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像500强一样经营自己-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通常所指的冷门专业。在一些名牌大学,在某些专业里,有80%以上的学生,本人并没有报这一专业的志愿,却被调剂进去。事实上,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有的同学就一直在“好学校冷门专业”或者“稍微差一些的学校热门专业”中进行选择。往往,出于对学校的向往,加之不少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怎样的专业兴趣,他们会选择好学校冷门专业,会选择服从好学校任何专业的调剂。对专业没有太强倾向的学生,还多能保持正确的心态。而那些为了能进入好学校,最终放弃自己的专业兴趣,而进入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学生,就会出现专业情绪问题——即便当初他已经进行了反复思考,当面对现实时,他们的情绪依然会反复,并由此影响整个学业。以上几方面原因,对大学学业的错误认识,对大学梦想的失落,对专业的不满,导致这些学生“低走”。
第三步是迷路。怀着失落梦想、游戏大学的心态,有的大学生在大学里“迷路”了。迷路中的大学生,学习动力严重不足,没有了预习,更谈不上复习,上课也不认真,从最初的打瞌睡、迟到,发展到后来的旷课、逃课,整天沉迷于电脑游戏、网上聊天,过着“朝九晚五”——早上九点上床睡觉,晚上五点起床——的黑白颠倒的生活。这样的大学生,根本没有任何大学学习规划。迷路的大学生,实际上会获得自己已经在大学迷路的信号——老师的警告。多次迟到、旷课,再不负责的老师,也会提出警告,要求你注意自己的行为;一次考试不及格,一门功课不及格,表明你可能不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者自己对这门功课没有积极投入。大学生尤其应注意第一次迷路的信号,千万不能视“迷路信号”而不见,任由自己发展下去。有的学生会出现一个学期八门功课中有六七个红灯,还有的学生因累积三分之二以上课程旷课而失去考试资格,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过程管理、过程引导的原因,也是大学生自身不注意迷路信号的警示所造成的恶果。在一所名牌大学,大学第一学年,就有100多名学生因学业问题而被退学。
注意到迷路信号,却不对自己进行改变,这就使一些大学生走到下一步——“执迷不悟”,在迷途中继续“滑行”。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曾强调大学生有没有反馈能力,有没有自我反省的意识,就在于让大家意识到要经常对自己进行反省,对自己的现实状态进行检查,并在反省和检查之后,采取实际行动去改变,不要等出了问题了,比如开除、退学,才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
执迷之后,就变成“甘于平庸”。一般到了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这些学生就觉得自己各方面的表现均处于班级的中下层次,学习成绩一般,在社会活动等其他方面,也没有突出表现。面对这种情况,他们选择甘于平庸和碌碌无为,其最大的期望,就是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追求优秀的想法已经远离自己。很多时候,他们还会以自己名牌大学的学生身份,安慰自己,对自己说,即便在学校里表现再差,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比其他普通学校的学生强,比他们更具备竞争优势,这实际上是受了“品牌”之累。还有的同学,则把平庸与平淡等同起来,认为自己不追求卓越,是为了平衡学习与生活,追求平平淡淡的“真生活”。这些想法,就会影响到他继续平庸。
最后,也就是有的大学生无法在大学再“混”下去,面临退学,或者在走向社会、寻找社会组织的合作的时候,对自己的学业过程和学业现状,会发出一声叹息。他们会开始悔恨自己荒废了大学生涯,觉得当初如果不进入这样的学校,如果能对大学学业正确定位,如果没有那些消极的专业情绪,也许自己不会走到这步田地。这种悔恨,对个人是人生教训,而对其他大学生,尤其是其他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则是前车之鉴。因此,我对很多中学生建议,在报考大学时,一定要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你有什么兴趣,有什么特长,要选择一所真正能发挥你的兴趣和特长的学校,而不能只在乎学校的外在品牌。
三类路径——“曲折坎坷”。这些大学生在迷茫中最终找到自我,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规划。在大学里,这些学生一度非常迷茫,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发展道路。这一类学生与第二类学生相比,变化在于第四步。他们的前三步跟第二类学生是差不多的,都有着对学业不正确的定位,对大学错误的认识,以及对专业的消极情绪,由此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动力,在大学里走进迷途。但迷途之后,他们及时对自己进行了反省,或者由于受到外界的激励,而在自我觉醒和反省之中迷途知返,这就是他们的第四步,大学生活在这里发生重大的转折。这样的学生,在大学里并不少见,有一些学生可能在大一结束,或者在大二的时候,就感知到自己迷路的信号,接着开始对自己进行反思,调整自己的心态,确定自己新的发展目标,由此步入真正的大学学习。
第四步是大学生活的“分水岭”,我们希望迷途的大学生走到这里时,能改变自己。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去面对,怎样去解决。每个人在人生中,都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遭受挫折,遇到障碍,感到迷茫,或因为自己的失误,自己的不努力,又或者因为环境的变故,致使自己的事业、人生遭受打击。挫折和失败并不要紧,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在挫折和失败中重新站起来。你应该反省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不够努力。如果能在迷途之后,进行自我反省,并找到自己的正确道路,这并不会影响大学学习目标的实现。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大学生要经常对自我进行反省,就在于能时刻对自己的状态进行监控,尽早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如果到了大学毕业面对用人单位的时候,才开始反省:“哎,很讨厌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抓紧大学的时光……”这时的反省显然已经太迟了。当然,在这时如果真意识到后悔,再重新振作也是可以的,对整个人生来说,你还有时间来改变自己。
第五步,就是振作。反省之后就应该振作。振作是重新对周围环境进行分析,对自我进行分析,重新对自己的学业进行规划,并且实施这样的规划。
最后是走向成功。
第三类学生,在大学里占很大比例,所谓“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反映的就是这类学生。大学里“高开高走”的学生有,但为数不多,“曲折坎坷”的学生数量更多。我们不希望“二类路径”的学生太多。撰写此书的目的,也在于减少“二类路径”的学生,让这些“二类路径”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转变为“三类路径”学生,甚至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按照“一类路径”来发展——虽然这是不现实的。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在于你怎么样去面对逆境,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误入迷途之后要能够迷途知返。
每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可能遭遇这样的状态——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做什么,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十分迷茫。在自己的天空中,没有导航的北斗星,处于彷徨之中。这时,周围往往有很多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通过各种形式(当面对话,或者在电视里,在报纸上,在书本中)引导你、感召你、感化你。就像你现在正在看的这样一本书,也是在指导你、激励你,希望你能够顿悟,找到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
但是,顿悟是需要条件的。很多励志书籍中都有饱含人生哲理的故事,希望读者阅读之后,能顿悟做人的方法、成功的道路。但很多时候,读者读了觉得很受启迪,颇有收获,却无法激励自己摆脱固有的不良习惯,振作起来。要获得顿悟,首先,个人必须有潜在的愿望,渴望改变自己,至少在潜意识里如此。如果一个人“心已死”——所谓“哀莫大于心死”——根本没有一种潜在的想被激发、想成功的愿望,又怎么可能“顿悟”呢?如果有的同学的想法就是,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也不想就业,就想这样一辈子被父母养着,也就是成为第一类靠家庭投资维持生存的“自主创业”的个人企业,那么,是没有任何事情能激励他的。因此,我们必须拥有改变自己、成就成功的愿望。
其次是积极的心态。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困难,要看到困难之中的希望,看到危机中的机遇,要从不足中发现优势。不能因为一时的不如意、一时的挫折,就全盘否定自己,要知道,只要努力,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前面不是没有路可走,而是我们不肯走,或者已经迷路。
最关键的是进行改变的实际行动。没有行动,所有的想法都只能停留在口头,都只能停留在想法,不可能对自己的现状有丝毫的改变。因此,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各种困难,并主动去接受各种指导和激励,最终将指导和激励转变为自己的切实行动。大学里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同学们纷纷反映自己缺乏人生规划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希望从学校从老师那里获得相关指导,但往往令人不解的是,大学开设相关的课程之后,却很少有学生去选修。这就是我们只有想法,却不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去实践,最终,依然抱怨自己缺乏规划的知识、能力、技巧,希望得到指点……这其实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普通学校学生的规划路径
同样,普通学校学生的规划路径也可以归为三类。
一类路径——“低开高走”。在讲解名牌学校学生的规划路径时,我们说的是“高开高走”。这里,为什么说“低开高走”呢?确切地说,这里的“低”是不准确的,但我们姑且把它列为低。有一些同学,虽然按照自己的实力、按照自己的高考分数,能进到这样的学校,已经十分不错,但他们还是会认为普通学校的学生身份不够理想,这所学校与自己的能力是匹配的,但与自己对“好学校”的期望、憧憬是不匹配的。所以,姑且称为“低开”。这一类学生,他们对大学学业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只要把握今天,只要努力去奋斗,照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因此,他们有正确的大学发展规划和切实的行动。这样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会成为非常优秀的学生。有同学的想法是:在名牌学校里,竞争激烈,高手如云,我只能做“凤尾”,但是在这所一般的学校里,我却可以做“鸡头”,我这个“鸡头”可能会远比“凤尾”做得优秀。他们也确实如此,在大学毕业时,会比相当部分的名牌学校学生更有竞争优势。
二类路径——“低开低走”。这一部分同学,由于对学业的错误认识,加之一直迷失在考试失误的情绪之中,对学业放松,对学校不满,对专业不满,也就谈不上制订正确的学业规划,在自暴自弃中,陷入迷茫,并且不对自己进行反省,任由自己迷失到底,最终要么面临退学,要么在毕业时红灯高挂。
三类路径——“迂回前进”。这些学生,在大学前期,与二类路径的同学十分相似。后来,由于受到外界激励,结合自己的反省,终于在某一个阶段认识到,自己这样对待学业是错误的,这样花费精力、时间、金钱,获得的产出是“很不经济”的,对自己的家庭不负责,对自己也不负责,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开始重新树立自己学业的目标,落实学习计划。这类学生在普通高校中十分普遍。
比较优势——各自的优劣势
普通学校的学生,怎样与名牌学校学生谈“比较优势”?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一个是软能力方面,另一个是硬能力方面。
所谓硬能力,就是你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所具备的专业素养。所谓软能力,体现在你的稳定性、协作的愿望、对未来的期望、可塑性上。
有不少同学说,在知识基础、专业素养上,一般学校的学生根本无法与名牌学校的学生相比。毋庸置疑,名牌学校由于具有师资力量的优势,以及其学生在高中具有的学习能力优势,在硬能力上,确实普遍好于一般学校的学生。但这并不绝对。不少用人单位发现,普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专业素养并不差。一家IT企业的老总,曾经比较过内地高校和沿海高校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结果发现,计算机行业不发达、师资力量不雄厚的内地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却高于计算机行业发达、师资力量雄厚的沿海高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沿海高校的学生,由于社会经济发达,经常去兼职打工,不太关心学业,结果造成专业素养较差,而内地高校的学生,却一心放在学习上,结果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另外,在现代社会,大学生学习知识,已经不再有学校的“墙壁”界限,网络的发达,让大家可以充分获取学习资源。这与本书上一章讲述的学习圈概念,其实完全相同。一般学校的学生,只要刻苦,只要积极主动,照样可以获得名牌学校的资源,为自己的学业服务。
在软能力方面,普通学校的学生则更有优势。
从稳定性上讲,为什么现在不少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名牌学校的学生,就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稳定性不强,缺乏职业道德和素养。几年前,曾经传出这样的消息,一家企业打出招聘海报,说北大、清华学生一律免谈。当然有人说,这样的一个招聘广告无非是炒作,无非是作秀,无非是为了宣传企业,但是,实际上这家用人单位这样做,有它的理由。并不是说北大、清华的学生不好,而是北大、清华的学生相对不稳定,它认为北大、清华的学生即便进了企业,也干不久,公司不过是他们临时的栖身之地,他们的期望值很高,眼界很高,工作半年一年之后,就会跳槽离开。名校学生往往是一边工作,一边想着找下一份更好的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对企业不可能做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