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无敌前传-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中国没有如法国所愿,提供足够多的装甲装备,但5艘翻新修缮的护航航母加入其海军,将会使法国海军第一次拥有海空作战力量。
欧洲各国各自心怀不同的心事,同时或购买或接受中国的馈赠。
大力武装起自己地军队。
终于牢牢地同中国的旧中国绑在了一起,新世界联盟也终于前所未有地将几乎全部的力量凝固在了一起。
现在所需要等待的就是美国的反应了,虽然欧洲各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均希望美国能够后退一步。
同中国达成和平协议,但他们也应中国的要求,作好了随时将战争进行下去的准备。
同美国的谈判,如果仅仅是与美国政府打交道,那么和平协议恐怕早在一年关就签署了。
现在地重点在于美国政府如何说服美国国会,当然也不排除美国政府借此向中国索取更多的利益交换。
战争并不象国会山那些愚蠢的议员所想的那样简单,美国政府担心财政无法支撑,而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但议员们则只关心自己或自己所代表的集团的利益。
都希望借和平谈判来获得足够多的整治和经济利益,于是,和平谈判便一天一天地拖延了下去。
虽然中美两国大规模的战斗并没有发生,但小规模地交火或称为武装冲突则不断地在两大洋各地上演。
今天你击落了我一架飞机,明天我就干掉你的一艘潜艇。
战争规模虽然没有扩大,但两国地军费开支则仍在源源不断地继续着。
相对于中国需要千里迢迢地从本土将舰队部署到数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外的地方而言,美国占据了相当好的地缘优势。
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的战争开支要略高于美国,这也是艾森豪威尔决定同中国继续周旋下去的重要因素。
两国是战是和,不仅靠政治家们的各种交换,更多的是靠两国的财政各自够支撑多久。
谁能够支撑下去,谁就是胜利者。
不过,拥有欧洲全部力量的中国,似乎胜算更大一些。
第二百九十三章 … 艰难的谈判(下)
中美两国这种非常默契的“大战不犯,小战不断”的作法,令欧州联盟感到非常难受。
各国军政要员都不断地向魏长安打听,希望能够获知中国政府到底想要干什么?是和还是战,魏长安自己都没有底,他也不知道我与赵天赐的真实想法。
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以战促和。
和平是建立在强硬的实力上的,而不是靠别人的施舍。
对于艾森豪威尔这头犟驴,必须在战场上彻底击败他,才能使他回到谈判桌上。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海军新组建的特大型航母编队正积极地前往欧洲的原因。
欧洲各国正要从即将到达的中国新编航母编队,推测中国有可能会同美国进行最后的决战;大中国邀请在美国的世界犹太人组织,参与对德国纳粹战犯的审判上,又觉得中国似乎是要同美国和谈,新编航母编队只是为了向美国显示实力,以便在正在进行的谈判中,取得更大的利益。
当然,勒布朗却知道,中国是作好了万一和谈失败,立即同美国进行决战的准备;他甚至清楚,中国是想利用占有绝对优势的海空力量一举歼灭美国大西洋舰队,然后逼迫美国的决战,以便战后分得红利。
因此,对于中国政府在欧洲内部的种种作为,勒布朗也只能隐忍不发。
他可不会相信美国军队能够在战场上正面击败中国军队。
至于耍诡计,似乎更不会是几千年前就精于此道的中国人的对手。
中美两国政府现在的谈判基调,在罗斯福时期就已经定了下来,杜鲁门总统非常欣赏这个基调。
毕竟,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还能无偿的收回夏威夷,并无偿的让中国军队从英国撤军,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了。
他也由此看到了中国在对待和平的诚意,并竭力督促两院的民主党议员们尽快通过协议,不过,艾森豪威尔则从此处自认为看到了中国已经无力在战的真相,坚持已见,使两院在表决时遭到了极大的困难,甚至连进行表决的日期也被一拖在拖。
到了后来,美国参众两院甚至专门组织了一个听证委员会,对政府递交的每一个条款进行研究和听证,并要求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与条款的解释。
这实际上是美国两院将谈判的职责不留痕迹地搅了过来。
不仅让杜鲁门政府,也让中国政府感到愤怒。
参众两院这样做,很明显地是要拖延时间,希望能够按照艾森豪尔在议会发表的演说那样,将中国参政腿如到崩溃的境地中。
而且,就算中国政府态度强硬。
拒绝美国参众两院的建议,那么,美国正好把没有诚意进行谈判,破坏和平的罪名安在中国的头上。
对于这样蹩脚地把戏,中美两国政府虽然一清二楚,却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应付的招数。
但事情必须得到解决,要么继续谈判,要么通过突然挑起的大海战击败美国,要知道。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时间继续拖延下去,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严峻的参政危机,使中国政府必须在数个月内结束战争,否则,只能通过让龙币的超大规模贬值来维持政府参政地运转。
但这样一来。
原来已经掌握了世界金融绝对力量的中国,将会将这些看不见的权利拱手相让。
而同时,欧洲各国政府也纷纷向中国发出求援信号,希望中国能够大量购买各国债券,并且无偿进行巨额援助,以帮助在战争中崩溃的财政体系,只有苏联这个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还好过一点。
这些都需要中国政府认真面对,好在,先前帮助各国重建军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各国政府的财政系统,甚至已经在认真讨论建立一个泛欧亚大陆的经济共同体。
不过前提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结束战争。
各方面的利益需要和形势紧迫,都表明:尽快借宿战争是目前中国最好的选择。
因此,虽然对美国參众两院的决议感到愤怒,但中国政府仍然应美方的要求,派出代表团,向美国参众两院逐条解释条约中的条款。
但中国的这种“好心”则被共和党人视为中国财政已经即将崩溃的兆头,他们跳动议员们极力柯难中国代表,只希望能够将时间继续拖延下去。
到了后来,中国代表团几乎是在同美国参众两院重新进行一次谈判了。
本来,象两国的这种和平谈判,基本上应该是打打谈谈,甚至是先停火然后再谈,但中美两国的谈判却不同,在谈判的同时,两国海空军也在不同的海域空域进行广泛的交火。
虽然烈度不大,但对于财政的消耗也相当惊人。
美国政府首先支撑不下去了,杜鲁门政府于11月29日,避开参众两院,直接宣布将美元贬值15%,以便能够将财政局势支撑到第年一季度末。
中不甘让自己的战争成本继续高于美国,于12月3日宣布,币值下调10个百分点。
两个超级大国这一不负责的做法,立即让本就惨淡地世界各国哀鸿一片。
各国政府纷纷发表声明,职责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各国政府地通货膨胀,直接造成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降低,全球经济开始出现全面的衰退,即使是考强大的军火工业支撑的大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衰败下去。
在美国的犹太人组织终于做不下去了,主要考犹太人组织政治献金的共和党面临地压力徒然增加,谈判似乎开始变得顺利起来。
由于共和党人的从中作梗,使谈判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艰辛,先是众议院的议员们。
要求中国必须立即撤出夏威夷,并将此作为继续谈判下去的先决条件。
这一点,被中国代表非常干脆地拒绝了。
中国需要夏威夷作为在太平洋方向上的,对美国进攻地前进基地。
除非两国真正达成了和平协议,否则。
这一条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当然,中国代表也重申了在之前与罗斯福总统达成的协议:在和平协议签署后一周内,中国将向美国交还夏威夷。
这使本就没有安心谈下去的议员们,自认为抓住了一个机会,开始“名正言顺“地拖起时间来。但当犹太人组织干涉后,议员们不得不作出让步,表示同意此项条款。
不过,议员们抓住中国先前与罗斯福谈判时的一个借口:在希特勒的纳粹组织没有被消灭之前,中国不会撤出英国。
而今,德国已经战败投降,中国也失去了让任何继续留在英国的理由。
这一点也真正成为中美两国“讨价还价”的焦点。
杜鲁门不具备罗斯福超强的人人气和威望,因此在此点上也无法说服医院。
按照我地意思,中国的谈判代表非常坚定地指出:和平谈判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国家行为,与其他国家没有太多的关系。
而且,这不能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
只能作为谈判中的一个附加条款,更重要地是,英国作为人流世界上,侵略国家最多,迫害明珠最多,所犯的罪行最多的国家,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人类的公敌。
因此,对于这样的国家,中国政府有理由怀疑其继续存在的合理及合法性。
如果美国坚持要求中国撤军。
那么中国将会在撤军前,先组织非洲,美洲,大洋洲及亚洲各个受害国及民族甚至个人对英国政府及王室进行公开审判。
如果真能这样的话,仅作为受害国之一的中国对英国的审判,就足以宣判英国政府及王室地死刑!对中国这种明显的漫天要价的作法,美国人也感到深深地无奈,毕竟历史上的英国确实堪称犯罪行为的“典范”也确实应该是人类的公敌。
犹太人组织除了作为敦促美国代表将谈判加速进行下去地催化剂外,也成为说服中国代表继续谈判的促进因素。
他们产即与中国代表接洽,希望中国代表能够放弃历史的“偏见”“展望未来”重新以正确的心态将谈判继续下去。
其实美国人也支撑不下去了,没有任何一个人想将战争继续下去,即便是艾森豪威尔也不例外。
只不过,艾瑟豪威尔还未能实现自己的野心抱负。
以及被中国军队击败过,多少有些不甘。
但更重要的是。
他及共和党的支持者,除犹太人组织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本土民用集团,这些集团在战争在因购买力下降而遭受重大损失,加上海外经济利益地损失,使这些集团需要有人来承担这些损失。
中国无疑是他们找到的最好地对象,一方面,中国拥有强大的金融力量,另一方面,只有中国才能将美国曾经失去的海外利益还给美国。
因此,谈判也终于在犹太人组织的干旋下继续下去。
英国的问题则基本按照我的意思,将其地位进行重新修正。
最重要的是重修宪法,规定其今后不能以国家的名义,进行除自卫除外的任何形式战争。
不能保留军队,只能以自卫队的形式保留规模为三十万人的陆海空自卫队,其国家安全由中美两国共同负责。
双方以苏格兰及英格兰为界,美国负责苏格兰的防务,中国则负责英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的防务。
当然,法国沿岸的包括泽西岛和根西岛在内的海峡群岛,也划给了法国。
这让法国政府感到意外的惊喜。
两个相对来说,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之后,谈判开始进入了战后世界利益的划分方面。
美国政界对两国就着的进程虽然不满,但却对结果感到欣慰。
12月10日,中国新编航母编队进入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港修整,中美两国也加快了谈判的进程,世界和平的曙光似乎已经开始照耀着人们的双眼。
第二百九十四章 … 反复无常(上)
··失去国内财团的支持,艾森豪威尔即便再好战,他也不可能得到团队的信任。
心有不甘的他,现在四处寻求其他势力的帮助,认为美国必须取得至少一次胜利,才能在谈判中为美国争取更多的利益。
被他打动的财团还算不少,但都没有作出最后决定,毕竟拥有核武器的中国,在媒体的打死炒作下,已经成为不可战胜的神话。
现在众议院已经开始就是否进入协议表决时间进行讨论了,再拖下去,众议院将直接宣布表决时间。
这对共和党来说,绝对是一场政治上的巨大失败。
艾森豪威尔再各财团之间的游说并没有完全失败,许多财团已经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美国拥有同中国一样强大的力量,那么,他们将向国会山议员们施加强大的压力,要求这些这些议员拒绝通过决议。
可无论从金融、经济和军事实力,甚至自由世界同盟及新世界联盟之间的实力对比来看,美国都不具备同中国抗衡的力量。
为此,艾森豪威尔将目光投向了正在进入最后攻关的“曼哈顿计划”上。
由于美国财政的持续衰退,投入到该计划中的资金已经一天不如一天,而该计划又恰好进入到最关键的工程设计阶段,即:如何以工业化生产的形式大量获得武器级铀或钚。
艾森豪威尔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能够对抗中国的办法,他开始游说各大财团将资金投入到“曼哈顿计划”中来,以解决政府财政不足的麻烦,同时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至少与中国相抗衡的实力。
除犹太人组织外,其他大部分财团都参与到计划中,虽然杜鲁门政府就艾森豪威尔泄密而将其监视居住,但“曼哈顿计划”则开始加速发展,这也是杜鲁门愿意看到的。
谈判也因为计划的加速发展。
而又开始变得艰难起来。
犹太人组织并不知道这个计划,他们被共和党及其他财团排除在外,这也给了杜鲁门所在的民主党接近犹太人的机会,美国政局又变得一团浆糊。
为了加速谈判地进程,中国海军在获得中国最高统帅部的授权后,立即在大西洋上发起了一系列的攻势作战。
由四艘七万吨级航母为主组成的新编航母编队。
在这次攻势作战中。
担任了进攻的主力。
上面搭载的喷气式战斗机和攻击机显示了强大地作战能力,技术优势在此战中充分发挥了出来,美国在英雄港地防御一触即溃。
中国海军陆战队和法国的海军陆战队趁势收复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