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读帝王悟经典人生-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朗回答说:“君王德高望重,臣下感念他的恩义。君王什么事都看得很清楚,臣下怕被觉察,就不能欺骗了;君王用严刑重法,臣下怕犯法、怕刑罚,就不敢欺骗了。君王行事符合仁义道德,臣民自然感恩戴德,上下和睦,齐心协力,从而达到文治的最高境界;君王靠明察秋毫、严刑重法来治理,百姓当然会担惊受怕,君臣上下相疑,互相猜忌,但也能达到治国治民的目的。这两种方法,结果好坏的差别很大,关键在于领导人能否权衡利弊,因时制宜,而不应斤斤计较,因小失大。”
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而异,是君者治理国家,选拔人才,领导百姓的关键。
君王能始终恪守仁义,以仁行事,就是圣人之举,就会国富民安。
季文子和公孙弘都是尊贵显赫,但他们却能放下架子,过非常俭朴的生活,然而世人对这两个人的评价却一毁一誉,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二人行事的目的和动机不同。
范晔说:“每个人对待‘仁’的立场都不同,有的人以‘仁’为手段,最终还是为了私利!有的人看上去在身体力行地行义举,可是结果并不一定合乎仁义的真谛。季文子身为宰相,他的妾却从不穿绫罗绸缎,鲁国人引为美谈。公孙弘一辈子穿布衣,但御史汲黯指责他假装简朴。二人的行为是一样的,就是因为动机不同故而毁誉也不同。”
正如古人所说:仁义的人安于仁义,智慧的人做有利于仁的事,害怕犯罪的人勉强去做合乎仁义的事。二者比较起来,为仁为义的行为表面上看去虽然一样,但仔细考较,就发现各自的心态截然不同。天生仁义的人,本性就很善良;言行自觉合乎仁义的人,努力用仁义的标准要求自己,并能身体力行;勉强去行仁义的,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三者中当然是安于仁义者最好。
一、司马家族的兴衰
司马家族在战国时期曾叱咤风云相当长一段时间,其家族势力之强大令许多对手汗颜,但这样一个实力不凡的家族,却逐渐由盛转衰,最后落得个被取代的下场。
干宝的《晋总论》对司马懿的才识和司马家族的兴起经过予以了深入的评析:司马懿以雄才宏量,顺应时势,走上了仕途,正遇上曹操开始创业,他参与筹划军国大事,高明的谋略屡屡成功,于是开始戎马生涯,三代人都驰骋疆场,屡见奇功。他秉性深沉,暗藏城府,但也能接纳别人的意见;善于驾驭局面;知人善任,提拔人才,所以能西擒孟达,东平公孙渊,消灭曹爽,临死前还杀了扬州都督王陵。多次抵抗诸葛亮统率的大军,还要对付东吴配合蜀军的威胁。因此,他的才能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赞扬,晋室一统天下的趋势从此开始。
司马懿创下的功绩给后人继续兴起晋室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司马师和司马昭继承了他创立的基业后,虽内有夏侯玄、李丰之乱,外有毋丘俭、文钦之侵,这两起图谋策划甚是周密,但还是走漏了消息,都被日渐强大的司马氏镇压了。东吴一带虽然战乱频起,终无宁日,但他们却能稳坐京都,粉碎图谋,使基业更加巩固。后来连续起用了勇将邓艾、钟会,大兵长驱入蜀,迅速打败了刘禅,刘禅投降,东吴灭亡,司马氏统一了天下。这简直是天意的安排,让人不得不相信。
司马氏三代初期因其特殊的军事才能,凭借其过人的谋略,又因接受了非常的礼遇,终于登上了帝王的宝座。司马炎在位期间仁德宽厚,勤俭节约,平和而不放纵,宽厚而有决断,万民拥戴,四海皆欢。于是放舟三峡,驰马桂阳,平定江南,东吴归附,铲平了吴、蜀的堡垒,打通天下交通的障碍。在西晋武帝太康年间,书同文,车同轨,虽说不是完美无缺的太平盛世,但吏治清明,为官者尽职尽责,老百姓安居乐业,也是值得称道的百年盛世。
可是,这样的吉祥盛世却没有维持良久,司马炎驾崩不久,皇陵之土未干,杨骏就惨遭杀害,皇后被废,朝中旧臣有数十家被诛灭。随后又发生了贾后假传诏书让楚王司马玮杀害太宰司马亮的事件,事后楚王又被贾后以擅杀大臣的罪名诛灭。宫廷之内一片大乱,这样杀来杀去,使群臣胆战心惊,遇有危险,没有人再帮助皇室子弟守护城池,但手足相残的事却并未因此而减少,年年都有发生。辅相失去了尊严,时刻都有面对被杀戮侮辱的灾难。此时的晋室山河破碎,朝不保夕,民众忿忿不平。先是李辰、石冰在四川起兵,很快就攻下了荆州、扬州等地,继而刘渊、王弥在山东、河北等地扰乱,也跟着割据为王。二十多年间,河、洛地区就荒芜成一片废墟,胡人纷纷称王称霸,二代皇帝大权旁落,大好河山群龙无首。为什么盛极一时的晋室会落到这步田地呢?根本原因就是没选好接班人,托付的重臣不是辅政的人才,致使纲纪不振,临时凑合的政策反倒频频出台。当时混乱的情境,只要看看阮籍放浪形骸的行径,就知道礼教崩毁的根由了;看看庚纯、贾充的一举一动,就可以看出辅相的荒诞乖张;查查郭钦所出的谋略,就可以知道北方各族为什么有可乘之机了;再看傅咸的奏章和鲁褒的《钱神论》,就明白行贿受贿、买官邀宠已经多么厉害。民风、国势走到这步田地,即便拥有中庸高才的将相,坚持礼义之治的君王,来调治这样混乱的形势,也不能起死回生,恢复平静了。即使能够出现这样的奇迹,也只能在祭祀祖庙的时候看到,在季札听音乐论兴亡的时候见到,范燮定会为之请死,贾谊必然为之痛哭!更何况让一个道德放荡,行为不羁的晋惠帝司马衷去面对这样的乱势呢,这不是在加快灭亡吗?然而司马家族耀眼的火焰到此还没有完全熄灭,更加艰巨的使命又落在了东晋元帝司马睿的身上。
                  第三编 君道之明晰臣之优劣(2)
东晋自司马睿之下,王权也是风雨飘摇,虽然其中出现了司马绍这样的明主,但因在位时间太短,中原终难光复,对于司马睿之后的国势,虞世南有过这样的记述:“晋朝自迁都建康(今南京)以后,强臣专权,皇位虚设,政令刑法不是出自国王。王敦凭借豪门望族的牢固基础,坐拥军权,总领朝政,恃才自负,一心想谋夺皇位。当时要不是司马绍英明决断,丞相王导忠诚为国,晋朝的皇位很可能被王氏篡夺。但司马绍在位只有三年时间,倘若时间再长一些,依靠群贤的帮助,以及洛阳一带流民的拥戴,趁称帝的刘聪和匈奴石勒正处在衰弱之际,那么光复中原并非难事。”
司马家族的兴衰充分说明君王的基业常青要靠贤臣群力,君者要慎选臣,善御臣,尤其是选择继续执政国家的接班人,更要任君唯贤,唯才是用,因为一个国家的衰荣往往取决于君者的德才。二、周勃功劳大,但无益社稷
汉代周勃的成功可以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原本就是刘邦的功臣,受其重用,众望所归,位居太尉,统率着百万大军,既有陈平、王陵这样的谋士帮助他,又有朱虚侯刘章等王子的援助,再加上郦寄周旋游说,搞些阴谋诡计欺骗诸臣,朝野上下人心所向,所以很轻松地成就了一番事业。
他创业的顺利与霍光形成了明显对比。霍光是在汉武帝突然病重的仓促之际,接受托付的,不负众望的他竭尽全力把整个国家治理得很好。但后来发生了燕王刘旦的叛乱,他果断地将一帮参与策划叛乱的人全部处死灭族,从而肃清了朝廷里的反对势力。为了国家的兴旺,霍光大胆地废掉了荒淫的皇帝刘贺,迎立流落民间的皇曾孙刘淘为汉宣帝。因此霍光是在肩负着汉室刘氏重任的情况下,使汉朝中道兴隆的。他的贡献、名声与伊尹、周公不相上下,是不可多得的贤相,所以与周勃相比,他更优秀,对国家的贡献更大。
周勃兴隆了汉室,使朝野上下人心所向,是难得的汉室功臣,但也仅此而已,他功劳不小,称得上是功臣,但如果用社稷之臣的标准来衡量他,他还稍差一些,他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功臣。袁盎说:“能称得上社稷之臣的,应当做到与君同在,与君同亡。在吕后篡权的时候刘氏的子孙还很多,当时周勃身为太尉,握有兵权,可他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不去制止。等到吕后死了以后,文武大臣一致要求诛灭吕氏家族,太尉又拥有兵权,正碰上这种机会,所以才能大功告成。因此说他只是功臣,而不是社稷之臣。”三、乐毅权谋过重失江山
真正英明智谋的人是能够审时度势的人,他不会逞一时之勇而把自己陷于不仁之中,即使因此而失去使自己功成名就的机会。
乐毅攻打齐国时对莒城、即墨两座城池围而不攻,结果丧失了开创大业的最后机会。但这并不是他的失误和失策造成的,这反而反映出他的高明和权谋之处。
夏侯玄对乐毅的行为是这样评价的:“通过乐毅的《与惠王书》,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既通晓智谋权变,又能按礼义善始善终处理大事的人。有崇高理想的人,其目标是兼济天下,他们是不会被眼前的小利迷惑,仅仅把兼并敌国作为目的的。乐毅的目标不在于兼并其他国家,他更不想为使燕国强大而不讲道义。他是个蔑视小利,不求小成的人,他的志向是统一天下。他一连攻克齐国七十余城,是为了运用机谋,使四海为之震动;围攻两座残城而不伤害百姓,是为了使他的仁义之心远近闻名。他的这个做法很像成汤和周武王:通过广布恩德来影响其他几个国家。乐毅此举充分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用对两城围而不攻的办法,收拢民心以待齐国内乱,使即墨、莒城的民众怨恨其君,这样就可以等待齐将田等人归顺了。让仁义的光辉普照东海之滨,瞩目华夏大地,使我的恩泽有如春风,让普天下的人民像春草一样受到滋润,感激燕王的恩德,这两座城池就会闻风而降。这样一来,帝王之业就可以大功告成了。可见,乐毅为了这两个城池迟疑滞留,其目的却是想尽快取得天下。对于后来情况发生了意外变化,完全是时势弄人,是天意使然!当时如果乐意以狂暴的大军进逼,用凌厉的攻势洗劫,屠杀两城的居民,把自己的残暴不仁暴露于天下,虽然两城也能攻取,但那样一来,称王图霸的伟业就会越来越远。乐毅是知道莒城、即墨可以速战速决的,但他顾忌的是城虽可破,千秋大业却被破坏了;他也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但他更清楚大业不成与时局变化,结果是一样的!由此看来,乐毅不屠灭莒城、即墨,是他太深谋远虑了。”
乐毅辅佐弱小的燕国,在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后,包围了莒城、即墨却不急于夺取,意欲让其走投无路之后以义征服,这充分表现了他的仁义,但因此就认为他的谋略有多么高明,甚至比诸葛亮更胜一筹,未免有失偏颇。
以张辅之言说乐毅是:“用五国之兵,讨伐齐国,不能算是强大;在济水西岸混战一场,伏尸流血,不能说他仁义。而诸葛亮文武之德兼而有之,懂得待时而发。刘备以知人之明,三顾茅庐,咨询济世创业的谋略,孔明奇策有如泉涌。接着到东吴说服了孙权,联合抵抗曹操,抓住赤壁之战的大好形势,辅助刘备夺取了四川。到刘备临终之际,把军政大权委托给了他。孔明在天下纷扰的局势下,扶助幼主刘禅即位,建立政府机构,以文治内,以武卫国,然后广施仁政,使全国老百姓都受到实惠。诸葛亮是真正的大仁大德,无人能比。况且诸葛亮行军打仗的时候,路不拾遗,秋毫无犯,他的军队是名副其实的仁义之师,即使最后未偿大愿也令人景仰。这从读他的遗文《出师表》,就可以明白他的志向、谋略和仁义是多么的宏大了。孔明的名声之所以能名扬天下,主要有赖于他能将功劳记在下属身上,部下有失误就引咎自责,看到别人有长处就服从,听了正确的意见就改正,他胸怀之坦荡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孟子说庄生:‘闻知伯夷的气节,贪婪的人会变得廉洁。’所以即使奸臣了解了孔明的气节,也会变得廉洁。可以说孔明的德行和谋略几乎可以和伊尹、吕望一争高下,乐毅是不能与之相比的!”
                  第三编 君道之明晰臣之优劣(3)
即使乐毅与孔明相比略差一筹但这丝毫掩盖不了他的权谋,他的仁义道德和机谋是值得为君者借鉴的四、白起善用兵,性残暴
著名的“长平之战”,使世人记住了白起,但却不是因为他用兵取胜的业绩辉煌,而是因为他的残暴,胜利的他活埋了赵国降兵四十万,在历史上算是骇人听闻的大事件。
对于白起的这一行为,何晏这样认为:“白起活埋赵国四十万大军是个大败局。这不仅是个残暴的问题,还有白起以后的戎马生涯,从此以后,白起恐怕再也难以得意了。如果赵军在投降之前就知道被活埋,这四十万人就是没有武器,也会赤手空拳抵抗到底,也是很可怕的,更何况这四十万大军都是全副武装呢?普天之下都看见投降秦国的将领被砍下的头颅堆成山,归顺秦国的士兵尸骨积为丘,从此以后,假如再与秦国交战,要死就死,谁还肯再投降和归顺?因此说白起一夜之间坑杀四十万生灵的行为实际上等于加强了六国的战斗力。表面上看白起胜利了,实则更加坚定了六国保家卫国的决心。这种做法是在进攻的时候削弱自己的优势。假如赵国万众一心动员起来再战,赵国的大元帅再出来一个马服君赵奢那样的将领,那么下一次的大战一起,秦国肯定不是对手了。况且从此以后,白起使各国都对秦国同仇敌忾了。这也是秦国为什么始终不敢再出兵攻打赵国的邯郸的原因。他们并不是害怕平原君赵胜出来当统帅,而是因为害怕各国诸侯联合起来救赵。秦国太明白这个道理了。长平之战,秦国凡年满十五岁的青少年都要拿起武器上前线和赵作战。一仗打下来,十五岁以上的军士死伤过半,秦国元气大伤。所以,从长远来看,长平之战赵国虽死亡了四十万士兵,但秦国却损失了大批的青壮年,彻底伤到了国家的元气。所以,像白起这样的人不足以称为奇将。”
白起的胜利却招致了日后战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