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说天下系列-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愤中离开人世。身处和州,朱元璋有了更远大的目标——集庆。那是虎踞龙盘之地,南控苏杭,有长江天然险要守护,同时元朝东南地区的赋税都聚集在此,是兵家必争之地。

10。 谋渡江,乘胜拔太平

朱元璋在和州发展得正好,孙德崖以借粮之名前来干扰。郭子兴闻讯也赶来,两人在和州争斗起来,最后孙德崖离开和州,郭子兴在和孙德崖的斗气中死去。

没了郭子兴,朱元璋知道郭天叙并不是自己的对手,他可以名正言顺地独立出来。然而,郭子兴虽然死了,孙德崖心中还因在和州的不快而嫉恨朱元璋,想要整死朱元璋。思来想去,孙德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计谋,就用了一招鸿门宴,以宴请朱元璋为由,诱使他进入濠州城,想在城内用计杀了他。朱元璋自然没有不去的理由,然而孙德崖并不是朱元璋的对手,此计失败,自己反而丧了性命。孙德崖死后,赵均用几乎掌握了濠州城的军权,不愿再依附在濠州,带领军马另立山头,自封为永义王。

濠州这路红巾军,因各位元帅的分裂而军心渐散。孙德崖他们几部分的人马被赵均用占去,而郭子兴所属的人马也面临领导者更替的问题。按道理说,郭子兴死后,他的军权应由他的儿子郭天叙、郭天爵接管,问题在于有个能干的女婿朱元璋。经过一系列事件和攻打滁州、和州,朱元璋在军队里的声望越来越高,臣服者越来越多,还收拢了很多文才武将,像李善长、冯国用、冯国胜、胡大海、常遇春等人。

在郭天叙兄弟这边,当然不愿军权落入朱元璋手中。郭子兴一死,兄弟俩立即安抚将士,采取各种措施,企图拉拢人心,树立威望。尤其是郭天叙,仗着小明王封的都元帅称号,处处挤压被封为副元帅的朱元璋,以明确的方式告诉朱元璋,郭家军是姓郭的,姓朱的人离远点。

面对这种情形,朱元璋心中很苦恼。本来被小明王封为左副元帅,位阶在郭天叙和张天祐之下,他就有些不满,但想着他并不看重韩林儿的赏封,而且无论怎样得有个依靠,心中也还能够忍受。朱元璋早就不满郭子兴等几位元帅目光短浅,独自发展的打算早在心头。只是眼下郭子兴刚死,郭家兄弟如此排挤他,他又不能冒着不仁不义之名在这个时候离开郭家独自发展。除了忍耐,朱元璋也在寻找机会,寻找恰当的时机摆脱郭天叙,名正言顺地发展自己的势力。

等了些时日,朱元璋心中开始有些着急,身边的兄弟徐达、汤和他们早已看不惯郭天叙如此挤压朱元璋,整日气呼呼地说要杀了那姓郭的。朱元璋表面上安慰他们,说要先以团结为重,不可分裂。其实他心中,比谁都想除掉郭天叙。因为,这半年来,各路起义军都发展得很快,只有他这一方的红巾军先是内讧,再是元帅们自相残杀,折腾得毫无进展,只有朱元璋攻下些城池,收了些兵马。再不发展,即使不被元朝灭掉,早晚也会被其他起义军排挤出局。更重要的问题是,跟郭家兄弟无法合作,跟着郭家那帮人根本混不出什么模样来。那些人,包括此前濠州城内的老元帅,都是只图眼前、胸无远志之人。

机会是在和州保卫战之后。不久前,元军以重军围攻和州,朱元璋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守住了和州,打退元军,使得郭天叙和张天祐都不得不对朱元璋敬畏三分。而朱元璋则抓住时机,对两位说出要乘胜打过长江去的意见。虽然张天祐有些不积极,但郭天叙在朱元璋的鼓动下颇为心动,张天祐也不好再坚持己见。

和州东南靠着长江,渡江不是太难的事情,问题是渡江之后如何发展。李善长建议渡江后先占领太平,因跨过长江,正对面就是太平,太平南邻芜湖,东北即可到集庆,东面就是丹阳湖。丹阳湖地区的丹阳镇、高淳、溧水、宣城都是产米的地区,只要占领太平,集庆就在眼前,且附近地区产米,粮食物资有保障,可养兵蓄锐,待机谋集庆。

朱元璋非常认可李善长的分析,决定渡江后先取太平。就在朱元璋高兴的时候,冯国用的话提醒了他:“渡江需要船只,至少得上千条,一时也难以打造。就算有了上千条船,没有水兵,难以行驶啊。”

众人突然意识到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朱元璋和文武将士昼夜商量,也没有好主意。

第二天一早,冯国用来见朱元璋,说想起一个人,此人或许可助一臂之力。朱元璋忙问何人,冯国用道:“巢湖水军头目李国胜。”李国胜是彭莹玉的门徒,在一次和元军作战中失利,退到巢湖地区,建立起水兵,有一千多条大小船只。此前,李国胜和庐州的地方头目有冤仇,曾向朱元璋三次求兵相救。朱元璋虽未放在心上,倒也拨了些人马过去帮忙。

朱元璋觉得此时也只能去找李国胜帮忙,为表恳切之心,他亲自到巢湖去联络李国胜。朱元璋力劝李国胜:“如今豪杰四起,咱势单力薄,若不联合起来恐难发展。不如两家合力,一起渡江,到江南谋出路。”朱元璋又把各方形式、江南情形一一陈述给李国胜听。李国胜也觉得久居巢湖,又和地方势力纠纷不断,再谋发展也不是办法,即决定合力渡江。此时,正是五月间的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大小河流都涨满了水,大小船只很轻易地就到了和州。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的六月初一,朱元璋率领徐达、汤和、邵荣、冯国用、常遇春、邓愈、李善长等人,分从水陆两路乘风渡江。先到了采石,常遇春做前锋,直击元军,元兵突然遭袭击,很快就被击溃。采石很容易就被攻下,且收了不少元兵。朱元璋率众人先在采石驻扎下来,再乘胜攻太平。

仅仅休息了一天,朱元璋即决定直取太平。朱元璋担心兵士刚刚渡江,无心再战,又担心他们思念家乡,就下令把船的缆绳砍断,让大小船只顺着激流而走,很快江面上就没有半点船只的影子。兵士们见此情形,人心慌乱,不知为何。朱元璋遂召集各路军士,大声道:“诸位兄弟,前面就是太平府了,太平物资丰厚,只要攻下太平府,物资可随意取得。”将士们听了,立即有了精神,个个斗志昂扬。

朱元璋这一招,无异于望梅止渴,以前方的诱惑鼓舞人心,激起斗志。

将士们一鼓作气,直攻太平,很快即取下太平。

将士们正待抢掠城中财物,却见到处贴满了朱元璋让李善长事先写好的禁令:“城中物资、女子不可抢掠,违者处以军法。”而且有人四处巡逻探查。兵士们只好无奈地望着唾手可得的战利品,朱元璋还杀了几个违令的小兵示众。

太平城中很快安定下来,兵士们个个遵守军法,百姓们人身和物资皆未受到威胁,对朱元璋的军队赞不绝口。而朱元璋也担心自己此前毕竟有所承诺,如此出尔反尔,怕军心不稳,就让当地的大地主、大财阀捐献出些钱财金帛,赏给将士们,只要有赏,全军人人欢心。

而李国胜,其实在渡江前就有自己的野心。他想趁渡江的机会暗杀朱元璋,趁机得到朱元璋的军队。而这一点,朱元璋已有防备,在他从巢湖回到和州的时候,冯国用和李善长一听李国胜同意,就觉得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让朱元璋多个心眼。朱元璋也知道李国胜为人狡猾,所以此前不愿和他往来,但这个时候,只有借助李国胜的船只渡江,就在心里多了些防备。

果然,李国胜在行至江中心的时候,邀朱元璋饮酒商讨军事,预谋杀害朱元璋。朱元璋到了李国胜那里,见李国胜身边一个叫桑世杰的人神态不定,在未饮酒前多次踌躇地望着朱元璋。朱元璋此前去巢湖的时候,和桑世杰有过短暂的交流,知道此人诚恳踏实,见他神色异常,朱元璋向他使了个眼色,借上厕所的机会离开客房。果然,朱元璋在厕所门口遇到桑世杰,桑世杰告诉朱元璋李国胜的阴谋诡计,劝他勿饮酒。

回到客房,朱元璋稍稍坐了一下,就要告辞。李国胜当然不依,说:“刚才论军法,谈军事,这闲酒还未喝呢。这是你我首次合作,当饮酒庆祝才是。”

朱元璋故作亲密地说:“李兄不知啊,元璋不习水性,正闹肚子呢,再不走可要坏了你的雅致啊。”说罢还幽默地笑了几声。

李国胜见朱元璋并无疑心,表现自然,不可挽留,也就作罢。

朱元璋回去后,心中愤恨,决定要除掉李国胜,不然到了江对岸,又是一个障碍。

隔了两天,朱元璋就传话给李国胜,说今日病体痊愈,要设宴回请李国胜。李国胜心中并未多加防备,也不知道他的手下出卖了他,就去赴宴。酒桌上,朱元璋让能喝酒的汤和、徐达他们都过来相陪,直把李国胜灌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朱元璋向汤和使了个眼色说:“快扶李将军下去歇息。”汤和让几个小兄弟把李国胜捆绑起来,丢进了长江。

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举动,是朱元璋攻集庆谋大业的关键所在。朱元璋不仅成功地渡过长江,取下太平,还在渡江途中除掉了李国胜,收编了李国胜的军队。从此,朱元璋拥有了第一支水军,而太平也成为朱元璋谋取江南的第一步。

第三章 招贤纳士

1。 濠州相聚,结拜兄弟肝胆相照

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一个小游僧成为显赫的皇帝,朱元璋的成功来自他个人的努力,来自他在韬光养晦、运筹帷幄中施展雄才大略,而这一切的背后是许多出生入死的将才,许多出谋献策的幕府文人。在朱元璋的生涯中,徐达、汤和是最早跟随他,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这两个人在朱元璋初进濠州仅为步卒的时候,已做了军中的千总,那缘何后来又甘为朱元璋之下呢?

要说朱元璋的发家,最直接的引导人还是汤和,当年是汤和的一封书信,激荡了朱元璋本已不平静的心,投向濠州。在濠州,朱元璋见到汤和、徐达,心中的感触自是难言,这其中有激动、兴奋,也有感慨。朱元璋怎能忘记,儿时一起玩的时候,汤和、徐达虽年长于他,却信服地称自己为“大哥”。如今世事变迁,他朱元璋前途未卜,一切都是空白。

但也正是和这两个人在军营的相聚,激发了朱元璋的雄心,他要做出一番事业。当然,如果这时候问他事业是什么,肯定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就是有一种谋大事的激情。

刚开始,汤和、徐达两人见到朱元璋也是同样兴奋激动,虽然并未忘记他们曾经是结拜兄弟,但也不忘摆摆自己小军官的架子。对此,朱元璋心中很苦恼,他一再提醒两人私下里自己是大哥,但两人总不放在心上,常常嘻哈一笑,并且有一次差点惹恼二位。

那是朱元璋刚到濠州不久,汤和、徐达两人为尽地主之谊,邀请朱元璋到濠州城最好的酒馆吃酒,朱元璋欣然前往。酒桌上,全是朱元璋从未吃到过的菜肴,在家的日子穷得连粥都没有,做游僧的时候跟乞丐也没多少区别,这一顿着实吃得非常尽兴。酒足饭饱之后,汤和、徐达拉着朱元璋就要离开,酒馆的小伙计胆怯地过来,示意汤和该付银子了,而汤和、徐达二人却大怒。徐达醉醺醺地说:“不知好歹的家伙,知道吗?这位可是濠州城的大将军,来吃酒是给你酒馆面子,哪有讨银子的道理!”边说还边指指汤和,汤和即刻神气大发:“还不快滚,不然军爷我可不客气了,咱在前方打仗,吃些酒算什么!”不容那小伙计辩解,汤和就掀了酒桌,酒杯碗碟乒乒乓乓打碎不少。汤和、徐达却看都不看一眼,径直走向店门。

朱元璋见此,有些不敢相信这是当年的好伙伴、好兄弟,也顾不得如今身份的差异,奔向门口,扯回汤和,大声道:“吃酒付钱,天经地义,就是做了将军也不可欺压无辜。今天看在咱曾是大哥的分儿上,把酒钱付了。”汤和见朱元璋一脸坚决,无奈地付了酒钱,心中却有些恼怒朱元璋多事。

朱元璋知道这件事让汤和、徐达有些看法,过了几天登门去找二人谈心。起初有些尴尬,朱元璋却无所顾忌,依然千总千总地称呼二人,感慨地说起当年在一起玩的时日。共同的回忆,使人的情感得以共鸣。朱元璋就是想以此拉近三人的关系,重新使兄弟间亲密无间。回忆的时候,朱元璋说到自己杀地主家的牛时,汤和、徐达二人大笑起来,随即感慨地说:“当年咱还吃了大哥给的牛肉呢,那是咱生平第一次吃肉。如今咱三人同聚,请大哥放心,从今往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听到此,朱元璋的心才放了下来。

到朱元璋成为郭子兴的乘龙快婿,官位升高的时候,他并没忘记当年的伙伴,也未忘记兄弟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誓言。朱元璋知道,汤和、徐达至今单身,闲时难免寂寞,常常邀请二人到家中谈天吃酒,让妻子马秀英为二人做鞋补衣,其乐融融,就像是一家人。汤和、徐达没事的时候,也愿意待在朱元璋家中,很少去酒馆了,心中渐渐把朱元璋当成了真正的大哥,在军营中处处彼此照应。也正是在朱元璋家吃酒的时候,他们从朱元璋那里得知了很多濠州高层的矛盾和秘密。让汤和、徐达异常气愤的是,郭子兴之子郭天叙对朱元璋的刁难、排挤,而郭天叙的嫉恨反而让这三个兄弟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汤和、徐达两人心中处处不忘保护朱元璋。

一日,郭天叙故意刁难朱元璋。此时朱元璋和马秀英结婚不久,也刚被提升,事事受到郭子兴的赞赏。郭天叙耿耿于怀,伺机报复得志的朱元璋。

事情是这样的:汤和那晚被一些兄弟拉去酒馆喝酒,因近来军中无事,就多饮了几杯,不料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抬回房中。路上被郭天叙碰到,当时郭天叙并未说什么,心中料到汤和第二天肯定会守城迟到。

于是,一大早,郭天叙就带了几个士兵,等在汤和应把守的城段,其实等了不久汤和即来。郭天叙二话不说,转身就走,至元帅府,差人喊来朱元璋,当着郭子兴的面质问此事。此时汤和在朱元璋部下任职,朱元璋见事情已然如此,先恳切地认错,说自己管理不力,当罚,愿接受处置,并未责备汤和。汤和见朱元璋要独自承担责任,大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