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雷逐鹿-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想等,现在即使蛮攻硬战也在所不惜,伤亡不在雷瑾的考虑当中,他只需要散关!

在雷瑾不容置疑地定下了议事的基调之后,余下的问题实际上就只有商议怎样着拿下散关,招降、强攻或暗袭几种有限的选择。

本来,流民攻城,除了里应外合、偷袭等手段之外,一般就是取砖、穴地(挖地道)、放迸(火yao爆破)等,很少用云梯之类攻城器械爬城蚁附而攻。

再者碰到这种依险而立的关隘,云梯爬城、取砖、穴地攻城都无用武之地,放迸或者还可以用用,但在那种地形之下与强攻的区别不大。

听着众人议论了各种攻占散关的方法,大概也与雷瑾心中所想的计划没有多大分别。

各人都阐述了自己的对策,最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注到雷瑾身上——

因为不管是这几个流民头领,还是温度、明石羽、慕容野驴这几位将领,有雷瑾在场的场合,他们都不是做最后决定的人。

现在就看雷瑾如何作出决定了!

“今天,趁夜将招降书写多几份,另外写多几份揭贴,射上大散岭去,以帝国平虏将军、都督陕西总摄军事的名义,敦促散关主事者尽早开关投诚,凡投诚者,既往不咎。否则,关破之日,就是屠城之时,至时决不宥待,勿谓本将军本都督言之不预!”

雷瑾眼中闪过凌厉的寒光,冷酷的下达‘不降者死!’的血腥命令。

“好了,”雷瑾对那几位流民头领道,“明日若散关之敌仍然顽抗,我将别遣一军自关后偷袭,诸位仍然在正面攻城,一定要猛攻,以吸引注意,佛郎机也配属给你们,再拉上你们前几次攻城用的抛石机。今晚好生安排休息,注意巡哨警戒。去吧。”

几个流民头领躬身告辞而去。

“明石羽、温度。”

“末将在!”温度、明石羽腾的站了起来。

“明石羽,你选一千护卫亲军护卫。温度,你选一千近卫军团军士。你们两人率领这两千人稍后动身,今晚尽一夜工夫,翻越山岭,在明日天明后,于敌军换防,准备早餐时,从汉中方向出其不意地杀上散关。最好是能摸进散关关城。下去准备吧。”

“是!”明石羽、温度领命去了。

慕容野驴左右看看,问道:“那老哥我呢?兄弟,老哥做什么?”

“呵呵,”雷瑾笑道,“今晚咱们什么都不用做,好生歇息着!明日一早,咱们观战押阵!”

人影旗光,风尘浩荡。

大散关下,硝烟密布,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人如蚁聚,所至处刀光剑影,喊杀连天,四下里烈焰腾空,黑烟弥漫,弓弩发射的箭矢不时在空中穿梭,佛朗机炮怒吼着喷射铅弹,简陋的抛石机抛射着十几斤重的石弹,摧毁着一个又一个通向大散关关城的简陋堡垒。

进攻的士兵顶着不时飞落的滚木、雷石、火球以及箭矢前进,而防守一方也无意寸土必争,大散关的险要坚固的关城才是真正的防守依托。

攻防双方的士兵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去,箭矢、雷石如雨而下,可是为了攻占这险要的关隘,必须要求这些血肉之躯顶着矢石奋勇前进,同伴的鲜血飞溅,但是没有时间犹豫,还是得往前冲。

无论凶途险境,该直面前行的时候,只能往前冲,这就是人生。

疯狂进攻的流民以血肉铺砌了一条通向大散关关城的血路,在前几次进攻中,他们还曾经攻到过大散关关城之下,现在离关城还远着呢,没有犹豫,没有彷惶,关城下持刀顶盾前进的士兵前仆后继的向前冲。

关城上抛石机抛射的石弹、火油弹不时砸到进攻队伍中,鲜血溅,骨骼碎,躯体或成焦炭,床弩发射的箭矢也不时将携盾而进的士兵射倒……

远处观战押阵的雷瑾这次才感觉到攻城战的残酷和无奈,这是与骑兵野战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类战争,拥有地利的一方完全能够令进攻者付出很多血肉,却不一定能攻破关隘。

就在流民军几个头领铁青着脸组织另一波攻势的时候,战局急转直下。

首先是散关关城内突然喊杀声大作,同时冒起浓烟,显然明石羽、温度从汉中方向发起的偷袭终于得手了,可以想像散关关城内一定在汉中方向没有部署什么兵力,而几乎将兵力全部集中在关中方向。

随着偷袭的得手,关城内的士兵迅速分裂成两派,原本的凤翔千户所官兵和巡检司的捕丁开始互相砍杀起来,散关的兵,来源不同,仓促收编在一起,在没有足够长的时间融合的情况下,只要失去关城作依赖,士气就迅速的瓦解,呈现出树倒猢狲散的局面。

紧接着有人喊:“不打了,不打了!我们开城献关!我们投诚!投诚啦!”

昨晚接到了招降书和揭贴以后,已经有识得些字的士兵偷偷将那些内容在流传议论,只是他们都怕那杀人不眨眼的巡检,所以不敢有什么举动,但现在原本视为坚不可破的关城险要已经被人攻破,还何苦为人效死命?

有人带了头,立刻很多人嚷着开关献城。

散关的抵抗也就在这一刻化为乌有,散关的关门轰然打开。

许多杀红了眼的流民,呐喊着冲进散关,可不管你是不是已经投诚,只要不是自己人,照杀不误,瞬间就疯狂地砍倒了几十个开城投诚的散关士兵,关门处鲜血淋漓,惨不堪言,毕竟这些流民,他们许多的兄弟,许多的袍泽就死在散关,就死在这惨烈的攻防战中。报复之心炽烈无比!

散关的这些士兵已经完全没有斗志,这时见到这些流民的疯狂杀戮之状连忙逃散,直到随后赶来的护卫亲军、近卫军团的军士狠狠的斩杀了几个杀人最凶的流民,这才控制了这种疯狂混乱的局面,而作为始作俑者的那个巡检司巡检却不知所终,找不到下落。

雷瑾终归也没有发布最终的屠城命令,或许是这些开关门投诚而被攻进关门的疯狂流民斩杀的守关士兵,用他们投诚的行动挽救了其他人的性命,这场疯狂而血腥的大散关争夺战终于临近落幕。

沿着险峻的关道往上走,沿途可见有箭集如猬的士兵,身虽死而尸不仆,怒目扬须,不异生时;又有被火烧得焦黑而死者,筋断骨折而死者,身首异处者,虽然是雷瑾、慕容野驴这样见惯死亡的人,也触目惊心。

接收了散关,关中西部屏障——陇山险要便已经全部落入雷瑾之手,原本应该统兵来接交防务的西宁提督狄黑却因故滞留在固原,暂时不能如期而至——因为延绥巡抚张宸极的手下将领杜文焕引兵至平凉,与狄黑争夺对平凉、泾川一带的控制权,捎带着也是想争夺对平凉民团联军的控制权;而延绥的另外一员将领曹文诏则已经引兵占据了庆阳。

为了防备延绥方向的进攻,狄黑只能坐镇固原、萧关,与延绥方面争夺平凉、泾川。因此陇关、散关只能暂时由这些尚未绝对归附的流民控制,形势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前面这些努力可能全部化为乌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4。20发布

第二章 都督幕府

帝国平虏将军雷瑾甫一回武威,即发布文告,宣布成立都督幕府,正式的将河西雷氏族裔内部称呼的“河西幕府”升格为公开的军政幕府。

这个消息宛如一石击起千重浪,很快就传遍河陇,顿时将西北无数人的注意力引到了武威。

在这个流民作乱风起云涌的时候,在人心不安忧心忡忡的时候,雷瑾辖下的这个军政幕府内,非但没有监军太监,连巡抚都没有一个,完全没有掣肘的力量,完全任得雷瑾专权独断。

这样的将军,这样的都督,这样的幕府,怎么可能不引起河陇大族和民众的密切关注?无数双眼睛都在看雷瑾的都督幕府如何动作。

都督幕府成立伊始,颁布的第一道命令是“戡乱军管令”!

这个命令意味着将在都督幕府治下的“全境”实行全面的军事管制。这并不出奇,河陇大部分州县作为边塞,几百年来都是实行军事管制,但幕府下达的“戡乱军管令”与以往皇朝所实行的军管制度有所不同,因为随同军管令一起颁布的还有一份相当详尽细致的军管章程和军管细则,在不少具体做法上都与皇朝通常实行的军管制度有所变更背离。

在都督幕府中的谋士、幕僚们看来,既然朝廷给出了一个“都督陕西总摄军事”的名头,就要在这上面做足文章,实行全面军管正是有效掌握河陇局势的最佳方法之一,同时也可以借颁布全新的军管法令,让一些目前还比较敏感的旧法令在无声无息中作废,从而取得除旧布新的效果,赢取一番崭新气象。

譬如这些军管法令虽然并没有明确通令撤消废除陇右总督府颁布的通商禁令,但在具体条例上作出的种种细致规定,其实等于在事实上撤消废除了陇右总督乔行简针对蒙古和西域而颁布的两道通商禁令。

这就让河陇的商人们在暗自欢欣鼓舞的同时,又有许多不解,在严厉的军管法令下如何能做到货畅其流的通商互市呢?

商人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急切的关注着幕府连续几天来,每天陆续颁布的法令法例,注意着从中挖掘对己有利的条文,对于商人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于从官府的法令法例中钻“空子”、找“漏洞”、寻“机会”了。谁让商人是四民之末呢?士农工商中,除了“士”以外,其他三“民”都是在威权夹缝底下讨生活的小民,商人只不过是这些小民中最不知足和最贪利的那一种,不钻空子就无法生存下去。

在河陇士绅官民的密切关注下,幕府很快又颁布了好几道命令,譬如“部队改编令”、“官吏选任令”、“佥兵令”等等。

幕府颁布“部队改编令”很容易理解,这“戡乱军管令”要做到不折不扣的实施,都督幕府就必需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威慑和支柱,从“改编令”的内容来看,也确实充满赤裸裸的威慑意味——

平虏将军的直属部队,护卫亲军、独立近卫军团共有七八千人,这在人数上并不让河陇豪族感到意外;

但是黑龙军团、黑虎军团、黑狼军团、黑鹰军团、黑豹军团、黑蛇军团、狮鹫军团、火凤军团,这八大属于雷瑾嫡系的黑旗军团,绝对是幕府公开成立后给河陇豪强大族的一大“惊喜”,光是这八大军团和雷瑾的直属部队就有七八万骑兵,号称十万,让所有的豪强大族暗地里直吸冷气,而且幕府公开公布了兵力数额,明摆着是在宣示武力。

另外还有两大独立游骑军团:白虎军团和苍狼军团,这两大游骑军团干脆就没有对外公布到底有多少骑兵,但从幕府公布的依十累进骑兵编制'队(队正)—曲(百骑指挥)—部(千骑都统)—军团(万骑都统至此改称节度)' 推测,各豪强大族纷纷在私下议论,这两大独立游骑军团的兵力怎么的都不会少于万骑,而且白虎和苍狼的名号也让有心人浮想联翩,不能不将之与塞外的两股马贼伙联系到一起。

回回马家的‘西宁马户’则扩充到一万人骑,正式改编为西宁军团;鲜卑吐谷浑人的鲜卑突骑,改编为突骑军团;两万多回回乡兵和一万多雷氏乡兵也经过扩充,改编为五个步兵军团,并且马上就调往陇山接防,负责守御陇关、散关等陇山关隘,这些都并不让各豪强大族感觉意外。

而幕府宣布对甘肃、宁夏、固原三镇合计十八万的边军进行改编,汰裁老弱另行安排,只留精壮;西宁行营和敦煌行营暂时维持原编制不变,其缺额即由边军之精壮补充满编也在情理之中。

所有这些,因为都是涉及部队军伍之事,各豪强大族能够着力插手的地方并不太多,除了回回人中的几个相关大姓家族和鲜卑土人外,这‘部队改编令’对于其他大多数豪强大族来说,并不直接牵扯他们的利益,所以各自的反应并不相同,但幕府所颁布的“官吏选任令”和“佥兵令”就与河陇所有民众直接相关,而且是最受民众瞩目的两个法令——

“官吏选任令”是关于各级官吏选任的法令,时人所谓“民命所关,无如守令,造福最易,造祸亦深。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这四种人,无官之责,有官之权。官或者还对上官的考成稽核有所顾忌,吏役之辈则“惟知牟利,依草附木,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权力递延作用)。

因此这官吏选任如果得当,就能尽量减少官吏以及官吏身边的亲属仆役各种狐假虎威的害民之举,俾使政通人和,所以对官吏的选任也就历来为大众所关注。

而雷瑾的都督幕府要在河陇实施全面军管,也必须要有一大批能娴熟处理实际政务的官吏才能达成目的;二则官吏的选任,对河陇大族势力的此消彼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一般民众能否安居乐业产生深刻影响,这当然是最让人瞩目的一个重要法令。

但是由于河西幕府对河陇政务形成事实上的治理格局已经有几个月,许多豪强大族的可用之才都陆续进入了幕府的行政体系,而且目前的行政体系,运转效果还相当不错,所以幕府这道“官吏选任令”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既成事实的一种正式确认,许多人暂时还没有注意这道“官吏选任令”,在一些条文中所附带隐含的玄机,因此并没有立即造成河陇震动;

反而“佥兵令”引起了上至豪强大族,下至普通百姓的极大关注。

佥兵并不是新鲜事,皇朝孝宗时即有‘佥民壮’或者说‘佥兵’之法,有七八百个“里”以上(注:指的是“甲里”,十家为一“甲”,十甲为一“里”,甲有甲首,里有里长)的州县,每“里”佥兵五人;五百个“里”以上州县,每“里”佥兵四人;三百个“里”以上州县,每“里”佥兵三人;一百个“里”以上州县,每“里”佥兵二人。所佥之兵,政府不给月粮,调遣时才给以“行粮”,通常俗称为民壮丁勇(类似现在的预备役)。以前的佥兵如果不愿意服役,由于是可以出钱代役的,所以这种‘佥兵’很快就变质为一种税捐。

但都督幕府颁布的新“佥兵令”,针对以前皇朝佥兵的最大弊端,宣布不允许任何人以银代役,河陇所有十五以上五十以下男丁,都必须进行佥兵登记,除符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