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悍皇-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示什么呢。
不管了,先把金人的这个最大的障碍给扫除掉在说吧。
大帐的门帘一挑,袁崇焕从外面走了进来。道:
“皇上,传微臣是不是我们现在就进攻盛京了。”
我把手中的密报递给袁崇焕道:
“对,现在就是我们最好的时机。”
袁崇焕匆忙的看了下密报惊喜的道:
“四尊佛,金人大旱,高丽人蒙古人。皇上这回真是天赐良机呀!”
我点了点头,道:
“你想怎样进攻金人?”
袁崇焕把手中的密报又呈给了我,想了下道:
“启禀皇上,马上就要进入到汛期了,我们要抢在汛期前度过辽河,否则得话,我们过河都会很困难,毕竟现在我们的船不多。”
说到到这又想了下道:
“虽然金人今年出现了大旱,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战线的时间拉长,否则我们的粮草也会出现问题。”
我点了点头,袁崇焕没有停顿的说道:
“第三,就是金人在两次征辽,都是大败而归,对他们的士气一定是非常的有影响,我们就应该利用他们现在的士气低落,打他们个搓手不及。还有……。”
说到这袁崇焕抬起头看了我一眼。
我马上道:
“还有什么?”
袁崇焕犹豫了一下说道:
“我们还可以利用高丽人和蒙古人,我们以天朝上国的名义,给他们发去信函,希望他们在我们攻击金国的时候,他们能在周围牵制金国,在我们攻下金国后,给他们点好处,想来。这样白捡的好处,任何人都会要的,而且还给了和我们大明有一个人情。”
我一听马上说道:
“好,朕马上就修书给高丽和蒙古。三天后,我们就渡河强攻盛京,让他们在金人的两侧出兵牵制。”
袁崇焕马上道:
“皇上英明。微臣现在就整顿军队,三天后立刻渡河。”
在辽河的南岸大明的军队,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种活动,从大营的后面突然的奔出两匹战马,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跑去。但是很少有人去在乎这个了。
金国盛京皇宫。
文武百官都站在下面,而最上面坐着四个人,正是大金刚刚继汗位的皇太极和其他的三大贝勒,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金人称他们为“四尊佛”。
努尔哈赤死去的悲伤在这里已经是一点的都没有了,所有人现在都在听着新大汗皇太极说着:
“父汗刚刚离去,周围的各个势力肯定会打我们大金的主意,尤其是南明,他们现在已经把大兵都压到了辽河南岸,各位都有什么对策吗?”
目光扫了下地下站着的众人,看到都是低着头,没人说话,又看了看坐在自己身边的三大贝勒。
莽古尔泰有点发怒的道:
“怕什么?我们把他们杀回去,南明的军队都是软蛋,就在来到我们盛京城下都不怕。”
代善马上笑着说道:
“五弟就是鲁莽,现在南明的军队可是士气高扬,我们还是听下底下人的主意吧。”说完又对着下面的人道:
“你们谁能有好的对策。”
这是从下面走出一个人来,坐在上面的四个人一看,这个人叫方金纳,是正红旗人,一个很有头脑的谋臣道:
“启禀四位佛爷,奴才现在又两个意见。”
皇太极一听道:
“快,说来听听。”
方金纳马上道:
“第一,又南明再战,恐怕我们的官兵的抵制情绪会很大,毕竟我们两次征辽都是失败而回,士气上的打击是非常的大的。但是现在南明的大军已经来到了辽河南岸,我们又不能不理,因此奴才的第一个意见就是,议和。”
“议和?”
“什么?与明狗议和。”
“真是开天大的玩笑。我们大金什么时候主动和别国议和的。”
“是的。大汗在位时是从来不会发生的事情。”
在方金纳说完后,金国的皇宫内是议论声一片。而皇太极坐在上面也是脸色非常的不好看,阴着看地下的大臣们在议论。
方金纳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没有理别人。
而其他的大臣有点看到了坐在上面得皇太极脸色不对,悄悄的拉了下旁边还在说话的同僚们。
很快,大殿上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是不敢看上面,都是低着头看自己的脚了。
皇太极看到下面没有说话了,冷冷的说道:
“为什么要议和?”
方金纳马上说道:
“请听奴才慢慢抛出其中的厉害关系……。”
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万事如意、双色球中个一千万。O(∩_∩)O~
第一百六十八章 迁都
金国的皇宫大殿上所有的人都在看着这个谋臣方金纳。
方金纳不禁不慢的说道:
“一是在士兵的士气上,刚才我已经说了,第二就是今年我们大金境内是遇到了百年不见的大汗,如果不能及时降雨或是抗旱的话,恐怕今年我们粮食会颗粒无收。这个对我们大金的打击绝对会大于我们两次兵败征辽上,这是百姓生计问题了。”
说道这,皇太极又是皱起眉头道:
“今年的大旱会这样吗?达海。”
“奴才在。”一个很胖的个子还很矮的官员颤抖一下走了出来。
皇太极一看他就把眉头皱的更紧了道:
“你主管我们大金的农业,为什么没有向本汗禀告。”
这个达海马上说道:
“启禀大汗,这个……这个本来我禀告了先汗,但是先汗没有在意,这个。”说完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一个折子又道:
“这是今年旱情的奏折,请大汗过目。”说完呈了上去。
皇太极结果看完,又递给了代善,其他的三人也都是看了一眼,每个人都是看完后,一脸的愁容。
皇太极没有在理达海,又看着方金纳道:
“接着说。”
方金纳又是一躬身道:
“今年的大旱是一方面,我们大金百姓挺一挺还是能过去的,但是在我们大金周边的几个势力国家现在可是虎视眈眈了,如果在得到南明的挑拨,说不定会对我们大金不利。”
莽古尔泰一挺就站了起来喊道:
“周边的几个势力,谁敢对我们大金不利,我带人就打到他们的国都去。”莽古尔泰这时被阿敏拉了坐下,阿敏道:
“五弟,这时在朝堂上,不是我们以前了,注意下影响。”莽古尔泰一听,姗姗的坐了下来。
皇太极也没有在意看着方金纳又问道:
“你的意识是指,东面的高丽和西面的蒙古吗?”
方金纳忙道:
“是的,大汗。本来依高丽的懦弱和胆小是不会向我们大金发兵的,但是要是得到了南明的支持恐怕就说不好了,要是发兵的话,虽然对我们影响不大,但是毕竟还是牵扯了我们的一些兵力来防御他们。在说蒙古,他们是好多个势力纠缠在一起,本来内部就不和,但是南明要是要求他们发兵的话,在许诺一些好处,奴才想,他们会来讨这个便宜的。”
在上面坐着的四大贝勒及下面站着的所有大臣听到这里,都是把眉头皱在了一起,没有人在说话了。
方金纳又接着说道:
“所以,奴才以为,现在和南明的唯一一条路就是议和,我们在争取时间,把高丽和蒙古都给平复了,才能腾出手来,在和南明一较高下。”
说到这,就不说了,把头一低,等着上面人发话。
等了很长时间,才听到二贝勒代善道:
“方金纳,你的这一切都是在自己的推断上,才得到的,如果南明只想靠自己的力量,没想到高丽和蒙古呢,我们且不是得不偿失。”
其余的大臣听了也都是纷纷点头。
方金纳不紧不慢的说道:
“回贝勒爷的话,您想,我们都能想到高丽和蒙古的势力,难道现在已经大军压境的南明人想不到吗?据说他们的皇上这次也是亲自压阵,奴才想,恐怕他们现在都已经付出行动了。”
莽古尔泰马上道:
“难道我们真的要弯下着高贵的身躯和明狗们议和吗?”
方金纳还是慢慢的道:
“这恐怕是我们的唯一一条路,而且还不知道南明的意思呢!”
皇太极这时侯说道:
“如果本汗同意议和,派谁去为好。”
现在大殿内所有的人都知道,议和是唯一的一条路。
方金纳马上道:
“既然是奴才提出来的,当然奴才是义不容辞的。”
皇太极一听道:
“好,本汗就派你去和南明议和。温台石。”皇太极又喊一个人。
“奴才在。”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走了出来。
皇太极道:
“本汗派你和方金纳一起去南明议和。”
“奴才尊汗令。”说完对方金纳笑了一下,又站了回去。
方金纳也是道:
“奴才还有一件事要禀告。”
皇太极淡淡的说道:
“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把,但本汗还是得听,说出来吧。”
方金纳把脸色一紧道:
“回大汗的话,是不是什么好事,奴才以为,为了预防南明不和我们议和,我们应该考虑到大汗的安全,我们应该把国都迁走。”
“迁都?疯了吧!”
“就是明狗攻到我们盛京城下也不能迁都。绝对不行。”
第一句话是二贝勒代善说道,还没有说完,就被五贝勒给抢去了。而下面的群臣也都是议论纷纷。
皇太极看着方金纳道:
“给本汗个合理的理由!”
方金纳马上道:
“回大汗,奴才没有。”
皇太极马上就怒道:
“没有,胡闹,你知道这迁都是多大的事吗?此事不议了。就在南明围城我们也不退,议和已经是本汗的底线了。好了,都退了吧,明日准备一天,后日你们两人前去南明议和。”
说完就先走下了大殿,其他的三大贝勒也是跟着走了。
这时的满大殿的人看着四个人都退了后,也都纷纷的议论着走出了大殿。
有的人走到方金纳的身前,拍了下他的肩膀,没有说什么,走了过去。
方金纳笑了笑,没有理会。
温台石走了过来说道:
“方兄,你也,也太鲁莽了,这个迁都,难道就是一说就行吗?”
方金纳看了看温台石道:
“温兄,你说南明会和我们议和吗?”
温台石想了想道:
“恐怕很难,在占有这样的优势情况下,如何人议和!”
方金纳苦笑着说道:
“这是其一,就怕我两人过去了,就回不来了。而你看看其他的人,有几个人能考虑我们大金未来的出路,我想他们下了朝堂后,恐怕就是去青楼了。”
温台石也笑着道:
“尽人事,尽天意吧,我想,南明还不至于能把我们杀了这种情况吧。”
方金纳道:
“希望是吧,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两人也分开,方金纳小声道:
“南明什么时候出现个这样的皇上,听说他是最无能的了,现在怎什么都能料到先机,我们大金危机了。可是没有人能同意我的意见,如果我们回到自己的发源地,在慢慢的发展,不至于被灭,可是现在的大臣们都放不下这的花花世界了。嘿。”长叹了一声,走出了宫门。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夺城战 一
六月,阳光明媚,河水慢慢的流淌,清澈的水中可见游鱼在无忧无虑的游着,河边的垂柳都已经把自己的柳枝垂到了河中,本来这是个平静的清晨,但是在辽河的南岸却是一片的肃杀之气。
如果十多万人,每个人都是盔明甲亮,一身的杀气,站在河边等待着过河,恐怕就不是宁静的清晨能覆盖的了。
这个正是大明的十多万大军准备要渡河。
我带着所有的将领来到辽河的岸边,看着现在清澈的河水道:
“此盛京一战,将是决定我们大明和金人的最后的战,胜者国泰民安,败者国破家亡,就看你们的了,这一战要胜于萨尔浒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
我身后的大军在这时突然的高喊了起来。士气在瞬间达到了最高点。
我转过身来,对着身后的大军道:
“好,朕就在盛京同你们共饮胜利酒。”
“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军又喊道。
我看着袁崇焕道:
“传旨,渡河。”
“咚咚…咚咚咚…咚咚”在我的一声令下,七声的号炮响起,大军启动。
看着十几万大军在有条不紊的渡河,我现在可是一点都不担心金人会在这个时候偷袭我们。一是恐怕现在他们的汗位之争刚刚完成吧。二是他们金人现在还没有什么远距离攻击的大炮,只是弓箭的话,还是不放在心上的。
我突然的大笑起来。我其实现在在想,这真是个奇怪的机遇,要死没有死的人,竟然来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末。还成为了一代帝王,说不定历史上对我的评价还会是一个明君。
我身后的肖逸、史可法等将领看到我大笑都是很是惊讶。
这时一个将领跑过来,跪在我的身后喊道:
“启禀皇上。”
我转过身来,看着这个将领道:
“什么事?”
这个将领马上说道:
“启禀皇上,金人使者求见。”
我疑惑的道:
“金人使者。”
“是的。”
我马上就明白了这个金人使者来干什么了。
突然的笑道:
“朕知道了,把他们带到大帐中,给朕稳住,不能叫他们离开,知道吗?”
这个将领马上道:
“末将遵旨。”
我又看着滔滔的河水和正在渡河的士兵门。
肖逸小声的说道:
“皇上,不见金人的使者吗?”
我没有搭理他,旁边的史可法马上拉了下肖逸的衣袖小声的说道:
“不要乱说话,现在金人来干什么来了,你不知道吗?”
肖逸疑惑的道:
“干什么来了,投降来了呗。”
史可法白了肖逸道:
“什么投降,是议和来了,皇上,要见了他们,怎么说,现在大军都动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有在盛京一战见分晓后,才能见他们。”
我站在旁边还是没有搭理两个人。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整整用了一个白天的时间,十多万大军终于是渡过了辽河,在辽河的北岸安营扎寨。
盛京城
现在可以说是一片的混乱。
“南明大军,已经渡过了辽河,马上就要进攻我们盛京了。”
“呀,真的吗?我们能抵挡住吗?”
“不知道呀!但是我们大军刚败,就被人给打回来了,不太乐观。”
这是一些金人的百姓在私下悄悄的说着。
“大明大军渡河了,太好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