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说天下系列-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后的事实正如刘伯温所分析的,朱元璋先后多次派遣使者前去招降梁王,但使臣皆被梁王所杀。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决定采用武力。派傅友德、沐英、蓝玉三将兵分两路直取云南。誓师大会后,朱元璋召来三位将领,对他们说道:“此次出征不同以往,如今梁王实力大不如前,你们此次面对的不仅是战争,更重要的是云南各族的民心哪。咱希望你们不仅能把仗打好,还能妥善处理好这些事情,以利于后方的长期安定。”

三将齐声道:“请皇上放心,臣等明白。”

朱元璋说道:“明白就好,明白就好啊。你们都是跟随咱多年的老将了,咱放心,去吧。”

其实,朱元璋真的不确定他们到底明白多少。这些武将不比那些文官考虑事情细致,多年来的战争使他们长于破坏而短于建设。云南一战关系着西南的长治久安,如果杀罚太重或处理问题不当只怕会引起各部矛盾,以致留下后患。所以此次出兵云南,朱元璋选将也特别小心。与梁王一战不仅要胜,而且要大胜、速胜,得充分体现出新王朝的实力,使那些犹豫不决的部落感受到天威,使他们心甘情愿老老实实俯首称臣。这就要有沙场骁将,蓝玉是上佳人选;西南山多路险、地形复杂,得选一位用兵老成、处乱不惊之人,傅友德最为合适;云南一战,最重要的是战后诸部安抚工作,沐英在这方面更有经验,也更为可靠。此三人兵分两路,相信不出半年,云南定能拿下。做皇帝的也就放下了这一在背之芒啊。

朱元璋即派兵从东、北两面分兵入滇。一路由湖广西取普定(今贵州安顺),直指昆明;一路由四川南下进攻乌撒(今云南镇雄、贵州威宁一带)。不过三个多月,东路军一路高奏凯歌打到昆明,梁王平章达里麻兵败自杀。东路军再北上与北路军会合攻下乌撒,把当地元军主力彻底消灭。正如预想的一样,这是一场大胜、速胜之战,原本举棋不定左右观望的西南各部纷纷归顺降附。

朱元璋听此消息甚是欣慰。从谋划攻滇到如今初步拿下,经历了太多波折,也耗费了他太多精力。现在总算有了初步成果,但这才是刚刚开始。要走的路还很长,下一步该怎么办呢?夜已很深了,房内的马皇后早已入梦,朱元璋还是踱来踱去竟无丝毫睡意。忽然皇上一声叹息,惊醒了皇后。人人都羡慕皇上,可又有几人知道皇上之苦呢?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自从登基以来,皇上明显苍老了许多。

皇后看在眼里疼在心头:“重八,又有什么心事,说来听听。”虽然朱元璋早就改名,但马秀英还是习惯喊他重八,他也乐意借此心存往昔。

“关于云南咱有一个初步想法,想先说给你听听。云南地处边陲,容易生乱。我决定把此次出征的三十万大军全部留在云南,这三十万军兵可在云南娶妻生子、开荒生产,这一定有助于云南的稳定与边疆的开发。”朱元璋似乎对自己的这个想法有些兴奋,说得笑容满面,胸有成竹。

“好想法,但你得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勉强这些军兵,二是得有合适的人选来驾驭他们才成,免得他们生出祸端啊。”皇后明白,三十万军兵不是小数目,一旦出乱,祸及的可都是平民百姓。

“这你放心,咱已决定好了人选,就是咱的干儿子沐英。这次取云南,数他功劳最大,而且他对各部族的安抚又有经验。咱觉得他最合适。”朱元璋想到这位干儿子,心中颇有些得意。

皇后听完此话立刻说道:“皇上,这样恐怕对沐英不太公道吧?他立了大功,理应回朝受封。你怎么能把他留在那儿呢?”

“呵呵呵,咱就知道你会为他说话。这是为他好啊。沐英的性格不适合在朝为官。他功劳越大,回朝后危险就越大,这是保护他。此外,他确实是留守云南的最佳人选,至少他的忠诚多于别人,不然在那偏远地区再培养出一个梁王,不是功力全废?这事就先这么定了。”朱元璋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他为自己这个想法感到开心。他也决定,很多事情不能老是咨询李善长、刘伯温。

随后朱元璋下了圣旨,命沐英平定各部,与军兵同守云南。沐英也果然不辱使命,分兵平定各部,并教会他们各种农业知识,开垦田地,发展贸易,把云南治理得井井有条。西南边陲从此得以长期安定。西南边陲的安定,解除了朱元璋心头一患,使他有精力集中对待北方的问题。

2。 逼降纳哈出,巩固北疆

云南平定以后,南方基本稳定。其实攻下云南,只是朱元璋对付据守北方的纳哈出的前提。朱元璋明白,和梁王比起来,纳哈出更为棘手,所以他选择先易后难、逐个解决的方略。

纳哈出身为元朝世将,善于带兵,有勇有谋。在镇守太平时,和朱元璋军对垒遭擒。朱元璋念其是个将才,决定放走他。后来纳哈出随元顺帝北上,拥兵盘踞金山(今辽宁省内),养精蓄锐,伺机南下。朱元璋每想至此,就对自己当初放虎归山后悔万分,以致如今酿成大患。

这一日,朱元璋召集诸文武官员共同商讨对付纳哈出之策。户部尚书茹太素进言道:“皇上,我们对梁王先采取招降。对纳哈出,我们是否也先用此策呢?”

朱元璋感慨道:“这咱不是没想过,但照目前形势绝无可能。劝降梁王时,咱已把他完全孤立。现在虽已击溃元顺帝的中路军和扩廓帖木儿的西路军,西北初平,但他们余部尚在。他们不能深入内地抢掠,但仍然可以给予纳哈出各种补给,纳哈出仍有周旋余地呀!”

“我们可以先尝试招降,如不行再出兵。现在天下大势已定,纳哈出不会不识时务吧?”茹太素接着说道。

“看来你还是不了解他啊。金山为元朝残部的前沿阵地,一旦金山被破,元朝残部势必土崩瓦解。而纳哈出是极忠于元朝的,他断不会降,这一战在所难免。”朱元璋摇头道。

“皇上,他纳哈出有何好怕?末将愿领兵前往,打他个落花流水!”

朱元璋定睛一看,说话之人是蓝玉。蓝玉是员悍将,攻城拔寨少不了这样的人才。如果和纳哈出交手,蓝玉仍显稚嫩。如果冯胜、傅友德、蓝玉三人同往,定会万无一失。朱元璋明白此次出征只许胜不许败,经此一战要彻底摧毁元朝残部的复国念头。

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朱元璋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副将,统兵二十万北攻纳哈出。冯胜率军从松亭关出长城,驻兵于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切断元中路军残部与纳哈出的联系,存储粮草供应大军。派大军从北面包围金山,使纳哈出完全孤立。

此时金山四周皆为明军占据,纳哈出与外界断绝了联系。

“冯将军,末将请命出战纳哈出。”连日来纳哈出闭门免战,蓝玉实在是憋不住了。

“蓝将军,大军临行前皇上可有言在先,若纳哈出坚守,我们绝对不可贸然进攻。虽然金山已成孤地,但纳哈出军队的战斗力不可低估,现在开战只会造成我军不必要的伤亡。”

“如此这般,我们可要等待何时呀!我就想和纳哈出好好打一仗,看看这元朝老将有何能耐。”蓝玉道。

“蓝将军少安毋躁。”傅友德道:“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即可拿下金山。”说完和冯胜相视一笑。

“这是为何?你们把我搞糊涂了。”蓝玉不解地问道。

“皇上真是料事如神啊。出征前皇上说过,纳哈出不可能投降。除非我们成功围困金山,若失去外界补给,纳哈出不得不降啊。”傅友德答道。

而此时正如傅友德所言,纳哈出军内粮草仅能维持几日之久。纳哈出坐在大帐中思绪万千。自己这半生为了元朝,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可到头来却落得今天这步田地。大元好不容易打下的大好河山转眼就要完了。纳哈出明白,元朝的基业已经完了,想到此不禁哭出声来。

“大帅,你这是怎么了?”一位将军闻声走入大帐问道。

“哦,没什么。”纳哈出迅速恢复常态,他不能在此时丢了大帅的尊严。“你把诸位将军都喊入帐来,我们议事。”

很快将军们便站满了纳哈出的大帐。虽然大敌当前,缺吃少喝,可纳哈出的军队果然纪律严明,没有丝毫松懈。

“将军们,你们有何退敌之策?”纳哈出问道。

帐下一片沉默。事到如今,谁也没有好的方法。

“不如……降了吧!”纳哈出哽咽道。

此言一出,帐下将军们立即跪倒一片。“大帅,我们宁死不降!”“我们与金山共存亡!”

“诸位将军赶快起来,”纳哈出道,“我知道你们都是不怕死的好男儿,可如今不是逞英雄的时候。元朝大势已去,你们都是我们蒙古的精英,元朝可以亡,而你们不可以亡啊!如果你们还认为我是大帅,就按我说的做。”

纳哈出戎马半生,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他不能不为蒙古的将来考虑。他知道如今的天下已是朱元璋的了,再为元朝做殊死挣扎也是徒劳无益,虽然他是那么维护心中的这个王朝。他必须尽快为金山的将士以及金山的百姓们找到退路,投降便成了唯一可能的选择。

探子很快就把这一消息报告给了冯胜。冯胜和傅友德商量后二人找来蓝玉。

“蓝将军,好消息啊,你终于等到和纳哈出交手的机会了。”冯胜道。

“真的啊?什么时候?准我带多少兵马啊?”蓝玉闻听此言,连珠炮似的发问。他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哈哈,蓝将军不急。等你吃饱喝足了,还可以睡上一觉呢。然后,骑上你的战马自己去就可以了。”

“啊!这是什么意思啊?”蓝玉傻了眼。

“哈哈,都说蓝将军胆子大,不过如此呀。实话告诉你吧,你已经没有机会和纳哈出交手了,他已决定投降了。让你去是招降的,一个人敢不敢啊?”

这是在激蓝玉呢,招降这事冯胜和傅友德商量过后,还是觉得蓝玉最合适。身份上蓝玉是永昌侯、大军副将,完全合适。另外,纳哈出降不代表他的每个人都愿意投降,让骁勇的蓝玉一个人去,可以起到震慑作用。

“打仗都敢,这有何不敢?你们就看我的吧。哈哈!”蓝玉笑道。

招降这日,蓝玉只身一人进城。纳哈出摆出酒席,蓝玉只管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表现得相当愉快。这不仅震慑了纳哈出的将军们,同时也让他们认为明军是真心来招降他们的。宴毕,纳哈出同众将军出城受降,全城一片肃然。

纳哈出来到城门口,转身北望,遂又跪地三拜。蓝玉心想,这厮还是放不下元朝啊,不过果然是一条好汉。遂赶快扶起纳哈出,解下自己的斗篷道:“大帅城外风凉,快把这衣服披上吧。”纳哈出心里明白,披上这明朝将领的衣服,自己也就成为明朝的人了。纳哈出喟然一叹道:“罪将岂敢!我这把老骨头行将就木,蓝将军风华正茂,还是请蓝将军披上吧。”说着二人走出了城门。

纳哈出投降后,被封为海西侯。后来随傅友德征战云南时死于途中。

夺取金山之后,朱元璋又顺利地解决了女真族的问题。自此从甘肃至辽东全部平定,北方边境也获得几十年的安定,朱元璋大一统的事业到此顺利完成。

3。 李善长离间,刘伯温遭遣

南征北战,东招西讨,多少年来朱元璋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处理起有关问题来,早已得心应手。可定鼎金陵,当上皇帝以后,朱元璋不得不面对各种不同以前的新问题。从取得天下到治理天下,他能完成这种过渡吗?通过李善长与刘基的明争暗斗,朱元璋顺利实现了这一转变。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李善长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朱元璋更是把他比做汉之萧何。封刘伯温诚意伯,岁禄两百石。

受封当晚回到家中,刘伯温长子刘琏问道:“父亲,儿不明白为何父亲仅被封为伯爵,而李善长竟然位居六公之首?这太不公平了。”

“琏儿呀,你还太年轻啊,许多道理你还不明白。皇上这是向着咱呢。”刘伯温道。

“儿的确不明白。他李善长岁禄四千石,为何仅予父亲两百石。就算李善长居功至伟,但父亲也不遑多让呀。”刘琏实在是不解,他替父亲觉得委屈。

“琏儿,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此时,谁的地位越高,谁也就越危险啊。你可以这样想,为父岁禄虽只有区区两百石,仅为李善长的二十分之一,但为父的危险也只有他李善长的二十分之一。”刘伯温解释道。

刘伯温明白,如今天下初定,皇上还不敢对这些有功之臣下狠手,但这一天迟早都会来临。朱元璋这个皇上如此聪明,他不会留着这些功臣的。只要老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我刘伯温还有何求!该是我回青田老家过几天清静日子的时候了,找个适当时机就回去吧。这官场污秽不堪,荣华富贵万不可贪恋啊。

过了段时间,皇上召刘伯温进宫议事。君臣礼毕,朱元璋问道:“伯温啊,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咱说啊?”

刘伯温明白,皇上这是在问自己对封爵一事有没有意见呢。“启禀皇上,臣没有什么要说的。”

“你不说咱也明白,这些年你跟随咱没少给咱出谋划策,立下了不少功劳。和李善长比起来,封你为伯爵确实委屈你了。如今右丞相徐达征战在外,咱准备增设一个丞相,让你来做,你看如何啊?”

“皇上这万万不可啊,臣担当不起!”刘伯温立即俯身下拜道。

“有什么担当不起的,我认为你做丞相比李善长更合适。”皇上扶起他道。

“皇上过奖了,李相国是柱国大臣,功勋显赫。而臣只不过是那山野小树,能支起只檐片瓦以得安身已是不错,怎可和李相国相提并论。”刘伯温趁机道出自己的归隐之心。

朱元璋明白,李善长没少说刘伯温的坏话。刘伯温在此时拒绝丞相一职,其原因只是为求自保。“呵呵,你的才干我太清楚了,这丞相一职咱以为你最合适。你不愿意只怕是另有原因。最近有些折子都在说你的是非,当然也有说李相国的。你怎么还说李相国的好呢?”

“皇上,臣性子直,只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