴曾有兄弟之约,但匈奴背约入侵,文帝派遣军队镇守边关,只守不攻,担心发兵深入会侵扰百姓。被分封到东南沿海的吴王因故与文帝不和,借口有病,不肯上朝,文帝不但不怪怨,反而派人送去手杖赏赐吴王。群臣批评吴王无理,文帝表面上听从,实际上不采纳。郎中令张武曾接受过吴王的贿赂,被文帝发觉后,不但没治罪,反而赏赐他,让他心怀惭愧。凡此种种,表明汉文帝一心一意以德服人,因此才出现海内殷富、礼义振兴、犯罪很少、刑罚几乎废除的景象。文帝真是仁啊。”
作为君王,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宽容仁厚的确非常难能可贵,汉文帝不愧为一代明君。因此有人就对傅玄说:“汉文帝废除了断趾、割鼻等残酷的肉刑,这可以说是仁政吧?”傅玄则回答说:“废除酷刑只是匹夫之仁。作为国家的君王,最重要的是能为天下苍生谋求长远利益,而不是仅仅注意这些小事。所以,班固认为汉文帝的仁德并不是废除了肉刑,而是他真正能为天下百姓着想,为他们谋利益。”
所以《景帝赞》中才这样说:“孔子称这类人能继承三代一直传下来的治国之道。事实的确如此啊!周末和秦国的弊端是法令周密而严峻,但却不能制止奸臣、内乱产生,祸国害民的事情层出不穷。汉朝建立后,开始扫除苛烦的政令刑法,让民众得到更多休息的利益,而到了文帝,他在前人德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恭顺勤俭的方略,国泰民安;景帝秉承了先辈的治国政策,继续推行仁政,仅在五六十载之间,便做到了移风易俗,民风醇厚。谈周必称成康,言汉必称文景,这真是治国之美啊!”
由此可知,以德治国,以仁待民,以法护国是为君者治国的根本,是君道的体现。
例6:自从汉室衰落,天下日渐分崩离析,因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刘玄德凭蜀地险要,孙仲谋靠江淮坚固,天下一分为三,鼎足之势形成。这三个人都开创了帝王基业,建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