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夜唱-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阁下尊姓大名?”钳牟丁问道。
“某乃校尉孙可折;阁下又是何人?”孙可折虽是奉命来使;但得了迪烈的交待;他们主要目的是探听虚实;但也不能在唐人面前堕了自己方的威风;故此他的态度还有几分傲慢。
“某乃钳牟丁;大唐平郭令、积利州归化司司事。”钳牟丁道:“我家司马遣我来相迎;请君入内。”
孙可折也不行礼;昂然而入。两边唐军对他怒目相视;他却傲然哂笑:“我大军南来;所向披靡;什么样的勇士不曾见过;何必如此作态?”
钳牟丁默默无语;心中却在琢磨着;叶畅见到这厮时;会如何对他。在他们预料中;原本以为来的会是弓辅;故此准备了不少手段;可是来是是这个孙可折;那些手段便全然派不上用场了。
因为刚刚扎营的缘故;叶畅的帅帐尚未建起;叶畅于辟出来的空地见这契丹使者。待听得这个使者名为孙可折时;叶畅也微微一怔;他眉头皱了皱;心中正想着当如何应会;那边张镐却开口道:“你姓孙;又自称校尉;莫非是孙万荣族人?”
“正是;族祖乃故归诚州刺史、永乐县公。”
叶畅心中一动;便听张镐道:“牧奴狗胆;竟然派逆贼之后来为使者;其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司马;不必与其多言;驱之回去便是”
孙万荣曾被武则天封为归诚州刺史、永乐县公;但他后来起兵反叛;正是营州之乱的祸首之一。张镐这一声喝;那孙可折脸色微微变了下;他向来以乃族祖为傲;当下扬眉道:“某祖所叛者武周也;所为者李唐也;当初某祖便言;何不归我庐陵王;故此起兵对抗武周。若非如此;这大唐天下;岂是李三郎能坐之”
这厮倒是对本族历史颇有所知;当初契丹人发动营州之乱;借口便是武则天篡唐;要其归帝位与庐陵王李显;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而李显又传位于其帝睿宗李旦;李旦再传其子便是如今的天子三郎李隆基。听得这契丹人将当初烧杀抢掠的叛乱视为对李唐的大功;叶畅心中大怒;他看了张镐一眼:“张公所言甚是;逆贼之后;开口便是臭味;这等人物也派来充任使者;契丹迪烈实是辱我太甚。来人;将这正使推出去砍了;脑袋令副使带回去”
孙可折大惊;安禄山总于些杀契丹平民取其首绩冒功的勾当;而眼前这位年轻的唐官;似乎心比安禄山还要狠些;竟然毫不犹豫就要砍他这个使者的头。他大叫“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可是围上来的卫士哪里理会他;径直把他一夹;就拖到远处去了。
在他惨叫咒骂声中;叶畅又沉着脸喝斥道:“钳牟丁你这厮为何如此不晓事理;这等污秽之辈;你也敢带到我面前来”
钳牟丁被训丨得愣住了;然后便听叶畅又道:“你这狗奴;莫非是对我心存不满;竟然令这等逆贼之后来辱我;令你为迎使;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么?来人;把他拖下去;打十军棍;以此为戒”
钳牟丁抬起头来;却看到叶畅对他挤了挤眼。
他顿时明白;这是叶畅与张镐随机应变;临时换了一折戏在这唱
果然;旁边的张镐上前拱手道:“司马;这钳牟丁虽是蠢笨;念在其无心之上;这十军棍还是暂且记下;允他戴罪立功。若是再有不谨慎之处;两罪并罚;想来他到时才会心服口服。”
第277章 众汪说龟丽弓辅
张镐的劝说;打动了叶畅;不过饶是如此;叶畅还是森然说道:“看在张公颜面上;便饶他这一回;至他心服口服那重要么;若是不服;便砍他的脑袋”
随着他这话语;那边孙可折的骂声已经嘎然而止;然后军士用一托盘;将孙可折血淋淋的脑袋呈了上来。叶畅摆了摆手;军士将那脑袋送到了两名副使面前;两名副使如今是面如土色;
他二人带着孙可折的脑袋回到了自己军中;迪烈第一时间接见了他们;待听说了事情经过之后不由大怒:“唐狗辱我太甚来人;聚将;与唐狗决一死战”
弓辅慌忙阻拦:“不可;不可;撒懒之败;便在鲁莽;迪烈汗不可不引以为鉴”
迪烈听他一提醒;顿时悟了过来:“你所言甚是;唐狗是有意如此;好激我愤怒”
不过旋即他又皱眉;就算明知是唐人要激怒他;他又能如何;除非真准备与唐军全面冲突;否则的话;就必须咽下这口气。
“不争朝夕;迪烈汗;我们第一要务;仍是探听唐人虚实。孙可折之死;虽有唐人故意激怒我方之计;但也是我们思虑不周;孙可折自己也有寻死之错不如再派一人为使”
迪烈犹豫了好一会儿。
他不蠢;唐人先败撒喇败得于净利落;证明唐人的战斗力极强;然后又斩他的使者斩得杀伐果决;证明唐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中。唐人越是傲慢;他心里就越是担忧;毕竟契丹此时全族加起来;也不足二十万人;与人口数千万的大唐帝国相比;当真是差之甚远。
“只好如此了此次派谁为使?”
“匀德实为人诚稳踏实;据闻当初在柳城时;便是安禄山也多次赞他;不如令匀德实前往吧。”弓辅又建议道。
与孙可折一样;匀德实曾经在柳城为安禄山效力;后来返回部落。此人是契丹人中少数能计算的人物;故此;迪烈以其为主簿;虽不算是迪烈的左膀右臂;也是他手中少有堪用的人物之一了。听弓辅荐匀德实;迪烈思忖了一会儿;也觉得此人堪用;便点头道:“好吧;将匀德实召来”
这一次他们给匀德实交待;以探听唐军虚实为主;不可傲慢;哪怕谦卑一些都无妨。得了他们叮嘱;匀德实心中虽是有几分不情愿;却还是领副使前往
“契丹使者又来了?”此时唐军仍在距离建安州三十里外驻扎;听闻契丹又派使者来了;叶畅一笑:“钳牟丁;又要有劳你了若不是那弓辅;恐怕这次真得打你板子了。”
钳牟丁唉声叹气道:“某知矣;这板子不能怨司马;只能怨契丹人”
众人都是大笑起来;不一会儿;钳牟丁便引着使者进来;他脸色又有些异样:“禀司马;契丹使者匀德实带动。”
又不是弓辅;张镐与王昌龄有些同情地望了钳牟丁一眼;钳牟丁咧了一下嘴。那匀德实倒是得了孙可折的教训丨认出叶畅之后;便下拜行礼:“小人匀德实;拜见司马;问司马安”
“起来吧;你比起那个孙可折可是要好得多你家祖先;不是乱臣贼子吧?”
“小人世代忠良;绝非乱臣贼子。”匀德实低头哈腰:“只是祖先并未出仕大唐;故此声名不显。”
“你此来是何意?”叶畅道。
“小人此次奉命前来;乃是问候大唐天军;并问司马;可有需要我契丹相助之处。”匀德实小心翼翼地道:“此处有小人部迪烈汗书信一封;请呈于司马案前”
他呈上信;钳牟丁接过;转递到叶畅面前;叶畅拆开来看了看;交给张镐
这信是弓畏所写;自是卑辞厚颜;奉承不断;将契丹人东侵说是“因松漠饥荒;不得不东向”;略略提了一下他们占领辽东数州之事;主要还是告安禄山的状;请叶畅转奏大唐天子。
叶畅很明白;这封信;他就算是转奏;也没有任何用处。事实上当初释善直领人查探通往渤海郡国之路时;经过松漠;契丹的阻午可汗便曾隆重接待;其间也请善直转一封信给大唐河北道的地方官再转奏李隆基;也是告安禄山状。但是此时李隆基需要安禄山;李林甫也需要安禄山;故此安禄山地位稳固;根本不可能撼动。
张镐看到其中“取颇利城以就食”之句;心中微微一动:“这颇利城是何处?”
叶畅一伸手:“地图来”
便有人将地图挂在他大帐前;很快便看到了颇利城;原来这颇利城乃是高句丽人所称武厉城;隋取之;更名为通定镇;隋亡又为高句丽所得;唐太宗征高句丽时收复;更名为颇利城。
在地图上看到这个;叶畅顿时咆哮起来:“猪狗牧奴;安敢欺我”
听叶畅一发怒;那匀实德心便跳了起来;不待叶畅下令;他便跪下叩头:“小人只是奉命来使;实在未曾有欺司马之意;还请司马恕罪”
“还敢说没有欺我之意?”叶畅一指地图上的颇利城:“你可知此处为何处?”
“这个为何处?不就是不就是颇利城么?”
“就是颇利城?你可知本司马初来辽东时所授军职?”
这个匀实德倒是知道;叶畅来辽东之初;所授军职乃是襄平守捉使。他颤声道:“襄襄平守捉使”
“牧奴果然欺我”叶畅吼道:“襄平守捉使治所;便在颇利城;契丹猪狗取颇利城就食;那我去何处就食?”
这可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了;匀实德慌得刚要自辩;可是叶畅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一挥手又是下令:“拖出去;砍了”
匀实德才叫了两声;便被用抹布堵了嘴;直接拖了出去。那两个副使面面相觑;这一下;他们回去又得带着正使的人头回去了。
不过紧接着;叶畅再度喝斥钳牟丁;还令人将钳牟丁拖出去打了二十棍;听得外边钳牟丁的惨叫声;两个副使低着头;心中想:无怪乎连接杀了两个正使;这位唐人的少年大官儿脾气暴烈;实在不是个好侍候的家伙。
此次回去之后;再怎么也不能当副使了;前两回都只砍了正使;他们侥幸活着回去;下一回没准就连副使一起砍了。
才这样想;便听得叶畅道:“原本当将你二人一起砍了;不过念及无人回信;留汝二人狗命;取了人头;还不快滚”
二人如蒙大赦;狼狈而走;回到己军营中;迪烈又是大怒:“这汉狗安敢如此;弓辅;你总是说要派人去打探虚实;你说如今当如何是好”
弓辅也哑口无语;心中满是疑惑;怎么遇上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唐人官员
在他印象中;唐人官员有贪的有暴的却没有这样的;事反常必有妖;莫非唐人只是在虚张声势?
想到这里;弓辅便觉得眼前霍然开朗;如果以虚张声势解释唐人主帅的种种举措;那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他心中在想着这事情;便有些心不在焉;那边迪烈问了两声;见他仍不说话;心里顿时有气:“弓辅;你在想什么”
弓辅听得他大吼;这才回过神来:“小人在想;汉人是不是在虚张声势?
“虚张声势?”
“是;他接连杀害我使节;作出一副甚为凶蛮的模样;其实是不是在掩饰他实力不足;好吓得我只能请和?”
迪烈听得只觉头大如斗;汉人的心思;实在难猜。他没有说什么;帐下另一个契丹人实在看不下去;阴阳怪气地道:“说得好;说唐人势大不可与之战;当想求和的是你;说唐人虚张声势吓我请和的亦是你弓辅;你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弓辅苦笑道:“非是我自相矛盾;实是手中唐人的情报与其表现有很大出入若能窥破唐人虚实;知道他是想战还是想和;那就好了还需要派遣使者去”
“还要派?”迪烈与那两个副使同时失声道。
那两副使这次可是怕了;上前哀求道:“迪烈汗;便是派使者;我二人也不愿意再为副使了;那唐人司马说了;下回就要砍我二人脑袋”
他二人跪上哭求;让迪烈头有些乱;看了看周围:“该再派谁人去为好?
契丹人中通汉话的面面相觑;显然那位正使可是个高风险的职位;而且风险太大;绝非普通人能承受得起。这个时候;弓辅犹豫着又道:“某举荐一人
话还没有说完;那些通汉话的契丹人纷纷嚷了起来:“我等也欲举荐一人
听得此语;弓辅心中登的一跳;那边迪烈没理睬他;而是看向自己的同族:“你们欲举荐谁?”
“欲举荐弓参军;他最合适”
弓辅顿时脸色煞白;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我我哪里成?”
“你若不成;就莫要胡乱举荐;让我等去送死”诸契丹人乱嚷道。
“正是;你举孙可折;孙可折只有脑袋回来了;你荐匀实德;匀实德又只有脑袋回来”
“若论别的;忠心勇武之类;你狗屁不是;但论及通汉话识汉文;你比我们全部加起来还要强你不去;谁去”
“去休;去休”
弓辅可谓犯了众怒;原本他一个高句丽人;只因为奉承拍马;便得了迪烈重用;众人心中虽是有些轻视;却还不会这般态他;但他连荐二人都在唐军那边丢了性命;众人哪里还能依他
“我去不得也;迪烈汗;若是我去亦被汉人杀了;谁替迪烈汗出谋划策;谁替迪烈汗收拢这辽东诸族?”
“那些事情;是个人便会;你只管放心去吧”
“汉人有个成语;叫什么来着;众众汪说龟?”
“什么众汪说龟;是众望所归”
吵吵嚷嚷中;弓辅求救一般看着迪烈;可是契丹人都闹成这模样;迪烈心里明白;若弓辅不去;契丹人更是不会去。
他略有些为难;弓辅虽无勇武;可是在契丹人入辽东之后便开始投靠他;这大半年来奔走四方;也立过不少功劳。迪烈是阻午可汗的坚定支持者;他听阻午可汗说过;契丹要想发展;就必须跳出松漠;进入辽东;而弓辅对于他们治辽东的作用会非常大。
可再大;也不会比契丹人自己部族大。
“罢了罢了;不派人去;就与汉人打这一仗吧”想来想去;迪烈叹道。
“不可;不知敌人虚实;如何与之作战;如今我们除了知道汉人道领乃是积利州司马叶畅外;对唐军一无所知弓辅别的说的没有道理;可说要知唐军虚实却是千真万确道理撒剌已经败掉我们两千壮士;真正是我们契丹部可战之人;不过数千;可不能送在这里”
“就是;让弓辅去吧”
“迪烈汗;你是我们迭剌部的汗;可不能太过偏向外人”
迪烈想要保住弓辅;可是死去的孙可折、习实德岂无亲朋好友;他们恨弓辅献计害死了孙可折与习实德;哪里肯放过;在他们带头下;其余迭剌部头人也纷纷出腔。
这些人眼光比不上迪烈等人;他们想的是;迪烈重用弓辅;让一个契丹人爬到了他们头顶之上;此风不可长
此时契丹尚未建立起真正的政权;所谓的可汗阻午;也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各部自有汗;而各部之下的头人;同样也拥有极大的权势。迪烈可以凭借自己的威望压制住这些人;可这样的代价未免太大。他虽然是重视弓辅;却也不愿意为弓辅付出这等代价。
“既是如此;弓辅;你就去这一趟;你放心;我抽调大军;随后便至;为你之后盾;若是那唐人敢对你无礼;我必杀之为你报仇”
弓辅的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