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谋说天下系列-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封信强烈地冲击着朱重八的心。他在寺中走来踱去,反复思考,还是下不了决心离开皇觉寺,担心事情败露出去,细心的朱重八先把信烧了。过了几日,同房的师兄悄悄告诉朱重八,那封信已经有人知道了,可能会报官,让他快些逃命。这下朱重八心中更为惊慌,偷偷去找前不久从外面回来的儿时伙伴周德兴商量,周德兴也算有些见识,说还是投奔红巾军吧,好在汤和也是个官,这年月人也没啥好出路。朱重八心中很恍惚,悄悄回到寺中,决定先算一卦,以决去留。然而,还未到山门,就闻到浓重的烟火气息,进入寺里一看,满院子狼藉,众僧都不在。原来是元朝士兵以为寺庙里供奉弥勒佛,疑心和尚勾结红巾军,把附近的寺庙都烧了。见此情形,朱重八觉得已无安身之地了,寺庙也不可再停留,下定决心投奔濠州,去找汤和。
从入皇觉寺到出皇觉寺,做和尚只不过是朱重八谋生的一种手段,应该说他从未甘心做个和尚。虽然他在心中一直犹豫矛盾,其实他的离开是注定的,决心也是下定的。然而正是在皇觉寺的时日,朱重八学会了认字读书,明理晓事;也正是那些云游四方的日子,使他增加了阅历,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坚强的体魄;尤其重要的是对淮西地区人情风土的熟知,为他后来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2。 参军濠州,成家初立业
离开皇觉寺,朱重八一路紧赶,到了濠州城。这是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初一,二十四岁的朱元璋开始了他人生的新征程。
朱重八到濠州城下的时候,心中惶然。这时候的濠州还在元兵的包围中,附近驻扎着军队,城墙上红巾军严加把守,城墙下堆满尖石、石灰。见此阵势,朱重八明白此行不易,投军也未必顺利,但是既然已经来了,就断了离开的念头,无论如何得进到城中去。
朱重八镇定地走到城门口,立即被守门的士兵拦住盘问。朱重八只说自己是来投军的,而那些士兵再问也问不出名堂来,见他又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和尚,疑心是元军派来的奸细,即用绳子捆了他,准备请令旗杀了算了。
朱重八也不和那些人辩解,问什么都只说是投军的,被绑了后,就只说要见郭元帅。
朱重八心中自有分寸,这些小兵已经不信任他了,再多说也无用,反而更加深了误解。只要能见到郭元帅,说起汤和,好好表现一番,定能解除误解。再说一入军营就能见到元帅,对自己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否则不知何年何月才有被赏识的机会。
朱重八被拉至郭子兴府上。这群士兵指手画脚地向郭元帅说起这个人。
只见朱重八神色镇定,毫无畏惧,正视着郭子兴。
郭子兴见朱重八身材高大,脸盘黝黑,粗眉大眼,颧骨高,鼻子大,耳朵大,下巴偏长,和普通人比显得有些奇特,气宇不凡,又是如此镇静稳重,心中颇有好感。
朱重八投军算是成功了,然而看着当年不如自己聪明的汤和、徐达都已做了千总,心中不禁有些失落。好在汤和、徐达二人并不看低他,以兄弟相称。这更激发了朱重八成就一番事业的决心,他相信自己的能力绝不比汤和、徐达差,只要好好干,保不准能当个将军呢。
初来乍到的朱重八认真练习武艺,处事谨慎。本来他就体格健硕,记性好,又识得些字,很快就成为小队里的顶尖士兵。而对汤和、徐达他们,朱重八有另一番安排。
这日,汤和、徐达请朱重八酒楼相聚。小时候在一起玩,虽然朱重八年纪较小,但却因为是孩子王,所以被小伙伴们称为“大哥”,汤和、徐达他们三人少年时曾结拜为兄弟,同样尊朱重八为“大哥”。如今,汤和、徐达两人平日和士兵们吃酒,总坐上座,习惯了,只记得朱重八是兄弟,并无多想,自顾坐了上座。
而朱重八却一脸正色道:“汤和,你们二人可记得咱们曾结拜为兄弟?”
汤和、徐达互相看了一下,有些诧异道:“这个还用说,从未忘记。如今你虽为士兵,但仍是咱的兄弟,快坐下喝酒!”
朱重八一把拉起汤和道:“既然是兄弟,那我还是大哥,得坐上座。”
汤和面露尴尬,但也不好说啥,只得让了座。
朱重八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要想还让他们看重自己,就绝不能退让,结拜兄弟的私交情是他在军队中的保障,也是他上升的基石。但私是私,公是公,私下为兄弟,军队中他得照样尊奉二人为领导。
酒足饭饱之后,三人拉扯着出了酒家。刚至门口,朱重八立即清醒地说:“请汤千总、徐千总上马。”
汤和、徐达二人又是一愣:“这是为何,你可是咱大哥。”
朱重八正色道:“兄弟是兄弟,可在军营中,咱得听从千总的吩咐,公私分明。”
汤和徐达两人听此言,酒醒了一半,对朱重八又多了一分敬重。几年不见,才晓得朱重八已非儿时的顽童,是如此明理晓事。
做小兵的日子,朱重八勤恳敬业,不忘表现自己。几次出城探哨,他献计献谋,态度沉着,随机应变,总是立功,很快赢得队长赏识,也颇受队员敬重。一日晚上,朱重八趁着月光,在马房旁边的石头上磨兵器,不仅磨自己的,还帮同队人磨。恰巧郭子兴和他的义女散步经过。
郭子兴见有如此认真的士兵,心中很高兴,忙问道:“你是专管兵器的啊?”
朱重八认出郭元帅,起身行礼道:“不是,趁着好月色,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磨磨兵器。”
郭子兴认出此人就是前些日子收编的和尚,正要问话,听到动静的队长已经赶来。
队长当着郭元帅的面,把朱重八称赞了一番。郭子兴很高兴,即吩咐把朱重八调回元帅府当差,升为亲兵九夫长。
这个夜晚,对朱重八来说是事业开始的第一步,但这又是影响他一生的夜晚。
因为,在这个月色明媚的夜晚,他遇到了他的人生伴侣——郭子兴的义女马姑娘。
就是在向郭子兴行礼的刹那,朱重八抬起的眼和郭子兴身旁那个女子的目光相遇在一起,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心动。躺在营中,听着身旁兄弟们的鼾声,朱重八还在想着今晚的月光,那脉脉含情的眼神,还有那低头莞尔一笑的柔情。
做九夫长的朱重八非常称职,他不像汤和等人嗜酒,也不像其他的小军官那样贪财。朱重八接到任务总是立即执行,办事果断利落,得到战利品,都悉数献给郭子兴,即便得到赏赐,也会公平地分给士兵同享。朱重八知道这只是事业的开头,他得小心谨慎地打好基石。因为马姑娘,朱重八愿意多待在郭府,哪怕是默默做事,瞟到马姑娘的身影都让他兴奋不已。也因此,朱重八对郭子兴格外尽心,想要以实际行动赢得郭元帅的赏识,这样才能有提升的机会,也才能有得到马姑娘的机会。从马姑娘的眼神和笑意中,朱重八知道那个女子对自己是有好感的。
朱重八的尽心尽责,聪明能干,郭子兴都看在眼里,而朱重八的义气大方,是郭子兴最欣赏的。好几次议事,郭子兴故意找朱重八商量,见他分析得很有道理,且很有主见,对自己及家人有礼有节,是个有为青年,很快把他当做心腹,军中大事也乐意和他商量。
而朱重八对此并未得意忘形,他依然是言行谨慎,即便是对马姑娘也是远远地望着,以礼相待,从不表露心迹。而这一切,其实郭子兴都看在眼里。
这一日,郭子兴又找朱重八议事,议事完,特邀他和家人共同进餐。
从未和马姑娘如此接近,朱重八的局促不安,无所适从的神色,一下露出他的心意。郭子兴和夫人故意试探他,而他尽管忐忑不安,倒也还能镇静应对,彬彬有礼。郭子兴和夫人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们想要用义女相许来拴住朱重八,让朱重八为郭子兴出死力。
郭子兴择了吉日,让朱重八和马姑娘完婚。就这样,朱重八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意中人,而他的前程有了郭元帅做靠山,应该说是有了一定的保障。从此军中都改称朱重八为朱公子,朱重八的身份陡然上升不少。连汤和、徐达他们都极为羡慕,却不明白为何这个迟来的朱重八运气如此好,得了美人又升官。
有了地位的朱重八,突然觉得自己的名字如此之土,叫得也不响亮。他决定改名,有了家室,有了责任,他还会有孩子,他不能再像自己的父亲、哥哥一样活着。苦思冥想,朱重八决定改名为朱元璋,但改名一事,他觉得得由岳父郭子兴做主。这样一来是显得尊重郭子兴;二来是元帅改名在军中容易叫得起来,他的声名才能为人所知。
这日,朱重八携妻子去郭府请安。
朱重八向岳父郭子兴提起想要改名之事。
郭子兴即道:“重八这个名字的确不好,咱得改个响亮的名字,成大事者,得取个有分量的名字。”
朱重八其实心中已有想法,但是他想设法让这个意见从郭子兴口中说出,以显示郭子兴的聪慧。
朱重八答道:“元帅说的是,但小婿就是不知取何名才好,特地请元帅赐名。”
郭子兴一听很高兴,这个女婿如此尊崇自己。朱重八即向妻子使个眼色,马姑娘道:“义父,眼下正在跟元军对抗,以我之见有个元字吧。”
“嗯,好,要有元,咱得压住元军,以及整个元朝。”
“元帅,那就在元字后面加个璋字吧。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用玉器击碎元朝。”朱重八若有所思地说。
“好!实在是太巧了,朱元璋,朱同诛之音,诛灭元朝的利器!”郭子兴大笑道。
朱重八立即下跪:“多谢元帅赐名,杀元军,朱元璋万死不辞!”
就这样,“朱重八”这个名字在日后的岁月中被“朱元璋”所替代。朱重八也从一个农民、一个和尚逐渐成为一个有才干的真正的士兵,成为元朝的强敌。
朱元璋的人生开始起步,他有了家,有了靠山,官位也渐渐升高,不久就被提升为千总。然而事实并非都像表面一样光鲜,朱元璋得到马姑娘是他最大的幸福,也成为别人嫉恨的缘由。这个嫉恨他的人就是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郭天叙一直钟情于马姑娘,近来又有些看不惯朱元璋处处得势,心中对朱元璋充满了厌倦。所以,朱元璋在郭家并不舒心。但也正是这个不舒心,激励朱元璋发展自己的实力,以摆脱对郭家的依赖,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3。 贾鲁围濠,持久战终自救
成为郭子兴的乘龙快婿,朱元璋对濠州城内核心阶层之间的矛盾了解更多。虽然他是站在岳父这一方,但对城内五个节制元帅,以及前来投奔的彭大、赵均用都有不满之处。这些人自从占了濠州,不谋发展,不出城,整日在城内斗气,使得士气低落。就连最精锐的郭子兴部和孙德崖部,也在彼此的斗气中削弱。朱元璋夹在中间,只能眼见郭子兴被排挤。他出了很多主意,也无法缓和矛盾,而他自己又身处矛盾之中,处处受到郭天叙的排挤和刁难。
眼看到了十一月,仲冬时节,天气渐冷。濠州城内一直担心元军从徐州追到濠州来,但一直没有动静,而城中囤积的粮草并不多,难以支撑到次年春天,元帅们都纷纷派人到城外征粮取草。还未等粮草备齐,贾鲁围濠州的消息就传到城中来。
各位元帅此时也顾不得彼此间有矛盾,放下内争,共谋如何对付元军。
这日议事归来,郭子兴找郭天叙和朱元璋以及手下的几位将士,共商如何应对元兵的事情。
朱元璋知道只要自己先说出主意肯定会被郭天叙否决,而郭天叙又是一个冲动之人,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在郭元帅和外人面前露出两人间的不和。
郭天叙在一些事情上被朱元璋抢先占了上风,此时有机会表现,果然口若悬河,极力怂恿郭子兴打出濠州城去,杀了那些元军,展示郭家的威风,给那些元帅瞧瞧厉害。
其他将士,平日念郭天叙是元帅之子,对他有几分谦让,不敢反驳,表面上称赞他的勇猛,其实各人心中都有些恐惧,脸上也颇不自然。谁都知道,以现存的兵力跟元军硬拼不是办法。
郭子兴见郭天叙如此莽撞,闷闷不乐,见众人都不吱声了,才说:“元璋,你一直不说话,心中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朱元璋礼貌地对郭天叙点头笑笑,重又正视着郭子兴道:“元帅,郭兄的建议很有道理。不过眼下几位元帅稍有矛盾,恐怕出城迎战,军心不齐,反而遭到算计。”
郭子兴想起前些日子被孙德崖捉弄的事情,对朱元璋的话点头称是,让他接着说说看法。
朱元璋知道自己不能让郭天叙下不了台,他现在还得依靠郭家,只有处处让着郭天叙,事事听从他的安排。他也知道郭子兴只不过是为了利用自己,而要图谋前程只有靠自己,如今身处是非之中,得小心行事,言行谨慎。他不争眼前的利益,看的是长久的未来。
朱元璋又看了一眼郭天叙,郭天叙正斜视着自己,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朱元璋即低头不语,暗示郭子兴此时不宜多言。郭子兴也知道郭天叙和朱元璋之间有矛盾,就不再询问,只让众人先退,留下朱元璋说有事吩咐。
朱元璋谢过郭子兴,继续说道:“如今贾鲁围濠州,按道理当极力反击,可是眼下如果咱们出兵,不见得孙德崖、彭大他们会相助。不助也罢,万一他们不配合,反而从后方断咱们粮草,那就……”
不待朱元璋说完,郭子兴即道:“这也正是本帅所担心的。”
朱元璋说:“守城是主,反击是次。即便反击,元帅的精兵恐怕也是先锋,以咱看来,出兵倒也不怕,但必须拉孙德崖同战。前几日他还要挟元帅,恐怕他留在城中对咱不利。”
朱元璋又向郭子兴汇报了近日所征粮草,以及他所探知的其他帅部的征粮情况,估计坚持几个月是不成问题的。这样,郭子兴在元帅们的议事大会上,分析得精辟透彻,同时又主动邀约孙德崖在必要的时候共同出击反抗元军。几位大帅无法反驳,尤其是孙德崖心不甘情不愿,却也不好当堂拒绝。
濠州城进入紧急状态,各部士兵严加把守,城门紧闭,拒不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