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流伐清-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击败吴三桂,或者可以考虑灭掉郑氏,通过扶持后黎政权或莫氏政权而直接获得出海口。
朱永兴的目光在地图上移动,虽然这份旅游地图并没有包括全部的越南,但他看得清楚。从云南境内的元江,流入越南改称的红河,在安南北部横穿而过,流经升龙府(河内),分支注入北部湾,其中就有——海防。好港口啊,朱永兴眼睛都瞪圆了,口水差点流出来。
别激动,别兴奋,只是一个设想,但还是一个有可能实现的思路。朱永兴抹了下嘴巴,觉得自己过于天马行空了,应该找几个人好好探讨一下。他定了定神,掀开车帘,对外面的亲卫吩咐道:“宿营后请汝阳王、叙国公等将领,还有长史易成,来吾营帐,有军机要事相商。”
岐山侯王会、公安伯李如碧、杨武伯寥鱼、总兵史文、邓望功东阁大学士张佐宸、户部尚书龚彝、兵部尚书孙顺、侍郎万年策、大理寺少卿刘泌、兵科都给事中胡显在朱永兴指挥明军进行腾冲大战的时间里,依然有很多的南明武将文臣对前途悲观失望,纷纷向清朝投降。
昆明的满洲将领弹冠相庆,自认为大局已定,不日即可班师回京,纵情享受;吴三桂也觉得形势大好,不仅援剿四镇的兵将现在已经可由降兵降将凑齐,等再击败腾冲的伪宗室,必然引来明军的降者如潮,他的忠勇四营也可以建立起来了。
但永昌的告急文书被飞马送到,犹如一盆冷水泼头,一下子浇灭了无数人的美梦,打乱了全部的后续计划。
线国安被斩杀,所率汉军全军覆没;张勇狼狈逃回,现病重卧床,甘陕绿营折损大半。这样的惨败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到底是怎么搞的?已经残破的明军怎么会有如此的战力,到底还有多少伪明军队流窜在外、没有剿灭?
满洲兵将很郁闷,也很愤怒,眼看着班师享受泡了汤,不知又得在这瘴疠潮湿之地呆上多久。吴三桂也震惊慌乱,急思对策。
再举兵攻打?对于满洲兵将的要求,吴三桂并不赞同。正逢雨季,道路泥泞难行,就地补给行不通,那运输的压力就实在是太大了。还有张勇等人在文书中的凄惨描述,边外之地的雨季简直如地狱般可怕。瘴疠、蚊虫、毒蛇、蚂蝗皆是可夺人性命、杀人于无形的厉害之物,无处不在,且防不胜防。
反正,张勇和甘陕绿营的将领就是一个意思,雨季再攻腾冲,绝不可行。
你们呆在昆明舒服,却让我带人去受罪拼命?吴三桂当然不满,更不想把自己刚刚组建的部队扔进活地狱里去。当然,不攻并不意味着不守。经此一败,永昌、大理、姚安的防守兵力便显得单薄,必须增派兵力,稳固占领这些滇省要地。
“云南初定,凋敝不堪,且土司降卒观望,不可谋迫,须先安内,乃可剿外。伪明残军窜于边外,山川皆极险远,兼瘴气为害,霜降后方消。又雨季连绵,道路泥泞难行,大军若动,粮草辎重难以运输。臣审度时势,杖量轻重,谓宜暂停进兵。俾云南残黎稍藉秋收以延残喘,数万大兵,又得养锐蓄威。居中制外,俾伪明残军不能窥动静以潜逃,土司不能伺衅以狂逞。则饥饱劳逸,胜算皆在于我。是时当调拔将兵,责成防御,待秋后霜降而进剿,庶为一劳永逸、固内剿外之长计”
吴三桂不想现在大举用兵,就得找到合适的理由,而且还要借机扩充兵力,并向清廷试探着索要更大的权力。把腾冲的兵败转变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吴三桂可谓是老奸巨滑,谋略深远。
援剿四镇就不用说了,要加强云南各地方的防卫,吴三桂又向清廷要求增设“忠勇四营”,并且拟定了各营的军官人选。除此之外,他还要求调拔选拔文职人员,出任云南从省到地方的各级官职。实际上,吴三桂是得陇望蜀,意图操纵云南军政官员的任免权,从而为他由留驻云南向世镇云南这个目标铺平道路。
第一百二十九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求收藏)
历史的进程从自己出缅入滇的时候就应该改变了,但朱永兴没有想到,腾冲大胜竟会让吴三桂从中间接得利。原本要等到入缅擒杀永历后,吴三桂才晋封为亲王,后来,清廷又把贵州交由他全权管理,使吴三桂有了封藩、裂土分封的意义。
当然,现在吴三桂的奏章刚刚递上去,还没有得到清廷批准,也不会超过历史上的封赏,但他确实向着全部掌握云贵迈出了一步。云南贵州越不安定,清廷赋予他的权力就越大,这个老狐狸看得很清楚。
只要仿明代沐氏家族世镇云南之例,让我当云南王,我自然会积极用兵,扫灭逃入缅甸的伪帝永历,以及云南边外的伪明残余势力。吴三桂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一方面把原来洪承畴属下的湖广绿营调往滇西,巩固要地的防守;一方面继续扩充自己的兵力,静待朝廷回复。
而腾冲的兵败,还给吴三桂解决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清廷正在进行的裁军之议。
在云贵大规模战事结束后,清廷就准备将云南的满洲八旗兵撤还京师,五万绿旗兵拟裁去两万。因为把大批军队留在云南,耗费的军费开支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据户部统计,在用兵期间,云南一省每年的俸饷银高达九百余万两。
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以顺治十六年、十七年国家征收的课银为例,国家两年的“课银”收入也抵不上云南一年的军费开支。如按顺治十五年以前的收入来计算,相差更为悬殊。且其他各省驻军也需要军费,更加重了清廷的财政负担。
要知道,自清军入关以来,无日没有战争,生产遭到破坏,加之清入关前明朝的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清廷接手这个烂摊子,财政相当困难。户部提出的报告,引起了顺治的重视,以为此事为“国家要务,关系重大”,要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速奏”。
以军事起家,并且要以军队为倚仗的吴三桂,自然不愿意裁减他的军队。正值腾冲兵败,他便向朝廷申辩:“边疆未宁,兵力难减,宜如旧时。”如果说之前提出这个理由,还有些狡辩之意,现在则正当其时。吴三桂明白,要保持自己的地位与威望,就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庞大军队。
现在,吴三桂最关心的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势力,不想失去已得到的东西。伪帝永历,伪明宗室留守,伪明残军,在他看来,并不是多大的威胁。只要他全力进剿,彻底扫灭只是时间问题。
一个人的权利和地位的过快增长,往往就是政治野心膨胀的温床。吴三桂的思想,从清廷命令他留驻云南的时候起,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
满洲兵将不服水土,且不愿深入边荒作战,彻底消灭残明的重任,舍我其谁?吴三桂看得很清楚,想得很明白,此时扩张自己的势力,名正言顺,清廷多半也只能照准。
“一个月结束安南战事,一个月安置休养,一个月练兵备战,九月上旬或中旬出兵入滇,再战清军。”朱永兴此时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到昆明,而是全力于安南攻略,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设定。
马宝等将领用眼神互相交流,都是心中疑惑,不明白为何要把时间定得如此精确,或者说是仓促。
朱永兴心中也有无奈的感觉,因为他原以为能控制元江那嵩的起义时间,只要拖后一些,他便能更从容地做好准备。只是在张勇逃脱之后,给了他一个警醒,那就是凡事不能想当然。
元江那嵩的起义时间应该可以向后拖延,但谁又敢保证吴三桂不先动手呢?九月或十月,雨季结束,清军难道会没有行动?如果从吴三桂的角度来看,既然视云南为自家封地,为长远计,象那嵩这样根深蒂固的地头蛇,那是必须铲除的。一来可以杀鸡儆猴,震慑云南的众多土司;二来也消除了迤东土司对昆明的威胁,可以放心用兵于滇西南,进剿明军,或入缅擒杀永历。
与李定国、白文选等比较,在吴三桂心目中,也许那嵩更有威胁。毕竟经营了上百年,有稳定的根据地,治下有几十万的民众,还积累了众多的粮草和财宝。无论从政治、军事,还是从经济上考虑,先灭不肯投诚的那嵩,都是一个上上之选。
而吴三桂确实在历史上做过类似的事情,那就是水西的抗清起义。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与其说是水西安坤主动竖旗抗清,倒不如说是被吴三桂给逼反的。当清廷把贵州也划给吴三桂管辖后,安坤这个曾经投诚清廷,并为清军提供过很大帮助的地方实力派,也就注定了被灭的命运。
自家后院,岂容雄厚实力的地头蛇盘踞?史书上有一种说法,说是吴三桂觊觎水西安家几百家积累的巨额财富。不可否认,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更关键的原因,还是吴三桂要切实地掌控云贵,使其成为自己稳固的世袭封地。
思维的误区一旦被发现,朱永兴就只能跟时间赛跑,尽量做好应付意外的准备。我可能能够劝说并指挥那嵩,但却不能让吴三桂按我的计划行动啊!
朱永兴暗自苦笑,对众将开口说道:“时间有点紧哈,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云南的雨季结束,清军必有所动。我们如果不做好准备,恐怕在安南夺了根基也占不住脚,最后闹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南土蛮,予以击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马宝沉吟了一下,试探着说道:“适才殿下已讲了安南目前的状况,郑氏与阮氏对峙,应该会有很多兵力不及调回。再有莫氏牵制,想必能战之兵也不会有多少吧?”
“要击败郑氏,应该不难。”朱永兴挠了挠头,说到了自己的担忧,“可吾就怕郑氏虽败不降,纠缠不休,使我军脱不了身。”
第一百三十章 聚而歼之(求收藏)
尽快立足,尽快稳定。然后学着安南阮氏的做法,一面和滇桂两省的清军周旋作战,一面蚕食安南郑氏地盘壮大自己。
朱永兴仔细解释了他的思路,就是短期内不想陷进与郑氏缠夹不清的战争泥潭中,影响到抗清大业。一鼓灭郑,凭明军目前的兵力,不大可能。就算能够打下升龙府,占领了广大的地盘,也没那么多军队驻守。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郑氏毕竟在安南北部经营多年,如果被击败后散落各处,纠众袭扰,也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痛的事情。
“殿下是要以战促降,迫使郑氏割地求和。”易成立刻领会了朱永兴的意图,含笑颌首,说道:“以最快的速度稳定根基,以便抽身应战清军。至于以后,是灭郑,还是保持现状,则视形势而定。”
“对,吾就是这个意思。”朱永兴指点着地图说道:“我军的占领目标首先应该是红河以东的安南地区,争取与高平莫氏联成一片。然后扶持莫氏,或借路入桂,或以地换地,或怂恿他向南发展,把与广西接壤的地区让给我们。”
“既然殿下有时间要求,那就急攻猛打,把要占的地盘撑起来,打得郑氏派人前来求和。”马自德觉得这好象没什么困难,便脱口说道。
朱永兴不置可否,只是隐隐觉得没那么简单。
马惟兴缓缓眨着眼睛,似有所思,慢慢开口道:“急攻猛打的话,似乎有些不妥。郑氏军队散布各处,闻风而逃,如何歼灭?若只占地盘,未能沉重打击郑军的话,恐怕他们会纠集起来再战。”
是啊,夺一地不如灭一军,歼灭敌有生力量才是对敌人最沉重的打击啊!朱永兴若有所思,隐隐有了点灵感,但还说不出来确切的东西。
刘震张了张嘴巴,有些不太确定地建议道:“可不可以诱敌决战,一战而定大局。”
一战定大局?朱永兴的眼睛一亮,各个击破是兵家常用的手段,而聚而歼之也未尝不是快捷的办法。
“聚而歼之,既省力又痛快。”马宝笑了起来,说道:“安南土蛮,如果堂堂阵战,我军可以一当十。”
“这个办法可行。”朱永兴用力一拍大腿,畅快地笑了起来,“那咱们就按这个思路想办法,看如何能一战而定安南。”
基调定下来,讨论便有了方向,气氛也逐渐活跃起来。这其实就是朱永兴所要达到的目的,一人智短,众人智长,你一言我一语,可以把计划中的疏漏减少到最低。
一个名将,不仅要考虑到战术层面,还要考虑到战略层面。毕竟战争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如何能用最小的损失,最短的时间,最好的策略,达到最佳的效果,这才是要着重考虑并加以锻炼的。
天空里,被灰白色的云块掩住的月亮渐渐突出了包围,露出皎洁的玉面。云团很快的四下消散,将蔚蓝的天空交给月亮,让它向着大地展开光明。
“匠户脱籍后,给予田地三十亩,与民户同;有家属者,先发放田地,按每人五亩计算,可自行耕种;匠户今虽脱籍,但尚需为工房效力三年,每月发放工钱,或以粮食相抵;匠户在三年效力期内每人每年培养合格学徒十名以上者,工钱按两倍发放”
宿营地的一个简易草棚内,匠户张大顺依旧睁着眼睛,毫无睡意,想着豁除匠户贱籍的法令,以及工房的奖惩新措施。
“呵呵,嘿嘿,哈哈。”张大顺突然象精神病患者一样咧开嘴笑了几声,把刚刚有些朦胧入睡的老婆吓得够呛。
“当家的,你没事吧?”张大顺的老婆揉了揉眼睛,担心的摸了摸他的额头,“才评了五级工匠,用不着这个样子吧?俺害怕的很哪!”
“去,女人家的懂什么?”张大顺翻了翻眼睛,斥道:“五级工匠咋啦,整个工房才有几人?再说,我这笑两声算什么?你没看到那些匠户们领到了三个月的工钱,还转了民籍,都全家搂到一起痛哭流涕,就差点疯魔了。”
“嗯,这倒是。”张大顺的婆娘也笑了起来,说道:“脱了籍当然是天大的喜事,以后儿子孙子便可以读书,可以去应考,说不定谁家还能出个当官儿的呢!”
“你倒是想得美。”张大顺咧开大嘴又是一阵傻笑,轻轻舒了口气,憧憬道:“都成了普通民户,这种地的事情倒不急了。在工房干,得的工钱好象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