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曳影尘梦-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点缀着珠翠闪闪发光,穿着一身黄色的禙子,里面衬着白色的中衣。她很高贵的样子,浅浅的笑容里带着忧郁的味道:“我回来啦……”她这么跟我说完,然后突然就没有了。于是乎,我醒了以后想:她是谁?她背后有什么样的背景和故事?她说“我回来了”是什么意思?回哪里?回我这里吗?那么,我是谁?
说着说着,好像到了一个很深奥的哲学问题上了。我联系到前面的一个梦,总觉得有什么因果联系,于是,想来就着这个写个故事,把这两个谜一样的梦写到一起去,演绎一个故事聊以慰籍一下自己创作的迫切心情。因为手上拥有的资料还是明代的比较的多,所以,索性就来试着就着这些资料来“杜撰”自己心目中的那段历史的真实,记录下我对那些“知其不可而为”的英雄们的崇敬。
一开始,我想以袁崇焕为主角来写,但是,发现自己的文字掌控力和阅历还不够,担当不了这样的历史大人物的人性塑造和演绎。于是退而求其次,试着来通过另外一双眼睛来看这段历史,以达到我想要表达自己对这段历史的领悟和故事演绎的目的。为了主人公的虚拟身份,我挑来挑去,挑遍了袁身边的每一个人,最终挑中了祖大寿这一门。选中祖家,其实是有两个意图的;第一个,是因为祖大寿后来的降清又叛逃,又降清,这个中间很值得玩味,也很有杜撰的余地;第二个,是因为想要构建一种冲突,男女主角的冲突,这点,在这里,我不想全部和盘托出来,这样就没有意思了,留个悬念吧。
然后,计划似乎是赶不上变化的,真正到了实际的创作中去了以后,发现,历史俨然不会按照你的逻辑去演绎。而且,很多的矛盾冲突如果处理不恰当,虽然结果同历史是一样的,但是,中间的过程会显得很苍白单薄。起初,我真的只是以女主角绎儿的眼睛单纯的去看这段历史的发展过程,但是,更多的是关注于女人的感情和感受,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到对于历史的思考中去。故而,当我把初稿全部写完了之后,才发现,似乎是在写一本实际上的言情小说,而历史,只是做了一个幕布,一个背景,迷失了原本实际意义上所要表达的对历史的敬畏。这点,确切的说,是在我沾沾自喜的把小说的手稿给我的挚友水合璎珞看了以后而猛然醒悟的。
水合璎珞最初在看完我的第一稿之后认为,我过多的局限于了历史的表面,而忽略,甚至敷衍了实际的历史现实。用她的比喻说,我的初稿就像一个过于完美和理想化的故事,一条非常清澈美丽的河流,我舍不得丢一块石头下去,也就自然不会有什么浪花,历史沉积的泥沙,也就很自然的淀不下来,所以,无论表面再如何的好,也不过是无根的浮萍,无法有突破和历史的感觉。
我突然间觉得非常的迷惘,而用词遣句上的不成熟,也骤然使自己在重新阅读修改第一稿的时候,发现了,其实我写的的故事就象一个流水帐,人物单薄而无法透出立体的效果,甚至是,一遍看过去,合上书本,依然记不起什么人的“模样”。于用词用句上,也是没有什么妙笔,宛如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然而是自己的心血所筑,又实在是不舍得丢弃,成为了真正的鸡肋。
那段时间,应该说,是很痛苦的。我找不到一个确切的方向,也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这个“鸡肋”的修改创作。我方才意识到,写一个故事并不是那么的简单,也许,我真的是,把写文章想象的太简单了。这样的一部长篇,对于一个熟练的作家而言,也未尝是能游刃有余的。历史小说,积累的远远不止是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资料,而更多的,是你对历史的思考,反省,审问。如果,你的阅历或者人生经验还没有到这个层次,那么,好高骛远的想写历史小说,只能让自己陷于尴尬,就象我一样的痛苦。
水合璎珞对于我而言,或者换言之,对于我写作而言,应该是帮助最大的人,也是实际上我的“脂砚斋”。堪为知己吧。她的为人比较的淡泊,而思考问题的角度,恰恰是我思考的盲区。所以,打个比方说,如果我的构思把一个人物逼到了死角,天地不应的时候,那么,水合璎珞可以让他起死回生。《燕齐兴废书》中的火泽睽一角,其实就是水合璎珞在现实中的翻版。她是充满着独特智慧而又谦恭的人,对于很多的东西,很多的历史,她的眼光是独到的。而于写作,或者说是写故事,她埋伏笔的本事实在是很让人叹服。所以,如果说《曳影尘梦》能够完满成稿,拿得出手,应该有她的一份大功劳。我说过,到那一天,我要好好谢她,酬知己。
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正式决定开始对《曳影尘梦》进行大幅度的修改和整合,这个是下了很大勇气的,也是我和天的一个赌局。我不知道前面的路会怎样,就好像,我把故事贴在版上,并不奢望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乾坤扭转,而只是以一个平静心来讲一个故事,我的故事,这个就足够了。之前的努力修改,日以继夜,只是为了这个故事更唯美,更完整,更能让读故事的人了解我对那段历史的思考,了解那段不应该忘记,并应当反思的历史。
我首先对所有的人物进行了人物设定,这个源于做动画和设计工作之前的习惯,是一个准备工作吧。我整理了史料,重新来给里面要写到的每一个人画文字的“白描”,性情,语言,动作,心理,我全部都做详细的设定,包括前期和后期的心理变化,我都做了周详的考虑。我一边按照历史给人的感觉去猜想,一边按照本身设定的性格来做推测,研究简单的心理学。去揣测这样一个人,心理是这样的,性格是这样的,他会说什么样的话,什么事情他不会做,什么样的事情只有他会做……等等的一系列的问题,我都要设身处地的想好了,写下来。毕竟,故事里部分的人,特别是男女主角直接就是虚拟的,历史上有的人好掌握一些,那么虚拟的,就是一个很挑战的工程了。男女主角其实还不只是一对,除了一直贯穿的一对以外,其他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对的故事,我都会精心去写。或是知己,或是“明月照沟渠”的,或是有缘无分的,或是坚贞不渝的……都要当主角来写。换言之,就是每一个章节都有主角,每一个章节都要用心来设定。这样才能把人物塑造立体,才能出彩,才能让读故事的人记住人物,记住历史。
人物,不能脱离历史的背景。这个是我写故事以来的最大的感触,也是最痛苦最难把握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在这里,讲述我写故事的心得的时候,一定要说出来,让有志写历史故事的同道能够了解和借鉴吧。一开始的时候,这种感觉很难把握,需要锤炼,过程很复杂,也很痛苦。总是感觉平,总是觉得撤开了历史背景,拿到现代来说,也不为过,照样行得通。于是,尝试着把当时的实物,服装,生活习俗等等带进去写,希望能有所帮助,能够带入历史的感觉。让人物撤开历史背景,所说的话,做的事情,就无法完整的存在。
因为写的是明代,所以,关于明代,特别是明末的社会生活习俗,流行的服装样式等等,都一一查找了资料,甚至于海禁的相关内容,走私的黑话也一并进行了了解和整理。而后半部,视角放到了明朝的对立面,也就是后金,那么,需要大量的蒙古族和满族、朝鲜族的生活习俗,穿着习惯,以及语言。特别是蒙古族等等的语言,实在是个难题,到今天,我仍然不敢说了解了,能灵活的用了,只能是掐着时机往故事里加。在这个时期,我开始疯狂的沉迷于民俗的研究,历史地图和地名的考证研究等等,包括距离,海里等等的,都努力做到精准。因此,从那以后,对东北有了怨念,非要去东北看看,彷佛才能写出地道的好文章来。不然总觉得是在纸上谈兵,不得劲。不怕大家笑话,我是逢东北人就打听东北的生活习惯,学东北话,整理东北话的用词,去吃东北菜,找感觉。东北什么时候下雪,什么时候最冷,什么时候什么节日习俗,都去打听。然后,遇到满族和蒙古族的人,就打听传统的生活习俗,语言忌讳等等的,甚至捣腾到了人种的外貌和血统。连人家满族朋友都说我快变态了。说起来,我自己也真是有点吃不消自己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哇!
临江仙 破玉词(2)
加入当时的时代风物以后,的确对写故事有了一定的帮助,但是,仍然不是非常的明显。那么,我就去考虑,加入另一种方式,就是对当时的局势和政治制度进行思考,透过这个来间接的写人物,塑造人物的性格,以及命运的由来。这一点,似乎比带入时代风物难上百倍。因为阅历的关系,我无法考虑到更细微的细节,构思更精妙的解释,故而,做的还很不够。这个只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来进行表现,比如对海禁的想法,对用兵策略的想法,对科举制度的想法,对时局的分析等等,只能是通过人物来表现。固然说,对于人物在时代背景下的塑造有了很大的帮助,但是,还是不够,人物的形象虽然不再是单薄的剪影了,然而,说他有血有肉,还是欠火候。
人物的塑造最不能缺少的,应该还是心理的描写,这个是在我进行到人物大刀阔斧的改革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的关键。人物的心理塑造恰恰是最难于把握的,因为你必须要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人物,才能对其的行为和语言的动机进行把握和演绎。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历史资料的记载来进行演绎和合理的猜测。而直接就是虚构的人,他的心理活动,说话动机又要怎么来设计,这个,需要点技巧。确切的说,我个人目前为止,还没有到这个层面上,水平还是很低的,这点我要承认。因为原先我就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对于细腻的感情和心理活动实在是考虑甚少。那么,我选择了一个更容易表达的方式来从侧面表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是细微的动作,细微的表情变化。虽然正面直接进行的描写更多一点,但实际上,我所依赖的,还是这些细微的东西所能表现的深度刻画。也许并不是很唯美,但是,也是一种对自己表述能力的挑战吧。成败与否,只能看到故事结尾的时候,看故事的人能有几个认可了。
对于人物性情的细微和侧面的描写,是得益于水合璎珞的写作风格的熏陶,以及张爱玲和李碧华小说的精华吧。水合璎珞与我的写作风格是比较迥异的。她擅长于细节的刻画,人物的心理和语言的揣摩,这点,我主要是在跟她合作《燕齐兴废书》的时候逐渐体味和总结出来的。用她的话说,我是杭育派,她是婉约派。杭育派固然在写一些大型的场面的时候可以尽显其长,但是心理性情的刻画,说到写人,还是婉约派的跟容易出彩,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这话我说的远了,毕竟我不是作家,只是个写自己故事的人。但是,她笔下的人物,都能够很容易的把握性情,跃于纸上。这个是她的长,我努力吸收了她的长,也不知道是不是运用的很到位,或是有了自己的特色。不过,在这个方面的长进可谓是得来不易的。为了做到这个细心和敏感,我在生活中一改长久以来看书的独观大略的习惯,而强迫自己刻意去放到最慢的速度看书,特别是名家的作品。因为只有放慢速度,才能品味到其中的好处,特别是细节和精华涵义。这点,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建议许多希望提高自己文笔的人,这样品读好文章,才能有所收获。我当时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来读书,把小说搁下来,封笔看名家的东西。一边拿着笔,一边捧着书,边看边圈点,每天只看三页纸。这时,我才发现,很多的词平时都没有注意到,但是绝对是浑然天成,不可替代的绝妙好词。这个,只有读慢了,才能了解到,品出来。若说用词,我个人比较推崇的是三个人的用词,一个是张爱玲,一个是李碧华,一个就是老舍。张爱玲的用词很值得琢磨,一时间是很难看懂的,得嚼;李碧华的用词,很妖,很唯美,很具有经典意味,换了别的偏就没有这个效果了;老舍的,不用说,很白描,很有轮廓和线条感,容易出效果,虽浮白去雕饰,但是,朴实而见真情,出效果。
另外,一个题外话,建议想提高修辞水平的人去看《红楼梦》,特别是香菱学诗那段,对修辞的解释和总结比较的精辟,值得玩味。我想,只要用心读了,会有很大的收获。因为,我也读了很多遍,每一遍都有不小的收获。关键还是在领悟吧。但是,切记,不能为了用词而用词,为了唯美而矫情,这样的话,文字是美了,效果出不来,也只会造成一种匠气和火气,不自然,没有水到渠成的成效,反而有无病呻吟的嫌疑了。
当文字问题初步解决以后,我就正式开始了再次的大修。先调整了原来的故事结构,找到一些缺乏交代的地方,以及应该加以笔墨刻画的地方,进行架构上的调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怎么让文章更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历史最终的发展潮流。那么,我就建立了一个中点,整个这部故事的中点,就是袁崇焕的死。从他的死开始,故事开始转向了,向另一个高峰发展。也就是一个分水岭。他死之前的女主角确切的说,其实是个孩子,很多的世事都还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而他死之后,女主角开始成长了,在心理上开始成熟了,开始真正的思考人生了。所以说,由此,我又确定了女主角的整个心理成长作为了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从一个任性骄横的贵族千金,变成一个能忍辱负重的女人,这个中间的转变,我想,一两句话是无法表达的,这个过程也是漫长的,需要从量变才能到质变。这个量变怎么来积累,我考虑了很多,也就埋下了许多的伏笔。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伏笔,她的前辈,她的丈夫等等,一个一个的故事和遭遇,都作为她人生成长变化的伏笔。不再只是通过她的眼睛来看当时的风雨飘摇,而是切实的,从她的命运来写,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