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指示。”周恩来下了命令:“试验开始!” 按照预定方案,张爱萍和指挥人员进入了爆心八十公里外的前沿指挥
所,他不断地发布命令,“取样飞机立即起飞。”“防化部队准备出动。”
“准备点火!”“半小时准备!”14 时 50 分 40 秒,张爱萍下令:“起爆!” 起爆指挥员随即下令“开始起爆!”操作员立即开通主导传送开关,大声地 报道:“10、9、8、7、6、5、4、3、2、1,起爆!”
操作员话刚落,大地突然猛晃了一下,位于地下的前沿指挥所骤然一亮。 张爱萍看看表,正好是 15 时整。他走出指挥所,只见远处的铁塔不见了,一 个巨大的恶魔从地下钻出来,在半空里摇晃着乌黑蓬乱的脑袋,狰狞可怕, 沉闷的爆炸声似惊雷阵阵传来。
突然,一个军官跑出来喊:“张副部长,北京紧急电话!”张爱萍一惊, 不知何事,急忙来接电话。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续回。

第五十五回 焦裕禄尽瘁兰考县 陈永贵苦战狼窝掌


话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张爱萍迫不及待地跑出地下工事,用望 远镜观察蘑菇云,忽然参谋跑来让他接北京电话。张爱萍赶忙跑进地下工事, 拿起电话:“总理吗?我是张爱萍。”周恩来在电话中问道:“‘老邱’怎 么样了?”张爱萍一字一顿地答道:“‘老邱’已经爆炸了!”周恩来不放 心地追问一句:“你的确看清楚了?是‘老邱’爆炸了吗?”张爱萍严肃地 答道:“是的,我刚才在山坡上亲自观察,确实是‘老邱’爆炸了,引起了 巨大的蘑菇状的烟云。”周恩来说:“好,我马上向主席汇报!”
毛泽东这时已经起床,开始办公,接到周恩来的报告后,风趣地说:“我 们要感谢赫鲁晓夫,要不是他撤销援助,激起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 我们很可能不会这么快就造出原子弹来。为此,我们要奖给赫鲁晓夫一个一 吨重的大奖章。”周恩来听了哈哈大笑说:“主席讲得太精彩了,我现在马 上组织人起草公报。”
周恩来放下电话,马上把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和他的夫人龚澎找来,要 他俩起草公报。说起来,乔冠华和龚澎也算是周恩来的老部下了。抗日战争 时期,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长期驻在重庆和国民党当局谈判,龚澎一直是他 的英文秘书,乔冠华也一直负责国际形势研究,是周恩来领导的重庆公开出 版的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的编委之一,两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子。按 照周恩来的指示,他们遵照毛泽东几次讲话的精神,写好了新闻公报。公报 简略地报道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消息,接着建议世界各国,立即召开 国际会议,全面彻底地禁止核武器。在此之前,核武器国家都应首先作出保 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对非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公报写好后,周恩来审阅了几遍,又送毛泽东审阅。正式定稿后立即召
来新华社社长吴冷西和副社长穆青。吴冷西由于还兼着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 编辑,所以新华社的具体新闻业务由副社长穆青分管。周恩来指示他们要立 即把公报发表出去,并对具体发表工作提了一些要求。
吴冷西、穆青接到指示后,立即布置新华社国内部发通稿,《人民日报》
出号外。10 月 17 日清晨,解放军驻京部队出动了大量卡车运载专刊新闻公 报的《人民日报》号外到市内各处。五点一刻,所有卡车上的军人和报社工 作人员一齐发放号外。北京市民对中国制造原子弹的事毫无所闻,骤然看到 号外上用头号大铅字套红印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消息,又惊又喜,拥 到卡车跟前索要号外,先睹为快。
这天晚上,周恩来又是一夜没睡,直到听取了吴冷西关于发放号外的报 告后才回到卧室去休息。邓颖超这时已睡醒,准备到院里的菜地里锄锄草, 周恩来拦住她:“你先别走,我告诉你一个天大——不,比天还大的好消息。” 邓颖超感兴趣地问:“比天还大?那是什么好消息啊?是不是越南南方人民 又打了一个大胜仗?不对。解放军大比武又出了新成绩?也不对。庄则栋已 经拿了两次世界冠军,莫不是他又拿了世界冠军?也不对。比天还大?这是 什么好消息呢?你快告诉我吧。”周恩来笑嘻嘻地说:“我告诉你,我们的 第一颗原子弹已经爆炸了!”邓颖超不信地摇摇头:“你别逗我了。”周恩 来着急地说:“我不骗你,是真的呀,你看新闻公报。”邓颖超接过公报, 一目三行地溜了一遍,又喜又嗔地说:“恩来,你真会保密呀。这么大的事, 就没有听你说起过一句。”周恩来摊开双手:“这你可怪不到我头上,工作

上的事互不干涉,这可是在广州结婚前说好了的。”邓颖超打了一下他的手 说:“跟你闹着玩呢,你就给个棒棰当针(真)啦,快睡觉去吧,这几天事 肯定少不了。”
还真让邓颖超说准了,周恩来躺下不到两个小时,秘书把他叫醒了,周 恩来知道发生了非常事件,急匆匆来到办公室。只见办公室里坐着好几个人, 其中有吴冷西和穆青。周恩来进来,他们一齐站了起来,不等周恩来发问, 吴冷西急忙报告:“总理,据外电报道,赫鲁晓夫下台了。”这回轮到周恩 来又惊又喜了,连忙招呼大家坐下,让新华社和外交部详细汇报这件大事的 来龙去脉。
原来新华社和外交部早就注意到了苏联政局的异常变化。中国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又让他们预感到苏联最高领导层将要出现戏剧 性的变化。那是 10 月 11 日,苏联“日出号”宇宙飞船将在这一天升空,贝 克若尔宇航中心气氛紧张而宁静。宇航员科马罗夫上校进入飞行舱后,在克 里母林宫通过电视观察发射的赫鲁晓夫立即给他打来电话:“科马罗夫上校, 祝你们顺利,你们将受到人民的欢迎和尊敬。”科马罗夫上校望着面前屏幕 上赫鲁晓夫的圆圆的光脑袋说:“谢谢你,赫鲁晓夫同志。”
科马罗夫上校正想放下电话,忽然坐在赫鲁晓夫身边的苏共中央第二书 记勃列日涅夫讲话了:“科马罗夫上校,当你们回到地面上来的时候,我将 亲自迎接你。”赫鲁晓夫不满地看了勃列日涅夫一眼,快快地走开了。这一 切自然没有逃过科马罗夫上校的眼睛,勃列日涅夫的话总使他感到其中大有 文章,“我亲自??”,这口气给人的印象,似乎苏共中央总书记不是赫鲁 晓夫,而是他勃列日涅夫。科马罗夫想到这里,不敢再往下想。发射的时间 到了,他按照控制中心的指令,开始打开发射装置,“轰隆”一声,火箭慢 慢地升起来??
科马罗夫不敢往下想,可世界各国驻苏记者和外交官都在拼命往下想,
他们都得到本国和本新闻机构的指示,日夜监视着苏联政局的变化,新华社 和中国大使馆自然也未能例外。
“日出号”飞船进入太空后,第二天赫鲁晓夫便去皮宗达海滨别墅休养。
要在往日,他走到那里,请示工作的电话便会跟到那里。但这次却见鬼了, 他来皮宗达一天一夜,竟然没有接到一个电话,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袭上心 来,他不禁打了个寒战,决心天一亮就飞回莫斯科去。
但是,已经晚了。第二天,也就是 10 月 13 日,还没等赫鲁晓夫起身,
几个武装军人走进来,板着脸命令他:“立即穿好衣服,跟我们回莫斯科!” 赫鲁晓夫大叫大嚷地抗议说:“为什么?你们根据谁的命令敢这样对我说 话?”那几个军人也不答话,架起他就走。飞机在莫斯科机场降落以后,克 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谢米哈斯特内把赫鲁晓夫迎进车内, 汽车往克里母林宫急驰而去。
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厅里戒备森严,委员们都已在桌子周围坐好。赫鲁 晓夫一进来,苏斯洛夫二话不说,立即提议解除赫鲁晓夫的职务。苏斯洛夫 话音刚落,全体委员都举起了手,赫鲁晓夫这才明白,勃列日涅夫把什么都 布置好了,但后悔也没有用了。不知不觉地,赫鲁晓夫自己也举起了手,为 中央主席团解除自己的职务投了一票,留下了历史的一个大笑话。
周恩来听完汇报后,感到这是改善中苏关系的一个机会,便把自己的想 法向毛泽东说了,毛泽东立即赞成,指示吴冷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社论,

表达了中共希望中苏两党在伟大十月革命旗帜下团结起来的愿望,并派周恩 来为团长,贺龙为副团长,率团出席莫斯科庆祝十月革命的典礼。苏联方面 一看周恩来率团而来,也非常重视,由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部长会 议主席柯西金、苏维埃主席米高扬三人亲自出面接待。但会谈中周恩来发现, 苏联新的领导集团没有丝毫纠正错误的意思。非但如此,在 11 月 7 日庆祝俄 国十月革命的苏联国宴上,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竟对贺龙说:“我们已经 把赫鲁晓夫搞下台了,你们也可以把毛泽东搞下去嘛。”贺龙当即提出抗议, 并当场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马上向勃列日涅夫提出最严重抗议,并立 即决定率团返国。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后,毛泽东走上前去,把一束鲜花送 给周恩来,紧紧地握住他的手,眼光里充满了信赖和感谢。随后,周恩来又 和前来迎接的刘少奇、朱德握手,新华社记者的相机“咔嚓”“咔嚓”地响 着,拍下许多照片,送回新华总社。
当天,穆青在新华社工字楼二层的办公室里,审阅记者采写的新闻和照 片,他最后挑定一幅周恩来怀抱鲜花,和毛泽东亲切握手,刘少奇、朱德站 在他们身边面带笑容的照片,对文字解说和新闻通稿作了仔细的修改,然后 交值班室发出,供全国报纸刊登,电台播送。
穆青是河南杞县人,抗战时期来到延安,进了解放日报社当了一名记者, 以后曾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华东分社社长、总社国内部主任,前几年提升为 新华社副社长。这一段时期事情特别多,而且都是国内外有很大影响的大事, 原子弹爆炸,新华社巴西分社和中国驻巴西的机构的九名同志被巴西政变当 局逮捕,中苏会谈再次破裂,还有越南、柬埔寨的局势的重大变化,江青搞 的革命现代戏汇演,批杨献珍、孙冶方,批坏戏坏电影,哪样能离开新华社 的报道,所以穆青这段时间特别忙,头发也掉得厉害。
正忙之间,河南老乡、新华社名记者冯健走了进来,对穆青说:“乡党,
俺有件事要给你说说。”穆青忙放下稿子,把他让进里间。过了好长时间, 里间的门才打开。秘书一瞧,两位河南老乡都哭红了眼圈,穆青还在用手绢 按着鼻子。
秘书不知何事,也不好问。过了一段时间,穆青、冯健、周原三人去了
河南采访,这时已经是 1965 年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日报》、新华社河 南分社的负责人听说穆青等三位大记者到来,立即派出小车,送他们去采访。 穆青坐车来到一个烈士陵园,只见许多农民在一座烈士墓前哭拜,许多人泣 不成声。穆青等一行肃立墓前,向烈士墓三鞠躬。
烈士墓的主人究竟是谁,何以引得上至省委领导,下至黎民百姓对他这
么尊敬?说起来也平常得很,墓主人的名字叫焦裕禄,生前是河南省兰考县 县委书记。兰考县位于黄河故道上,涝、风、沙、碱四样东西是这里的特产, 其环境恶劣,土质贫瘠,生活艰难可想而知。谁知焦裕禄就偏在这个穷得连 老鼠也没有的小穷县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
焦裕禄是 1962 年冬天来到豫东兰考县的。这一年,兰考县连遭内涝、风 沙、盐碱三害,灾情严重。县境内横贯着两条黄河故道,平沙茫茫黄入天, 风起沙走天皆暗。火车站上,灾民挤成一团,准备乘车外出逃荒。时值寒冬, 大雪纷飞,朔风怒号,人们耐不住饥寒,哭声响成一片。
焦裕禄眼见兰考县这幅幅惨景,心如刀绞,刚放下行李,就步行到农村 看望群众去了。他推开一户农家东歪西倒的柴门,走进冰冷的茅舍。冷炕上 坐着一个老太太,冷不丁见一个雪人推门进来,招呼道:“你是谁啊?找谁

啊?”焦裕禄答道:“我是你的儿子,看你来了。”老太太也不推辞,应了 一声:“那敢情好。”焦裕禄正要说话,老大爷推门进来了,老太太忙介绍: “这是咱的儿子,看咱们来了。”老大爷一端详,原来是个干部,挺面生的, 看样子是从上面下来的大官,忙往炕上让。焦裕禄坐在炕沿上问道:“大伯, 你说咱县怎么这么穷呢?”老人叹口气说:“你是上面下来的吧,你不知道 啊。咱兰考县内有两条黄河故道,风沙漫天。黄河水退走了,可留下了盐碱, 地里长不出东西啊。”焦裕禄说:“咱治住它,怎样?”老人说:“难啊。 这故道经省跨县的,从哪里开始治?谁又肯豁上命带大家去治?”焦裕禄拍 拍胸脯:“我带大家治,我是新来的县委书记,叫焦裕禄。”老人仔细打量 了他一阵,点点头说:“我信你,这么大雪天你不在县委大院的砖房子里烤 火,却一步一个雪窝往冷草房钻,就冲这,我信你。你要查风口,追水头, 我给你当参谋。兰考,我熟。”焦裕禄逗道:“大伯,那可很苦噢,不能反 悔呀。”大伯笑着边点头边说:“不悔,不悔。一定,一定。”
从这天开始,焦裕禄带着测量队,查风口,追水源,从本县查到外县, 从本省查到外省,泥里滚,水里去,焦裕禄每天都滚成个泥人。眼看到了 1963 年的夏天,大雨倾盆,洪水满天。焦裕禄刚从外面考察回来,疲劳不堪,一 见洪水,陡来精神,挥挥棍子说:“好啊,洪水送上门了,咱们正好查查水 道。”说罢,拄着棍子,在没腰深的大水中摸索前进。
突然,焦裕禄感到一阵扎心的肝痛,不由得弯下了腰来按住肝部。原来
焦裕禄患有慢性肝病,县委不让他带队调查,怕劳累加剧病情。焦裕禄坚决 反对:“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毅然带队调查,现在果然肝区疼痛起 来。就这样,焦禄裕不时用手扶扶肝部,在大水中踉踉跄跄地走着。就这样, 焦裕禄带领调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