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以达道:“中**队中有火药,坚守不战恐怕不利于我等,但是姜维此人久居襄平等地,我国地理甚为精通,为人诡计多端。我誓死追随将军,只是将军须防备姜维诡计。”
    李大业闻言,笑道:“只闻中国诸葛亮神机妙算,姜维等人我却并不惧怕。我等共升军帐,点兵与其决战。”说完,李大业命令亲兵通知关内诸将,火速聚于帅帐,点起精兵七万杀往姜维大营。
    姜维统领大军来到地斩关后,于城西十里处所寨,命令细作打探周边军情。因为李严也是文武全才之将,因此姜维请李严同商破关良策,两人刚刚说得两句话,细作快马回报,道:“地斩关守将李大业统领大军杀奔而来。”
    姜维闻言,笑对李严道:“李大业统兵出城作战,必然率领重兵,我与沙摩珂领兵三万据寨防守,你可以与谭雄两人趁其关内空虚,夺下此关,然后引兵从后夹击,李大业所部必然会大败。地斩关雄壮,你不要大意。”
    李严抱拳躬身,领命后与谭雄一道,统率兵马绕开李大业所部,径奔地斩关而去。两将走后,姜维部署防御兵力,欲借兵器装备之利,死守营寨,拖住李大业主力,等待李严破城。
    李大业因为兵力优于姜维所部,并未想到姜维敢于在此刻分军攻城,因此也未派出细作打探姜维所部军情,竟然被李严、谭雄两将绕往身后。
    地斩关中守军以为姜维大军此时自顾不暇,那里想到会遭到进攻?关中守军只有一万,城门尚且不曾关紧,便被谭雄率领快骑抢进关来,谭雄所部进关后,如虎入羊群,迅速杀散守门士兵,接应李严所部大军进城。
    李严因为心忧姜维所部,因此命令大军速战速决,不须仁慈,只管厮杀。关中守军兵力薄弱,又被李严分兵牢牢守住两个关门。李严所部以众欺寡,迅速将守军分割包围,逐一杀害。未到一个时辰,关中战斗结束,关中一万守军被杀得干干净净。
    李严不辞劳苦,留下谭雄率领一万士兵守关,率领二万兵马迅疾赶往姜维大营。姜维守营士兵三万,而高丽进攻士兵却有七万余众。姜维因为高丽兵马来势汹汹,出营略一交锋,率领兵马撤往营中固守。
    李大业见姜维所部示弱,不敢大意,仔细观察姜维所部兵力,发现其兵力与细作回报兵力相差逾倍,信心大增,命令部队猛然进攻。
    姜维命令巨驽兵、强驽兵全部出动,先对高丽兵马进行远程打击。李大业所部兵马尚未靠近营寨,便已损兵折将,不由怒火冲天,亲临阵前,指挥兵马攻营。
    姜维所部兵马配合娴熟,待高丽兵马冲上前来,巨驽、强驽兵往后一撤,大刀兵和长枪兵上前。大刀兵、长枪兵均为长器械,与高丽兵马相斗占据上风。巨驽兵、强驽兵此时占据高处,在一旁配合作战,因此高丽兵马虽然众多,因为中国兵马过于精锐,竟然占不到一点上风,反而在姜维大营前面丢下了一具具尸体。
    李大业指挥兵马冲击几次,姜维大营未曾攻克,损伤数字却欲来欲多,李大业此时才领教到什么是天下精兵,不由后悔舍弃坚城,出城来攻打对方营寨。
    正在此时,高丽兵马后军顿时乱成一团,李严率领所部兵马从后面冲杀过来。中国士兵装备一流,兵刃锋利,衣甲坚固,战马也是骏马,李严所部兵力虽少,然而迅速冲出一条血路,将高丽兵马切成两截。
    姜维见李严回军,精神抖擞,统领合寨兵马,打开寨门,杀出营寨。中国兵马两支军队共有五万精兵,虽然兵力略微少于高丽兵马,但是整体战术素养比高丽兵马强出若干。
    两军这一场大战,厮杀异常激烈,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姜维所部大军欲战欲勇,逐渐占得上风。李严武艺高强,抬头一见李大业,策马直杀过来。李严所部精锐发动,迅速接近李大业所在之处,虽然李大业精兵拼命上前,也只是延缓了一些时间。
    李大业向来自负武功了得,心中并不惧怕,见李严杀进军阵,手下无一合之将,拍马上前拦住李严。两将这一场厮杀,异常激烈。李严是有名川将,《三国演义》中记载李严曾经与张飞战个不分胜败,因此两将交手二十余合,李大业渐渐觉得吃力。
    梁以达见此状况,担心李大业有失,拍马上前接应。姜维、沙摩珂两将因为李严与李大业厮杀,都上前观战,此时见梁以达上前,沙摩珂策马出阵。四员将捉对厮杀,两边兵马顿时忘了厮杀,都停下来看这场决战。
    沙摩珂本来是番人,自小在西域长大,因为从师汉人学习武艺,随从师父东下,因为其天生异禀,因此武艺娴熟,在军中属于知名上将,即便张飞等将与其单独较量,也不落下风,因此沙摩珂上场未到二十回合,施展一记绝技,一刀将梁以达劈于马下。
    李大业本来就处于下风,此时与李严交手,正累得气喘吁吁,猛然看见梁以达死于非命,顿时心惊胆颤,手上发软,正在欲待回马之际,被李严瞅个破绽,一枪将其刺于马下。
   
第一百二十七回 东征高丽(四)


    主将落马,高丽兵马顿时士气全无,姜维趁机指挥大军杀上,高丽兵马兵力虽然多于姜维所部,此时却是连连败退姜维居中,沙摩珂居左,李严居右,三将各自率领部下,如三个箭头,迅速往高丽兵阵渗透。
    此时西方路上,一支兵马迅疾扑了上来,原来是二路军太史慈所部赶到,闻知前方大军正在激战,迅速上前策应。高丽兵马正是不支之时,指挥偏将又无统军之才,兵力发生逆转,高丽军阵顿时溃散。
    这一场大战下来,高丽兵马除有三万兵马突围而去,其余五万兵马都死在这场大战中。太史慈所部精骑为生力军,尾追逃敌紧紧追击,直杀到人斩关方回。
    高丽合国兵马,两场大战下来,共损折兵马十三万余,其国兵力大多屯于人斩关。李高听闻败讯,知道人斩关已经不容有失,率领亲兵急赴人斩关,亲自指挥防御作战。
    金旋探听李高亲临人斩关,命令大军在地斩关驻扎,因为运输粮草路途遥远,金旋命令太史慈所部分为四路,攻打沿途城镇,劫掠库房、富户钱粮以为军用。
    太史慈所部领命出发,未到月余,周边城镇皆平,劫掠粮草众多,皆屯集于地斩关之内,粮草足够支撑半年,金旋下令,命令国内勿须往前线运粮,国内压力顿时减轻。
    高丽聚集于地斩关的大军共有十三万,高丽国内大军大多聚集于此地。李高最初以为坚守不战,静待中国兵马粮尽而退,后来太史慈所部劫掠无数粮草,李高这才明白中国兵马此时有必得之心,不由心惊胆战。
    高丽国内有一位官员,姓金名汉水,此人足智多谋,为李高的一位重要谋士。金汉水因为金旋大军不日将会兵临城下,赴李高处献计道:“金旋御驾亲征,有必得之意。我国内兵马二战损失十三万精锐,剩余兵马只有十七万左右,况且需要分军守御国内四郡。人斩关内守军兵力薄弱,倘若金旋大军前来进攻,此关失陷只是时间问题。不若急派使者,前往北胡,说服彻里吉、迷当大王、雅丹、柯比龙四王,此四王手下精兵无数,若是其出兵攻打中国北方边郡,金旋大军必然回防,如此可以暂时可以缓得此次危机。”
    李高正是惶急无计之时,闻言大喜,派遣使者携带重礼,星夜赶往北胡,求四王起兵相助。使者共有四路,其中一路被太史慈部兵拦截住,送往地斩关交给金旋处理。
    金旋闻知高丽求北胡出兵,派人火速赶回中原,通知诸葛亮派遣重兵,把守北部边郡,防止北胡兵马。诸葛亮因为金旋统领大军东征,国内防御力量大减,与庞统协商后,决定抽调国内预备兵,都赴郡城操练,以备急用。
    中国预备兵共有一百五十余万,包含退役军人、各郡青壮年等,预备兵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聚集县城,进行正规军训,其中若干人员原来在军队供职,因此预备兵一得到通知,立即行动起来。
    诸葛亮广派细作,仔细打探北胡四王动向,又调黄忠所部分军赴邺城、晋阳驻防,甘宁所部分军赴洛阳、弘农驻防,马超所部则重点防守西凉、安定、长安三郡,因为代县战略位置稍微弱些,离金旋大军最近,因此只是起用郡内守兵五千,预备兵三万防御。
    金旋担心北胡出兵,召集众将道:“高丽李高求北胡出兵,攻打我北方边郡,因此我军要速战速决。此次作战,务要全歼高丽主力。各将勿起怜悯之心。”
    金旋命令关平统领部下驻守天斩关,关索统领部下驻守地斩关,其余兵马二十三万全部杀奔人斩关而去。姜维所部为前军,遇路修路,遇水搭桥,大军行速快速,五日内大军聚集于人斩关下。
    人斩关是高丽最后一道屏障,城池坚固,依山傍水,易守难攻。金旋大军直接在关下扎下大营,命令士兵准备火药,准备炸毁城墙,逼高丽兵马决战。
    入夜,火器兵准备妥当,大军也按照金旋命令到达预定地点。此时火药纯度已经提高很大,火药威力比起攻打北平之时已经今非昔比。
    随着几声沉闷的巨响,人斩关城墙被炸塌百余米,关羽、张飞、太史慈所部迅速冲入城内,金旋统领虎卫营士兵及姜维所部则把守住两座关门。
    李高虽然曾经想到金旋兵马运用炸药攻城一事,但是未曾想到此时遇到的炸药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几声巨响,震醒了关内高丽兵马的同时,也将李高守关的信心击得粉碎。高丽众将都意识到危机,不约而同的聚向李高住宿之处。
    高丽士兵本来战斗力极弱,此时兵力相差如此悬殊,又属意料之外,城中顿时乱成一团。关羽、太史慈、张飞三人统领部下,按照提前部署,太史慈、张飞领兵分割敌军,关羽所部则按计划先杀开西门,接应进金旋兵马,后杀开东门,接应进姜维所部。
    李高此时聚集城中败兵,往东门杀去,此时太史慈、张飞所部紧紧咬住李高,尾追而来,东门上关羽、姜维所部刚刚稳定下来,见李高统兵杀到,布好军阵,阻击敌军。
    金旋统领张苞、关兴两将赶上前来,看见高丽兵马簇拥着一位黄袍中年人,判断此人便是李高,命令部下火枪手、巨驽兵集中火力,攻击李高立身之处。
    金旋精兵使用威力最强大的武器,同时向李高发动攻击,高丽兵马对火枪手只有耳闻,今日一见,才知道火枪威力果然名不虚传,李高及身侧重臣纷纷倒下。
    李高如此身亡,当然在金旋意料之中,指挥兵马往里合拢。高丽兵马在李高死后,顿时乱成一团,关羽、太史慈、张飞所部趁势将其分割开来,然后聚集重兵,逐渐将其歼灭。
    金旋立于高处,纵观场上局势,见高丽兵乱窜乱逃,一个个如丧家之犬,不由心起怜悯之心,对张苞道:“高丽兵马实在可怜,可以立起招降旗,命令通译喊话,投降者弃械后,趴伏于招降旗下者免死。”
    张苞遵命行事,通译大声传达将令,高丽兵马最初以为此次有死无生,听见通译喊话,这才知道还有活路,纷纷弃械投降。高丽兵马城中守军十七万,投降者八万余,其余兵马都被金旋所部精兵歼灭。
   
第一百二十八回 东征高丽(五)


    金旋命令诸将守编降兵,分散于各军中姜维因为前时金旋曾经说起对待蛮夷之策,可以族灭,此次招降其兵将,不由心存疑惑,因为金旋威望正是如日中天,因此不好当着众将询问。等待众将下帐,姜维上前问道:“不知陛下此次因何要招降高丽士兵。”
    金旋答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蛮族势弱时相附,势强时则会相欺,此以前我命令各将勿要存有怜悯之心之因。此次一战本来可以尽歼高丽主力,因为我见其士兵甚为可怜,因此下令招降。我汉人士兵虽然精锐,但是未来与北胡等战斗之时,必然会有损伤,倘若逐其为前军,可以减少我汉人士兵损伤。再使军校培育些异族政委,灌输其忠君思想,其战斗力提升后,也可以壮大我军战斗力。但是异族降兵不能配备先进武器,我军先进武器只可以配备于汉人军队中。”
    姜维闻言,才知道金旋招降高丽士兵并非是心存怜悯,还有许多后用。金旋说完,传下旨意,命令诸葛亮在军校中大量培养异族政委。以后长安军校异族政委培训先行,成为中国大军下步军事行动的风向标。
    金旋重兵屯于人斩关,收编降兵,每一千人队中配置一名通译和政委,进行高丽降兵的政治培训。经过月余训练后,金旋命令高丽降兵为前军,大军分为四路,由关羽、太史慈、张飞、姜维四将各自率领五万大军,分头攻打高风郡、高调郡、高风郡、高顺郡。金旋与张苞、关兴两将统领余兵留守人斩关。
    高丽国内在李高战死之后,众臣拥立其子李济然继位,李济然只有十岁,此时正值国家危难之际,太后委任王叔李兴为大将军,总管全国战事。
    因为高丽大军主力在三关与中**阵大战几场,主力已经损折干净,因此四郡守军只有六万余众。因为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李兴下令四郡,征召合国壮丁,粗训成军,帮助防守郡城。
    高丽合国人口不过一百余万,国内壮丁大多已被征召为兵,征集四郡全部壮丁,不过又得士兵十万,分散于四座郡城中。四郡虽然守兵数量急增,然而比起金旋手下大军,还是显得过于单薄。
    关羽等四将统兵有方,久经战阵,自然势如破竹,很快攻到郡城之下。金旋命令诸将先行攻占县城,劫夺县城库房以为军需,然后围困郡城,必须全歼或招降守城兵将。
    四将得令后,根据四郡郡城,分派兵马攻打四郡所辖各县。高丽县城守御更加薄弱,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未及一月,四郡各县已经肃清,各军军需粮草等物品也勿需国内转运供应。
    先说张飞所部攻打高顺郡,张飞对部将高顺道:“此郡名为高顺郡,你名为高顺,必然会于此城见功。”高顺闻言大笑,道:“未将必然会效死力,三日内攻下此城。”
    张顺献上疲敌之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