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翔苍穹-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之二。印度何足挂齿?
然而,在未来几十年中,印度很可能成为第一个通过脑力劳动而非体力劳动而起家
的发展中国家。笔者不久前曾撰文指出,如果说九十年代的全球化是以制造业打头
阵的全球化“第一波”的话,二十一世纪初期将迎来以服务业打头阵的全球化的
“第二波”。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在“第一波”中占尽优势。但印度目前已经
显示出其在服务业中对中国的压倒优势。那么,制造业和服务业哪个对经济发展更
重要呢?我们只需看一个简单的数据:制造业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只
占产值的14%,吸收区区11%的劳动力;而服务业的份额,占美国经济产值的60%,吸
收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如今服务业全球化正如火如荼,印度正在抢着分这块
更大的饼。
什么是服务业?除了我们理解的餐饮、医疗、零售业外,服务业还包括软件设计,
IT咨询,电话服务,金融分析,工业工程设计,医药研究等等多方面的业务。在这
些领域美国对印度的依赖,已经不亚于其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依赖。美国著名的硅
谷不过拥有12万IT工程师,但印度的Bangalore竟集中了15万IT工程师。美国各大跨
国公司,离了印度人的后援服务几乎都无法运转。举例而言,GE的资金服务部门有
16000印度雇员,GE的John Welch技术中心又有1800个印度雇员。美国政府的财政根
基税收财会,也越来越依赖印度人的服务。今年2万美国人的税表财会统计是在印
度完成。明年预计将有20万个税表将被送到印度。而这些行业,是美国的神经系统。
大部分中国人对此还缺乏基本的知识,印度却已经在抢滩登陆了。
比起制造业来,服务业属于智能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利润丰厚。更重要
的是,印度在这些领域已经发展出自己的名牌企业,能够把赢利留在国内。而中国
的制造业,利润更多的是被外资剥夺,除了解决一些就业压力外,自己获益甚少。
许多美国人,早已把印度视为未来真正的超级大国。最近“商业周刊”出版了一期
题为“印度的崛起”的专辑,对印度的竞争优势作了令人信服的综合分析。首先,
印度是个英语国家,这使之在占领国际服务业市场上具有天然优势。也正是对这一
优势垂涎已久,日本正企图把英语作为其第二官方语言。其次,印度的金融市场较
为健全,小型私人企业容易融资。中国的银行体系还是侧重服务国营企业,尽管外
资滚滚而入,但连孙大午这样的民营企业家都找不到资金,不利于有竞争力的企业
成长,更难以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另外,印度的民主制度,正在开始发
挥优势。司法制度的健全,在保护商业合同、知识产权方面,比中国有效得多。而
服务业比起制造业来,更依赖这样的保护。同时,印度的人口年轻。如今,35%的印
度人在15到59岁之间的工作年龄。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47%,远比中国和美
国的人口年轻。到时即使中国总人口仍比印度多,印度的劳动人口也将超出中国。
而中国将负担更多非劳动人口的福利和医疗费用。要知道,日本从60到80年代之所
以经济发展超过美国,一大原因就是其人口年轻。90年代美国的经济增长之所以超
出日本、欧洲,重要的因素也在于其人口比后者年轻。
印度的崛起,已经不是个神话。而她的崛起,对中国提出的挑战远比对美国的挑战
要大。美国依靠自己的资金和制度优势,完全可以把印度的崛起变成自己发展的动
力。中国则是和印度竞争瓜分同一张廉价劳动力的大饼。所以,如果中国未来几十
年不能改革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资、建立独立的司法制度、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
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就没有根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就会被印度击败。
40
“理性分析一下印度能否赶超中国对我们来说是必要的。
印度是南亚的大国,也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之一。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都是在20世纪中期摆脱殖民主义的束缚,走上民族独立发展的道路。尽管两个国家也有很大的不同,可是如果将印度作为一面镜子,还是可以映衬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很多成功和不足之处。自满永远是成功的大敌,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学习、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对推进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一个历史古国,人类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很多优秀之处值得我们学习。民族独立之后,印度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尼赫鲁总理提出了不结盟思想,对第三世界国家争取一个比较好的和平发展环境有着十分有益的借鉴意义。印度高等教育发达,对我国科教兴国事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甘地是印度的国父,他的宏思想体系包涵很多非常优秀的精华。“我经常与劳动者一道工作,并以此作为我职业的一部分。这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我总是把自己看成是工人和农民的忠实仆人。”这句话说得多么朴实,从某种意义上,这正体现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起飞,诸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而印度似乎变化不大,依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可是,我们千万不可小瞧印度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潮,以软件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高速前进的决心。作为炎黄子孙,谁不希望自己的祖国更快、更好的发展!可是,勿须讳言,我国正面对着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盲目自大,惟我独尊,衰落都是不可避免的下场,而且我国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已经足够让每个中国人深深反省了。只有坚持对外开放,虚心向世界各个民族学习,取人之长,为我所用,中华民族才能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跻身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我想,就“印度能否超过中国”这个问题直接做出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不是很有意义的。看到别人的长处,又同时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的态度似乎应该更为可取。》全文
印度是南亚的大国,也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之一。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都是在 20 世纪中期摆脱殖民主义的束缚,走上民族独立发展的道路。尽管两个国家也有很大的不同,可是如果将印度作为一面镜子,还是可以映衬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很多成功和不足之处。自满永远是成功的大敌,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学习、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对推进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一、从中印信息产业的对比谈起
改革开放 20 年来,中国经济迅速起飞,诸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而印度似乎变化不大,依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可是,我们千万不可小瞧印度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潮,以软件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高速前进的决心。文 印度在新经济浪潮下,有着不少胜于中国的优势:印度中层以上人士的英语能力远远超过中国,印度科技人员的数量在苏联解体后位于世界第二,印度的数字天才比中国更大面积的层出不穷,在美国硅谷问世的 2000 家新公司中有 800 多家是印度人创办的。这些数字不能不说给我们深深的刺激,但正所谓知耻而后勇,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只要严密论证,科学决策,中国在 IT 产业,包括软件产业,都是有可能超过印度,甚至大大超过印度发展水平的。
创新已经无可避免的成为 21 世纪人类进步的主题之一,我国在 IT 领域,有很多充满创新精神的灵活头脑,这怎么可能是一件坏事呢?!美国微软公司只在美国本土,英国剑桥,和中国北京设立了研究院,设立在北京的研究院专门负责当前最热门的多媒体领域的基础研究。可以说,在整体上来看,我们国家在计算科学的基础研究上,特别是多媒体基础研究上,有着很大的优势。 可是,我们国家的计算技术人才分布可以说是哑铃型的,高级尖端创新人才和仅会写几行初级代码的人多,位于中间的能熟练的编程,写出规范的,不带有个人风格代码的软件蓝领是十分匮乏的;印度的优势恰恰在于其拥有大量的规范熟练的软件工人,可以组建大型“外包型”软件加工企业,为欧美大软件公司加工大量小软件组件和编制软件说明文档等,而这正是我国 IT 产业的软肋。但是从长远看,随着软件工人由少到多,培训机构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熟练的常规软件代码加工由于位于整个软件产业链的下游,将不可避免的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一样,利润空间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我国如果保持高端计算科学的基础人才不断涌现,就可以逐步占据软件产业链的上游甚至源头,研发新的优秀算法,大量申请专利,和美国科学家一起参与 IEEE (国际电子工程协会)各种国际标准的制定。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长说得好,卖产品不如买技术(利润大),卖技术不如卖标准。按照目前我国高级计算人才层出不穷的现状发展下去,只要国家坚持政策倾斜支持,引导得当,我国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能从软件产业链的上游分得一大碗羹。 而且只要能很好的消化我们星光集团的给国家的那些技术就是很快的了!
印度软件产业高速发展有其自身的推动因素:政府免税和其他鼓励政策的倾斜,高校普遍开设计算机专业和大量能保证质量的民间计算机学校的设立,印度知识分子普遍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软件公司注意工业流程管理和质量体系的认证,和拥有大量能熟练规范编程的软件蓝领廉价劳动力。我很赞同这样的分析,目前,我国也十分重视软件基础人才的培养,例如在各地建立了很多软件学院,软件企业积极通过 CMM (软件成熟度)和 9000 系列认证,例如用友,金蝶,东软等一批中国企业相继通过了 CMM2 或 CMM3 认证。但是,从更深层次上分析,究其根源,我国软件企业最缺乏的还是高级项目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员。项目管理的失败和不成熟造成大型软件开发非常混乱,每个开发人员没有明确的分工,每个人编写的代码之间接口不匹配,甚至数据类型,变量之间都不一样。系统分析的不成熟则造成每个开发人员编写的代码尽管都符合了要求,整合在一起也能勉强运行,但是,系统不稳定,功能少,错误多,软件脆弱,容易因用户操作不当而整体崩溃;由于设计时没能很好的规划、预留扩展接口,造成升级十分困难,我曾经了解到很多企业的信息化 ERP (企业资源流程控制系统)和 CRM (客户管理信息系统)的每一次升级都是一个推倒了重新再来的十分痛苦的过程。如果我们的企业有很好的系统分析员,即使程序员有编码不规范的习惯,系统分析员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接口描述和模块分化,并适当的总结引导,很快程序员就可以做到规范的编码。如果我们的企业有很好的项目管理人员,就可以从整体上科学的把握设计可以扩展的软件系统结构,以后随着版本不断升高,无须推翻重写,只要把原来空着的接口填上新的功能就可以了,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益。
由于美国经济增长下滑,印度软件业有向欧洲开拓市场的动向。我认为,这恰恰给我们敲响警钟,一味的追求软件的制造,而不作高水准的基础研究是要受制于人的。美国经济增长下滑,就要求把更多的就业机会留在国内,因此外包的工程自然减少。而作基础研究,谁使用你的专利技术,谁就得为你买单,因此很难受制约。
前面指出,我国重视计算技术的基础研究,加强高级项目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员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一味的学习印度软件的发展模式,集中从事低水平的开发,恐怕会失去我国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占据产业链上游的很多宝贵机会。但必须指出,我国目前加强软件学院的建设,培养一大批工程型人才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 印度软件业 70 %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我们却面对着一个被公认为是全球潜力最大、却被外商占据着 2/3 以上份额的 IT 本土市场。工程型人才的大量培养,对争取国内市场份额,消化基础研究的创新成果,将大量新技术迅速向产品转化,都是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朱总理当年在访印的时候,一针见血的指出,我国是硬件加工和生产大国,而印度是软件大国,中印两国相对于竞争,互补的空间还很大很大,朱总理的讲话立刻得到了印度人民的强烈称赞。 中印之间贸易增长很快,但现有贸易多以原料和传统工业为主,因此,在高技术领域,两国加强合作,是很有意义,很值得探索的一件大事。
二、在基础科学领域我国有后发优势的潜质
基础科学的研究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了一个国家真正的创新能力。 '10' 列举了印度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泰戈尔 (1913 年获文学奖 ) 、喇曼 (1930 年获物理学奖 ) 、霍拉纳 ( 美籍印裔, 1968 年获生物化学奖 ) 、昌德拉塞卡 ( 美籍印裔, 1983 年获物理学奖 ) 和特雷萨修女 ( 印籍葡裔, 1979 年获和平奖 ) 。实际上,除去政治味道很浓,意义不大的诺贝尔和平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之外,印度的获奖者为 3 位, 2 位印裔, 1 位印籍,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在 60 年代之前完成的(昌德拉塞卡用广义相对论所做的,导致其获得诺奖的恒星的“昌德拉塞卡半径”计算工作是上实际 30 年代完成的,当时他很年轻)。
而华裔仅物理学就有 5 位诺奖获得者, 97 , 98 ,崔琦和朱蒂文先生连续得奖;提出艾滋病“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