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脂点江山-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说在凤仪亭边和吕布相会。貂蝉对心上人一番哭诉之后,以“此身已污,不得复事英雄”刺激吕布“尝不到葡萄,抱不得美人”的心理痛痒,然后“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跳来”,以死明志。自然,吕布舍不得,慌忙抱住。接着,貂蝉看他似乎仍心存芥蒂,害怕董卓老贼见疑,又以激将法刺激他,然后加上大把大把的眼泪,搞得吕布是“羞惭满面,重复倚戟,回身搂抱貂蝉,用好言安慰”。最后终于等到董卓“醋意大发,掷戟刺布”的预料局面。至此,貂蝉圆满地完成了她第一阶段的任务。
再看她在董卓面前的表演。当董卓假意要将她赐予吕布时,貂蝉佯装大惊,哭闹,“宁死不辱”,为表示对董卓的忠贞,还“掣壁间宝剑,欲自刎”。这一哭一闹,不但彻底抹去了董卓的疑心,而且激起男人的虚荣心。于是,董卓弃谋士于不顾,陷入貂蝉精心设计的“红裙圈套”,最终使得吕布不顾伦理亲情,毅然选择背叛,“一戟直透咽喉”,亲手断了老子的性命。对于貂蝉传奇般的“卧底”事迹,有诗赞曰: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最莫名的结局
貂蝉的出色表演,使王允的计划实施得天衣无缝,顺利地铲除了朝中一大祸害,圆满地实现了一个至今依然被津津乐道的历史传奇。
但关于她的最终归宿,《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及。在元杂剧、野史典籍或民间传说中,倒是有几种耐人寻味的说法。说法一,如《白门楼》所述,在董卓被诛后,正式成为吕布之妾,后在白门楼吕布被斩时,一同死去;说法二,如《关公月下斩貂蝉》所言,吕布被斩后,貂蝉被曹操送给了刘备,后来被关羽斩于月下;说法三,是野史记载,关羽向曹操索要此女,纳为妾氏,并随关羽入蜀,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说法四,貂蝉在董卓被诛时,归隐田园,“化清风而去”,不知所终。
对于这样一个介于历史和文学之间的人物,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哪些是文人的渲染和演绎,又有哪些是历史的细节和真实,都难以说清。如今,关于貂蝉的故事,依然鲜活在人们的文化记忆中。她已经幻化成一个历史背影,一个美丽的符号,成为我们传统文化里不可复制也是独一无二的人文风景。这样的美人,也将超越历史,永存我们的记忆之中。
四大美女中,除却杨贵妃,其他三位都张扬着一种“以身救国”的悲情基调。但貂蝉最是与众不同。一是她的主动请缨,二是她完成任务的复杂程度和艰巨难度。她的身上,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充满了巾帼的豪情。然而,女性以性为交易,以扼杀情感为代价,换来的政治成果再伟大,我们也不该引以自豪。千百年来,再漂亮的容颜,再神圣的使命,她们最终扮演的角色,也只是政治博弈的利器和筹码。
独孤氏:性格奇妒的强人(1)
独孤氏(553—602),名伽罗,祖籍云中(今大同),寄籍洛阳,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第七女。初,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故将独孤氏许配给他。杨坚即位之后,独孤氏被封为文献皇后。文献皇后很有政治才能,她性颇仁爱,但性犹妒忌。仁寿二年(602年)八月,独孤氏病逝永安宫中,终年50岁。
显赫的家世
独孤氏是隋文帝的老婆。
她很有“旺夫运”,这可能与她显赫的家世有关。独孤氏的祖先来自漠北的鲜卑族,后随北魏拓跋氏入主中原,最终定居在中原境内。她的父亲独孤信“雅有奇谋大略”,曾助北周宇文泰开创霸业,因“功参性命,望实俱重”的军功得以加官晋爵,任北周大司马,并被封为河内公,与宇文泰等并列为府兵柱国大将军。除此之外,他还眼光如炬,选女婿非常准,七个闺女中,有三个做了皇后。大闺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老四嫁给另一柱国大将军李昺,生唐高祖李渊,后被追谥为元贞皇后;闺女里最小的,便是我们要讲的隋文帝的文献皇后。难怪《北史》、《周书》皆叹曰:“周隋及皇家,(独孤氏一门)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当初,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觉得将来必成大业,便特地将年仅14岁的小闺女许配给他。事实证明,杨坚娶对了老婆,独孤氏也没嫁错对象。后来,独孤氏给他生有一女五子。他们唯一的女儿杨丽华长大后嫁给周宣帝宇文赟,被立为“天元大皇后”。这样,独孤氏的姐姐是皇后,女儿又是皇后,真可谓“贵戚之盛,莫与之比”。
有一次,周宣帝宇文赟与杨皇后小两口吵架,皇帝本希望杨皇后服软认错,可杨丽华竟“进止详闲,辞色不挠”,搞得周宣帝很没面子,勃然大怒,“遂赐后死,逼令引诀”。虽然当时杨坚功勋卓著,封为北周上柱国,掌握全国兵马,在朝中威望日重,但取代北周的时机还不成熟。若是皇帝一发威,杨氏不仅富贵堪忧,可能还会招来满门抄斩的大祸。独孤氏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得知消息,马上亲自入宫请罪,跪在殿前叩头不止,以至血流满面,终使得周宣帝收回成命,保住了杨皇后,也保住了杨氏一门的身家性命。
后来,周宣帝死,小皇帝宇文阐继位,年仅八岁。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总领百官,都督内外诸军事。当时,杨坚步步进逼,除了名号,无论威势还是形制都已经是皇帝的待遇了。可他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怕天下人说闲话。这时,又是独孤氏给杨坚送去一颗定心丸,她说:“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她的意思是,都已经这样了,就别装了,赶紧坐上去吧。于是,杨坚终于废掉周静帝,自称皇帝,建立了隋王朝,而独孤氏也被封为皇后。由此可见,独孤皇后是一位很有见地、目光长远的女性。史书上说她“谦卑自守,柔顺恭孝,不失妇道”,是母仪天下的好典范。这大概是家里出的皇后太多,经验丰富的缘故吧。更难得的是,她生活俭朴,不好华丽,就是喜爱读书,识达古今,因此颇受隋文帝的敬重。
《隋书》上曾记载这样一件事情:突厥人向幽州总管推销一箱价值800万元的上品明珠,幽州总管就呈报独孤皇后,怂恿她买下。她婉言谢绝,说:“我不需要这些。如今戎狄屡次侵犯,将士征战疲劳,不如奖赏有功之士。”此举立刻传遍朝野,受到百官称赞。大家都觉得有此国母实乃大隋之幸,隋文帝也因此更加敬重和喜爱她。
独孤皇后公私分明,颇识大体。有一次,她的表兄大都督崔长仁触犯王法,按律当斩。隋文帝看在皇后情面上,有意放他一马。但独孤皇后却进谏说:“国家之事,焉可顾私!”文帝闻此言,深为其动,遂将其按律处死。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另一件事,她的异母兄弟独孤陀因滋酒逞凶、残害百姓,受了皇后指责,便怀恨在心,曾以猫鬼巫蛊诅咒皇后,按律当斩。皇后虽然也很恼火,可最后还是请求文帝赦免其罪。她说:“如果独孤陀蠹政害民,妾不敢为其说情,但如今他只是因为诅咒我而犯罪,所以胆敢请求留他性命。”于是陀被免去死刑。
独孤氏:性格奇妒的强人(2)
史书上说她每次给皇帝进言或谈论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往往很合隋文帝的心意,也令众人敬服,宫里将她与文帝并称为“二圣”,由此可见她的威望之高。
奇妒的性格
独孤皇后千好万好,只有一点非常不好,那就是嫉妒心特别强,甚至有些离谱。
当初,她嫁与杨坚时,就让他发誓“无异生之子”,就是说,不准他跟其他女人有孩子。在男权至上的封建时代,这种话可能只是小两口蜜月期的戏言,但独孤皇后就有本事让它成为事实。她的办法就是形影不离,让其他女人没有机会接近杨坚。特别是杨坚当了皇帝以后,更是紧紧盯着,不给他犯错的机会。每次上朝,他都要跟着文帝,同坐一辇,把他一直送到朝阁,她则在殿下静静等候。待散朝之后,又同辇返回内宫,真是两情相悦,相顾欣然。这样的行为,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地坚持着。同时,对于朝堂上讨论的国家大事,若觉得有所不妥,她也会“随则匡谏”,使杨坚受益匪浅。想想妻子与自己患难与共数十年,总是一心一意辅助自己,惠心可嘉,文帝自然心里畅快,后来还颇为自豪地对大臣夸耀道:“朕旁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若前代,多诸内宠。”
可她总是这样一本正经,张口一个“为天下百姓计”,闭口一个“谋社稷之远虑”,日久天长,也终会产生“心理逆反”。再加上几十年看一张老脸,便是再爱,也终会有审美疲劳的。
所以,作为男人,杨坚也很郁闷压抑。终于有一天,他逮住了发泄的机会。在仁寿宫,他无意碰上一个姓尉迟的宫女,颇有美色,“见而悦之,因此得幸”。尝到甜头后,第二天下朝又准备去私会尉迟女,却遍寻不见。一问原来是独孤皇后醋意大发,将其“阴杀之”。杨坚一听大怒,觉得这皇帝做得太窝囊,太憋气,便单人匹马,跑出宫门,钻进深山谷里独自生闷气。后来两位重臣高颎、杨素得知,急急追来,“扣马苦谏”。这时杨坚委屈得泪流满面,叹息说:“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颎劝解说:“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杨坚这才有所顿悟,在山中“驻马良久”,直到半夜才返回宫里。
独孤皇后也知道自己做得太过分,又是担忧,又是愧疚,到杨坚回来,立马“流涕拜谢”。高颎、杨素两位大臣又从旁好好劝解,终使得隋文帝杨坚回心转意,并“置酒极欢”。而独孤皇后此后也有所收敛。从这件事不难看出,独孤皇后的嫉妒心虽重,可两人感情更深。要不,贵为皇帝的杨坚也不会跑到深山里哭鼻子,早就把她废了。一个皇帝怕老婆怕到这份上,也是够难为他了。
独孤皇后的嫉妒若只是因为爱她的丈夫也就罢了。可她澎湃的醋意竟溢到朝堂之上,宫门以外。史书上说,她后来竟连大臣的小妾都看不顺眼,每“见朝士及诸王有妾孕者,必劝上斥之”。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估计是更年期的心理异变吧。
当时,有个叫高颎的大臣,就是曾在山里劝导过杨坚的那位,是隋朝的开国元老,德高望重,与独孤皇后的娘家也有着深厚的交情。原配夫人去世后,身为相国的高颎很是伤心,曾对独孤皇后说:“瑟弦骤断,唯斋居诵经而已。”这话深受皇后赞叹。可不久传来相国爱妾生子的消息,令独孤皇后火冒三丈。她认为高颎表里不一,想他表面上痛念亡妻,暗地里却宠爱小妾,更是觉得愤怒,再想起当时高劝文帝时讥讽自己是“一妇人”(其实高颎说的“妇人”是指尉迟宫女),心里更是怀恨不已。于是在文帝耳边猛吹枕边风,不让高颎的日子好过。真是不明白别人生孩子和她有什么关系?可见,女人的嫉妒心,一旦失去控制,真是可怕。
遗憾的短视
更过分的是,她还强力干涉儿子的夫妻之事。在她晚年,好像越来越见不得小妾,特别是小妾生孩子。她曾定过一个荒唐的规矩:“后庭有之,皆不育之,示无私宠”,恨不得大家都要从一而终,估计这也是更年期焦虑症的表现之一。而她一生犯的最大错误,便是鼓动杨坚废了太子杨勇,而改立晋王杨广。废太子,最大的理由就是嫌杨勇不爱正室元妃,而爱小妾云氏,还跟云氏生有一子。而立杨广,也是因为杨广巧妙利用了她的弱点,装出一副节俭仁孝、不好声色的样子。据说杨广府里的偏妃或宫女有孕都偷偷打掉。真是没见过这样做母亲的,都管到儿子的性生活上了。
独孤氏:性格奇妒的强人(3)
也许正是这种泛滥的嫉妒心让独孤皇后心神俱扰,刚刚50岁便重病不起,很快就一命归西。皇后死后,文帝终得以解放,放纵声色,其中最宠幸江南美女宣华夫人陈氏和容华夫人蔡氏。由于贪欢过度,一年之后便身染重病,卧床不起。这个时候,文帝又想起他的皇后来,不免有所感念,有所懊悔,辛酸地对侍者说:“使皇后在,吾不及此。”
而事实证明,独孤皇后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她所推崇的“节俭仁孝、不好声色”的晋王杨广,其实恰恰是个不扣不扣的骄奢荒淫的家伙。在老父亲病重时,他便敢在父王的寑宫里调戏父亲的宠妃陈夫人。这时,杨坚才恍然大悟:“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只可惜,后悔已晚,祸根早已埋下,悲剧已经开始上演。
如果独孤皇后地下有灵,知晓她所选择的杨家接班人是这样一个大淫虫时,不知会作何感想?两人若在九泉之下相会,执手相看泪眼,除却悲叹,还能怎样?
几千年的帝王家史,大概只有独孤皇后享受了“一夫一妻”制的待遇吧。“孤家”配“寡人”,也真可谓绝配!我们必须承认,身为一个女人,独孤氏最大的幸运便是嫁对了人,虽然谈不上“驭夫有术”,可还是很成功地“管住”了她的男人。难得的是,她没有用政治的手腕(或阳谋,或阴谋)来处理夫妻关系,只是以女性的本能,娇蛮地爱着她的男人。更难得的是,身为帝王的杨坚,竟容得了她,而且是一辈子。也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
长孙皇后:母仪天下的榜样(1)
长孙皇后(601—636),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升储登基以后,被立为皇后。长孙皇后生性节俭,母仪天下。贞观十年(636)六月,长孙皇后在后宫立政殿去世,年仅36岁。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
她用伟大的母性温暖了一个时代,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不朽的传奇。
爱护丈夫以情为本
长孙皇后是隋朝一位将军的女儿,身上流有鲜卑族的血液。《唐书》上说她“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自小便显示出非凡的一面。她的舅舅高士廉曾给她算过卦,卜卦的人说她“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贵不可言,以后必将“辅相天地之宜而左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