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勇闯天涯-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就在吴铭郑重考虑自己前途的时候,道教的又一重要节日上元节即将到来。
大年初十刚过,承宗、承元师兄弟开始忙绿起来,清扫道观和山门,擦拭法器,前殿和中殿内外换上各色旗幡,增设灯盏烛台和跪坐蒲团,便于上元节这天络绎到来的信徒们进香参拜。
第5章 偶遇
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天色蒙蒙亮,太金山下田家村的数十名青壮和健妇已经到来,这些虔诚的信徒携带香烛,到三清像前上香叩拜,随后恭敬地将捐赠物品交给承宗道士。
不用承宗师兄弟太多安排,勤劳淳朴的乡亲们轻车熟路地忙碌起来,包揽了生火熬粥、烧水泡茶、烹制祭祀三牲等所有杂务,后院里脚步匆匆,但忙而有序井然不乱,显然是有传统的。
天色大亮,信徒香客络绎不绝,一堆堆人群聚集在殿门外的大柏树下歇息,等待祭祀的吉时到来,其中不乏十里八村的地主富绅和德高望重之辈,承宗、承元师兄弟开始奉茶迎客前后忙碌。
在秉真道长的授意下,承宗没有要求吴铭帮忙,吴铭鉴于自己逃犯的身份,也没有凑热闹的念头,早早带上柴刀把羊赶上山,温习沿途看到的各种植物和草药知识,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始砍柴。
伤愈之后,每天砍一担柴是吴铭必做的功课,两辈子都出身于贫寒家庭的吴铭不愿吃白食,人家的救命大恩难以回报暂且不说,天性勤恳的吴铭无法忍受寄生虫式的生活,何况还能在劳作中不断增强体质,以尽快适应生存环境。毕竟,他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不可能局限于这片小小的天地。
午时已过,吴铭在羊圈旁的柴房里卸下第二担柴火,整个道观此刻香烟缭绕呢喃鼎沸,想必是庄严的法事已经进入尾声。
隆重盛大的法事对吴铭没有吸引力,他知道自己尚未融入这个社会,很多时候还活在心底的那个已成梦境的世界里,还在坚守着自己的世界观和道德观。
如今这副强壮的皮囊没给吴铭留下半点记忆,所以他对这副皮囊所遭受的一切看得很淡,甚至不愿意去弄个明白,所以也就没有任何的不甘和委屈,更谈不上什么仇恨。
吴铭慢慢享用完两块香甜的烤山薯,用布巾擦去脸上流淌的汗水,捡起地上的柴刀走向不远处的银杏树,挺拔的身躯充满活力,步履也日渐沉稳矫健。
他来到大树下稍作歇息,洗把脸掬一抔甘冽山泉徐徐饮下,昂起头长出口气,挽起道袍下摆拿起锯子和铁锤,继续修建小木屋。
也许是专业知识所驱使,也许是建设能拥有成就感和存在感,也许是喜欢这块风景上佳之地,吴铭决定利用空余时间在这地方修一座小木屋,此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背靠大山旁倚大树,溪流淙淙翠竹环绕,两旁山上长满郁郁葱葱的杜鹃,无论清晨还是黄昏,晴天还是雨天,身处此地均能体验到大自然的动人魅力。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两个月前,承宗向吴铭转达秉真道长的意思,让吴铭最好能在山上修养一年,一年后不管吴铭如何决定都顺其自然。
吴铭对此深感困惑,但又无法拒绝,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最终还是无奈地答应下来,为此,他用一个多月时间,准备不少木料和碗口粗的毛竹,剥下一块块整齐的松柏树皮,开始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虽然砍伐和建筑费去不少功夫,但能够把脑中的专业知识用之于实践的机会不多,也能以此调节烦躁迷茫的心态。
小屋的主体已经落成,门前的原木露台已拼接完毕,吴铭把竹木边角料和干枯的草木推到小屋前方空地,取来火柴点燃刨花,用木棍扒弄几下火势渐旺,坐在溪旁的岩石上歇息,静观木屋的尖顶造型和刚覆盖的坚固树皮屋顶,脑子里细细估算下一步所需材料和工时。
寂静中,吴铭隐约听到脚步声传来,抬头一看愣了片刻,随即整理道袍缓缓站起。
两名女子不知为何来到此地,走在前面的女子年约二十肌肤白皙,拥有这个年代少见的高挑身材,齐肩秀发,身穿藕色呢绒大衣,整齐刘海下峨眉弯弯,一双秀眼晶莹灵动,微微张开丹唇现出白玉般的洁白牙齿,晃眼看到树下有个大男人之后,她的表情显得非常意外。
高个女子身边是个十六七岁的圆脸女孩,身穿蓝色碎花棉袄深蓝镶边裤,看样子像大户人家的丫鬟,她脸上的惊讶之色一闪而逝,望着正在整理长袍的吴铭有点气恼,上前一步大声呵斥:“哪来的野道士?看见我家小姐到来还不回避,怎么不懂礼数?”
吴铭愣了,想了想反问道:“不知道你是哪家名门闺秀?怎么会到我住的地方来质问我?”
“你”小丫鬟哑口无言,气得小脸通红。
“小珍,不可莽撞。”
高个女子低声告诫身边丫鬟,上前半步向吴铭屈身施礼,歉意地望向长发凌乱的吴铭:“对不起道长,我家小珍年纪小不懂事,得罪之处,还请道长多包涵。”
美丽女子说完,脸上歉意的笑容骤然凝结,秋水般清澈的眼中显出惊讶之色。
人家道歉了,吴铭也不好再说什么,轻咳一声淡淡地劝道:“两位请回吧,山道险峻坎坷不平,万一伤着可不好。”
美丽女子抬手轻掠一下被山风吹乱的刘海,再次客气地向吴铭致歉:“真对不起,我们是来上香的,看到高大的古树和这边的几丛红叶就过来,打扰了道长的清静,还请道长原谅,我们这就走。”
两名女子转身走出几步,小丫鬟回头狠狠瞪吴铭一眼,搀扶美丽女子悻悻离去,低声埋怨小姐太给臭道士面子。
吴铭捡起木棍,轻轻拨弄燃烧的草木,凝望浓烟升腾的火堆陷入沉思,转眼间就忘了两个离去的女子,如同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可是,他的心境远没有他的外表那么淡然和平静。
之前,他因为恪守良知和职业道德,不愿与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和变质者同流合污,本着坚定的信念在备受排挤和暗算之下奋起反击,大胆揭露自己所监理的重点工程中的重重黑幕,从而招来利益集团肆无忌惮的迫害,以致落得“贪污巨款”的罪名身陷囹圄惨遭迫害,这一切,都不得不让他对自己所坚持的信仰、理想和价值观展开反思。
如今,鬼使神差之下他再世为人,却处于战火纷飞的民国乱世,一个个头颅一摊摊鲜血让他深刻体会到生命的无奈与脆弱,再者,日寇的侵略铁蹄已经轰隆响起,天下已难有一方净土,仅是自己所在的江西仍然战火不绝动荡不安,国共两大势力仍在剧烈的武装冲突和势力整合之中,赣西、赣中、赣南已经开始血腥的清算,社会环境将会越来越残酷,越来越险峻。
从承宗下山带回来的旧报纸和探听到的消息中,吴铭还了解到:两周之前,陈诚的第十八军休整补充完毕,已离开鹰潭南下进剿朱毛红军;南昌行营参谋长熊世辉已就任江西省主席,省府专员和一个连兵力进驻上饶,上饶地方守备团已经展开轰轰烈烈的剿匪运动,上饶县各路豪强吓得退避三舍魂飞魄散,一纸征兵令和一道征税令弄得全县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专员带来的军队开始大张旗鼓招募新兵,同时也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战争摊派与搜刮。
对于如今的局势,吴铭有种手足无措的惊慌感,他发现脑子里可怜的历史知识对目前的认知没有丝毫助益,眼前这个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对他而言是无处不在的危险与混乱,他知道自己只要走错一步,就可能遭致突如其来的无妄之灾,任何的投机取巧都充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让自己死于非命,这也是他至今没有匆忙做出决断的原因,他需要更细致更准确的印证和筹划。
熟悉的竹梆声响起,吴铭从沉思中醒来,望一眼挂在遥远山巅上即将隐没的太阳,站起来麻利地收拾工具,掩埋即将燃尽的残火,整理衣衫大步向道观走去。
关上羊圈竹门的承元看到吴铭,几步迎上神秘地说道:“吴大哥,你知道今天的香客中,有谁打听你的名字吗?”
吴铭微微吃惊:“没几个人认识我啊,是不是我们吴家村乡亲?”
“不是,你再猜。”承元童心纯稚笑容淘气。
“我真猜不着。”
“是个女的,长得很好看!嘿嘿”
吴铭似乎明白了:“你说的人是不是留着齐肩短发,身穿藕色大衣的那个富家小姐。”
“吴大哥真聪明。”承元哈哈一笑:“那个好看的姐姐姓汪,她临下山前悄悄把我拉到柱子后面,给我两个大洋,然后问我:在道观东面大银杏树下干活的年轻道长怎么称呼?”
“你怎么回答?”吴铭皱起眉头,担心自己的身份被人识破,从而带来不必要的危险。
“我当然不说,嘻嘻!师父和师兄早就交代过我,不能对外人说吴大哥的任何事情,所以我就说不知道,然后把那两块大洋当成香油钱交给了师父,大哥放心吧,嘻嘻!”承元小脸上露出捉弄的顽皮笑容。
吴铭摇头笑笑,抬腿大步走向侧门。承元快跑跟上,边跑边好奇地询问吴铭为何不继续问下去,还说看到师父和师兄曾和那个漂亮姐姐说了会话,承宗师兄肯定知道那个漂亮姐姐是哪家的。
吴铭没有继续纠缠这事,用完晚饭帮助承宗师兄弟收拾后院,一切干完已是夜幕降临。吴铭洗完澡点亮油灯开始练字,一个时辰后来到院子里,继续每一天的桩功修习,似乎今天和以往的每一天一样,别无二致。
次日临晨醒来,吴铭意外发现自己的大裤头前方湿了一片,黏黏糊糊的让他非常尴尬,梦中那张美丽颜容再次浮现脑海挥之不去,只能悄悄起床跑到院中水池旁,冒着寒冷飞快脱下裤头,提起一大桶凛冽的泉水当头浇下。
一阵寒风吹来,吴铭激灵几下,打了个气势磅礴的哈欠,弄得回音阵阵声势不小,院墙下的大公鸡也吓得大声啼叫起来,晨曦就在雄鸡的声声呼唤中姗姗而来。
第6章 死马当作活马医
残冬的影子尚未离去,春天的脚步无声来临,片片红叶和丛丛嫩芽点缀在层林之间,漫山遍野的生命缓缓苏醒。
斜眼夕照,承宗把装着锅碗瓢盆的背篓提进吴铭新建成的木屋里,小承元将肩上的棉被扔到结实的木床上,跑到石砌的壁炉前蹲下看了片刻,又跑到木屋后面,好奇地打量吴铭用毛竹引来的清澈山泉。
离地两尺的精巧木屋全部用山上的竹木建成,屋顶用一块块整齐剥下的松柏树皮覆盖,在历时近三个月的建造中,吴铭得到承宗、承元的大力帮助,这对师兄弟几乎每天都来帮忙。
记得小屋落成那天,对此采取不管不顾态度的秉真道人意外到来,观看片刻一言不发地离去。
吴铭心中充满感激,他知道自从向承宗提出建木屋的那天起,就得到了秉真道长的默许,否则承宗师兄弟俩也不会每天过来帮忙,更不会主动下山借来锯子、墨斗、凿子等工具。期间,吴铭多次跟随承宗下山进城采买,身上穿着已经习惯的道袍,头上戴顶青布道士帽,来来回回七八趟没人怀疑他的身份。
数月来,每隔几天吴铭都会主动去中殿向秉真道长问安,无奈这位方外高人惜言如金,每次都只是和善地点点头,顶多哼两声就让吴铭自便。
对此,吴铭曾疑惑地询问过承宗,承宗解释说师叔就是这个性子,每日执着清修,不喜言语,习惯了就好。
承宗走出木屋,倚在结实的松木围栏上,遥望前方苍茫群山低声说道:“吴大哥,师叔说你尘缘未尽,别看你又建房子又开路的,但这片小小的地方留不住你,你随时都可能离去。”
吴铭犹豫片刻,靠在围栏上低声询问:“你的看法呢?”
“我也说不清楚,原来以为你会留下的,后来和你下山几次之后,感觉你总会离开,这几天,这种预感越来越重。”
承宗停顿一下,转向神色复杂的吴铭:“吴大哥,我很难相信你是土生土长从未出过远门的本地人,尽管你从来不说自己的想法,但我感觉你似乎对外界非常熟悉,懂得的东西很多,让人无法看透。我从小长在道门,说句自负的话,七岁之后,在我们这一代八百弟子中,我一直是长辈们公认的佼佼者,可我从没看到过谁能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从不会握笔到学会一手好字,能学完《道德经》并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这么大年纪才习武竟然小有所成。”
说到这,承宗抬手一指:“还有这座屋子的快速搭建方式,以及新颖造型的内外布局,无一不出人意料之外,就连师叔看后都惊讶不已。我见过你用竹签划在地上的计算符号,有一次你顺手划下一段符号没记得擦去,尽管我看不懂,但我知道你写的是洋文,我不知道你从哪学来的,可我越来越觉得师叔的话是对的,这里天地太小,留不住你。”
吴铭心虚地笑了笑,思考片刻低声说道:“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外面的世界太乱,军阀割据混战四起,不知道出去之后能否好好地活下去,心里忐忑不安,唉!哪怕有一天我真要离开,也会提前和你说的。”
“你打算去哪?”承宗问道。
吴铭摇摇头:“不知道,也许去上海,也许去广州,攒些钱之后,看看能不能出洋长点见识。”
承宗默默点头:“青龙节之后,师叔就要返回龙虎山祖庭任职,祈真观会有新的住持到来,我会跟随师叔回到龙虎山,我也差不多能出师了,出师之后通常需要离开祖庭,下山游历一段时间,唉!真想和你一起到外面走走,只是恐怕没这个缘分。”
“怎么会没有缘分,要是你愿意,我宁愿不剪掉这头长发,穿着道袍和你一起到处走走。”吴铭乐哈哈地笑道。
承宗有些意动,承元来到两人旁边伫立了好一会,忍不住着急地叫起来:“师兄、吴大哥,要是你们都走了,我怎么办啊?”
吴铭哈哈一笑,承宗笑着摇摇头:“师弟,你是师叔的关门弟子,明年才满十二岁,师门怎么允许你下山呢?不合法度。再说,你刚刚扎下根基,需要修习的东西还很多,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