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谋说天下系列-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在两广的大好形势下,朱元璋又让廖永忠派兵沿着西江进入广西,与周德兴会合,同时围攻靖江,靖江很快即被攻破,广西被平定。
朱元璋抓住最好的时机,抢先东征南伐,以他出色的军事部署能力,很快就平定福建,收归两广,扩大了地盘,也充实了军力,为北伐元军打下基础,也为自己霸业的形成做了漂亮的注解。
10。 重兵北上,声震中原攻大都
在东征南伐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在部署下一个战略方针——北伐。虽然刘伯温分析北方元廷内斗为南方作战提供了时机,而朱元璋认为这其实也为北伐提供了战机,因为那些元廷将领和领导者只顾争斗,无心顾全大局。所以在东征南伐的同时,朱元璋又紧锣密鼓地进行北伐的备战工作。
虽然元朝现在看似羸弱不堪,其实在北方还聚集着很强的实力,而直接对抗元朝也是朱元璋成就霸业的最后一步,所以北伐的备战工作要比南伐更加严谨密切。朱元璋先和刘伯温商量了大致的作战方针,然后又和诸将在军事会议上详细商讨。
猛将常遇春说:“末将以为,如今南方已定,只剩下北方一些军事割据,那些势力又互相争斗,应趁此机会,用攻坚战术,重兵出击,直接攻下大都,都城一旦被破,乘胜再攻击北方的军事势力,即可大获全胜。”
而朱元璋的思路刚好相反,当然他也知道常遇春提出的方案也是大多数将领的想法,但是却有轻敌冒进的倾向。
朱元璋说:“大都是元朝经营了上百年的都城,防御守护一定非常坚固。倘若集中兵力深入,久攻不下,而分散在山东等地的元兵再去大都援助,那么咱们的军队到时可能粮饷不足,进退皆难。”
这个时候刘伯温说:“直接进攻大都虽然是速战的策略,但正如主公分析,看似存在优势,仔细分析弊端更多,不如反其道而行。”
朱元璋看了一眼刘伯温,又扫视诸将,决定选择和常遇春相反的策略,他说:“刚才所说的劣势,对我军来说都是致命的威胁。咱以为,都到了这种地步了,攻大都是早晚之事,不过方式不同罢了。大都好比是一棵大树的根,而山东、河南等地不过是其所剩无几的枝叶,不如先去枝叶,取下山东,回师河南,砍其枝叶,去其羽翼,再进军潼关,占其门户。这样,东、南、西三面的军事要地皆被我军掌握,此时大都处于孤绝无援的境地,再发动总攻包围大都,自然拔其根基。攻下大都,再乘胜向西,云中、太原等地亦在掌控之中,元朝即可彻底灭除。”
诸将听了,皆连连称赞这是最稳重全面的策略。
这就是朱元璋在十多年的战斗生涯中培养出的军事分析能力,既能把握全局,又能细心紧密地注意到局部,同时野心和魄力共存。
战略既定,下一步就是具体的军事部署。
这次真像李善长建议的那样,用最精锐、最强的将领出击。
朱元璋备战工作的下一步就是组织挑选统帅部人员。
朱元璋知道,选拔人才得和李善长商量,李善长虽谋略策划不如刘伯温,但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对将领们的熟悉却是最好的。
朱元璋说:“这次北伐,关系重大,咱觉得还是要任用老将担任将帅。”
李善长说:“平陈友谅之前,主公亲自指挥诸将,此次北伐,将领皆在远处作战,善长认为需要选出一个能在场指挥节制诸将的大将军。”
朱元璋道:“这也是咱在考虑忧心的问题啊。像常遇春、蓝玉这样的猛将,虽骁勇善战,但常常会意气用事,必须有个大将军来压阵,你以为谁做这个大将军最合适呢?”
朱元璋这样问李善长,并不是说他自己心中就没有人选,不过他更想听听他人的意见。
李善长略有所思,沉默片刻即说:“善长以为,徐达可统帅全军。徐达身经百战,用兵持重,言行谨慎,不做无把握之事,也不打无把握之仗,又注重军纪。在将士中又属老字辈,能服众。”
朱元璋点头应允,其实他心中也选了徐达,徐达是他的结拜兄弟,一同打天下可谓是赴汤蹈火,性情稳重,靠得住,对朱元璋绝对服从和忠心。
经过严密的考虑,朱元璋在行军前宣布了北伐的将帅部署: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管制诸将,有运筹决策之权。常遇春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为副将军,做先锋。朱元璋知道,像常遇春这样的骁将,必须要适当驾驭,他的位次仅在徐达之下,他就无话可说,毕竟徐达是老将,同时任命参将冯胜(原名冯德胜)配合常遇春,做左右翼。雪显、傅友德各领一路大军,独当一面。
应该说,这支北伐军配备了最优秀的将领,也使用了最精锐的兵士。
出发前,朱元璋特地和几位主将谈心,谈心不过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打仗,更好地为自己服务,这是朱元璋用人的聪明之处,他非常清楚将领的情绪和心理在作战中的重要性,所以每次大战,朱元璋都恳切关心地和将领谈话。
先是徐达、常遇春、冯胜、傅友德等人。对徐达、汤和这两个结拜兄弟,朱元璋在私下里都是以兄弟相称,从不摆架子。而朱元璋跟老将在一起,最拿手的谈心方式就是回忆,通过共同的往事记忆,唤起共同的情感共鸣,这样情感拉近了,说什么也都容易听进去。
朱元璋说:“北伐的重任在你肩上担着,这个责任很重,你作为大将军,一定要严整军队,沟通上下,使将士们同心协力。大将军的威严,你当用则用,有违纪犯规者,当严惩不误,万事慎重再慎重,当断则断,指挥百万大军当镇定自若,统筹兼顾。”
一切都安排妥当,行军前,朱元璋为约束鼓舞士气,在应天北门外的七里山,设出师祭坛。
朱元璋先举起酒盏,祭告天地,告谕将士们北伐的意义和重要性:“此次北伐,是奉行天命,为天下百姓而出征。咱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攻城略地,而是要平定中原,推翻腐朽的元朝,为天下百姓谋安居乐业之环境。咱仁义之师的称号不能枉当,每次出征,咱都再三交代,不可乱杀无辜,不可抢人财物,不可强夺民女,此次依然如此,咱是讨伐元朝的义军,义军‘义’字当头,望众将和众士切记心中。”
这一席话,对士兵们而言是感动和鼓舞,也是送行前的关切。
老将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从淮河向北,直入中原。
在徐达率兵北上的同时,朱元璋还做了另外一件事,这件事对他平定北方、收拢人心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朱元璋在用武的同时,还用了文。所谓用了文,就是让宋濂写了一封敬告北方官吏和人民的檄文,到处散发张贴,以使北方人民明白此次北伐的因由,消除北方地主官僚对红巾军的疑惧心理,同时也用来瓦解元军的士气。宋濂的这篇檄文长达千字,言辞恳切,从汉族中原人的立场历数蒙元统治的弊端和腐朽。
朱元璋真的重兵北上了,元朝的军事将领们才突然慌了手脚,停止内斗残杀,决定对抗朱元璋。然而多年来的不合,使得元朝的将领们各自为战,不愿听从他人,更不愿委屈自己与别人合作,为朱元璋各个歼灭提供了良好的战机。而宋濂的那篇檄文,对北方的汉族官僚、地主、知识阶层起到了很好的安抚和拉拢作用,使得北伐军所到之处并未受到百姓的反击,还得到地方势力的相助,且山东、河南的一些州县不攻自破,纷纷投降。
在具体的战略操作上,朱元璋让北伐军的主力徐达从淮河地区进入河南,同时让邓愈做偏师,由襄阳向北攻南阳以分散元兵军力,三个多月的时间,山东即被平定。顺利平定山东后,兵分两路,一路攻陈桥,再攻汴梁;一路攻归德(今河南商丘)、许州(今河南许昌)和邓愈会师,从后路攻击汴梁。这样,两兵夹击,汴梁不战而降。同时,冯胜也攻克了潼关,河南也被平定。
朱元璋的军事计划基本成功,下一步就是从三面包围元大都。这时已经到了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朱元璋亲自来到汴梁,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攻占大都的军事策略。虽然大都的羽翼被除,但朱元璋依然不敢轻敌,非常重视这次出击,因为最后的胜利就要到来。
然而朱元璋的大军刚到大都,却发现大都的驻守力量非常薄弱,攻下大都才得知,皇帝早在大都被围攻前就已经逃跑,大都不攻自破。
朱元璋以稳步推进、步步为营的方式,逐渐消灭元军在大都附近的军事割据,最后直取大都,元皇帝逃亡,元朝政府在形式上已经不复存在。在徐达他们北伐取得初步胜利的时候,朱元璋在应天称了皇帝,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完成了他建功立业的步伐,而他又有了新的征程——如何整治国家,如何让大明王朝延续下去。
第五章 定鼎金陵
1。 分兵取梁王,抚平云南
至吴元年(1367年)的十二月,朱元璋的北伐军已平定山东,南征军降方国珍后直取福建。朱元璋和众文武结合敌我力量的对比,一致认为统一全国已指日可待。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众官员的拥戴下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京师。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徐达、常遇春北伐大军攻入大都,元朝灭亡。
元朝灭亡后,边疆地区和西南、东北都还有部分势力存在,对朱元璋来说,最迫切的任务就是休养生息,统一南北,建立统一的大明王朝。他知道,若这些残存势力不消灭,大明王朝就不安宁。
一日早朝后,左丞相李善长觐见皇帝朱元璋。礼毕,李善长问道:“皇上这几日为何显得心事重重呢?”
朱元璋从龙椅中起身,来到李善长的跟前道:“自从咱坐上这龙椅之日起,南北战事还算顺利,统一大业已然在望。可有两件事始终压在咱的心头,令咱难以释怀。”
李善长道:“皇上是指云南的梁王和东北的纳哈出吗?”
朱元璋点头道:“正是,自前朝顺帝北走之后,内地还有云南梁王和东北纳哈出两股势力雄踞一方。他们继续用着前朝年号,听命前朝皇帝。自古以来,西南和北方都是难以征服之地。西南交通不便,更有天堑之险,易守难取;北方各部流动性大,祸害也最大。想那宋朝北方未定,更是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咱这心里哪能放得下呢!”
李善长闻听此言心中暗喜,正色道:“陛下,臣今天来正为此事。多年的征战百姓深受其苦,臣以为开国之初应注重休养生息。对于梁王和纳哈出,当从长计议。”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嗯,有道理。对此事善长有何见解?”
李善长道:“臣以为梁王和纳哈出二者,应先取梁王。”
其实朱元璋心中早有打算,如今百废待兴,征战还是需要,但已不是乱世中的打法,他认为从长远来看,当先取梁王。其一梁王处于云南,云南和蒙古本部地处遥远,容易孤立。其二取下云南,后方安定,更有利于对纳哈出及北方蒙古残部进行彻底打击。
李善长接着说:“北伐成功后,再谋云南。可先取夏,孤立云南,由四川入云南。”
朱元璋点头称许,眼下的情形,这是最好的途径了,虽然时间会拖得久些,但对于刚刚建立起的王朝来说,战争只能是局部性的。虽然他比任何人都更迫切地想看到一个统一安定的大明王朝。
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朱元璋命汤和、傅友德由水陆分兵两路攻夏,十月夏破。贵州各部闻风而降,云南东、北两面屏障尽失,云南梁王如预测中的那样成为孤立之王。
此时朱元璋认为攻打梁王的时机已经成熟,便招来文武大臣讨论出兵之事。
朱元璋道:“自开国以来,北方基本平定,南方大部扫平。咱准备即日起兵发云南,一举攻下云南,去心头之患,你们以为如何啊?”
此言一出,武将们个个叫好,跃跃欲试。对他们来说,打仗虽然充满了危险,但打仗更能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且谁都知道此时梁王已经成了瓮中之鳖。然而,文官则大多低头不语。
见文武官员的反应如此不一,朱元璋道:“善长,对此你有何看法?”
李善长稍顿了一下,想想说:“皇上,臣以为此事有点操之过急。虽然梁王已被孤立,但西南诸部关系复杂,且凭天险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取西南者多恩威并施使其各部臣服,臣以为可以先尝试招降梁王。”
朱元璋想,梁王恐怕没那么容易招降,但人心难测,在此种境遇下也难免会服输,即问道:“刘伯温,你说说看。”
刘伯温道:“皇上,微臣以为李相国言之有理。臣以为取云南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即招降,因灭夏后,贵州的势力都已投降,招降无论成否,都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式;中策是先招降,然后出兵取之,一方面我们招降之举会瓦解云南各部,造成其内部分裂,另一方面,云南业已成为孤悬之地,随着时间推移,其实力会逐步削弱。”刘伯温说完,看了看朱元璋以及文武官员,稍作停顿。
朱元璋已经明白刘伯温的意思,稍有不满,还是问道:“那下策就是立即出兵了?”
刘伯温道:“正是,臣以为此策最不可取。一则刚刚灭夏,贵州各部即降,而云南各部却没有丝毫动静,臣以为梁王是准备负隅顽抗。想必梁王已防御布置妥当,且处于临战状态,战斗力强,一旦开战双方都会损失惨重。二来即使勉强灭了梁王,又该如何安置各部?恐人心不服,有必要先来个招降,给他们一点心理准备。所以臣以为正如李相国所言,应先对其进行招降。”
朱元璋听后,已经明白其实先招降是最有道理的途径,但心中稍有不快。战争年代他需要李善长、刘伯温这样的文才做参谋,但现在是巩固势力的时候,他们两人的话虽有道理,其实话中都藏着争斗,且朱元璋并不是不担心他们两人的势力过于强大。此时担心这些为时尚早,眼下对外作战还是大家共同的目标。朱元璋对这两人的建议并未做回复,而是不了了之。其实,他的心里已经有了策划。
此后的事实正如刘伯温所分析的,朱元璋先后多次派遣使者前去招降梁王,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