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海战-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缃セ箍ǖ骸5牵萁鹂滤诩父鲈履谀岩缘玫剿枰慕⑼Ш捅保虼耍菡觳斓慕峁至硗饽舛ㄒ桓鲎髡椒桨福涸菔比乒箍ǖ海越仙俚谋χ比「兜陌⑼嫉骸=鹂碌呐卸鲜钦返摹R蛭⑼嫉旱氖乇覆慷又挥�2600人,不到基斯卡岛的一半,机场尚未建成,几乎没有什么岸防工事和防空设施。
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阿图岛登陆作战计划后,尼米兹将军派来3艘旧式战列舰,以加强舰炮火力支援,并将登陆日期定为5月7日。登陆部队由美步兵第7师充任。该师在内华达州的荒漠地区接受基本科目训练后,又开赴加利福尼亚州的沿海地区进行两栖作战训练。4月下旬,该师乘船开往阿留申群岛。由于风大浪高,两次推迟登陆日期。5月11日,弗朗西斯·罗克韦尔海军少将指挥的一支登陆编队(辖有战列舰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19艘、运输舰5艘和护航航空母舰1艘),没有受到日军的抗击,把1000名登陆兵送到阿图岛北部的霍尔茨湾一带登陆,另有2000多名登陆兵在该岛南部的马萨科勒湾登陆。
从南北两个海湾登陆的美军,对敌进行夹击,在岛上山峦连绵的地区会合,尔后向东追击日军。这时,美军实施舰炮火力支援,并从护航航空母舰派出舰载机进行轰炸和扫射,以迫使日军就范。但是,日军扼守山口,凭惜隐蔽的火力点阻止美军集结而不向东撤退。因此,美军在陆上战斗中投入了包括预备队在内的全部兵力〔共11000名)。金凯德将军对陆上战斗进展缓慢十分恼火,撤换了地面部队指挥官。但是,这次追击作战的失利,至少有一部分责任应由担任火力支援的战列舰来负。战列现在离海岸6…8海里的水域实施炮击,虽然暂时压制了日军,支援了己方登陆兵,但是,并未摧毁日军阵地,日军的阵地几乎依然完好无损。
到5月底,阿图岛的日军残余部队,才不得不向靠近北面海岸的一个高地撤退。退守该高地的日军,遭到美军舰炮的轰击,伤亡很大。这部分日军当炮弹打光,轻武器的弹药也所剩无几时,就高喊着“万岁”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锋。29日拂晓前,上千名日本陆军部队,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手持战刀或是端着刺刀悄悄地走下山来。天刚发亮,他们就冲过美军阵地的空虚之处,窜犯了两个指挥所,闯入野战医疗所,残杀了病人和伤员。后来,这些日本兵被追得无路可逃,约有500人用手榴弹结果了自己。其余的日军,仍在当天和翌日晨继续进行顽抗。最后,除28人被俘外,这部分日军不是自杀,就是被击毙了。在这次登陆战斗中,美军约有600人战死,1200人负伤。还有近1500人未能投入战斗。这是因为他们的衣服、鞋子等都不适于在阿留申群岛这样寒冷而潮湿的地区作战,至于他们的训练情况这里就不说了。
这时,日军仅能使用潜艇和幌筵基地的航空兵来支援阿图岛的守备部队。但是,潜艇的行动未能奏效,而飞机又因雾大也无法达到目的。日本联合舰队未参加这次作战。山本司令长官坐镇东京,正注视着美军将从三个方向发动的攻势。他对盟军准备从珍珠港、新几内亚、所罗门方向发动的攻势感到不安,不可能将其海军主力派到阿留申群岛海区去作战。
北太平洋部队在准备于1943年8月中旬进攻基斯卡岛时,充分吸取了阿图岛作战中的宝贵经验教训。第11航空队在6周内向基斯卡岛投下了1200吨炸弹。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则对日军的主要阵地和港湾进行炮击。在阿达克岛,有29000名美国兵和5300名加拿大兵,由美国陆军少特查尔斯·科利特负责指挥,携带着经过试验的极地装备,进行登陆作战演习和通过沼泽地的训练。8月13日,一个由许多运输船和近100艘军舰组成的庞大登陆输送队从阿达克岛出发。15日拂晓前,担任舰炮火力支援的舰只驶抵基斯卡岛附近海域,对日军主要岸防阵地实施了猛烈的轰击。天一亮,坦克登陆舰、步兵登陆艇及坦克登陆艇等即开始抢滩,遣送登陆部队上岸。但是,部队上岸后才发现,该岛并无日军防守。在3周之前,日军派来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在大雾的掩蔽下,乘进行封锁任务的美军编队返航补充燃料的机会,悄悄地驶到基斯卡岛,将全部守备部队撤走。日军不愧是撤退的老手,又一次成功地完成了撤退任务。
有些军官建议:以收复的这两个海岛作跳板,经由千岛群岛向日本本土发动攻势。可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并未采纳这个建议。因为北太平洋寒冷多雾,气象恶劣,发动大规模进攻难以得到必要的后勤支援。即使补给问题可以解决,但从战略上看这也不是上策。因为日本是为了摄取资源而悍然对美国开战的,日本的作战能力主要取决于从荷属东印度群岛夺取的石油、橡胶和大米等类海外资源,仅从北面进攻日本,是切不断日本的海外资源补给线的。因此,收复基斯卡岛以后,北太平洋部队精简整编,仍与从前一样,执行巡逻警戒任务。金凯德晋升为海军中将,调到西南太平洋战区,在麦克阿瑟将军的领导下,任第7舰队司令。
准备对腊包尔展开钳形攻势
1943年初,盟军终于把日军从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巴布亚半岛驱逐出去,从而完成了向腊包尔进兵的“第一阶段任务”。在开始执行第二阶段任务之前,即在从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岛两个方向实施分进合击之前,盟军的攻势出现一个短暂的间隙。日军和盟军都抓紧这段时间进行备战,以利于加强自己和削弱敌人。
日军建立一道腊包尔防线。这道防线东起新建的蒙达机场(新乔治亚岛),西到萨拉莫阿(新几内亚岛)。在陆军部队的支援下,日本海军担负起中所罗门群岛地区的防御任务;在海军舰艇和飞机的支援下,日本陆军担负起北所罗门群岛地区和新几内亚岛的防御任务。日军防御部队的指挥官是草鹿任一海军中将和今村均陆军大将。这里也和东京一样,对陆军和海军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
夜间运行的“东京快车”又频繁活动起来,向所罗门群岛积极输送部队。对新几内亚岛的莱城和萨拉莫阿地区进行增援是相当冒险的。因为有一段开阔海域必须白天通过。3月初,一支由8艘驱逐舰和8艘运输船组成的日军护航输送队,在此海域遭到惨重损失。这支护航运输队载着7000名部队从腊包尔开往莱城。从新几内亚岛东部基地起飞的美军中型、轻型轰炸机,以掠桅投弹的方法,使用装有延发引信(使炸弹在飞机飞出其杀伤半径之外再爆炸)的炸弹,对日军舰船进行反复攻击。这场海战称为俾斯麦海海战,历时3天,日军损失全部运输船和4艘驱逐舰,另有25架担任空中掩护的飞机被击落。日军虽有部分落水人员乘小艇、舢板和救生筏等登上新几内亚岛,但至少有3600人死亡。后来,又有几艘日军舰船相继被击沉。因此,大本营决定,不再向新几内亚岛派遣护航运输队。后来便使用潜艇和驳船来执行这项增援和补给任务。
战局的恶化,使山本司令长官感到震惊。于是,他亲赴腊包尔以便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空中攻势,打乱盟军的作战计划。他从第3舰队(航空母舰部队)抽调飞机约200架,加上海军的100架岸基飞机,编成一支战争期间实力雄厚的航空集团,首先袭击了“铁底湾”的运输船只,接着又对新几内亚岛东部的目标进行了袭击。击沉盟军驱逐舰、护卫舰、油船各1艘和运输船2艘,还击毁飞机25架。在这一空中攻势中,日军取得不少战果,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40架飞机被击毁,舰载机的优秀飞行员也受到很大损失,航空母舰部队的作战能力已降低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山本司令长官为了准备发动新的空中攻势,率其参谋人员飞往北所罗门群岛,以视察当地防务,鼓励士气。对日本不幸的是美军已经破译了日军的无线电通信密码,掌握了山本乘飞机到达布干维尔岛南部地区的时间。根据山本非常遵守时间这一特点,美军派出一个P…38型远程战斗机中队从亨德森机场起飞,在山本座机即将着陆时,将其击落。山本司令长官是一个才略出众、精力充沛的将领。山本之死,是对日本海军的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
山本死后,海军大将古贺峰一继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多次组织航空兵对瓜达尔卡纳尔岛进行空袭。但是,由于海军最优秀的飞行员已经丧失殆尽,所以空袭效果逐渐下降。日军突击培训的飞行员,其飞行技术不佳,这一弱点在6月中旬空袭“铁底湾”美运输船时暴露得非常明显。日军参加这次空袭的24架轰炸机和70架零式战斗机中只有1架未被击毁,而盟军仅仅损失6架飞机。
这时,日军加强防御的步伐已经放慢,而盟军正在积极准备发动新的攻势。麦克阿瑟将军主张,连续实施几次小规模的海上登陆作战,以便把战线沿着新几内亚岛的北海岸向前推进。因此,西南太平洋部队把兵力不多的第7舰队扩编为一支实力雄厚的大舰队。与此同时,南太平洋部队正为实施登陆作战而对步兵第43师进行训练。在此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中浴血奋战的海军陆战第1师和第2师正在进行休整,积极恢复战斗力。
亨德森机场已经扩建成一个完善的轰炸机基地,在它周围建有3条战斗机跑道。在亨德森机场以东5海里处还有一个更大的轰炸机机场,称为卡尼机场,1943年4月1日交付使用。这时,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已有各种飞机300余架(包括新西兰空军、美国陆军、海军舰队和海军陆战队等系统所属的轰炸机和战斗机),相互协同作战。驻所罗门群岛的航空部队(简称“所罗门航空队”),虽然来自不同系统,但它却是一支在所罗门空军司令部统一指挥下的密切协同的部队,其主要任务是袭击腊包尔。这支部队之所以强而有力,还因为它与盟军设在新几内亚岛的航空基地(如博杜拉机场、米尔恩湾机场和莫尔兹比港机场等)互相支援。乔治·肯尼将军指挥的美国第5航空队就是以上述机场为基地进行战斗任务的。澳大利亚空军的几个飞行中队也配属给美国第5航空队。所罗门航空队和第5航空队的任务是,在两三个月内完全掌据新几内亚岛东部、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一带的制空权。
另一方面,日军在中所罗门群岛也有两个机场,一个在新乔治亚岛的蒙达角,另一个在科隆班加拉岛的韦拉河河口。日军经常从这两个机场对瓜达尔卡纳尔岛进行袭扰。
为了作好准备,美军在向这两个机场发起进攻之前,首先派特纳的第3两栖作战部队的地面部队和工兵部队在亨德森机场西北约65海里的拉塞尔群岛登陆。然后,在该地修建一个供小型舰艇使用的基地以及两个简易机场,以保证所罗门航空队的轰炸机能够空袭北所罗门群岛。在进占拉塞尔群岛的前后,盟军的舰艇和飞机在新乔治亚岛附近海域以及布干维尔岛以南海域布放了水雷;所罗门航空队不分昼夜地空袭蒙达和韦拉机场;斯坦顿·梅里尔海军少将和沃尔登·安斯沃斯海军少将指挥的两支巡洋舰驱逐舰特混编队,在一段时间里经常利用夜间轮流对上述机场进行炮击。
上述两个特混编队与瓜达尔卡纳尔战役中在“铁底湾”一带作战的海上编队迥然不同。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中的海上编队,往往都是临时编组,缺乏准备,仓促出战的。而1943年在所罗门群岛海域作战的梅里尔特混编队与安斯沃斯特混编队,则是为了对付日军的夜战部队组建起来的两支装备较好和编成精干的部队。这时,盟军的军舰已普遍装有性能可靠的雷达,有关舰员亦学会了有效地使用雷达。雷达显示平台安装在一个专门的舱室里,雷达所捕捉的目标可在显示屏幕上标绘出来并进行分析。由无线电讯和了望哨方面获得的其他情报也都集中到雷达显示平台里来。后来就把这种雷达显示平台叫做“战斗情报中心”。这种情报中心,使盟军在作战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日本军舰当时安装的雷达与美英的舰载雷达相比,还是很不完善的。而且,日军当时仅在大型军舰上安装这种粗糙的雷达。另外,盟军水面舰艇特混舰队和特混大队的编成,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固定不变的,这对其改进夜战战术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共同的作战活动,提高了官兵的战术技术水平,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信赖。因此,盟军终于把擅长夜战和实施鱼雷攻击的日本海军从所罗门群岛海域赶了出去。在反复运用新的战术,并通过实战进行严格检验的过程中,有三位指挥官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是弗雷德里克·穆斯布鲁格海军中校、阿利·伯克海军中校和梅里尔海军少将。他们在海战中所使用的战法是极其巧妙的。
1943年3月底,参谋长联席会议就有关腊包尔作战“第二阶段任务”问题发出了指令。麦克阿瑟将军的任务是控制胡翁湾和胡翁半岛均在莱城附近。,以便攻占新不列颠岛。哈尔西将军的任务是攻占布干维尔岛,并在该岛修建机场,以便保障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腊包尔实施系统的轰炸。但是,这两位将军在向各自的目标开始进攻之前,都必须首先夺取位于进兵路上的一些要地。也就是说,麦克阿瑟的部队必须首先攻占基里维纳群岛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和伍德拉克岛基里维纳群岛和伍德拉克岛均在巴布亚半岛东面。;与此同时,哈尔西的部队必须攻占中所罗门群岛。上述作战的目的是使日军不能依托这些要地进行抵抗,并使盟军能把轰炸机和战斗机的作战范围向前延伸,以掩护下一阶段的作战,还可在两路进攻的盟军中间为航空兵提供中继基地,以便于相互支援。
哈尔西与麦克阿瑟的统辖区域分界线,就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西面。因此,在进行第二阶段任务时,南太平洋部队就要进到西南太平洋战区的范围内作战。在指挥关系上就出现了一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哈尔西将军既要自行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又要接受来自两个方面的领导。一方面,在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上,要接受麦克阿瑟将军的领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