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黄埔军校(全文)-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月12日蒋介石到达汉口。
1月15日第5期炮、工、政治3科学生组织“汉口惨案”化装宣传大会,特借武汉血花世界剧场,连日为工农群众表演新剧和各种游艺节目。
1月16日蒋介石在武汉血花剧场对全体学生训话。
1月18日蒋介石指派邓演达为武汉分校校长。
1月19日张治中受任为武汉分校教育长。
1月21日《黄埔日刊》出版《列宁逝世3周年纪念特号》。
1月23日军校举行列宁逝世3周年纪念大会,方鼎英、熊雄和苏联顾问分别讲话,赞扬孙中山、列宁是世界两大革命导师,并派学生500人及宣传队12队,分赴各地宣传。
1月24日本校迁鄂政治科教官在汉口举行“校务整理会第1次会议”。张治中、恽代英等20余人出席,决定教学计划由恽代英总教官等组织委员负责,以恽代英为主任。
1月27日匪徒黄强伪造符号,于19日深入军校阴谋不轨,经审讯供认不讳,由黄埔戒严司令部执行枪决,以警示奸贼。
1月31日韩麟符在《黄埔日刊》上发表《中山信徒怎样纪念列宁》一文,说明联俄、联共是中山主义的重要部分。毛泽东应邀到“两湖书院”为武汉学生作特约讲演,讲述两湖地区农民运动情况。
2月1日武汉分校成立总队部。
2月2日陶铸在《黄埔日刊》上发表《革命军人的学识与人格》一文,认为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如无正确的学识与高尚的人格,决无成功的可能。
2月3日军校为第5期学生举行第4次政治工作会议。方鼎英与熊雄、杨其纲、谭其镜、韩麟符等出席。熊雄报告1月份政治工作概况。军校已出版《黄埔日刊》22期共72万份,画报4期16万份。
2月4日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为英国水兵在汉口枪杀民众事发表通电,号召国人宣告英帝国主义罪状于世界,联合起来加紧革命。武汉分校被录取学生限于本日至12日到校报到。
2月7日军校为“二·七惨案”4周年发表《告民众书》,熊雄、韩麟符、杨其纲分别为黄埔“二·七”纪念专刊撰文,号召“踏着‘二·七’的血迹前进”。日本东京朝日新闻社女记者竹中繁子等因久慕黄埔之名而来校参观,熊雄出面接待。
2月9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教授帕脱博士偕岭南大学教授史磷书来校参观,政治部张秋人作介绍与解答。
2月10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长沙分校决定招收学生,以长沙小关外教场坪为校址,招收豫、湘、鄂、皖学生1000余人,编为步、炮、工、政治4科。拟名第3分校,学生修业期为1年,后并入武汉分校。军校开会欢迎广东铁路工人第2次代表大会代表,该会赠送军校“青天白日满地红”大旗一面,上书“东方的红军”,以示对军校的称赞。
本书作者1986年11月访问黄埔军校留影2月12日武汉分校发布校令:本校校长职务由邓演达代行,党代表职务由顾孟余代行,张治中为教育长,恽代英为总政治教官。武汉分校和学兵团在武昌两湖书院右院广场举行开学典礼,所招第6期男女入伍生6000余人、来宾200余人参加,邓演达、宋庆龄、吴玉章、于树德等出席,邓、吴在会上训话,蒋先云代表总司令部致祝词。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20)

2月13日武汉分校发布校令,委任一批教官,如徐象谦(向前)为政治大队第1队队长,沈雁冰为政治教官。
2月14日武汉分校成立军医处。武汉分校学生及学兵团正式上课,入伍期为1个月。
2月15日驻湖北各期学生举行集会,发表宣言,通过《驻鄂黄埔各期学生给蒋校长报告书》,推举曾钟圣(中生)等3人面交,报告书希望蒋校长“接受革命群众之要求,表白革命态度于天下”,“以收通力合作之效”。武汉分校成立经理处。
2月16日军校扩大政治工作会议在官长室客厅举行,30余人出席,熊雄、韩麟符、欧阳继修(阳翰笙)分别报告政治教育工作情况,决议设立农村教员养成所,提高本岛及附近各小学教员知识,首届学生50人已开课。校政治部奉令精编“黄埔丛书”。校政治部接暹罗华侨来函,称有位吴百足因销售《黄埔日刊》、《革命画报》,被当地反动政府派军警搜查,吴亦被捕。
2月17日军校特别党部主办的平岗民众夜校正式开学,男女学生70余人。
2月20日军校高级班举行入学考试。校特别党部发表《告民众书》,表示拥护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迁驻武汉,汪精卫从速复职。
2月21日国际工人代表乐易、白鲁德、多列士、汤姆等来黄埔军校参观,军校举行隆重的欢迎会。会场中间悬挂孙中山、列宁像,由教育长方鼎英致欢迎词,英国代表汤姆等发表演说,最后由熊雄致答词,参加欢迎大会的共有6000多人。
2月26日国际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大会开幕。军校向大会致电祝贺,表示“当站在前线,以死力拥护国际反帝国主义之势力”。
2月28日军校高级班学生入校。
3月1日军校高级班开学。《黄埔日刊》发表杨其纲《本校之概况》一文,详述军校执行工农政策、联共政策和联俄政策的情况,具体反映军校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革命特点。
3月3日方鼎英、熊雄为《黄埔日刊》创刊1周年纪念题词。方鼎英题:革命洪钟;熊雄题:东方被压迫民族的呼声,革命军人之道路。
3月5日武汉分校女生队对社会影响日见显著,武汉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第3次筹备会决定,分校女生队代表可选为大会主席团之一。
3月7日蒋介石重新发布通令,禁止军校学生组织同乡会或其他小团体。
3月8日军校武汉分校为纪念“三·八”妇女节举行大会,并发表《国际妇女节告全国民众书》,指出“女子参加军事运动是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始”。
3月10日武汉分校两个政治派别的学生在汉口血花世界剧场为不同政见的论争又起冲突,成为广州“五·一”两派学生冲突之后又一次严重的事件。从此后,武汉分校的分裂斗争事态愈益激烈。
3月12日军校为孙中山逝世2周年举行纪念会和出版纪念专号,强调三民主义不能离开三大政策,批评驱逐苏联顾问和排斥共产党的种种举动。
3月14日熊雄与来校参观的美国世界旅行家福赖奇女士共进晚餐。
3月15日《黄埔日刊》定期每周刊登本校行动口号。本周口号是:(1)拥护总理遗策;(2)奉行联俄政策;(3)奉行联共政策;(4)奉行工农政策;(5)严禁妥协调和;(6)拥护革命领袖;(7)勿忘巴黎公社经验;(8)为“三·一八”烈士复仇。
3月17日湖北省总工会致函武汉分校全体学生,感谢“血花世界事件”的正确处理,表示今后要亲切联合,共同对付一切反动派。
3月18日军校为各部处官佐及学生队官长举办外国文班,分别讲授俄、英、日、德、法5国文学,计学生400余人,在俱乐部举行开学典礼。军校《黄埔日刊》为纪念北京“三·一八”惨案,发表《纪念“三·一八”告全国民众书》,强调接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警惕敌人破坏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本书作者1998年4月访问黄埔军校留影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21)

3月24日熊雄率领军校慰问队前往广州第1医院,慰问第4军北伐负伤归来治疗、休养的官兵。
3月26日武汉分校决定从校长制改为委员制,以谭延辏А⒌搜荽铩€⒋ⅰ⑿烨⒐嗣嫌辔N裎保贰⒌恕€�3人为常委。
3月29日军校为72烈士殉难16周年举行纪念会,发表《告各界民众书》,再次阐述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月3日军校国民党特别部举行师生大会,并有广州民众团体参加,出席者15000余人。大会提出:拥护中央“四大”方案和改选国民党广东省党部议案,以求有利于国共两党在广东的团结与合作。
4月4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3次全体会议,公布“关于军事政治学校决议案”,其中规定,“军事政治学校及各分校为本党培养党军将校之教育机关,此等教育机关须确在党的指导之下”。
4月7日汪精卫由上海抵达汉口,武汉分校师生和市民欢迎者30余万人。
4月8日鲁迅由应修人陪同,应邀前来广州黄埔军校作《革命时代的文学》演讲,论述文艺与革命的关系,特别谈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4月12日蒋介石实行公开反共,在上海开始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及工农革命群众,史称“四·一二”事变。《黄埔日刊》刊登武汉消息:“武汉分校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隶属于(武汉)中央军事委员会”。
4月14日李济深于下午6时在广州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实行“清党”,委钱大钧为戒严司令,指令教育长方鼎英在黄埔本校中进行清党,方鼎英出于对共产党人的同情,私下通知熊雄出走。晚间,李济深与军校负责人方鼎英商议处理军校共产党员的办法。
4月15日蒋介石先后发布《饬黄埔军校不可妄有发言及越轨行动令》、《黄埔军校停止开会令》,不准军校学生开会和议论,说:“如敢违反,定予严办。”李济深奉命组成特别委员会下令广州戒严。凌晨2时,广州开始反共“清党”,黄埔军校师生萧楚女、谭其镜等被捕遇害。熊雄乘船出走时被捕,后囚禁于南石头监狱而被害。史称广州“四·一五”事变。
4月17日黄埔同学会奉会长蒋介石电令,会址由南昌迁往南京,设办事处于成贤街57号,即日开始办公。
4月18日军校集中黄埔长洲岛师生在俱乐部开会,实行反共“清党”,将200余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学生押解往中山舰扣押,分送虎门、南石头监狱囚禁或杀害,史称黄埔“四·一八”事变。
4月22日委任第1期学生邓文仪为军校政治部代理主任,第2期学生胡靖安为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代理主任,奉行蒋介石“清党”政策。武汉学兵团学生一部改编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入伍生,经考试成绩评定就绪,分步兵、特务队各1队,并将华中师范之工兵学生,归骑兵团之炮兵学生。即日迁入南湖开课。
4月23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各期学生讨蒋大会在武昌阅马场举行,30余万群众参加,蒋先云任大会主席,作讨蒋报告。会后把坚持反共、破坏团结的杨引之、陈绍平游街后处决。
4月25日李济深派军队继续搜查黄埔军校,又捕去嫌疑左派分子数十人。郭沫若在武昌总理纪念周上作《蒋逆介石之罪状》报告。
4月27日黄埔同学会驻杭州办事处在杭州湖滨路4号正式成立。办事人员均是黄埔学生,作亲蒋宣传,联络黄埔师生。军校宣传队开赴广州作化装宣传,参加清党示威运动和庆祝国府迁宁(南京)大会,宣传反共。
4月底邓文仪到政治部就任副主任职,代主任。
5月2日军校将桃形证章改为钟形证章。
5月5日黄埔军校在政治部主任邓文仪主持下举行会议,决定增办《黄埔周刊》、《黄埔生活》、《黄埔军人》和《黄埔武力》等刊物,开展反共宣传。
5月9日武汉成立新的校党部,继续办公,组织营救被捕师生和援助脱险来湖北的师生。

附录2 黄埔军校大事记(22)

5月11日武汉中央军事委员会决议: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生连同学兵团编为中央独立师,以侯连瀛为师长,杨树松为副师长,宋汉英为参谋长,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恽代英。
5月12日恽代英向汪精卫、徐谦汇报研究武汉分校的情况说:全校尽贴“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等标语。汪等决定每周中央派人作一次政治报告。
5月15日黄埔同学会奉总司令部令:此后各地黄埔同学会会员,非经总司令部通知及本会介绍者,不得录用。
5月16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特别党部筹备就绪,在武昌两湖书院举行成立大会,叶镛、陆更夫、袁澈等为党部常务委员。沈雁冰在《汉口民国日报》上发表《祝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特别党部成立大会》社论,以示祝贺。
本书作者2002年11月访问黄埔军校留影
5月19日武汉各期军校学生讨蒋委员会为出征发表《送本校同学宣言》,号召同学们:“战胜敌人的包围,冲破白色恐怖战线!”武汉师生组成的中央独立师从两湖书院誓师出发,在叶挺统率下分3路举行西征,与进犯武汉的夏斗寅部队展开战斗。
5月20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开赴武汉前线参加西征。“清党”运动使军校第5届学生党务停顿月余,又组织改选筹备委员会,吴思豫、陈礼文、邵均、邱河清、帅崇兴、胡家骥、邓文仪、张华辅、李继新等9人为常务委员。
5月21日长沙国民党许克祥部制造“马日事变”,长沙分校惨遭摧残,分校政治部主任夏曦等共产党员被迫转移,革命校刊《火花》停刊,学生被迫逃散。中央独立师首战告捷,在击败夏斗寅的战役中共获大炮10门,各种枪900余枝,俘虏1000余人。
5月24日驻汉口校特别党部指挥所属党员,于武昌、汉口、汉阳3处分组向民众宣传。又将广州黄埔军校到湖北的入伍生80余人成立一直属队,直接受中央独立师指挥,开赴前线。
5月26日广州黄埔军校校部“清党”检举审查委员会发出反共《紧急通告》,严令军校师生有不忠于国民党的言论行为时,按“清党”条例细则处理。
5月28日蒋先云在河南临颍大战中英勇牺牲。
5月南京国民政府为军校之发展,决定在南京筹设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而以黄埔本校为预科,是月成立筹备委员会。
6月1日黄埔军校各级党部及组织纷纷改组,第6期入伍生人心惶惶,沙河军校驻地逃散入伍生200余人。
6月3日军校选出第6届特别党部执监委,邓文仪、林英、叶维得、乔家才、陈礼文、邢国福、刘凤龙、刁本卿、胡迈当选为执行委员;方鼎英、吴思豫、胡静安、张华辅、姜容初为监察委员。
6月8日安葬蒋先云和追悼阵亡同学大会在武汉中央军校大操场举行。到会者除本校全体学生外,武汉国民政府党政机关各地工青妇组织均派有代表参加,送葬者达数千人。方鼎英在纪念周上说:“军校清党共捕去官生400余人。”
6月11日黄埔军校发布《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出兵山东京津宣传大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