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港商战风云录(上)-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页面 2…

                                       序                                       方原      1997年香港将回归祖国,书市有关香港的图书渐渐多起来。祝春亭这部 写实巨作《香港商战风云录》,是我看过的有关香港的各类书中材料    
 : 

**
最翔实、 最具文采、可读性最强的一部。      本书洋洋90余万言,囊括了香港开埠以来150多年的经济发展史。初时 英商称霸,华裔势弱,经过百余年商战风云,华商崛起,英商式微,其间还 有美商、日商、澳商、侨商、台商加入香港商场的纷争,华商与英商比拼, 英商与英商内江,华商与华商争锋刀光剑影,烽烟弥漫;或明争硬搏, 或尔虞我诈;有人一夜暴富,有人一朝破产。      竞争带来活力,活力创造出经济奇迹。      600万人口的香港,一块弹丸之地,却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贸易中心、 航运中心、加工业中心;香港的人均生产值及外汇储备,届世界前茅。      香港是冒险家的乐园,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家和投机家;香港是 富人的天堂,一席豪宴6万港元,一幢花园洋房动辄亿元,一块私车靓牌炒 到3000万港元!      香港的亿元富豪有5000人之多,百亿巨富有近百位。被誉为全球华人首 富的李嘉诚,身家500亿港元,而他却说:“香港比我更有钱的,至少有六七 位!”须知,绝大部分超级富豪,都是他们这一代白手起家,积累起富可敌 国的资产!      我作为这部书的第一位读者,除感叹这些富豪的业绩外,更感叹祝春亭 收集材料的招数。他组织了一个班子,专门泡图书馆,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 搜寻、抄录、复印。他自己几次跑到香港收集材料,走访商界人士,感受香 港的商业气息及人文景观,他们所做的大量工作,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祝春亭是写小说起家的,扎实的文学功底,可透过这部长篇窥其一斑。 他能把枯燥的商业活动,描绘得有声有色,具有畅销书引人入胜的效果。      然而,这部书又不全像小说家所作,倒是具有财经记者的文风笔调—— 像在商界泡了多年的老行尊。祝春亭在广东吃新闻饭多年。广东商界,颇受 港风影响,加之他数度赴港,对香港的商战风云感受殊深,故能挥洒自如。 用他自己的话说:“内地读者,接触香港第一手材料甚少,我大概可以混充 香港经济问题专家吧?”      我敢说,这部书,既适合大众读者的口味,又可供经济商务方面的行家 阅读参考。有心经商大展宏图者,更能通过此书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现在读者喜欢看“真家伙”,祝春亭这部书就是以真见长。人常说:材 料是死的,处理是活的。我曾问他:“你对英裔华商,是褒是贬?”他道:“不 褒不贬,尊重事实,让材料说话。”看过书稿,感到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即使是议论,也不带主观色彩,实为难得。      听我夸奖,他马上要我写序。我甚感为难,像这样的鸿篇巨制,得名家 作序,方可锦上添花。他说名家太忙,这么长的东西,      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许多银行和各种财务机构都在中区这些高 
… 页面 3…

楼大厦中设立办事处。谁有空看?不看原稿写序,如隔靴搔痒。我甫答应, 他“得寸进尺”,马上提出要求:      此书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众多香港内地书报刊的资料,要我转达对各位 作者的谢意。祝春亭说他不另写后记,看来比我还懒。      为写序,我又得翻一遍原稿。平心而论,第一章的阅读效果不十分理想, 谈的是香港沦为殖民地的历史,这段历史我原已知晓,不觉新鲜。不过,祝 春亭的角度不落窠臼,从经济切入,一部90余万字的巨作,没这个“引子”, 等于一幢大厦没开门。      读者不妨走进门去看看,那你一定不想退出来——好戏在后头!                                                    1996年夏于广州五羊新城 
… 页面 4…

香港商战风云录 (上) 
… 页面 5…

                    第一章鸦片战争 割地赔款辱中华      香港的历史源远流长,可歌可泣。香港为英帝国所霸占,与其说由于 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不如说是中国封闭落后结下的恶果。鸦片贩子横行 广州街头,大清官员无可奈何。仅万余夷兵登陆天津,大清皇帝就吓得逃 之夭夭。英国先霸香港,又夺九龙,再攫新界。泱泱天朝,尊严扫地。      香港有许多大型购物中心,这是1994年开业的铜锣湾时代广场。      今日之中国人,谁不知晓香港?      完整意义的再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香港位于中国大陆南部、 珠江口以东,南濒南海,西望澳门,北邻深圳。区域位置,在北纬22°9’ 至22°37’,东经113°52’至114°30’之间。陆地面积。(含新填地)为1071 平方公里,大体相当广州市区、郊区和花都市全境的面积。      香港地名的来由,历来众说纷坛。      清嘉庆年间的《新安具志》,载有九龙寨、屯门、薄扶村、香港村、黄 泥涌等地名。其时香港村,仅是香港岛的自然村落,香港岛却无称谓。香 港村旁,有一泉流,涓涓注入海中,如一条翠绿飘带。泉水清冽淳香,深 为过往水手喜爱,称此泉流为香江,其港湾谓之香港。英人最初占据香港, 便在此泊船登岸,故以香港之名命名全岛。      另有一掌故,说香港九龙盛产沉香。沉香又叫莞香,原产东南亚,唐 代移植东莞,九龙为东莞郡辖地。九龙炎热多雨,尤宜莞香生长。莞香外 销,多结集于香港岛石排湾(今香港仔附近)。石徘湾香气氤氲,沁人肺腑。 过往船只的水手商贾,远远就闻到岛上飘来的馨香,便称这座无名海岛为 香港。      九龙,完整地说是九龙半岛。九龙三面环海,北挽大陆,其间,仅隔 一条如带的深圳河,罗湖桥将半岛与大陆相连。半岛多山,起伏连绵,构 成九条山脉:慈云山、鸡胸山、鹰巢山、琵琶山、大帽山、飞鹅山、狮子 山、笔架山。九条山脉各具走势,跌宕蜿蜒,似九龙腾舞,故名九龙。      新界,在九龙半岛区内,南起九尤界限街,北至深圳河相连大陆。这 片地区,为英国强租的“新领地”,称之为新界。九龙与新界重叠,为区别 新界,九龙特指界限街以南、濒临维多利亚港的狭小城区,又谓南九龙。 今日香港人,习惯把狮子山隧道以南的城区,统称为九龙。      百余年来,有别于中国内地的政治风云和商贸商战,就在这片土地展 开,波澜壮阔,惊心动魄。      香港,记录下中华民族的耻辱;香港,又成为炎黄子孙的骄傲。纵览 香港的历史,恍如一则神话。                                   源远流长      香港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中期。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是百越 族的一支。他们以捕鱼猎兽为生,不事农耕。      珠江流域,为百越各族的繁衍生息地。香港在珠江流域尽头。百越人 南迁,多在香港羁留,季风来临,百越人便扬帆乘风,远航南海。如今东 南亚、南太平洋的土著居民,多是古代百越族的后代。香港,是古代中国 
… 页面 6…

人远征海洋的据点。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出南征军,击败了百越族,将岭南纳入秦朝版 图。自此,岭南百越族的生息地,一直在中国历代王朝的统辖下。香港地 区,隶属南海郡番禺县。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迁徙50万军民至岭南,戍守开发。中原的文化、 服饰、耕种、冶炼等传至岭南。香港人不再固守单一的渔猎,而是渔猎农 耕并重。      晋成帝咸和六年,香港划归东莞郡宝安县管辖。至唐肃宗至德二年, 香港隶属广州郡东莞县。香港经济,除农耕渔猎外,尚有种香业、采珠业、 晒盐业,盛极一时,名播大陆海外。这一时期,为香港的盛世。      南宋末年,为逃避元兵追逐,宋臣挟末代小皇帝端宗流落岭南,曾在 香港羁留。南宋丞相文天祥留下千古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 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零丁洋,指的便是香港西面的 伶仃洋。      在香港九龙城以南,有一座宋王台。传说是南宋王端宗及卫王的观礼 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扩建启德机场,炸毁筑有来王台的圣山。刻 有宋王台的石块,滚落草丛而幸存。香港收复后,宋王后裔要求修复宋王 台,得香港当局同意,在圣山西南建立宋王台公园。幸存的那块石块,置 于公园内,供后人瞻仰。      明代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兴盛一时。香港地理位置独特,成为南疆 重要门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前来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 人、犹太人、印度人,带来了象牙、犀角、香料。远航南洋、西洋的中国 人,带去了丝绸、茶叶、瓷器、珠主。香港,成为过往船商的避风港、暂 居地。      最先入侵中国的西方列强,是南欧的葡萄牙。1514年间,葡人强行在 香港屯门登陆,树立刻有葡国国徽的石碑,安营扎寨,制造武器,企图长 期霸占,作为入侵中国的据点。      1521年,中葡战争爆发,香港军民浴血杀敌,葡人败溃,撤离香港。      1553年,失利的葡萄牙武装商船开到澳门。葡人以晾晒水渍货物为藉 口,强行租借,4年后,葡人得寸进尺,强行占据澳门。      澳门,是最早被帝国主义列强所霸占的中国一方领土。香港暂且偏安 一隅。      潮涨潮落,月亏月盈。1573年,明朝廷为巩固南疆统治,增设新安县, 香港在新安之辖区内。新安二字,取自“革固鼎新,转危为安”之意。      新安,真就能长久“为安”差吗?                                     贸易逆差      岁月悠悠,风云变幻。香港步澳门之后上,为另一列强英帝国所霸占。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其根源,皆是为经济利益。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安 德森所言:“西方强国发动的殖民战争,实际上是炮舰下的贸易战。”      弱肉强食,这就是列强争霸世界的法则。      当中国仍处于农耕社会,英国工业革命风起云涌,机器工业取代了工 场手工业;当中国古代伟大发明指南针沦落为风水师手中的秘器之时,装 
… 页面 7…

有罗盘的英国商船炮舰,在世寻各大洋乘风破浪,英殖民地遍及世寻,英 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巨大的潜在市场。英国商人自1786年到1829 年间,先后8次来中国推销呢绒洋布,全部铩羽而归,血本无回。中国是小 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人们不需要,也没钱购买洋货。      然而,英国人却嗜好中国茶。餐后饮茶,回肠荡气,妙不可言。其时, 英政府特设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贸易。该公司从中国输出茶叶,每年要 付出400万两银元。英国输入中国的所有工业品总值,仅抵购买茶叶款的 1/6。经香港进广州的外国商船,带来的洋货寥寥无几,大部分是洋银。广 州是中国唯一开放的商埠,每年流入广州的白银,约在100万至400万两之 间。      大清皇帝及清臣,个个喜笑颜开。      英国对华贸易长期逆差,而国内工业革命硕果累累,工业品源源不断 产出,亟侍扩张海外市场。英廷及英商,对这种逆差既焦灼,又气恼。      1793年,清皇乾隆80寿辰。英王乔治二世,派遣专使马戛尔尼,前往 京帅祝寿。在热河行宫,马戛尔尼见到中国皇帝。突然,礼部官员走到他 跟前,责令他跪下。马戛尔尼深感奇耻大辱,又不得不委屈求全,屈膝下 跪。乾隆龙颜大悦:此的小小蛮夷,臣服我天朝大国。却不知,蛮夷专使 念过颂辞,提出通商割地等诸多要求。      清政府予以拒绝。      乾隆托马戛尔尼带去致英王的信,信中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的态度,既维护大清王朝的尊严,又表明他对海外贸易的无知。 中国是天朝大国,世界的中心。所有番邦夷闰,只有进贡的份儿,岂能与 天朝平起平坐贸易——夜郎自大,不知“红毛番鬼”已走在中国的前面。     偏见由来已久,历代王朝都恪守闭关锁国。这种国策。造成了中国经 济的滞后。清王朝行将摇摇欲坠,仍安枕无忧,沉睡在天朝美梦中。                                   鸦片战略      正在英政府穷途末路之际,英国医生维廉·渣甸开始了贩卖鸦片的勾 当。在他之前,葡萄牙人、荷兰人已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用于治病,用 量很少,每年输入不及200箱。      鸦片用罂粟花果实提炼而成。罂粟花妖艳之极,其果实含有毒素,鸦 片的毒素就更大。鸦片具有止咳、止泻、镇痛、提神之药效,频繁服用, 即会上瘾,罂粟花原产欧罗巴,经阿拉伯传至南亚、东南亚。18世纪,印 度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生产及走私基地。      渣甸见利忘义,不再满足鸦片药用。那时的广州街头,常能见到一位 笑容可掬的英国医生,他就是渣甸。渣甸以医学权威的口吻,大肆渲染鸦 片的神奇药效,似乎可包治百病,起死回生。在渣甸的鼓动下,愈来愈多 的中国人买鸦片治病养生。瘾君子愈来愈多,鸦片骤然紧俏,渣甸却溜得 不见人影。     待渣甸重新露面,他已运来整船的鸦片,以满足中国人的嗜好。渣甸 脱下医生的外衣,赤膊上阵,公然贩卖毒害人的鸦片。渣甸赚得盘满钵满, 
… 页面 8…

他喜滋滋说:“鸦片就像罂粟花一样妖艳的美女,中国人人见人爱。”      英国的东方贸易,为东印度公司垄断。渣甸的行径,属走私违法。渣 甸非但未受处罚,还受到殖民官员的褒奖——渣甸为英国打开了一条财路。      英廷于1797年授予东印度公司制售鸦片的特权。这等于是以国家的名 义走私鸦片。虽运力财力雄厚,多年销路不畅。      由于渣甸的诱导式推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