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明朝那些事儿-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洪兵

【由文,】

正文


前言
  祖国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除了长城、运河、故宫这些物质财富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这些精神财富。两者至今仍在充实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开阔着我们的视野。
  但还有另一种精神财富——气节,在千百年岁月之后,通过教育的传递,她的基因,已牢牢地沉淀我们血液深处,平常时份,静静潜伏,非常时刻,她将激起热血喷涌、生命沸腾,唤起我们这个民族为了世间的正义、美好的理想,奉献出自己一切的所有!
  在当年明月娓娓道来的笔墨中,《明朝那些事》那些气节故事,让我心潮澎湃,让我掩卷长叹!
  在讲述完1644年3月18日夜晚崇祯帝自杀后,当年明月停下了笔。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于是独自去寻找。
  在寻找我发现,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更精彩,更感人!
  李自成的暴兴骤亡、吴三桂的名利抉择、弘光帝的游戏人生、史可法的疾风劲草、多尔衮的一意孤行、隆武帝的壮志难酬、钱益谦的去留俳徊、夏完淳的少年铁血、黄道周的舍生取义、洪承畴的立业立功、张献忠的嗜血变态、永乐帝的懦弱善良、李成栋的双面人生、孙可望的功亏一篑、李定国的坚贞不屈、郑成功的海岛孤忠……一切的一切,都在描绘着一个个丑中有美、虚中有实、恶中有善的往事。
  这就是我所写的《南明朝的那些事》,从1644年到1662年,整整十八年,靠了那些前赴后继、慷慨赴死的英雄,南明,这一早已气息奄奄的政权,又在南方的“残山剩水”中,奇迹般存在了十八年。其间,几多磨难!几多兴衰!几多悲欢!
  为南明生存而出生入死的英雄们,他们坚信:他们,在十八年的岁月中,已不是单单为一个政权而战,而是为了自己的民族生存而战,为了自己的文化延续而战!战得惊天地,战得泣鬼神!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这一切都不可逆转地过去了,成功者、失败者俱已成灰。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种族的延续、文化的融合。中华民族在走过了一段坎坷艰辛的道路后,又奋然前行。
  这难道是当时十八年中,那些书写中国历史的双方人物在碰撞、搏杀、互融、互学中,一致努力的结果吗?
  这就是我读南明史留下来的心得,我把这些心得写下来,斗胆展示给各位,供我们这一个正徐徐走向盛世社会的人们阅读参考!


第一章 进京赶考
  入城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
  这年的三月十九日早晨,经过一夜厮杀的北京城,格外宁静、清爽。
  城内的老百姓成群结伙地走出家门,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迎接一支来自大西北的王者之师、仁义之师——大顺军的入城。
  旭日东升,大顺军入城正式举行,在雄壮的锣鼓声中,身经百战的大顺军迈着整齐的步伐,雄纠纠、气昂昂跨过德胜门,跨过天坛、地坛,向着心中的圣地——紫金城慨然进发。
  队伍中簇拥着一位戴白毡笠,着红蓑衣,跨乌驳马,身材魁梧的陕北汉子,正频频向夹道欢迎,群情激奋的子民们挥手致意。
  他就是明末“造反派”的杰出领袖,大明王朝第一掘墓人——李自成阁下。今天,他可不是以“流贼”身份出现在北京街头的。按照中国传统的“成王败寇”的选举法则,他已经有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称号——真龙天子。
  面对这如山似海的“选民”,面对这无上尊贵的荣耀,马上的李自成不胜感慨。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606年,他出生了,家庭成份——世代贫农。
  1612年,他有幸上学了,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五好学生”。
  1613年,因成绩优异且家庭贫困,他提前毕业,成为半个在乡知识青年。
  1626年,他20岁年,接过父亲的马鞭,成为一个小小的政府招待所(银川驿)的在职职工,虽然仅是一个小小的专职司机(马夫),但终于成功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并有幸成为大明政府体制中的一员。
  1628年,在大明政府裁并驿站的机构改革中,他光荣而无奈地“下岗”了,他挥一挥衣袖,作别熟悉的马鞭,然后像一只勇敢的海燕,只身投入到“下岗再就业”的社会洪流中去。
  1629年,他再就业计划受挫,因借高利贷被昔日效力的政府枷锁游行。在生不如死的生活面前,革命的火种在心中剧烈燃烧。
  1630,他二次就业了,解决就业问题的,不是政府,而是由成千上万失业大军组成的反政府武装。
  1635年,他就业的反政府武装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并做了一件捅破天的大事——在凤阳抛了当今皇上的祖坟。
  1637年,他被反政府武装选择为“闯王”,但这并未带来好运。第二年,革命形势一片不好,他被老对手孙传庭打得只剩下18个兄弟,被迫躲进商洛山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640年,经过再教育的他从社会大学中深造完毕,复出后提出“不杀人、不纳粮、不征税”的竞选口号,大明走投无路的子民们纷纷加入麾下,年底又清点人数,已有二十万人的“革命大军”和成百万的选民。
  1641年,雄心万丈的他率兵攻克了一座大城市——洛阳。在那里和革命大军们品尝了由福王和鹿煮成的“福禄宴”,然后自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1643年,他终于在襄阳开府建制,称“新顺王”,同年,消灭了明军主力,占领全陕,反政府武装开始向政府武装转变。
  1644年,他占领了六朝古都——西安,自己注册成立“大顺”帝国。正月初八,发布新年文告,向天下宣告,“嗟尔明朝,气候已尽”,誓师东征。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在大顺军雷霆万筠的攻势下,“无数名城萧萧下,不尽降将滚滚来”。太原、大同、宣化、保定纷纷尽归手中,姜壤、唐通、白广恩等明将不战事而降。
  今天,大明的皇都,不是也正张开温暖的臂膀,热情地欢迎他这位“这神器的十八子”到来吗?
  胜利不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
  他心安吗?不,高处不胜寒,此时的他,心忽然惴惴不安。
  在骑马经过承天门中,心思不定的他忽然想来算一卦了。
  算卦的方式很特别,他举起了手中的弓,搭箭对准承天门门额上“承天之门”四个字镏金大字。然后对紧随身后的牛金星、宋献策说:“我如能当天下之主,则一箭射中四个字的中心”。
  说完,手中的箭脱弦而出,众人抬眼看时,搞砸了,箭没有如其所愿射中四个字的中心,而是射在了天字之下。
  怏怏不乐的他自成收起了弓,低着头,四顾茫然……
  牛金星急忙上去解卦,说:“您射中天字下面,这是上天暗示咱们至少也能中分天下”。
  “中分就中分吧,总比一份没有强”,他也这样安慰自己,但心里再次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找寻
  李自成终于大踏进了他心驰神往的紫金城。在金碧辉煌的金銮殿,佳丽云集的后宫面前,他显不出丝毫的兴趣,而是风急火燎般去办一件大右——找寻“今上”崇祯和他的三个宝贝儿子。
  李自成明白,自己虽然进了北京城,但只要崇祯帝和丰个宝贝儿子有一个逃出京城,振臂一呼,凭着大明公司近三百年的人望,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反革命势力将死灰复燃,这给他带来无穷无尽的苦恼。所以,四个难父难子必须找到——一个都不能少。
  拷问遍宫女和太监,根本无人知道他们皇帝陛下到哪去了,崇祯玩起了失踪,这还了得,李自成于是咬牙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夷族”。
  但冥冥上苍不会让李自成久等的,幸运之神再次向李自成降临。
  在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两天后,宫中的一个小宦官在煤山脚下发现了崇祯帝的“御马”,大顺军士追踪寻迹,终于在山上一棵歪脖子树上发现了自缢而死的崇祯帝。
  在这位三十六岁皇帝的零乱的自缢衣袖上,大顺军士发现有崇祯帝的两行临终遗言,一行是:“朕失江山,无颜见祖宗,不敢终于正寝”。另一行是:“百官俱赴东宫行在。”
  在崇祯帝吊死的不远处,还有一个陪同共赴黄泉的首席大太监——王承恩。
  夕阳西下,辉映出崇祯帝愁苦万状的脸和王承恩白发苍苍的头;冷风吹过,倾诉着那晚曾发生的悲惨往事。
  在专制体制下,当一个独裁者政冶生命结束的时候,自然生命也必将随之结束,放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萨达姆、卡扎菲的下场依然再次证明这一簸扑不破的真理。
  当李自成听说崇祯帝自我驾崩奏报后,“且喜且恨之”的滋味,涌上心头。
  此次进京,李自成并不是来实施“斩首”行动的,他的上策是活捉崇祯,然后逼其“禅让”皇位,和平接管大明政府;中策是强迫崇祯帝下诏封己为王,中分天下;下策才是做掉崇祯,以武力攻取大明江山。
  现在的结果,恰恰成了下策,自己将不但承担逼死“今上”的恶名,还得一个牙齿一个牙齿去啃大明剩余的半壁河山。
  对于崇祯这位“爱岗敬业”、“克勤克俭”、“忠于职守”的国家前领导人,李自成谈不上敬,更谈不上爱,多少年来,他认为,自己的苦难人生,亿万人的饥渴交迫,都是拜他所赐!
  因此,他更多的情节,是仇和恨。
  但当他一步步走近这个“第一家庭”的内核时,这种仇恨正一步步减弱、消弭!
  李自成见到的“第一家庭”的第一个成员,是崇祯帝的女儿——乐安公主。
  其时的乐安公主既不乐、好不安,而是被疯狂至极的崇祯帝砍断右臂,昏死在地,生命垂危。
  李自成一声叹息:“皇上太残忍”。下令将其医治。
  侍伤势稳定后,李自成于是命人将她送到外公周奎家静养,也算给公主暂时找了一个合适的归宿。
  接着,崇祯帝三个个宝贝儿子也顺利地“落网”了。
  这三个孩子,大的叫朱慈烺已被立为太子,但此时的三个“金枝玉叶”,都穿着百姓破烂的衣服、帽子上与绝大多北京市民一样,贴着“顺民”二字。
  见到崇祯帝这三个眉清目秀的孩子后,李自成同情心又一次被挖掘了出来。
  虽然此时这三个孩子倔强地立而不跪,他也不生气,反而和颜悦色地安慰道:“你们今日即同我儿一般,不失富贵”,并马上唤人为他们换上新衣新帽,并各封为“王”。
  接下来李自成以聊天的口气问太子:“知道你父亲的事吗?”
  太子:“知道,父皇崩于寿宁宫”。
  李自成:“你们老失家为何丢失天下”。
  太子:“父皇误用庸臣”。
  李自成不置可否,但也笑答:“你也明白这个道理”。
  太子忽然转而忿恨地说:“满朝文武官员无情无义,很快就会来向您朝贺求官”。
  李自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出生“草根”、“驿卒”的他,对于明朝官员的贪腐和无耻,他自然会比太子了解得更深、更全面。
  让太子退下去后,李自成忽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轻松:“该了断的自然了断,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他将手掌乾坤,唱着“春天的故事”,开辟自己的新时代。
  差钱
  处理完前任领导和潜在领导的问题后,李自成沉甸甸的心头仿佛一块石头落了地,神清气爽地开地开抬了一天的工作。
  今天,这是大顺朝进京后“挂牌营业”的第一次朝议,在众爱卿七嘴八舌的口水中,大顺国务会议确定了当前紧要的四件大事:1、整编大明降兵,整顿驻京部队纪律,打造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光辉形象。
  2、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战斗精神,派遣大批主力部队南下,争取“打过长江去,解救全中国”。
  3、争取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反正,使其能改旗易帜、拥护中央,解决大顺朝的后顾之忧。
  4、成立登基筹备组,虽然年初李自成已在西安登过一次“基”,但那毕竟是“地方粮票”,现在在北京紫金城再登一次“基”,就可自动升级为“全国粮票”。
  政令一下,朝气蓬勃的大顺各级干部就立即“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神”,投入到如火加荼的革命浪潮中去了。
  大顺军总司令率先垂范,在京城内遍贴告示,告示上明令:“大军临城,秋毫无犯,敢有掳掠民财者,凌迟处死。”
  告示颁布后,偏有两个不信邪的士兵抢劫了一家绸锻铺,对这两个胆敢以身的家伙,刘宗敏毫不手软,下令立剐于棋盘街。
  这种杀鸡吓猴的做法立竿见影,原先对大顺军持观望、恐惧的京城社会各阶层大为宽心,于是工人做活,商人开业、农民下地、市民逛街,大顺军纪律整顿初见成效,北京又恢复了以往的安宁与详和。
  南下工作也顺风顺水,大顺朝绵侯袁宗第率一支七万人野战王牌军择日南征,先在湖广地区击败南方明军主力——拥兵五十万的左良玉部,克复承天、德安,随即又北上河南平定大地主武装头目刘洪的叛乱。其它部队也如水银泻地,四出攻掠。
  放眼天下,大顺政府己成功接管了陕西、宁夏、青海、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革命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黄河流域也就除了山海关一个点外,己是山河一片红了。
  争取吴三桂的工作,己由原大明居庸关总兵唐通携大顺皇帝的诏书,慰劳白银四万两及其父吴襄的亲笔劝降信出发前往山海关,相信在大事大非面前,吴三桂自会认清形势,不会做鸡蛋碰石头的蠢事。
  至于登基筹备活动,大顺朝未来的国务总理牛金星同志正在那里引经据典,忙得不亦乐乎呢!不过,这事不急,慢慢来,现在,他有一件十万火急的事要去处理。
  这件十万火急的事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麻烦,就是——差钱。
  大顺差钱吗?李自成可以明确无误地告诉你:大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