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如何造就中国的微软-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间是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有好多时候是出于无奈,谁叫我是本行业的老
大呢!”

一种无奈道出了心里的众多感慨。


三、谁是真的英雄

要想成为“中国的微软”难。做名副其实的“微软”更难。尤其是面对
众多行业的龙头软件企业,还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用友、科利华在各自的
行业是位居第一的。但面对东北第一虎的东大阿尔派、北大方正,以及联想
与金山重组的金山软件公司时,我们又不得不这样说:现在说用友与科利华
是“中国的微软”,就好像是一场盛大的婚礼不一定能预言一桩美满的婚姻
一样。它和所有的故事一样,只是一个过程。北大方正的王选在一次座谈会
上说:

“方正究竟代表了什么?一种精神?一种象征?一个商标?一个实体?
还是。。我希望方正先在一些不大不小的领域里做深做透,当然先要在国内
做老大,占有80%的市场,然后再向世界市场发展,我们也只有到了国际市
场才能得到锻炼,才能成为世界的巨人。这种前沿需求对于公司技术发展的
刺激在国内市场是没有的,只有在国际市场才能得到这种刺激需求,发展好
了,反过来我们在国内市场也自然而然地会处于领先地位。”

联想集团在1998 年年底与美国的CA 成立联想冠群公司时,联想的领导
人就认为联想冠群肩负着双重的期望与压力,它在吸收国内软件开发技术的
同时,又引进国际软件开发技术。基于这样的基础,联想冠群将发展为国内
最大的,最优秀的软件公司。当联想冠群董事长李勤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该
公司的战略方案之后,《北京青年报》旋即撰文指出:“联想想做中国软件
业的老大。”

面对这两大企业在没有提出做“中国的微软”,却提出想做“中国软件
业的老大”,想做“世界五百强”时,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呢?是否可以这
样说:做“中国的微软”在目前只是一种动力,谁要说自己是“中国的微软”,
只能是为自己企业的生命力带来了生机,却不是用来炫耀自身资本的一种方
式,如果他要去与美国的微软相比,这种念头只能埋在心里。这种目标只能
是一种激动的感觉,路还要一步一步地走。东大阿尔派总经理刘积仁曾说:
“理智地讲,东大阿尔派还是个小公司,与微软等大公司相比,它还是一个
BABY。。东大阿尔派走的是一条实事求是的路,以追求它的发展为一个基本
原则,我们从来不做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和不清楚最终结果的事。”

战争没打之前就应知胜负。我们的软件企业家在追求做“中国的微软”
时,就要对整个软件行业做出了解,只有了解越多,才能明白自己现在处于
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才能像东大阿尔派的张王整提出令人深思的话题:我们
的企业应该走到哪里?东大阿尔派离“中国的微软”有多远?才能像他一样
能回答如此深奥的话题:

好像先是公司举起了旗子,尔后评论家生产帽子,于是公司头上顶上了
“中国的微软”的桂冠。然而,东大阿尔派离“中国的微软”有多远?在市
场经济中,产品是最能说明一个企业的,因此,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两家公
司的产品。

微软公司是以操作系统起家并立足市场的,看家的是互联网的管理软
件。这两类产品的特点是,通用性很强并且使用很广泛。每台电脑都要用操
作系统,每个上网者都要用相关管理软件。所以,这类产品可以采用机器大
生产方式成批复制生产,一旦占领并垄断市场,便能获得规模效益。微软正
是借此登上全美乃至世界软件巨人的宝座。


东大阿尔派的软件种类主要有:一是应用开发软件——数据库,这种软
件通用性强,但使用面却很小,一般只有专业人员用。国外同类产品已相当
成熟,而且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颇高,与此相比,公司的产品并不具明显优
势。

二是企业应用软件——为有关企事业经营管理电脑化所开发的软件。这
种软件通用性很差,搞过的人都知道,不要说一个行业,就是本行业,一个
系统内的分支公司机构,因具体事务、产品等的细微差异性,而使推广同一
应用软件产生巨大困难。因此,这类软件只能用于作坊小生产方式,单个生
产,而不可能批量制大生产,除非公司将各路大小诸侯都招安归于自己旗下,
否则,没有规模生产的产品,是无法取得规模效益,也无法垄断市场的,公
司的出口软件,估计也是企业应用类软件。

关于软件电子产品,这好像是该公司负责人刘教授所想,其内容为,如
果该工业产品主要是计算机和软件,那么这种产品的安装调试就不算工业品
的生产过程,因此该产品的生产就是软件开发,相当于计算机的系统集成。

可是到了今天,许多工业品的核心是计算机和软件,小到照相机,大到
飞机、卫星,而且由于社会化大生产,一般零部件也都是专业厂生产、制造
商安装调试的。

事实上,工业制造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不然美国软件业这么发达,
专业制造商早没命了。做普通工业品的组装加软件嵌入决非相当于计算机系
统集成。因为后者才是你的门户,而前者都是你的山外山。有人提出生产汽
车音响的日本阿尔派公司能帮助公司组装医疗仪器,真难以使人信服。

公司现在开发的中文CT 机,有必要汉化吗?因为医疗的特殊性恐怕拉丁
化更好!

总之,从上述产品比较可看出,公司与微软有很大的差别,从公司的经
营战略上看,也找不出微软的影子。

电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将继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地造就软
件新产品诞生的机会。例如:个人应用软件。它的通用性、应用广泛性并不
亚于微软和网景的当家产品。它的品种丰富性更是无以伦比,游戏、教育、
学习、娱乐、消费、投资、工作。。几乎无所不能。遗憾的是,有着五千年
历史文化的民族,玩的自己文学遗产的游戏却是外国的产品,而且很可能是
国人编的软件。另外,还有电脑服务业,也有数不完的项目可以做。这些都
可以形成规模产品,垄断市场。

作为股东,我们很希望公司在一些应用软件民族化、本土化方面做出应
有的贡献。

理想造就了世界,没有理想就没有产品,没有市场,也就没有未来。我
们期待着国外每所有中文教育的学校,都使用公司开发的汉语教育软件,期
待着从视窗中,看到公司开发的游戏。公司不仅要做“中国的微软”,而且
要做“世界的东大阿尔派”。

“没有理想就没有现实。”回忆东大阿尔派在“造就中国的微软”的过
程中,刘积仁说:“从东大阿尔派发展的历史上来看,我的体会就是要自立、
自强、要有理想,尽管也可能没有实现。过去有人说,东大阿尔派是不是想
做一个软件的旗手。我说应该是一个突击手的角色,所谓的旗手就好像那个
冲锋在前面的突击手,可能是挨枪子的人,可能是第一个牺牲的人,而不是


获得什么样荣誉的人。因此作为一个企业,我们时时刻刻都认识到自己的危
机。”“在现实的软件发展过程中,我们没有一条光明的大道,我们一定会
遇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它正如《生存之路》的作者迈天所说:“随着企业
的竞争,我们目睹了一种速度远胜于自然界的进化。然而,却有一点不同,
在自然界是一个物种的进化,而在企业的丛林中,却是个别‘生物’的进化。
企业经常被效率更高的企业所取代,然后死亡。”


四、做企业家的艰难

在中国的信息产业界,提出想做“中国的微软”还没有几家企业,但在
企业战略规划中想成为中国微软的企业却有很多。前者具有代表性的是从事
教育软件的科利华;从事财务软件开发的用友软件集团,从事排版软件开发
的方正集团,联想与金山共同融资组成的金山软件公司,以及具有关东军之
称的“东大阿尔派”。后者具有代表性的则是以金蝶、中软、连邦等一批具
有一定实力的企业组织。虽然这些企业被那些“一流”软件企业称之为“癞
哈蟆想吃天鹅肉”,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一番论道:“中国的软件企业是一种
能产生巨变的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产业,潜力非常巨大。市场经济
是注重效率的市场经济,企业要想获得超值利润,就要选择能产生超速成长
的软件产业,所以在我们看到微软的历史只有二十多年,而它却在几年的时
间就垄断了软件业时,我们怎能没有信心。当我们能使自己的企业成为软件
企业的老大时,我们就认为现在称之为‘中国的微软’的企业,只是找到了
一种做微软的感觉,未来‘中国的微软将落户谁家’现在说出来还为时尚早,
还很难预测,但我们却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与智慧去创造。”

科利华与用友都曾经为做“中国的微软”做出过尝试,但在这个充满不
确定性的社会里,一个企业想要达到自己拟定的既定目标,需要付出巨大的
代价。他们的感叹是“做企业也有自己的艰难”。

1997 年,我在撰写《中关村风云》一书时,万能的人事部经理祖国培曾
深有感触地说:“你应该多一些案例,少一些论述,生活在今天的企业经理
们,普遍的感觉是生活越来越忙。有时甚至是不知道忙了些什么。失落、厌
倦、无意义等消极体验便相伴而生。你应该剖析一下当代企业领导人的心理
因素,在被认为竞争最为激烈的商界中,企业家,无不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心
理困境。”

作为软件产业界的企业家,由于这个特殊群体担负着更多的使命,从而
也就承担了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不仅包括企业家的家庭、夫妇的情感、
子女的教育,还包括生活的环境,以及容忍人的心胸等等。如果中国的企业
家不能在这些方面摆脱世俗化的影响,中国的企业也就难以出现百年兴盛的
名门望族。四通利方为什么能在业界常胜不衰,这正因为王志东具有企业家
的胸怀。《IT 经理世界》的记者张鹏与屠晓光曾这样叙述:

王志东跟马克的接触是在1996 年年初开始的。据王志东自己说,一开始
他们几乎每次交谈都是在吵架。“他根本不认为中国会有好的公司,特别是
好的IT 公司,而且还觉得我们这边什么都不懂。”王志东说道:“当时我就
觉得,你有什么好牛的,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你了解中国国情吗?实际上当
时我们完全是两个极端,要不是因为有那个融资项目,恐怕谁也懒得去搭理
对方。”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马克的身份是罗伯森·斯帝文思公司的财务
专家,到中国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四通利方进行审核,以及帮助王志东他们
写推荐书。

吵架归吵架,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王志东和马克通过无数次“艰难”
的沟通,终于完成了互相了解。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当初这种沟通的难度,这
不光要涉及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东西方企业模式的差距,还会有投资界眼
光和业界眼光的不同。想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很好地揉合在一起也确实够困


难的。

“但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王志东说,“我们引进投资的目的原
本就不只是一个钱的问题。没有人与你争论,你怎么能够知道自己做得对不
对呢?说实话,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确实也学到了很多先进的东西。至少我
们知道了哪些事情的哪些部分是要坚持的,哪些地方又是我们必须要改进
的。”

1996 年马克给四通利方做审计、设计公司结构的时候,曾经给王志东提
了个意见:他说你们管理结构里面缺一块,缺一个CFO,也就是能够从这种
财务,或者说投资的角度来组织自身资金运作的人。据说王志东当时的第一
个反应就是:“我上哪儿找去呀?”不过接下来他仔细一想,未来公司可能
要在美国上市,最终要走向国际化,四通利方好像也确实必须要一个这样的
人才。可是找谁好呢?就这么想着想着,他突然看到了坐在对面的马克,于
是就开玩笑说:“干脆你过来得了!”

“当时说完以后,大家也就是乐乐而已。”王志东说:“我根本不敢想
像他会真的过来。因为我知道他原来在罗伯森·斯帝文思的工资很高。而且
是美国人嘛,能到这种‘STARTUP… PANY’里面来受苦吗?况且工资又不
高。没想到的是,两个月之后,他一从美国回来就说要找我谈谈。”

谈谈就谈谈吧。王志东还以为他又要挑什么毛病呢。哪知道马克一张嘴
就说:“你上次那个建议我认真考虑过了,我很喜欢这个工作。”王志东说
当时真把自己吓了一跳,他几乎是目瞪口呆地说:“你没事儿吧?怎么你还
当真呀?”后来他才知道马克确实是当真了,这件事他不但想了很久,而且
还回到美国去跟他爸、他妈也聊了。(他父母都是投资界很知名的人物)。
马克颇有决心地说,他和家人都非常看好四通利方,希望在这里从一个投资
银行家变成一个真正的企业人。眼看马克决心已定,王志东下意识地嘀咕道:
“我工资给不了你那么高啊。”哪知道马克两手一摊,说道:“没关系,你
说能给多少就是多少。”(后来马克拿的工资比他原来的收入至少低一半)。

其实,当时王志东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来吸收这么一个人,请个
100%的“老外”,恐怕想都没想过。王志东回来以后跟大家一商量,当下就
有很多人表示反对。他们说:“他一个老外,一个‘外边’的人,国内的东
西根本什么都不懂,工资还那么高。况且国内有很多企业都尝试过请老外,
结果基本上都失败了,你可别闲着没事玩这个新鲜的!”

但是,当大家平静下来以后,经过各方面的分析,还是隐约觉得马克的
加盟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特别是对公司走向国际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