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泱泱大唐-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就在第二天他一大早去军营中,带领军士训练的时候,上司任然却陪着一名宫内来人过来找他,是皇帝让他速速进宫。
王易不敢耽搁,在严厉地吩咐了手下两名旅帅周阳和杨毅继续带着军士们训练,不得懈怠之后,马上跟着这名宫内人进了宫
第六十章走马上任
第六十章走马上任
第六十一章 好消息传来
第六十一章好消息传来
王易被一名宦官模样的人带到武德殿内。
在他进殿之时,看到殿内只有李世民一人坐着,正在翻看一份厚厚的奏本样的东西,殿内没有其他人,连个服侍的宫女或者宦官都没有。
看情况是李世民刚刚接待过什么特殊的人儿,连身边服侍的人儿都打发走了。
李世民待王易行了礼后,抬手示意在一边坐下,同时将手中那份厚厚的奏本也扔到了前面的案上,看着王易道:“晨阳,怎么样,对朕授的官职可还满意!”
“无论陛下授臣以何官职,微臣都不敢不满意!”
“哟!?”李世民露出点惊异,“看来还真的不太满意朕授的职了!”
“陛下,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微臣觉得,在臣恢复神智以来,从未在军中呆过,对如何领兵,如何管属下的士卒,没有一点经验,怕负了陛下所托!”王易话虽然如此,但神态上却特意把真实的意思表露了出来,他确实并不太喜欢去军中任职。
李世民却并未理会王易表情上所表露的意思,而是带着笑道:“朕已经听了去军中第一天的表现,挺是不错,把那帮子老兵痞都镇住了!”
“陛下,微臣既然要去军中任职,自然要把手下的兵带好,不然就是丢了家父的脸也为陛下丢脸了!”王易老老实实地道。父亲王雄诞手下曾有过二十几万兵,是一名让无数人谈之色变的大将军,作为他的儿子,现在已经到军中去了,自然不能胡混日子,肯定会把手下的兵带好的。
“父亲有勇有谋,治军极严,深得将士们爱戴,是一员极难得的虎将,朕对王大将军甚是敬佩,一直想能和王大将军结交,探讨一下行军作战之经验,只可惜”李世民着叹了口气,眼睛盯着王易,有点“伤感”流露出来,“父亲蒙难后,朕听闻后甚是痛心,也一力企求父皇,下旨嘉勉父亲和父亲手下的将士,如今也终如愿了朕也听们兄弟俩自聪慧,无论武艺还是行军作战之道,皆得自王大将军真传,们不入军中任职,实是很可惜”
“陛下有令,微臣等不敢不从,臣一定尽心尽力,努力带好兵!”王易想着李世民已经下旨了,他也到了军中任职,今日这皇帝又这样,他也只能顺着李世民的意思了,只是心里挺是无奈。
李世民对拱手行礼的王易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再道:“右亲卫府中的军士都是贵胄之后,并不是真正要上战场打仗的军士,他们只负责王府执仗、执乘亲事,每月番上者一定数,余者宿卫内庑及城门,给禀食左、右卫中亲卫、勋卫、翊卫这五卫府非权势子弟辄退番,因此对属下不必那般严格要求,也不需要每日都去军中报到,朕已经有吩咐了”
“陛下,这”王易料不到李世民会这样的话,一下子不知道如何。
听刚才的话,李世民已经知道他昨日所做的举动,不成这皇帝并不认可他所做的举动?王易挺是疑惑,也没弄明白他不需要每天去军中报到是何意。
“朕会时常找聊一些事,常去军营中,使人传唤麻烦!”李世民一脸无耻地道:“朕不是还授以朝散大夫职吗?再过个把月就过年了,临近年末,朝事纷杂,再加上前方不时有军报传来,朕需要听取更多朝臣的建议,对诸事见解不同于常人,一些建议朝中没有人能想到,因此一些事,朕自然想听听的意见!”
“是,陛下,臣明白了!”王易有点明白过来,但却未完全明白,他自然知道如今他位卑言轻,虽然一些建议挺受李世民的赏识,但肯定没有非听他意见不可的地步,李世民如此吩咐,应该还有其他目的的,只是李世民不,他也不好问。
“明白就好,朕可不愿意看到整日在军中带着军士们训练,连朕想找聊事也没得便!”李世民话一停,语气一转,“不过刚到军中,就镇服了手下的军士,甚是不错,需要把这份威严保持下去!”
“臣明白!”
“晨阳,听在杭州时候还提议李弘节加固钱塘江两岸的塘堤,以保两岸的百姓和农田不受其侵害可有此事!”李世民拿起刚刚翻看过的那份厚厚奏折道。
“是的,陛下,钱塘江潮水祸害两岸百姓近千年,在潮涌之时,无数的良田被淹,不少百姓的性命被吞噬,祸害无穷!”王易看了一眼专注盯着他的李世民,稍稍降低了点声音道:“陛下,在贞观元年时候,臣都曾被潮水卷入江中过,差点所幸捡回一条性命,但对潮水已经有了深深的恐惧,这些年来也看的多潮水给钱塘江两岸带来的灾难,深知道潮水的祸害,依臣所见,在钱塘江两岸修建坚固的塘堤,实乃治本之策”
“的不错,只是大唐之天下,给百姓带来祸害的大江数不胜数,然如今天下尚贫,国库空虚,实无财力去考虑这样的事”李世民着,微微地叹了口气。与疏浚西湖的建议相比,修筑钱塘江塘堤所需的钱财与人才要多上几倍,可能需要花了好几年才能完工,再加上修筑钱塘江塘堤所产生的直接效用并不太明显,对此事李世民自然兴趣度少了一些。
“陛下,钱塘江两岸杭州、越州一带,都是肥沃的田地,如今因为钱塘江潮水的咸碱影响,再加上潮涌的祸害,许多田地不能耕种,直接导致的农作物减产数量甚巨,间接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计量,臣是觉得,细细计量一番,杭州、越州一带每年因潮水遭受的损失,即使以钱粮计,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量!”王易着,看了李世民一眼,看到李世民眉头紧锁,话也变得心了,“臣觉得,可以在农忙之际,可以陆续征用民工,修筑塘堤,特别是可以在一些险要的河段先一步修筑塘堤,让钱塘江潮水的祸害慢慢开始减退,修筑塘堤的事需要好些年,如此反复几年下来,到时朝廷的赋税收入一定增长很多,杭州、越州一带如果得到有效开发,粮食赋税收入一定非常可观,臣觉得,如此细水长流之举,几年或者十几年下来,钱塘江潮水的祸害必定能减少的最低!”
“细水长流之举,的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再把手中的奏折举了一下,“这是李弘节回京叙职时候所曾交的奏本,他也力请朝廷允许杭州、越州两地,联手整治钱塘江此事朕会派员去调查一下的!”
“陛下,李刺史回京了?”王易惊问道。李弘节回京了,自然要去找他叙叙话,聊聊事的。
“正是!”李世民点点头,“李弘节已经离开杭州回京,年后即可抵长安。这些年,杭州在他治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翻了三番,他在奏折中详细地与朕报告了这些年在杭州所采纳的举措,也盛赞了的诸多提议,给杭州带来了新生,呵呵”
“陛下,臣只是提了一些建议,所行之措都是李刺史所制定的,是他给杭州带来了新生!”王易谦虚了两句后,又马上道:“陛下,臣觉得,稻麦种植技术在杭州一带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微臣觉得,与杭州地况与气候相似的地方,在明年都可以采取此策,那样粮食产量比将大幅地提高!”
“此事朕已经责成民部的官员在做了,不必担心,明年会有许多地方采取此等种植方式,只不过这样的种植方式被更多的百姓接受,还得需要过一些时候”
“陛下,百姓们看到一亩田收成大幅增加,只需要传出去,不需要有人强迫,他们自然会随从的!若再经朝廷之手将这样的种植方式推广出去,官田率先采纳,那百姓一定会竞相跟从的!”
李世民听了点点头,“的有理,朕会再做考虑的!不过今日叫来,是有另外的事问询与的!”
“陛下尽管问询,臣一定知无不言!”
“朕先告知一事,想听听对此事的看法!”
李世民又绕起了弯弯,让王易有点好奇起来,他也越加不明白今日唤他进宫来到底要什么事了,当下也赶紧问道:“陛下,是何事?”
李世民拣起份军报,翻了一下,扔到王易面前:“此是任城王李道宗传来的军报,击突厥于灵州以北,大破之我定襄道的大军,终于与突厥人交上手了!”
“陛下,突厥人的末日来到了!”王易听了大喜,也不再客套,马上打开了李世民扔过来的军报,看了起来,李道宗在军报中称,与突厥人在灵州北遭遇上,杀敌两千,我军大捷!
“北方已经降雪,大军行进不方便,我军初战告捷,突厥人也很快就知道我大军的动向,朕今日召来,想听听对这场战事后续如何进行的看法!一会朕再与前方的具体军情,要与朕,要是是领军的将领,将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第六十一章好消息传来
第六十一章好消息传来
第六十二章 惊天的论断
第六十二章惊天的论断
听李世民此话,再看这皇帝脸上那怪怪的表情,王易总算有点明白过来,很可能是李世民这段时间收到军报及前方消息挺多,各路大军相继展开行动,那份天生对战争的狂热涌现出来,很想与人探讨一下前方大军可能的动向,及李靖下一步会如何安排,但朝中善战的将领几乎都参加了此番征战,没有什么可以深入探讨军事行动的人找到,因此今日就把他唤过来,一道吹牛打屁来了。
想到这,王易有了主意,以李世民示意下,马上跟着站起了身,走到另一边殿墙壁上挂着一的幅巨大的军事地图前。
这是一张在王易眼里画的过于简单的军事地图,只把大概的山川地名等画在上面,没有详细的地形、两军动向标注,也没有比例尺,与后世时候普通版的民用地图精细程度都差了不知多少倍,并无太多的参考意义,不过在如此这样一个对地形考量不可能精细的时代,地图只能是这个样子了。
王易站在地图边上,很认真地听李世民讲解这段时间收到的前方的消息,并按李世民的吩咐在地图上标注敌我两方的动态。
李世民讲解完毕后,地图上已经多了好些枚标示敌我双方动向的旗,王易也是明白,如今信息传递手段落后,现在收到的这些消息,应该都是数天甚至十数天以前的军情了,在他们讨论军情的现在,两方的军队早有了新的动向,很可能大队人马已经遭遇上了。
看着地图上标注的地名,及最新标示的两军大概动向,王易大概能判断出来,李靖所做出的布署应该与历史上记载的差不多。
但王易却知道,这样的布署看起来很周密,但在实际作战中却不尽完美,主要是李道宗所领的大同道、薛万彻所领的畅武道、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所领的恒安道三路大军布署过远,以至在战争全面展开后,这三路大军没有从西北及东北两侧及时包抄的缘故。
以王易的理解,这三路差不多五万余众的人马,主要是用来防备其他那些摇摆不定突厥部落的可能攻击,薛万彻部及卫孝杰部主要防突利部、李道宗部主要防备灵州以北突厥人的进犯,这样的布置应该很周到,但结果却证明,这几部人马却并没能发挥特别的作用,战事进入白热化后,这几路人马也没做出及时的应变,在李靖率部突袭颉利的牙帐后,李道宗军及卫孝节军、薛万彻军并没快速支应过去。王易一直在想,这几部人马若能快速包抄过去的话,那突厥人遭受的打击会更加的大,一些原本逃脱的突厥残部不可能再有北逃的机会。
王易不知道是李靖过于心了,还是因为命令传递不及,才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已经将所收到的军情都讲给王易听的李世民在完后,眼中闪着精光问王易道:“晨阳,敌我两军的动向朕已经都告诉了,与朕,我大军下一步如何行动为最佳!”
李世民并没有把李靖传来下一步各军的安排告诉王易,也没把他心内的打算讲出来,他想听听王易这个在军事方面有不俗才能表现出来的少年人,在听了两军的现动向后,有什么样的想法。
纸上谈兵虽然不能真正反应一名武将的军事才能,但纸上都谈不了兵,此武将定然没有什么特殊的军事谋略,王易此前所关于此战的论述让李世民很是吃惊,如今军情有重大的变化,李世民自然想听听王易对战事进一步的表述。
王易并没立即回答,而是盯着墙上的这份地图认真地看着,同时也在回忆后世研究这场战役时候所绘制的那份古今地图的对照,努力把那时候对这场战事的总结和补阙想出来。
李世民并没催问,但一双精光四溢的眼睛一直盯着王易看。
好一会儿后,王易眼睛才从地图上转过来,看了眼李世民,并作了一礼道:“陛下,那臣就讲一点不成熟的见解,若有讲的不对的地方,还请陛下勿责!”
今天王易准备向李世民讲更多他对这场战事的见解,更大胆地讲,希望能通过李世民,对这场战事施加更大的影响,让一些遗憾避免产生。
“速速讲来,即使真的有什么地方讲的不对,朕也不会责怪的!”李世民脸有惊喜之色。
“陛下,如今我大军的主力准备在朔县至云州一带集结,依臣所想,李大总管下一步的安排,即是准备举我军主力,全力攻击颉利亲领的人马”王易的手指着地图标示李靖亲领部将行至的朔县,及李世勣部准备抵达的云州位置道,“颉利的人马在离朔县西北约四五百里的定襄一线,我大军要击败突厥人,甚至全歼颉利亲领的人马,必须得趁突厥人没有防备期间,快速突进,不然被突厥人发现我军的动向,颉利必定快速向西北方向溃逃,利用其对漠南至漠北一带地形的熟悉,摆脱我军的追击,将实力保存下来”
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