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翔苍穹-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际上经济是受限于政治,因为政治的竞争性(两者都谋求大国),所以经济的合作基础很不牢。 
由于日本经济这种依赖海洋的脆弱性,使它的全球性影响很容易被他国左右,甚至在两国利益冲突的时候,不得不妥协,这是一个有大国诉求的国家所不能接受的。改变这一点只能通过建立一定范围内的地区霸权,使自己拥有较稳定自主的经济基础。而倭寇首选的目标就应是东南亚,因为马六甲――南中国海――-台湾海峡――日本海是其生命线,而这里恰恰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首要地区,由谁来主导这一地区,就是中日矛盾的焦点。 
俄国的实力式微,而且俄国一直是实行重欧轻亚政策,所以俄国在远东的利益目标主要是经济合作,希望稳定远东,以便面对西方北约和欧盟的咄咄逼人的政治挤压,俄日有北方四岛的领土纠纷,而且倭寇也是美国的基地,所以不会将北方四岛给倭寇,因为此四岛的战略地位对于俄来说,十分重要,其是太平洋出海口的屏障,若落在别人手里,俄就会丧失太平洋的出海口。倭寇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南下,所以决定俄日虽有领土纠纷,但不会导致严重的对立,因为双方的重点没有交叉。 
日本发展道路上有着中国和美国两大矛盾,它要想真正成为大国,只有两条路可走:即利用中国排挤美国或利用美国排挤中国。使自己最终在这一地区达到主导地位。如果日本选择利用中国排挤美国,它首先要担心的是中日联手是否有这个能力,鉴于这里地缘政治方面的重要性(中国作为新的大国的崛起,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全球霸权对其经济的重要性,所以美国决不会轻易退出东亚。只要驻日韩菲的美军还存在,美国在这一地区就拥有事实上的强大影响力。即使中日联手成功驱逐了美国势力,由于中国和日本相比的地缘优势(亚洲国家对日本的传统排斥,日益强大的经济能力,拥有经济资源人数众多的华侨,战争潜力优势),很可能会在尔后与日本争夺东南亚主导权的斗争中胜出,使日本不得不接受刚刚摆脱一个大国的阴影又进入另一个大国的阴影中的处境。由于两国都想成为世界性主导国家,而两国的基础势力范围又恰好重叠,日本在这个势力范围中又处在不利的竞争地位。使日本很难与中国坦诚合作(中国同样难于和日本真正合作),所以这种设想是不现实的,希望国人认清这个事实,倭寇不会与我们真诚合作,对日本我们要政治上挤压它的空间,在国际上弱化其影响力。 
那么另一种与美国合作,排挤中国呢,日本可以通过签订平等的日美保安条约(现在的日美保安条约实际上是把日本置于美国保护下的条约,并不是德国与美国式的在北约中负有平等义务的盟国关系),并取得海外驻军权(意味着修改宪法),改善形象,增加国外投资,扩种军力等方式使美日之间成为一种平等合作伙伴的关系。 
美国以占世界4%的人口消耗着世界四分之一的能源,中国有占世界20%的人口,又是日益发展起来的国家,消耗的资源量正在迅速的增加。美国的全球霸权正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经济利益,中国力图成为世界的一极也是希望能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中国的崛起即意味着打破美国的全球霸权和争夺资源,两国之间有着必然的战略矛盾,这是不可调和的。人权,民主不过是些借口而非实质。由于美国在东亚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日本的支持,兵力的投送也严重依赖倭寇,和日本合作也是可以使美国满意的方案。而日本则可以利用美国的力量限制中国在亚太地区势力的膨胀。取得在这一地区的更大发言权,并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力量拉拢控制东南亚地区,保障这一地区的资源市场,且由于地理上这里和日本不算十分遥远,是日本海空力量可达的范围,也可一定程度上维护日本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在政治上,由于取得这一地区的主导权,加上强大的经济力量。以及与美国合作遏制中国的盟友关系,使日本有了在国际上成为一个重要的大国基础。这无疑是对日本最有利的选择。 
除非日本承认中国在亚洲的领导地位,而中国承认日本的世界政治地位,两国才能避免冲突。但是没有地区霸权作基础,空谈国际影响是没有意义的。而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人口多耗能大的国家,想要保持不受制于人的地位,必须改善它先天不足的地缘环境,从而决定了它必须解决与中国利益重叠地区的问题,而在这些地区,任何一国的让步都等于是把整个地区的主导权交给了对方,所以这种冲突是不可调和的。至于具体美日合作的手段会是什么,则要看具体事件而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这点上看中日之间冲突的可能性是很高的。或者说是必然的。
38
    再来看印度,中国和印度山水相依,互为近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两国的关系始终不尽人意,进一步发展中印关系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障碍。 主要如下: 
1、边界问题 
中印两国拥有漫长的共同边界,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因此,中印之间存在较大面积的的领土争端,并在1962年发生过极不愉快的边界战争。这是影响双边关系的一个重大因素。边界问题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又直接涉及国民的民族感情。中印两国现在都很难指望边界问题在中近期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它从根本上制约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2、西藏问题 
现在,流亡在印度的西藏人超过12万,达赖集团的流亡政府设在印度的达兰萨拉。流亡西藏人在印度所进行的分裂活动,直接威胁到到西藏的稳定,影响到我国西南方向的安全。印度政府在西藏问题上采取了两面性的做法,它一方面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分裂中国的政治活动,但另一方面它又暗中支持达赖集团分裂中国的行径,企图使这个问题成为向中国施加压力和影响的筹码。 
3、三角关系 
中国与巴基斯坦有着十分友好的传统关系,在政治、经济和国际问题上进行过长期有效的合作。中国高度重视巴基斯坦这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每当巴基斯坦遇到困难的时侯,中国总是给予有力的支持,而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巴基斯坦对中国的立场总是表示支持。中巴关系对我保持在南亚的政治影响力,防止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蔓延意义重大。但是,印度对中巴友好关系耿耿于怀,抱怨中国对印度的“安全关切”缺乏“足够的敏感”。尽管中国真诚希望中印巴三角关系呈现良性循环地同步发展,真诚希望印巴之间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在克什米尔地区紧张态势,但印度对中巴关系仍心存戒备。 
4、安全观念 
尽管近年来中印关系得到不少改善,双方在边界实际控制线地区也采取了建立信任措施的行动,但印度对中国仍存在不少疑虑。印度的决策层认为,中国的强大和崛起可能影响印度的国家利益,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严重威胁了印度的战略安全。印度的核试验就是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进行。尽管一个时期以来这种论调有所缓和,其总统和外长也都在公开场合申明“中国不是印度的威胁”,希望“寻求同中国建立友好、合作、睦邻和互惠的外交关系”,但其内心深处把中国视为“最大潜在威胁”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这种看法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使印度国内改善对华关系的努力大为减弱,对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带来消极影响。 
5、贸易问题 
近年来,中印贸易增长迅速,年贸易额已经达到20亿美元的水平,边境贸易也有很大发展。但是,同中印两国的经济规模相比,特别是同中印两国的贸易规模相比,中印双边贸易额在各自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仍显过小。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关系的进展缺乏足够的物质基础,安全关系的改善缺乏足够的经济动力。 
在看到中印关系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同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两国之间改善关系的有利条件也有很多。 
1、对国际战略格局的看法具有相似性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俄罗斯的衰落,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印度作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大国,不愿意看到美国“一超独霸”的国际战略格局,坚持主张建立一个多极化的、“多中心”的世界,争取使自己也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因此,印度在国际政治领域明确谴责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反对由一个或少数国家主宰世界并对其它国家发号施令,反对超级大国充当“世界警察”。在科索沃危机中,印度反对超级大国无视民族国家主权肆意发动战争的行径,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暴行。印度的上述观点,与我对国际战略格局的看法不谋而合,与我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上的主张基本相似。 
2、对国际行为准则的主张具有共同性 
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如何处理彼此间存在的利害冲突,采取何种方式解决彼此间的权益纠纷,以保证国际秩序的合理性,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方面,中印两国都认为,由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各种国际行为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最主要的原则,是国与国之间保持正常关系的基础,也是国际大家庭进行协调合作的前提。其中“互不干涉内政”就是反对把一国的利益和意志强加于他国,反对以施压的手段强迫一国接受他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在人权问题上,两国都认为发展权是人权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权在法律上来说属于一国主权之内的事情;双方都抵制少数西方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的行径,不赞成某些西方国家以经济制裁为手段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的作法。 
3、对经济贸易合作的要求具有互补性 
中国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就把国家战略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印度自80年代末以来,也把国家战略的中心放在振兴经济上。改变各自的贫困面貌是两个国家的共同心愿,加强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是两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中印两国的经济规模都十分庞大,经济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印之间扩大贸易的潜力很大,有待进一步发掘。近年来,中印贸易迅速增长,已从1991年的2亿多美元猛增的1999年的20亿美元,边境贸易也有很大发展。目前,双方正在努力开发对方市场,争取贸易大幅增长。从科技合作来看,印度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技术、农业技术、遗传工程、计算机特别是在软件开发方面的技术,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小高炉、小水电、家电、空间开发等技术也引起了印度方面的兴趣。双方在这些方面取长补短,互相合作,可以加速各自的经济发展,减少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有助于促进两国关系趋向成熟。目前,两国在农业、生物工程、冶金等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几个投资数额较大的合资企业也已开始投入运营,两国政府和工商界之间正在进一步探讨加强这方面合作的途径和方法。 
印度是颇有声望的发展中大国,在国际政治舞台有很大影响力。世界银行根据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将其经济排在世界第五位。在南亚,它更处于“龙头老大”的显赫地位。 
对于这样一个既是我国邻国又是崛起中大国的印度,我们的方针应该是:(一)登高望远,从总体外交战略战略的高度着眼,在推动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与其加强磋商合作。(二)增信释疑,积极稳妥地处理双边关系,缩小“中国威胁”论的市场。(三)求同存异,某些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留待以后解决,但要积极创造条件,保持边界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四)取长补短,不断加强在经济、技术和贸易领域的合作,积极推动与两国均有关联的“中印缅孟次区域经济合作”。 
总之,中印之间应该努力建立睦邻、合作和互惠的良好关系,为亚洲的持久和平与发展做出地区大国应有的贡献。 
但是我们不的不小心一点,前车之鉴啊! 
“在十几年前,正当世人将目光投向中国这个新兴市场之时,许多美国基金经理开始格外关注另外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印度。 
虽然印度吸引到的外资与中国相距甚远,但是投资组合经理们说,就股市投资来讲,印度在许多方面比中国更具吸引力。 
在这个南亚大国诞生了众多具有国际竞争力且管理风格更接近美国竞争对手的公司,这里面包括在纽约上市交易的软件公司Infosys Technologies和Wipro,以及医药公司Dr。 Reddy’s Laboratories。投资者认为,与中国相比,印度拥有更完善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更有力的产权保护措施和对投资者更友好的司法体制。 
印度在经济自由化、降低关税以及对外资开放产业投资方面比中国落后大约十二年,但印度正在缩小这一差距。事实上,印度就在前不久上调了外资对国内私营银行的投资上限,并取消了有关外国公司投资私人石油开采和销售公司的限制。 
印度政府预计,印度截至今年3月财年的经济增长率在8%左右--这一数字与中国对2004年经济的官方预期持平,印度已在外包和客户服务中心这两个业务领域迅速崛起,并在全球保持著领先地位。 
一些经济学家称,印度可能正进入类似于中国在90年代经历的经济快速扩张时期,这将使印度在今后几年跻身成为新兴市场舞台的一个主要角色。投资者对印度在4月份议会选举前沿著市场改革方向行进感到欢欣鼓舞,并预计,在选举结束后印度将会加快改革步伐。 
有人说,“印度似乎正处于一次经济腾飞的起点上,经济的强劲将持续数年的时间。”他们将印度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