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强兵-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说得是,当一国之君着实累得很,所以臣把王位交给了儿子。”李昂说起了自个的事,而曹安民听着,也是不由摇起了头。
“景麒今年才十六岁,你就把一摊子事全扔给他了。”曹安民如此说着,不过语气中却不见责怪之意。
“陛下知道的,臣起于行伍,对于政事向来觉得麻烦,更何况臣的儿子于政事上胜过臣多矣,所以臣就退位了。”李昂想到自己的儿子,一脸的笑意。
“说起来,羽儿他跟了你三年,也不知道学了你几成本事。”曹安民想起了离开自己已经整三年的儿子,朝李昂问道。
“太子日后定会胜过陛下和臣多矣。”李昂想到在自己身边日益成稳的曹羽,却是正色道。
“好好,这样的话,朕就放心了。”曹安民大笑了起来,曹氏向来的家训便是要儿子胜过老子,他父亲当年便是从小这样教他的,而他也一样。
或许是见到了李昂这个世上除了儿女之外唯一挂心的朋友,曹安民的身体居然奇迹般地有了好转的迹象,这让所有的朝臣都是喜出望外,毕竟曹安民在位的十九年,将大秦从安逸中拉回了原本霸武强兵的正途上,再次打压了国力上升的匈奴人,尽管如此还未取得最后的胜利,可是这也是迟早的事情。
李昂回来的消息一直被压制着,不过一些有心人也从宫中透露的只言半语里猜出了那位住进宫中陪伴皇帝的就是大秦的武威王,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沉默,他们知道皇帝秘招李昂回来,绝不只是叙旧那么简单,很可能便是为了此前朝堂上有人提出的推恩令一事,尽管各大世家已经在唐国朝堂上渗透进了自己的势力,可是对于大秦的高层来讲,唐国已经有了一个能和大秦抗衡的庞大帝国雏形,谁也说不清日后,唐国是否会成为另一个威胁,对于现在的人来讲,谁也不希望源出大秦的唐国会和大秦为敌,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你不去想就不会发生的。
于是朝堂上,有官员提出了推恩令,等唐国消灭罗马以后,将唐国再行分成数国,以作为大秦诸侯,治理海西以及亚细亚诸地,毕竟唐国不像大秦已经大一统一百五十年,一旦分裂成数国,便会因为利益而互相争斗,到时候大秦这个本土的强大宗主国便能利用其中的矛盾以控制住这些诸侯国,继续保持大秦的霸权地位。
可以说,大秦的官员们殚精竭虑地考虑着大秦日后的地位,是的,谁都知道李昂的手段有多么铁血冷酷,罗马人最终将被彻底消灭,而海西大陆也休想有一个白人活下来,到时候,大秦本土的移民将占据那广袤的土地,唐国最终将和大秦一样,只有汉人存在(包括部分被同化的其他民族,当然先决条件是他们已不可能危及汉人,同时他们的固有文化被消灭殆尽。),那么在不久的将来,雄立于西方的唐国会否变成大唐帝国,和大秦争夺世界的霸权,以及汉文明的主导权,没人可以肯定的回答,因此对于大秦的官员们来说,让唐国施行推恩令便相当地有必要,但是他们有一道坎必须过,那个坎就是唐国的开国君主,自大秦开国以后,立下战功最多的武威王李昂本人。只要他同意了,那么他的二子,也将得到封国,这样的话,推恩令便能执行下去,数代以后,海西大陆将成为数个汉人诸侯国的存在。大秦的霸权将得以千秋万载的存在,也不用担心日后汉人同室操戈的局面发生。
复苏的帝国之卷 第三百七十八章 兄弟之国
花园内,精神头好了许多的曹安民将几个官员上奏的李昂,不发一言。李昂沉默着看完了这道针对唐国的联名奏章,才看向曹安民道,“陛下是如何想的?”对李昂来说,他可以不管大秦满朝文武,却不能不管曹安民的想法。
“你想听朕的真心话吗?”曹安民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浑不似一个病入沉疴的人。李昂没有回答,只是沉沉地点了点头,脸上没有半点表情。
“朕是不会准这道推恩令的。”曹安民看着李昂,静静说道,接着他看向了亭外的天空,自语起来,“朕时常想,大秦延续至今,强盛不衰,究竟是为什么?最后朕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大秦始终知道自己的敌人,也因为那些敌人的存在,所以大秦才霸武强兵,一刻不敢停下前进的脚步。”
“如果唐国日后能强大到威胁大秦,那也只是我大秦懈怠,怨不得旁人。”曹安民站了起来,负手看向了远方,苍白的脸上多了些笑意,“这世上岂有长盛不衰的国家,往往最强盛时便是衰弱的开始,若是唐国行了推恩令,大秦世间再无敌手,才是是祸非福。”
曹安民转过了身子,再次看向李昂,“就算日后唐国与大秦相争,也是同源同宗,不至于像那些化外蛮夷,亡我中国,灭我血脉。更何况你觉得唐国能吞并大秦吗?”
李昂知道曹安民最后一问所指,唐国的一切源于大秦。就算日后他地后人有与大秦争雄之意,恐怕最多也就是与大秦持平,想要吞并大秦,无异于痴人说梦,同样地,大秦想要吞并唐国,也是万难办到。
“朕一直认为,唐国是大秦最好的‘敌人’。”曹安民笑了起来。身为大秦皇帝的他比朝中那些官员的眼光看得更远。对唐国行使推恩令。让大秦独霸天下,最后在失去对手的茫然和安逸中堕落吗?和平和战争交替才是让国家前进的完美平衡。
“陛下的眼光,臣不如。”李昂终于开口,对于推恩令,他并不是完全抵制,他亲手建立了唐国,可是骨子里他却始终把自己当成大秦的一个军人。而不是唐国地开国君主。
“你不是没有朕地眼光,只是你忠诚于大秦远胜任何一切。”曹安民感慨地道,当年他地父亲文皇帝为他选择李昂做他手上最强的刀,便是因为他的父亲文皇帝看到了李昂那执着于国家的忠诚,他绝不会忠于任何一个人,能让他效忠的只有国家和民族,而这也是他最佩服的一点。
“在罗马被彻底消灭前,唐国和大秦将是兄弟之邦。”曹安民在吹起的晚风里。做出了他临终前最重要地一个决定。他将唐国从属国诸侯的位置提到了仅此于大秦的同盟之国。
李昂看着身子单薄的曹安民立于风中,心中忽地有一种说不出的惋惜,如果他能再活上二十年。以他的远见和能力,说不定可以想到这里,李昂用力地甩了甩头,抛去了一切杂念,只是默默地站到了曹安民身后,“陛下,我们该回去了。”
半个月后,曹羽和李景雨回到了长安,自知时日无多的曹安民当即下令二人大婚,而这个时候,李昂也从暗处走向了明处,病情似乎稳定下来的皇帝让各大世家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地气氛,皇帝一定在酝酿着什么事情,皇帝地政治眼光和手段比起大秦历代君王,只强不弱,没人会忽视这位天下至尊的意思。
联想起当年文皇帝逝去前,为了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铺路,借着清理儒家之名,铲除了无数世家重臣,这都让所有世家都打起了十二分地精神,尽管长安城里为着太子大婚的事情而显得一派喜气,可是暗中各大世家却已开始了互相打探消息,而他们关注的就是皇帝对推恩令的态度,对于推恩令,各大世家的意见并不相同,对于那些已经在唐国得到利益的世家来说,他们并不希望看到推恩令的实行,而那些没有得到利益的则相反,他们希望唐国在分封成数国的时候,能够在其中攫取利益。
太子大婚,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次政治角力,不少在唐国有利益存在的世家试图和李昂达成共进退的同盟关系,可是让他们失望的是,李昂谢绝了几乎所有上门的世家,只是一心一意地等待着大婚那天,而皇宫内,各大世家即使用尽了他们所有的关系,也依然不知道皇帝的态度。
转眼间,便到了大婚的日子,由于大秦历代君主崇尚节俭,所以太子的
不奢华,但是绝对有皇家的大气,大婚那一日,未央营和执金吾以及羽林军穿戴着阅兵时用的华铠,以庆贺太子大婚。对来赴宴的各大世家和朝中重臣来讲,如此多的精锐部队驻扎于殿外,却给了他们一个信号,皇帝会在太子大婚时有大动作。
一进未央宫大殿,所有的世家家主和重臣们便看到了不妥之处,大秦的帝座之侧,居然又设了一位,几乎所有人立时便反应了过来这个帝座边上的位子是给谁准备的,很快不少人便已经明白了皇帝对于推恩令的态度,一时间,众人都是反应不一的入席等候皇帝的到来。
片刻之后,在内侍簇拥下,皇帝坐在了帝座上,而李昂则站在皇帝的身后,皇帝边上的位子依然空出着,接受群臣和各大世家的拜见以后,曹安民看向了身旁的心腹内侍,点了点头,“宣!”于是那道拟好的旨意便说于了满殿众人,唐国将与大秦约为兄弟之邦,大秦为长,唐国为幼。
诏命一出,满座皆惊,尤其是那几个提出推恩令的大臣更是愕然不已,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竟会做出如此决定,这等于是为大秦在日后树一强敌,不论唐国现在的国君和武威王有多么忠于大秦,时间长了,总会因为利益而与大秦相争,这是怎么也避免不了的事情。当下也顾不得太子大婚,便从席间而出,苦谏起来,不过帝王之心又岂是轻易能改,更何况满殿中人,那些世家大族,真正和皇室共掌这个帝国的权力者们此时正猜测着皇帝的真正用意,没有人去帮他们。最后这几名大臣被殿中武士直接拖出了未央宫。
看到皇帝心意已绝,而那些已经与唐国有着利益纠葛的世家家主们没有半点反对的样子,剩下的世家家主也只有作罢,他们还不希望作为利益共同体的世家同盟为了一个唐国而分裂,那样的话,吃亏的只是他们而已,于是便默不作声地退下了。
李昂最后坐在了曹安民身旁,不过他始终都是虚坐,并未与曹安民真地比肩而坐。大秦崇尚质朴,因此虽是太子大婚,可是礼仪却并不繁杂,不过半个时辰,便完成了大婚的仪式。
太子大婚三日后,各大世家家主再一次被震惊,身体看上去正在一天天好转的皇帝居然退位了,在群臣的三次挽留后,依然决心不改,将帝位传于了太子,自己当了太上皇。
太子新承帝位,自是会启用自己的班底,当然这会触动到旧臣的利益,同时也是对政治势力的一次洗牌,本来这需要数年的时间来进行,可是如今曹安民这位太上皇健在,而李昂这个昔年的大秦军中威望最高的武安君,如今的唐国太上皇也在,两人都是一力支持新即位的皇帝,那些被撤换的大臣哪个敢有小动作。
整整半年,李昂在女儿大婚之后,在长安整整逗留了半年,直到登上帝位的弟子巩固下自己的班底以后,才萌生去意,他离开唐国已经太久,虽然他的根在大秦,可是他的家却是在唐国。这半年里,摆脱了政事的曹安民在御医们的调理下,身体渐有起色,可是却依然病根难断,在御医们的诊断下,身为太上皇的曹安民若是能一直静养的话,或许能再多活十年寿数。于是当李昂提出要回唐国时,曹安民说出了让李昂和儿子都惊讶莫名的决定,他决定和李昂一起去唐国养老,死后直接入葬秦陵(龙城耶路撒冷)。
在苦劝未果后,已经成为大秦皇帝的曹羽不得不同意了父亲的决定,他知道他父亲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便是少年时不能如同大秦历代君主去遥远的龙城历练。
曹安民要去唐国养老,这让大秦的朝堂上又来了一次三劝的走形式,到最后,他们依然不能阻止曹安民的决定,曹安民的表率让大秦本土的汉人都是对唐国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似乎唐国就是另一个大秦,尽管这不能阻止两国在百年后因为利益而相争,可是却始终是件好事情。
由于曹安民的决定,李昂的归途,整整用了一年三个月才回到了中京城,这一路上,曹安民经过了唐国起自中亚,直达亚细亚的全部领土,让那些迁移过来的汉人都觉得其实这个世界上只要有汉人的地方就是故土,唐国也好,大秦也好,都是汉人的家园,这就是老百姓最真实的想法。
复苏的帝国之卷 第三百七十九章 无题
琴海边,曹安民躺在藤椅中,看着沙滩上嬉戏的一群的笑意,在他身旁是同样笑着的李昂,此时距离曹安民来到唐国已经过去了四年,这四年里他和李昂隐居在希腊南部的这座海滨城市里,过着很平淡的日子,两个强大帝国的太上皇似乎毫不眷恋手上曾经挞伐天下的力量,而是甘愿做一个平常人。
“该给太上皇喝药了。”随着风四娘的声音在远处响起,曹安民和李昂都是一起打了个寒噤,两人并不想喝那又苦又涩的汤药,可是无奈风四娘和林风霜已是领着破军卫堵住了他们。
“四娘,我也要喝吗?”一如往常,当看着那犹自冒着热气的碗中药汁,李昂还是这样问道,曹安民的身体是不得不喝药,可是他只不过是身上的旧伤,似乎不需要那么慎重地对待。
“一定要喝光,不准倒掉。”林风霜虎视眈眈地和风四娘一起盯着李昂,她们丈夫身上的旧伤她们最清楚,她们也曾经私底下逼问过唐国的御医,知道李昂的身体并不像看上去那般强健,年轻时在战场上落下的伤极严重地破坏了她们丈夫的身体,如果不善加调理的话,恐怕不会比曹安民好上多少。
在妻子的逼迫下,李昂苦着脸喝下了那已经喝了四年的调理汤药,喝完以后,不由嘀咕道,“早知道如此,当年还不如战死沙场来得痛快。”他的声音虽低,可是却逃不过一旁曹安民的耳朵,惹得他一阵偷笑。
看到李昂将药喝了干净,风四娘和林风霜相视而笑,年轻的时候,她们喜欢李昂那种冷冽和可靠,可是到老了,却发觉自己的丈夫其实也有挺孩子气的一面,每次看他喝药,总是会让她们想起以前的他。
在沙滩上嬉戏的孩子们忽然一起跑到了李昂和曹安民身边,年纪不大的他们都是大秦和唐国那些重臣和勋贵的孩子,被寄养在两位太上皇这里,作为未来两国的掌权者而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谊。
看着这些吵闹着要听故事的孩子们,李昂看向了一旁的曹安民,四年前,这些孩子们还因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