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41年,包括此前占领的波罗的海三国、波兰东部、罗马尼亚一部与芬兰一部在内,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360亿美元(由于工业生产效率和工业产品质量水准的大幅提高,苏联的1941年的工业总产值比历史上的1940年【1941年就爆发苏德战争而大幅下滑了,没有比较的价值,只能拿前一年作为参考。】高出50%以上。),粗钢产量超过了3000万吨大关,原油产量也高达5000万吨以上,并且炼油能力较历史上有大幅提高,航空汽油已经可以完全自给自足,尽管品质与西方产品相比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不过由于科技水平还是相对落后,苏联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依然只有资源性产品,包括矿产本身和粗钢等半成品,由于美英两国至今仍未解除对苏联的经济封锁,因此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很自然地成为了最大的买家,仅仅1941年这一年,竭尽全力推进工业化的中国从从苏联购进了300万吨粗钢、500万吨铁矿石和200万吨原油,而中国的锡、稀土与天然橡胶乃至轻工与农产品(当时苏联是粮食出口国,但是品种上没咱们丰富,不过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首次突破350公斤,而同年的苏联则超过500公斤。。。。。。)则为苏联所急需,两国正好互通有无,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因此比历史同期更高。
注1:以坦克为例,德军的黑豹式中型坦克虽然先进,但苏联也已经提前普及了t34/76,而且由于苏德战争推迟爆发的缘故,历史上被取消了的t34m中型坦克研制项目也已经取得了成功并与1941年底开始批量生产,这款新型坦克拥有比原型t34更强的火力、装甲和相对先进的火控和指挥系统,并且发动机的功率增大到了600马力,而更先进的t34t也早已开始研制。而飞机方面,性能出色的米格…3战斗机、伊尔…2攻击机等多种先进机型也都已经设计定型并开始批量生产,更先进的改进型也都已经开始了研制,可以看出德军在西欧的威风八面给了苏联很大的压力。。。。。。(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三章 世界格局(下)
ps: 感谢书友“望云山人”的再次打赏,继续求推荐票^_^
再加上分配相对公平的因素,1941年时苏联工薪阶层(不包括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在世界上已经仅次于美、德、瑞士等少数几个国家(注1),因此虽然大清洗弄得苏共党内人人自危,但斯大林在苏联国内、尤其是城市居民之中的威望却反而是如日中天,毕竟受害者只是一小部分,还大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而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却让广大民众普遍受惠。。。。。。
与美国类似,苏联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样令它的工业发展获益匪浅,但苏联的资源总量虽然不在美国之下,全面性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锡和天然橡胶这两项战略资源都严重缺乏,而由于石化工业不够发达,后者的短缺很难像美国和德国那样完全通过合成橡胶来完全弥补。 此外,苏联稀土、钨等少数几种稀有矿藏虽然储量不低,但因为勘探不充分或者是技术工艺不过关(因而消耗或者说浪费较多)等因素,暂时还不足以满足临战状态下的最大需求,而必须从中国进口一部分。当然,最低限度的自给自足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看到德军席卷西欧,无论是为了安全,还是为了利益,常备军数量便有500万的苏联红军都绝不会一直等待下去。好在目前苏中两国关系还算不错,因此这些资源还是不难取得的。但两国之间的历史问题,却成为斯大林心中的一根刺,令他始终有些不安。。。。。。
第四位则是在大多数人眼里全靠美国出手才免于亡国的英国,但英国毕竟是老牌帝国和英联邦的老大,底蕴其实相当深厚,这几年里虽然失去了大片的殖民地,但依然保有东马来亚、印度大部、肯尼亚、索马里、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拉布拉多半岛与纽芬兰岛(两地现在都是加拿大的领土,面积大概与中国的四川省差不多。)、圭亚那、牙买加等大西洋诸岛和斐济等太平洋诸岛,而在美国的大力支援下,英印军队打败策略错误的印共武装只是时间问题。如此广阔的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几乎用之不竭的资源和财力。
除了直接控制的殖民地。英国还间接控制着南非(含纳米比亚)等完全听命的仆从国,并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英联邦成员国的坚定支持,实力远非本土那么简单。而且即使只是英国本土,拥有的底蕴也非同小可。1941年在频繁遭到德军空袭、并先后失去设得兰群岛与北爱尔兰之后。英国本土的工业总产值依然超过了120亿美元。粗钢产量达到了1500万吨。。。。。。
即使是英国最大的弱势——人力资源,在英国政府进行了总动员之后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在挫败了德军登陆英国本土的图谋之后。英国政府随即宣布将会进一步扩军到300万人,而在此之前,英国这几年里已经陆续伤亡了一百多万军民。事实上,如今的英国依然有超过500万人的极限动员力,如果算上殖民地、仆从国和英联邦的小弟们,这个数字还要大不少。。。。。。
而在技术兵器方面,英国虽然因为战争中损失太大而远不如前,但是1941年英国超过9000架的作战飞机总产量和超过6000辆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总产量(英国到下半年才完全进入战时体制的,否则产量还要大得多。)足以证明这个国家的工业潜力。而海军方面,虽然这一年来损失之大前所未有,但获得两艘美国战列舰填补了主力舰的空缺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又重新获得了各方面碾压德国海军的巨大优势,除了该死的潜艇。。。。。。
但是说到潜艇,英国作为一个岛国的先天缺陷就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出来,只要海上交通线被敌人切断,大不列颠岛上的4000多万人口就会陷入饥荒、而岛上庞大的工业产能也会因此变得毫无意义。。。。。。
第五位则是刚刚偷袭珍珠港大获成功的日本(中国不参与排名,会在最后单独评述。),虽然侵华战争失败令日本元气大伤,但美国大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让日本撑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其后随着产经联的秘密成立,日本上下一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奇迹般地实现了工业的振兴,1941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主要工业品产量全面超越侵华战争之前的数据,粗钢产量更是达到了1500万吨(不过其中有600万吨用于出口,中国是最大的买家。),比历史同期高了一倍还多,虽然这与日本政府自1938年起就开始全力推广氧气顶吹转炉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如此的成绩依然令人赞叹。
但如同当初纳粹德国的“经济奇迹”一样,日本工业的迅速复兴也建立在大量举债的基础上,而且与德国政府重视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不同,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工业的飞速发展而有半点的提高,日本政府为了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进步和扩充军备上,不惜最大限度地压榨民众,但由于日本民族世界第一的忍耐力和服从性,再加上崇仁天皇像甲午战争之前的明治天皇那样节衣缩食以身作则,日本国内并未因此有太多的怨言,使得日本政府能够将尽可能多的资金投入到军事方面。
注1:其实历史上苏联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工人生活水平就已经超过了经济危机余波中的西方国家同行的平均水准,而这个时候西欧的国家已经几乎全都卷入了二次世界大战,又不像美国那样本土远离战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大冲击。而原本富裕的加拿大与澳新也已经因为支援英国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关键是一直在输),三国人口又都不多,拖累自然十分明显。与之相比,苏联虽然之前打了芬兰,现在又陷入了阿富汗泥潭,但因为时间还不算长,苏联国家又大,在1941年底的时候影响还不算明显。。。。。。(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四章 阿联的内忧
ps: 感谢书友“garysi1”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t…t
其中日本海军是日本加强军队的重心,随着三年间大批军舰的下水,侵华战争期间损失惨重的日本海军不但迅速恢复了实力,反而更胜从前,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的强大海上力量,在偷袭珍珠港几乎完全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之后,如果光论主力舰的实力,日本海军几乎已经是世界第一。。。。。。
1941年底,日本拥有12艘航空母舰,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两艘大和级巨型航空母舰,此外还有两艘金刚级高速战列舰,但日本毕竟基础薄弱,这一点从辅助舰与运输船的数量不足就可见一斑。更要命的是,侵华战争失败而永远损失掉的200万青壮年在短时间内根本没法获得补充,这就令日本的动员能力大受影响,虽然因为总人口不少、数据上的极限动员力依然在600万以上,但质量就令人实在不敢恭维了,这600万能够抵得上其他列强的400万就不错了,而且以日本目前的国力,即使不考虑资源因素,在海空军规模不变的前提下,日本政府最多只能长时间维持一百万左右的陆军,否则国内就爆发大面积饥荒的危险。。。。。。
此外,日本与英国同为岛国,却没有殖民地可以掠夺,而且本土资源更为匮乏,因而对于资源产出远比历史上丰富得多的南洋诸岛,日本政府就更加觊觎。陆地上他们已经被解放军打怕了,但在海上,连珍珠港他们都敢打,何况是防御虚弱得多的南洋诸岛?
第六名则为如今已经只剩半壁江山的维希法国,虽然连国都巴黎都丢了,但毕竟老牌列强的底子还在,而且因为投降得快,所以战争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因此即使只剩半个法国,1941年的工业总产值依然不下60亿美元。粗钢产量也有400多万吨。尽管如此。作为一个战败投降了的仆从国,维希法国的三军规模都受到了德国的严格限制,而且成了亡国奴的维希法军失去了战斗的动力,已经远不是昔日那支雄霸欧陆的强军了。。。。。。
第七名是无论哪个时空都纯粹是打酱油的意大利。由于本身工业基础就不怎么样。加之南北分裂大战了一场造成了不小的破坏。1941年底的时候,刚刚重新统一的意大利工业状况甚至还不如前一年,工业总产值不满50亿美元。钢产量仅有300多万吨。不过即便如此,由于事实上已经被德**控了的缘故,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却比历史上强了许多。当然,这倒不是说他们现在已经是世界强旅,而纯粹是历史上的意军实在太菜罢了。。。。。。
除了这七个早就已经是工业国的列强,这个时空还崛起了两个新兴的大国,其中克里姆领导的阿拉伯联邦最为另类。这个国家的面积和人口都相当惊人了,境内的资源也十分丰富,但却基本都没得到开发,甚至连基本的工业也几乎没有,武器装备全靠缴获和进口,仅此一点就不能说阿拉伯联邦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可是有军事才能卓越的克里姆领导,更有经历了战火考验的百万大军,再加上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过程中觉醒的民族意识与对西方的憎恨,在陆地上还真不好对付,倒是有些类似于历史上刚刚建国但还未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新中国。
而当地中海的盟军全部投降、希腊也宣布中立之后,地中海事实上已经成为了轴心国的内湖,令阿拉伯联邦可以不受阻碍地从德意获得大量援助,虽然工业化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至少阿拉伯联邦百万大军的武器弹药来源不必太过担心了。加之阿联横跨欧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这个新兴的地区强国虽然基础很不扎实,但还是很快就在国际上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过克里姆并没有因为陆军世界第五就安心下来,他一直都想建立一支同样强大的海军,以保护地形狭长而临海的广阔国土,在暂时还没能力建造军舰的现状下,被意大利蛙人炸沉在亚历山大港内的两艘英国战列舰就引起了克里姆的高度重视。但因为德国支援的打捞设备一直等到西西里岛上的英军投降后才得以运到亚历山大,此时距离两艘军舰沉没已经过了好几个月,海水的腐蚀性又强,打捞起来的时候早已经锈得不成样子了。。。。。。
无奈之下克里姆只得暂时搁置建立大海军的构想,而将工作的重心放到工业化与稳定内部这两方面,但这显然不那么容易,平均识字率很高的柏柏尔人和柏柏尔裔阿拉伯人聚居区还好,自埃及以东的新地盘上遍地文盲,想要推动工业化就必须先普及教育才行。但是在这些落后地区普及近代教育就不可避免地会触犯当地王公酋长的利益,美英两国自然不会放给这个机会,派出间谍大肆挑拨阿联内部的矛盾,导致西亚地区连续爆发了多次叛乱,虽然才能威望兼备的克里姆很快就将其一一镇压了下去,但还是对这些间谍战不胜其扰。。。。。。
而由于阿联加入了轴心国的缘故,之前与其关系不错的苏联在侵入阿富汗后出于对遭到轴心国包围的担心,也派出间谍前往刚刚独立并加入了伊盟的伊朗共和国,由于伊朗的穆斯林绝大部分都是什叶派,而克里姆这位“解放者”却是逊尼派,两者之间本来就有着不小的矛盾,苏联这么一挑拨很快就见到了效果,不久伊朗国内再次爆发大规模起义,由于什叶派在社会底层的信众极多,共和国政府正式成立还没过几天,就因为军队的大面积哗变而倒台了。。。。。。
克里姆是个性格极其坚韧的人,即使东进以来已经连遭十几次刺杀,他依然没有放弃改造伊斯兰世界,令其尽快步入现代社会的打算,但内忧还是不可避免地牵扯了他的大部分精力,令解放整个非洲的浪潮止步于北纬10゜线附近,而英国乃至很多其他的西方国家政府也总算是稍稍松了口气。。。。。。(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五章 工程建设
ps: 感谢书友“望云山人”的再次打赏,继续求推荐票t…t
与阿拉伯联邦相比,新中国虽然迄今还是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但是各方面的实力都更在其上。1941年虽然遇到了一些麻烦,但随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