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良玉正要追赶,忽听一声炮响,闯王伏兵齐出:左有刘宗敏、牛金星;右有李岩、宋献策。田见秀挥兵杀回,李过、袁宗第从后杀来。
左良玉十万人马陷入重围,转瞬间不少官兵都已跪在地上成了俘虏。
左良玉见大势已去,便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向西南冲去,杀开一条血路,一口气冲出十余里。此时已近黄昏,左良玉想:“若能逃到许昌,就不愁不能重整旗鼓了!。。”
左良玉的二三千骑兵到一小村,正要过桥,只见桥那边霞光中树起两面大旗,一面上有一大白“刘”字,一面上有“总哨”两个大金字。左良玉知道那是被呼为“刘爷”的刘宗敏,左良玉大惊,忙令用炸药炸断桥梁。而后与二三千骑兵沿河乱窜,各不相顾。
刘宗敏挥军沿河射箭,左良玉骑兵死伤不少。
天渐渐黑下来。一阵狂风吹过,霎时雷电交加,转瞬暴雨倾盆,夹着鸡蛋大的冰雹。几十里战场的血战不令自停,左良玉想:“不趁此时逃走,更待何时!”所好他的马是大宛汗血马,耐劳忍饥超于凡马,且能负重负痛,左良玉是全身铠甲,虽有冰雹砸来,也伤不着,因此,一人一马顶风冒雨,赶夜黑向西南逃去。
朱仙镇一仗,闯王大胜,歼敌十余万,缴获马匹、军械无数。
第二天雨过天晴,朱仙镇一带的百姓都出来欢迎闯王
(朱德树)
宁远之战
公元1662 年,后金兵大举南侵,直逼山海关。明朝广宁巡抚王化贞率领的14 万大军,与金兵一触即溃,只好往关内节节败退。消息传到京城,朝廷大为震惊。少数人主张在关外抗击金兵,大多数人却主张放弃关外的大片土地,退守山海关。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失败的阴影。
就在满朝文武拿不定主张的时候,兵部主事袁崇焕,单身匹马悄俏到关外去查访。在山上,他碰到一位砍柴的老农,就向他询问这里战前战后的情形。他认真地听着这里今昔的变化,仔细地进行分析。几天后,他回到北京,径直来到议事堂,对在场的大臣们说:“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人足可守此关隘。”朝廷在进退难定之时,只好接受他的自荐,派他到关外监督军事,拔给他20 万饷银,以招募溃散的兵士。
袁崇焕一到辽东,便马不停蹄地往关外七十里的前屯赶去。他在虎狼出没的荒山野岭里走了大半夜,颠簸得人疲马乏,直到天敲四鼓才赶到目的地。
守屯官兵见当朝兵部主事亲临前线,大为吃惊,对他的豪气壮胆,更是钦佩。
为加强边防,袁崇焕提出修筑重镇宁远。可是经略王在晋是个胸无大略的庸官,拒不同意。这时,正好当朝大学士孙承宗亲自抚辽,了解实情之后,建议朝廷调走了王在晋,并全力支持袁崇焕的主张。派他与大将满桂等人去宁远筑城驻守,再逐步收复关外失地。袁崇焕派满桂负责筑城,并经常到工地巡视。第二年,坚固的宁远新城筑成了,巍然屹立于山海关外,成为关外的一大屏障。袁崇焕与军民们在城墙上置酒祝贺,宁远城披红挂彩,喜气洋洋。
宁远城筑成后,袁崇焕令满桂、赵率教等良将加紧练兵。将士们在军营教场日夜进行攻守拼杀、骑马射箭的操练。袁崇焕根据十年来明军不敢与后金兵交锋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坚守城池,待机破敌”的战略。就命人在女墙上配备了弓弩射手,以及红衣大炮,以便在心理上战胜敌人。
宁远离京城遥远,运输困难,为了保障根草充足,袁崇焕带领将士们开荒种地,屯田储粮。宁远的防御一巩固,关外流亡百姓和四方商人,纷纷来此安居乐业。袁崇焕巩固了宁远城防后,便带领水陆马步兵一万二千人,到广宁、右屯一线巡查,然后又把防线向前推进了二百余里,在锦州一带恢复了驻军。
孙、袁复辽事业的成功,引起了祸国殃民的太监魏忠贤等人的妒忌。大学士孙承宗遭排挤被迫辞职了,魏忠贤的党羽高第继任了辽东经略。高第是个不学无木、胆小如鼠的人。他认为关外肯定是守不住的。所以一上任就下令锦州、右屯等地的守军退守山海关。袁崇焕坚决反对,斩钉截铁地说:“兵法云‘有进无退’,既然三城已复,怎么可以轻撤呢?锦州动摇,山海关便失去了屏障。”高第不但不听袁崇焕的意见,反而主张放弃宁远和前屯。袁崇焕坚决不同意。高第一气之下,硬把宁远以北的驻军匆匆撤到关内,丢下十多方石军粮。老百姓再次逃亡,许多人死于沟壑之中。
后金太祖努尔哈赤自孙承宗守辽之后,四年不敢出兵侵扰。只得派兵在沈阳大造宫殿,凤阁龙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宫殿建成,努尔哈赤决定迁都,于是率领六宫后妃,满朝文武齐至沈阳,改沈阳为“盛京”。不久,努尔哈赤听说孙承宗被罢了官,心中大喜。他对诸贝勒和大臣们说道:“明朝用高第这等无能之辈为经略,定会不战而逃。哈哈!”诸大臣连忙祝贺:
“大汗洪福,此乃天助我主成就大业。”
努尔哈赤喜之不尽,忙于1626 年初,亲自率领八旗兵十二万大军,渡过辽河,穿过抚顺,包围了宁远,打算南下入关,而后向明朝京城逼进。当天,努尔哈赤率领呈太极等来到宁远城下,勒马瞭望,感慨地说道:“好一座坚固的城池!”接着,他又指着后金兵说道:“大金兵铁蹄下无完城,宁远虽坚,岂能挡我精兵!”说罢,又转身问孙哈兔:“卿意若何?”孙哈兔马上躬身说道:“托大汗洪福,大金兵多将广,战天不胜,攻无不克,宁远城旦夕之间当垂手可得!”蓦然间,怒尔哈赤望见城上旗帜鲜明,戈矛林立,中有红衣大炮,更是生平未见,不觉注视多时,甚觉诧异。随着城楼上一阵震耳的鼓角声,一面大旗从城楼竖起,旗上绣着一个斗大的“袁”字。旗下一员大将,金盔耀目,铁甲生光,面目间隐隐露出杀气。金太祖暗暗吃惊。一个贝勒大声问道:“你是何人?何不早降!”那大将答道:“我奉天子之命来此,誓死守城!”说毕,梆声一响,矢石如雨点般向金兵飞来。努尔哈赤慌忙率众回营。坐定后,众贝勒请求立即进攻,努尔哈赤道:“此人英勇善战,不可轻举妄动。且先养息一天再说、”
当夜,袁崇焕集合众将,刺破手指。血书立誓,誓与城池共存亡。将士们见主将如此忠贞不屈,深受感动,都愿与后金兵决一死战。宁远城中的百姓也纷纷拿起武器,自动参战。袁崇焕令满桂严守四门,谨防奸细。又传檄前屯、山前关守将赵率教等作好与后金兵决战的准备。
一切安排就绪后,袁崇焕又派人星夜驰往山海关,向高第告急,消他速派兵增援。高第畏金如虎,而且怒气未消,深恨袁崇焕不听号令,拒不发兵相助。
两天后,努尔哈赤果然率兵猛攻宁远。一时万马奔腾,如波涛翻滚。宁远城下护城河宽水深,马不能过,后金兵争先下马泅水过河。后金兵虽惯于爬城,这次抢登城头却遭到失败。原来袁崇焕在敌兵进攻的前一天就下令在城墙上泼了水。时值严冬,水结成冰,又硬又滑,爬城的金兵都纷纷滑落下来。金兵也不气馁,滑下来又往上爬。袁崇焕亲自在城上督阵,明军万弩齐发,射死金兵无数。努尔哈赤暴跳如雷,孙哈兔连忙举起明晃晃的大刀,逼着后金兵不得后退,继续爬城。因城上箭如雨下,后金兵只好手持盾碑一步步往前挪动。袁崇焕见弓箭射不到金兵,就命令放滚木擂石。后金兵刚爬到一半就被砸得血肉模糊,惨叫声与木石滚落声混杂在一起。努尔哈赤又命令后金兵搬来撞车。
不到半天功夫,城墙被撞倒了一角。袁崇焕冒着滚滚浓烟和雨点样的矢石搬运石块堵塞缺口,明军和百姓见主帅这么勇猛,纷纷跟着填堵缺口。孙哈兔远远望见了袁崇焕,一箭射来,正中袁崇焕的左臂,顿时鲜血染红了战袍。将士要护送他下城,他拒绝了,撕裂战袍包扎好伤处,继续指挥。当孙哈兔拈弓搭箭,准备再射时,满桂手疾眼诀,迅速回身一箭,重重地射伤了孙哈兔的右手。
这时,袁崇焕命令炮手们对准城下后金兵猛烈开炮。炮声响处,烟火腾空,后金兵血肉横飞。没死的见炮厉害,四处逃避。炮弹却像长了眼睛一样,不时在人群中开花。后金兵队形倾刻大乱,互相践踏,死者无数。努尔哈赤眼看部下伤亡惨重,加上无色渐黑,只得下令收兵。回到大营,心中好生烦闷,他和皇太极等商议:明天定要一鼓作气,拿下宁远。
当晚,袁崇焕又带领军民连夜加固城墙,并且又向城墙上泼了水。
第二天,努尔哈赤重新调配了兵力,选派了一大批身高体壮的士兵,披上铁甲,顶着盾牌,分十几路同时围攻宁远城。后金兵远远望见城上并无动静,心中暗自高兴,误以为明军可能已弃城逃跑,一个个大着胆子往前冲。
突然间,城上炮声震天,烈焰翻腾,袁崇焕下令开炮了。金兵见状不妙,慌忙逃跑。怒尔哈赤大怒,喝令不准后退。可是,兵败如山倒,谁也不听他的。
他气得拔刀连砍了几个,仍然遏止不住。袁崇焕在高处看得分明,忙挥动令箭,指挥炮手集中炮火向后金太祖的坐骑轰击,终于击中了后金太祖的战马。
战马一声惊叫,把他掀翻在地,孙哈兔也在乱军之中中弹身亡。皇太极和诸将慌忙将努尔哈赤扶上战马,速速向后撤退。袁崇焕急令部将守城,自己率领明军乘胜追击。一气追赶三十余里,歼灭后金军一万余人。努尔哈赤带着残兵败将逃了许久才停下来,他仰天叹道:“我二十五岁起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今至垂暮之年,竟遭此惨败,真气死我了!”
宁远保卫战胜利的捷报传到朝廷,朝廷上下无不欣喜若狂,大家举杯庆贺。熹宗皇帝下旨将袁崇焕升为右佥都御史。
再说努尔哈赤自兵败后,心情郁闷,便卧病不起,不久又背患毒疽而亡。
他死后,他的子孙们又共同拥立第八子皇太极即了位,改元天聪。为继承父志,他重振旗鼓继续向辽河以西推进。
后金兵一路上势如破竹,直抵锦州,锦州守将赵率教一面急令做战前准备,一面遣人向宁远告急。次日,忽有明军二千余人,从大凌河逃来,大呼“决开城门!”赵率教心想:大凌河并无战事,哪来逃兵?随即登城仔细观察。心中立刻明白,喝道:“临阵脱逃,有何面目入城见我!”城下士兵哗噪不已。赵率教拈弓搭箭,射到头目一人。原来,金兵混在被俘的明军里,想骗开城门.被赵率教识破。赵率教心想:金兵诡计虽未得逞,明日必来猛力攻城。怎么办?踌躇良久,他终于想出一条计谋,连夜修好文书,派人送往金营。皇太极阅毕说道:“既然明军求和,我当保证其安全。”可是,一连三日,明军却无动静。皇太极猛然省语,知道中了赵率教的缓兵之计,他连夜集合三军,直扑锦州城,赵率教听得远处的号角声,料是后金兵攻城,忙指挥四面防守。后金兵分两路来到锦州城下,他们抬着云梯,持着盾碑,轮番攻城。赵率教坚守不出。皇太极无法破城,便将两支人马合为一处,集中猛攻西侧城楼。赵率教奋力抵抗,炮火矢石如暴雨般向后金兵打来。第三天天色微明,敌兵后面忽然不战自乱。原来,袁崇焕得到锦州告急文书后,便派祖大寿、何可刚等将率精兵四千,轻骑一千,星夜赶来援救锦州。赵率教急令打开城门,率领明军旋风般向金兵卷去。金兵前后受敌,伤亡惨重,皇太极只好率众突围。明军乘胜追击十余里才收兵回城。当天,皇太极逃离锦州二十里扎下营帐。左右向他献计道:“如今袁崇焕已派兵援救锦州城,宁远必然空虚,主上何不去盛京调来兵马,一举攻占宁远?”皇太极觉得有理,星夜命人赶往沈阳。。
几天后,沈阳兵马赶到,与原有的兵马合为一处。皇太极大喜,决定与三大贝勒率三千轻骑先行,大队人马随后接应。他乘夜间安静,绕过锦州,避开援军,经过一昼夜急行军,于第二天拂晓抵达宁远城北岗。皇太极一看宁远城上旌旗不整,刁斗无声,疑道:“这是袁蛮子驻守的城池,难道没有防备么?此中必有诡计。”原来袁崇焕派出援军后,便命人前往打探。这天,探子来报,后金兵前来偷袭宁远。这些早已在袁崇焕的预料之中,便下令偃旗息鼓,以引诱金兵攻城;自己则率两军埋伏左右。与此同时,袁崇焕又令飞骑前往锦州,速调回援锦兵马。
这天,皇太极见西北来了一彪人马,打着袁字旗号,急令金兵迎击。战不多时,明军故意在后败退,皇太极驱兵追赶,将到城下,忽听一声炮响,袁崇焕领兵从右侧杀了出来。皇太极只好分兵抵抗。明军越杀越勇,后金兵两头受困,渐渐支持不住。猛然间,袁崇焕带领诸将冲入中军,万弩齐发。
皇太极急令二将出战,不防一箭射来,正中一将右臂,险些落马。皇太极慌忙鸣金收兵,一气退却二十余里,检点人马,已丧失过半。次日,前往增援锦州的明军已奉命回师,袁崇焕便派了二千人马到城外掘壕,以车辆布成营垒,内安火器,准备与后金兵决战。
皇太极兵败后,又在离宁远二十里外的山岗后扎好了营寨。他想:宁远城屡攻屡败,确实坚不可摧。经过军事计议,决定引明军出城交战,以便将明军一举击溃。几天后,皇太极又令金兵前往明军阵前挑战。可是,任凭你骂得舌焦口燥,明军只当没有听见。皇太极想,吾军不可久待,否则粮草断绝,将会陷于绝境,明天必与明军决一死战!众贝勒一齐劝阻,皇太极大怒,用拳头把桌子击得砰砰响。大声道:“如不与明军决战决胜,何以扬我国威!”
第二天清晨,皇太极率领后金兵向明军围裹而来。明军抵挡不住,弃营垒而逃。后金兵在后紧追不舍。袁崇焕在高处望见,心中暗暗高兴。等到后金兵渐渐靠近,便下令“开炮”,一时火炮齐发。后金人马顿时大乱,不消片刻,就死伤过半。皇太极知道中计,忙下令退兵。刚逃出一里多路,忽听惊天动地一声炮响,杀出一彪人马,为首的将领正是何可刚。他手舞双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