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 秒-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如何来解释这一普遍的倾向呢?你也许认为这和物质主义者想获得时髦商品的渴望永远得
不到满足有关。但实际上,这个问题与花钱本身无关,而是与怎么花钱、让谁从金钱中受益有关。
物质主义者一般都是自我中心的。研究表明,当向他们提供假想的四万美元时,物质主义者打算
花费的平均金额是其他人的三倍。同时,请他们对一些陈述(比如“我喜欢邀请客人来家里做客”、“我
经常借东西给朋友”)打分以表示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关心别人时,他们的回答也表现 比较自我中心。
而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伊丽莎白杜恩的研究表明,这种表现会严重妨碍人们获得快乐。
杜恩及其同事已经对收入、花费和快乐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好几项研究。{23} 在其中一项全国调查
中, 与者们被要求为自己的快乐程度打分,说明自己的收入状况,并提供一份详细的他们给自己和
他人买礼物,以及捐赠慈善机构所花费金额的清单。在另一项研究中,杜恩衡量了一些公司职员在分
得3000-5000 美元公司红利之前和之后的消费模式对其快乐程度的影响。类似的研究结果再次 现
了:将更多的收入花在别人身上的人,比将更多的收入花在自己身上的人更快乐。
当然,对此表示怀疑的物质主义者会争论说:研究者们将因果关系弄颠倒了,并不是花更多钱在
别人身上才让你快乐,而是快乐的人才会花更多的钱在别人身上。这个问题很有趣,而杜恩和她的团
队通过一个聪明的实验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一个简单但绝对原创的研究中,他们给 与者们装着5 美元或者20 美元的信封,并要求他们在
当天下午5 点之前将信封里的钱花 去。这些 与者们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被要求把钱花在自己身
上(比如自我放纵一下,给自己买一份礼物),另一组被要求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比如给朋友或家人买
一份礼物)。结果,“快乐的人才会把更多的钱花在别人身上”的预言落空了,事实表明,花钱给朋友
或家人买礼物的人明显比花钱给自己买礼物的人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就埋藏于你的大脑之中。俄勒冈大学的神经学家威廉哈堡及其同事{24} 给
实验 与者们100 美元的虚拟银行存款,然后请他们躺在大脑 描设备中。 与者们首先看到自己的
一部分钱通过强制税收的方式给了一些有需要的人,然后被询问是否愿意将剩下的钱捐献出来或者留
给自己。大脑 描的结果显示,当 与者们看到自己的一部分钱送到了有需要的人那里时,他们大脑
深层的两个原始区域 尾状核和伏隔核 变得活跃起来,而当 与者自愿捐献一部分钱的时候,
这两个区域尤其活跃。当我们大部分基本需要 (比如品尝美味的食物或者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满足
时,这两个大脑区域也会活跃起来,这说明在帮助别人和获得快乐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大脑联系。
因此,从科学上讲,如果你真的想通过购物疗法来摆脱忧郁,那就通过帮助别人来帮助自己吧,
因为作为回报,你的大脑产生的直接反应会让你感觉更快乐。
当然,你也许会说你真的没有多少钱来捐献给别人。尽管这样,善行也是随处可及的。几年前,
快乐研究专家索尼娅留波米斯基和她的同事安排一组 与者连续六周每周做五件无需花钱的善事。{25}
这些善事都非常简单,比如写一张表示感谢的便条、献血或者帮朋友做一件事情。有的 与者一天做
一件善事,有的 与者一天做五件善事。那些一天做一件善事的人显示出有一点点的快乐度增加,而
那些在一天内就将五件善事一口气做完的人却难以置信地显示 ,他们的快乐程度增加了40% 。
【心理学链接:物质主义的根源】
是什么让人们变得物质主义?对爱的占有来源于人们的性格、童年经历或者成年以后的生活经历
吗?根据心理学家兰恩格查普林和德博拉罗德约翰的研究,物质主义植根于人们早期的童年生活,并
且主要受较低自信度的驱动。{26} 通俗地说,物质主义者由于缺乏自信,所以需要通过对物质的占有
来增强自己的信心。
这一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者首先安排一组8 到18 岁的孩子完成一份标准的测试自信度的调查问
卷 (其中的一些评估问题包括“我对自己的形象很满意”,等等)。接着,研究者向孩子们展示了画有
各种形象的图片,这些图片内容涉及五个方面:爱好(比如“野营”、“溜冰”),运动(比如“橄榄球”、
“网球”),物品(比如“新鞋子”、“个人电脑”),人物(比如“朋友”、“老师”),以及成就(比如“
得好成绩”、“学会一种新乐器”)。研究者请孩子们看这些图片,然后自由挑选其中一些图片,将它们
组合起来说明“是什么让我快乐起来”。这个有趣的实验可以使研究者通过发现物品在选择中所占比例
来评估每个孩子的物质主义程度。结果显示,自信和物质主义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自信度越低的孩
子表现出来的物质主义倾向越强。
但是还有别的原因和结果吗?会不会是物质主义导致缺乏自信呢?为了检验这一可能性,研究者
又安排这组孩子在纸盘子上写 自己的优点,然后根据这些优点分别对每个孩子进行了充分的赞美和
表扬。这个简单的写满“我的优点”的纸盘显著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为此将原
来选择的“物品”减少了一半。这个实验再一次证明了较低的自信度会导致较强的物质主义倾向,而
这一倾向在童年时代就形成了。不过,这个实验也向我们说明了,就像只需花一点钱在别人身上或者
日行几善就能变得更快乐那样,一个纸盘和片刻时间也足以改变人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
59 秒:快乐购买法则
购买经历而非商品:想花钱买快乐吗?那么把你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用来买经历吧!你可以 去吃顿饭,听场音乐会,看场电影或演 ,可以远行度假,去学舞蹈, 去写生,去蹦极,等等。事实上,
你需要参与到任何让你和别人待在一起的机会,并在事后将你的经历告诉别人。当你花钱买 乐的时
候,请记住,经历才是你花得其 的东西。
给予比接受更好:不论是跳激情四射的舞蹈,还是在惊险刺激的蹦极中尖叫,都不能带给你长久
的快乐。如果你问人们究竟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更快乐还是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更快乐,恐怕大多数人
都会选择前者。然而,科学研究却提供了相反的事实:人们给予别人而不是自己之后往往表现得更快
乐。当然,你不必真的把自己大部分收入用来捐献或者给朋友、家人和同事买礼物,实际上,即使是
最小的礼物也会迅速给人们的快乐带来巨大而持久的变化。花几美元给别人买一份小礼物将会成为你
最好的投资。如果你真的无法把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捐献出来,那么请记得一天做五件不花钱的善行,
这同样能给你带来巨大的 乐。
快乐就是一支铅笔
在经历某种情感和思想时,人们的行为是高度可预测的。比如,当他们难过的时候,他们会哭;
当他们高兴的时候,他们会笑;当他们表示同意的时候,他们会点头。当然,毫不奇怪,根据“本体
心理学”的观点,倒过来也是一样。你可以让人们以某种方式行动,从而导致他们感受到相应的情感、
形成相应的思想。这个想法最初存在争议,但逐渐得到了一系列科学实验{27} 的支持。
在一项经典的研究中,一组 与者被要求皱眉(或者用研究术语来说,“缩紧皱眉肌”),另一组
与者则被要求面露微笑(“舒展他们的颧肌”)。这个简单的面部表情控制,对 与者的情绪产生了意想
不到的巨大影响,微笑的参与者比皱眉的参与者感觉到了更 的快乐。
另一项研究的 与者被要求观看闪现在一个大型电脑屏幕上并不断移动的不同产品,然后说 这
些产品是否讨他们喜欢。{28} 有些产品是垂直移动的(这导致 与者在观看的时候点头),有些产品
是水平移动的(这导致 与者在观看的时候摇头)。结果表明,参与者喜欢的产品大 是垂直移动的产
品,而正是点头和摇头的动作促成了他们无意识的选择。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寻求快乐。人们在快乐的时候微笑,但也因为正在微笑而感到更快乐,即使
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微笑,这一效果也仍然存在。
在1980 年代,费兹斯塔克和他的同事们请两组 与者对盖瑞拉森的喜剧卡通片《极地》进行评价,
并打分表明他们感觉到有多快乐。{29} 一组 与者被要求用牙齿咬一支铅笔,但要确保铅笔不碰到嘴
唇。另一组 与者则用嘴唇而不是牙齿含住铅笔。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用牙齿咬住铅笔的 与者
的面部肌肉被迫进入微笑状态,而仅仅用嘴唇含住铅笔的人则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实验结果表明,
与者所体验的情绪与他们所展露出来的表情相符。那些被迫微笑起来的人比被迫皱眉的人感觉更快
乐,对卡通片《极地》的趣味性评价也更高。其他研究{30} 则表明,当人们停止微笑时,快乐并不嘎
然而止,而是继续逗留,影响着人们行为的许多方面,包括以更积极的方式与人沟通、更愿意回忆愉
快的往事等等。
这类研究所传达的信息是很简单的——如果你想快乐起来,那就表现得像一个 乐的人。
59 秒:获得快乐的简单方法
微笑:有很多可以带来快乐的行为可以迅速地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当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行
为就是常常微笑。这种微笑不是那种转瞬即逝、不易察觉的微笑。与之相反,研究结果表明,你应该
保持微笑的表情15-30 分钟。为了尽可能让微笑真实笃定,努力在脑海中想象一种可以让你真的笑起
来的情形,比如你刚刚遇到了一个好朋友,听到了一个令人捧腹的笑话,或者发现你的岳母根本没打
算前来拜访。同时,你可以考虑创造一个信号以提醒你经常微笑。你可以设置闹钟定时提醒自己,或
者一听到电话铃响就微笑。
坐直:你的姿势也是很重要的。科罗拉多大学的汤米-安罗伯特进行了一项研究, 与者被随机
分成两组,分别坐在椅子上三分钟,他们可以自行选择挺直腰杆坐直,或者歪歪斜斜地随意坐着。{31}
然后,每人必须做一个数学测试,并评估自己的情绪状态。结果表明,坐直的 与者比采 其他坐姿
的人更快乐,并在数学测试中 得了更好的成绩。有趣的是,这个结果并不适用于大多数 性 与者,
罗伯特因此猜测:坐直挺胸可能会使她们害羞。
行动: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彼得博科诺发现,快乐与不快乐的人的行为方式有很大差别。{32} 你
可以通过行动收获快乐。比如,试着用更放松的方式走路,轻轻地摇晃你的双臂,让你的步伐更加轻
盈;在谈话中更多地用手势,更频繁地使用充满感情的词 (尤其是“爱”、“喜欢”和“感兴趣”),更
少地谈论自己(少说“我”、“我自己”等词),让自己的语调更 于变化,和别人强有力地握手。将所
有这些行为融入你的日常生活,会大大增进你的快乐。
【心理学链接:努力尝试变化】
根据肯尼斯希尔顿和索尼亚留波米斯基的研究,快乐是来之不易的。{33}
在几项实验中,这两位研究者征募了一些刚刚经历过两种人生变化之一的人 与实验。两种人生
变化的第一种类型是“环境改变”,这涉及整体环境的重要改变,包括搬家、涨工资或者买了一辆新车。
第二种类型是“目标改变”,这涉及需要付 努力来完成某个目标或者开展新的活动,例如 加一个新
俱乐部,开展一项新的爱好,或者从事一种不同的职业。 与者们被要求为自己连续几星期以来的快
乐程度打分。结果显示,尽管经历两种变化的 与者的快乐程度都有所提高,但经历环境变化的 与
者很快就恢复到了原来的快乐水平,而经历目标变化的 与者的快乐则持续了更长时间。为什么会这
样呢?
根据希尔顿和留波米斯基的观点,这要归因于一种“快乐适应”的现象。毫无疑问,人们可以从
任何一种新形式的积极体验中汲 大量的快乐,然而,只要这种体验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人们就会
对这一快乐之源变得越来越熟悉,从而不再能从中汲 新鲜感和快乐。不幸的是,环境改变常常就产
生 “快乐适应”这种效应。尽管住进新房子、涨工资最初带来的兴奋是强烈的,但日复一日,这种
最初的兴奋会逐渐平淡下来。与之相比,目标改变则避免了“快乐适应”的效应,因为它不断地创造
于变化的心境。不论是培养一种新爱好、加入一个组织、启动一个项目,还是结识新人或者学习
一种新技巧,你的大脑总是充满了不断变化的积极体验,这就阻止了“快乐适应”效应的发生,从而
延长了你的快乐。
因此,为了让我们的快乐最大化,请更 地选择目标变化而不是环境变化。努力培养一种新爱好,
启动一个重要的项目,或者尝试一种从未尝试过的新型运动。选择适合你的性格、价值观和能力的活
动,思考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发现这些活动之 以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