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晴儿的田园生活-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猪肉、腊牛肉、还有二碟卤菜,猪头和猪尾,最后是一碟咸鸡蛋和咸鸭蛋,样数很全,不过每碟的量都很小。

子晴估计她也是倾尽所有了。不管怎样,至少比大姑家做的好多了,听大娘和娘说话。十多年了,大姑家不花钱的饭还真就没吃过。

因为没有大人,也就没有上酒。一人上了碗汤面,还每人卧了个荷包蛋,三个毛一到桌子上,还是那副德行,把肉菜一个劲地往嘴里塞。秋玉看得心疼,一个劲地说:“少吃点,少吃点,那是你们姨爹用来待客的,你们给吃光了,姨爹家再来客人拿什么待客?”

姨爹在一旁憨厚地说:“吃吧,吃吧,做了就是吃的。”

“就是,人家姨爹都没说什么,又不是吃的你家的。”大毛很不满地横了他小姨一眼。

“跟你们出来真是丢人,八辈子没见过吃的似的,我下次再也不带你们出门了。”秋玉生气地喊道。

下了桌子,夏玉说:“你们这会闲着,要不去村口的祠堂前面玩,那里有好多人,有游戏的,也有耍钱的。”

二毛一听就要出去,秋玉拦不住,又不放心,也说过去看看热闹,大家都出来了。

子晴看桥村的祠堂比他们曾家的大多了,门是关着的,门前有一大块的空地,俨然一个小型的广场,三个一堆,五个一伙的,有下棋的,有耍钱的,有做针线的,有聊天的,还有端碗吃饭的,有看热闹的,有叫好的,比子晴他们东塘村集中多了,夏玉说是因为桥村就一个姓,不像东塘有五六家姓氏,人心肯定就散。

二毛抢了三毛和桂英的那个铜板,跑去看耍钱的了,子晴见村人打量着他们,小声地问是谁家亲戚,而且子福子禄还是戴着方巾,穿着长袍的,一眼就能看出是读书人,三兄妹的新衣服也很打眼,子晴一套娇嫩的桃红印花棉袄棉裙,梳了两个包包头,子福、子禄是一身紫红色的棉袍,夏玉出来看到村民羡慕的眼光,很是有一丝得意。

晚饭还是比较丰盛,用的都是大盘子,八样菜,吃过晚饭不久,周天清在厅堂用一棵老树根烧了一堆火,他大弟点亮了三花灯,问有人玩骨牌吗?

秋玉赶紧说:“都是小孩子,不用了。”子晴倒是有些好奇,想见识一下,可惜不能说出口。

围着火堆大家坐着聊天,夏玉在一旁坐了一壶开水,周天清给每人泡了一杯茶,端出了干果点心,并在火堆里埋了几个洋薯,大家说说笑笑的,喝着茶,吃着烤洋薯。

夏玉和秋玉说着家务,告诉秋玉今天的腊味都是她自己腌的,鸡鸭都是自己养的,还养了一头猪,又说着今年的收成,水稻减产的厉害,还不足往常的三成,亏得种了不少洋薯,花生等物,日子也就将就着。

子晴听了有些心酸,二姑小姑素日在家,阿婆可是连一根手指头也不舍得让她们动的,如今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是需要自己操心动手的。由此想到自己的娘,小时候在外婆身边想必也如此吧,外公在世时家里条件还不错,嫁过来之后,不光要做一大堆的家务,还吃不饱穿不好的。

子晴就听小姑抱怨过,她娘刚嫁过来时还嫌弃阿婆家的饭食粗糙,难以下咽,因此也就不受阿婆的待见,嫌她娇气。后来还是时间长了磨合成这样。

子晴这一刻想,自己一定要挣下一份家业,将来的生活才有保障,不然,像她们这样委屈地过日子,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的。

正想着,也不知是几时了,姑爹又起来张罗宵夜,宵夜是一人一碗酒酿小汤圆。子晴数了数,进门到现在吃了五顿了,怪不得说此村的风俗好客,客情重。

晚上睡觉自然是男女分睡,早上起来子福穿好衣服,发现自己口袋里的六个铜板不见了,他问子禄:“小二,看看你的铜板还在吗?”子禄一看也没有了,子福一生气,就去翻二毛的口袋,二毛理直气壮地嚷道:“凭什么翻我的,我就不能有钱?你这不是欺负人吗?”

三毛还是年龄小些,问道:“二哥,你哪来的钱?你昨天抢了我和姐姐的,你有钱还抢我们的,外婆给的两个铜板你也抢去了。”

子晴一听,敢情这也区别对待啊,自己一家人都是给一个铜板的,忙嚷嚷:“阿婆才给我们一文钱,你们怎么有两文呢?阿婆还是喜欢你们多一些。”子晴可不怕乱。

秋玉见大家闹起来了,嫌烦,骂了二毛几句,又骂三毛,三毛莫名其妙回道:“骂我干什么呢?又不是我偷的?”

夏玉听见动静,进来问子福丢了多少文,要补给子福,子福赶紧说:“二姑,不用了,我不是为这几文钱,是担心二毛不学好。”

此事最后不了了之,下午回到家里,子福很生气地对曾瑞祥和沈氏说了此事,两人都没有吱声,曾瑞祥是不知说什么好,沈氏是看曾瑞祥在没好意思说难听的话。

次日请春玉他们一家过来吃饭,子福把各屋值钱的小物件都收起来放到书房,把书房锁上了,要不是怕阿公阿婆难堪,子福都想把东西两屋都锁起来。多年以后,子晴一家还一直保持这个习惯。

第七十六章,艾草米粑

元宵节刚过,子晴就让子福、子禄帮忙,把院子里的大树苗移到后山了,好在树坑是早就挖好的,三个人做起来倒也不费事。各种树苗加一起,也差不多百来棵了,加上子晴没事就去墟市转悠,偶尔也能碰到卖树苗的,虽然不多,子晴一般都买下来,积在一起,也有个好几十棵了。

因为有三十多只羊,子晴怕羊把树苗给啃了,找些装木炭的篓子给圈上,忙完这个,又是育西瓜苗,今年新院那边还有十亩的沙地改造好了,栅栏也做好了,也要种西瓜,因而瓜秧需要的比往年多多了,子晴很是忙碌了几天。

因为沈氏又有了身孕,曾瑞祥临走前把何氏接过来了。何氏说沈氏以前生孩子亏着身体了,趁这次机会好好补补。院子里的体力活,基本都是找人做的,不是曾瑞玉就是沈家他们,这次十五亩地的瓜秧移栽都是沈家他们完成的,当然,多余的瓜苗,子晴都让他们带走了。

这日,何氏让子晴去村外的山坡上找些新鲜的艾草,说是要做些艾草米粑。子晴上辈子的老家一到春天,也会做那种墨绿的艾草米粑吃,子晴很喜欢吃,有一种艾草的清香,到这以后,还没吃过呢。子晴拎着篮子出门,看到有三三两两的村人在山坡上掐艾草,子晴也学着掐了一篮子嫩尖回家,到家看见何氏把糯米泡上。

家里没有男子,沈氏叫了子晴去请曾瑞玉打碓。子晴没明白什么意思,也不敢瞎问。何氏端着泡好的糯米,子晴拿着筛子,笸箩跟着曾瑞玉到了村头的一个屋子,里面有三个石臼,需要有人专门踩那个木头碓的尾端,脚一松开,木碓就正好砸进臼里,原来打碓就是这个意思。

有二家正在舂米,石臼旁蹲着的妇女,正麻利地从石臼里舀出碎米来过筛,再把筛里的碎米倒回去接着捶,子晴看着心惊肉跳的,担心这力道要控制不好,把手砸了可怎办?

“外婆,你行吗?仔细别伤了手。”

曾瑞玉和何氏一听都笑了,何氏怜爱地摸摸子晴的头。

在三堂叔的帮助下,花了半个多时辰,何氏端着舂好的糯米粉回到家,沈氏已经把艾草煮过了,只剩下墨绿色的汁液,何氏就用这汁液倒入糯米粉里,开始揉搓,子晴和子寿还有子喜在一旁巴巴地看着。

原来每年的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生日,有条件的这日要供奉艾草米粑给观音菩萨享用。

“那旧年我们怎么没做?”子晴问。

“旧年那两日不是刮大风,把你大娘刮飞了吗?哪里还能出去找艾草?前年刚搬来,家里什么也没有,也没顾上这个。”沈氏边说边揉搓。

“娘,看起来像牛屎,这能吃吗?”子寿问道。

“牛屎,不吃,小四不吃牛屎。”子喜在一旁也说道。

沈氏、何氏和子晴哈哈大笑了,沈氏就手拍了子寿的后背一下,说道:“这孩子,两年没吃不记得了,你三岁那年,娘给你拿一个,你非说是牛屎做的,死活不吃,后来见大家都吃了,你又馋了,娘给你拿了一个,咬了一口,说好吃,再要你阿婆就不给了,一共也没做几个,她给你大姑家送去了。”说到后来沈氏还叹了口气。

“还想那些个干什么?现如今的日子多好过了,咱呀,可劲地吃,是不是呀,小三?”何氏劝道。

子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非要用艾草,沈氏也说不上来,只说是祖祖辈辈这么沿袭下来的,不光有这个,还有一种斋饼,就是普通大米粉做的,专门有一个木制的模子,揉好了一块圆饼,再往模子上一扣,揭下来就有图像,好像是小童献桃吧,有些模糊,子晴也看不清。

等做好了这些,沈氏就在厅堂的长桌上点上三根香,对着观音菩萨的佛像磕了三个头,恭恭敬敬地奉上一碟艾草米粑,一碟斋饼。子晴拿了一个绿绿的艾草米粑,仿佛还能闻到艾草的清香,自己在前世吃的还香,里面有豆粉,红糖,子晴一口气吃了三个,还想吃,何氏说糯米做的吃多了涨肚,子晴揉揉肚子才作罢。回头一看子喜,弄得满脸都是豆粉和糖渍,子寿也好不了多少。

正在这时,子禄放学回家了,子晴拉着他说道:“二哥,快来看呀,咱家养了两只小馋猫。”

子禄一看也笑道:“哪来的小馋猫,咱家可没有鱼养。”

“姐姐坏,二哥坏,不喜欢姐姐。”子喜湿漉墉的眼睛看着子晴控诉,子晴笑过后忙找了条湿手巾帮他们收拾干净了。

过完观音菩萨的生日没几天,子晴家里就好事连连了,起先是中人所托周掌柜带信说有一家铺子要转卖,沈氏想带子晴去看看,何氏不放心,沈氏毕竟没经历过这些。于是一家人雇了辆驴车到城里,接了中人一同看房子,这铺子的位置还真不错,在商铺最多最繁华的前水街,原主因为打算搬离此地,所以要出售。

子晴一家人进去一看,原来是个丝绸店,铺面有五十平米大小,经营的全是中高档的丝绸缎面等,掌柜的是本地人,姓刘,楼上是两间库房和一间伙计们的住房,还有一个小后院,院内还有口井,几间房子。因为地段不错,所以铺面和后院一共要价五百两银子,只是原主的一些存货也作价五百两银子,沈氏和何氏看了也不知到底合适否。

沈氏想这手头也没有这么多的银两,不如先找周掌柜打听清楚,没想到周掌柜跟绸缎庄的刘掌柜熟识,两人交谈一番后,告诉沈氏这店铺一年的租金大概在五十两左右,而且刘掌柜愿意吃下这批绸缎继续经营,只是他手头银两不够,需要两天时间去拆借。如此一来沈氏既不用担心银子不够,也不用担心铺面出租的问题,就很痛快地答应把铺面买下来,约好大家二日后一起办手续。

到家后,沈氏请人给曾瑞祥送了个口信,约了二日后在安州城里衙门口见面办理各种契约过户手续。等那日沈氏和何氏一起从城里回来,说所有的事情都办妥了,还拿了今年下剩的十个月的租金四十二两,沈氏喜滋滋地说,如今在城里也算是有产业的了。

铺面买完没几天,里正来找沈氏,说村里有户人家的儿子在外地犯了点事,急需筹集点银子给儿子送去,家里的银两不够,要卖掉二十亩的田,而且,他家的水田就在子晴家的旁边,大都种上了油菜,沈氏一听赶紧说买下来,既然是因为儿子出事急用,当然也不忍心在这个时候去压价什么的,除了水田三百两,另封了十两银子的油菜种子费。次日里正就帮着办好了过户的手续。

这下沈氏心里可真踏实多了,做了那么多年的农民,对土地的那种狂热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总觉得把土地切切实实地抓在手里,才不会有那种饿肚子的恐慌。

子晴知道这是母亲第一次置业,难免激动了些,便笑说道:“娘,咱家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你就安心等着享福吧。”

忙完了这些过去半个月,就该割油菜了,那二十亩的水田种了有十八亩的油菜,剩下的两亩闲着养地,等别家的油菜割的差不多了,沈氏托瑞玉从村里找了十个年轻力壮的好后生,一天四十文不管饭,花了两天的时间就把油菜晒到自家院子里了。然后沈氏就把二十亩的水田佃了出去,和瑞玉家一样,每亩一年三石的谷子,六斗的油菜籽。

“这钱还是花的值,这要都指着我们几个,这油菜收到明年也收不完。”沈氏感叹道,大概是想起了第一年她带着两个孩子劳作的辛苦吧。

第七十七章,甲鱼汤

儿眨眼又到春耕忙碌的时候,曾瑞祥和曾子福都放假回家了因为家里水田都佃出去了,麦收的季节未到,所以家里并没有往年的忙碌。曾瑞祥他们正好帮着子晴给西瓜地松土,锄草,顺便抓蚯蚓和小青蛙喂鸡。

新院子的后山子晴每天都要去看看,带着把特制的小铁锹,看见鸡粪羊粪什么的,就便送到树底下埋着。春天的雨水足,树苗基本不用浇水,而且还发出了新芽,山上的野草也都长出来了,羊吃草,鸡吃草里的虫子,还有长出的菜苗。子晴几乎不用管,除了偶尔撒点鸡食,完全自然的放养,而且,这一大片的山地,子晴无事时还会追着公鸡跑,鸡只有多跑动将来吃起来口感才会更好,为此,子晴慢慢训练几条狗来帮她撵鸡。

曾瑞祥无事就会去村里的水库那钓钓鱼,子福有时看书累了也会去放松一下,子禄则每次都跟着爹爹去钓青蛙,只因为子晴说爱吃。

这日午饭做好了,沈氏见他们还没回来,有些着急,便让子福去找,没过多久,就见子禄兴奋地喊:“娘,娘,你快来看啊,我钓了一只甲鱼,好大的一只甲鱼。”

子晴耳尖先跑出来,只见子禄费力地拽着鱼竿,拖着一只甲鱼爬回来了。“二哥,你好厉害啊,晚上可以喝甲鱼汤了。”

原来今日曾瑞祥带他出去钓鱼,村人找他有事,他把鱼竿放那先走了,子禄见旁边也有钓鱼的小孩,岸边还有钓青蛙的同伴,他就没走,一会看看他爹的鱼竿,还真钓上一只鲫鱼,子禄来了兴致,不钓青蛙改钓鱼了,一会就有五六条小鲫鱼进桶了。

等到别的小朋友张罗回家时,子禄拽起鱼竿才发现这次鱼竿很沉,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