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兄弟-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盟廊ィ疑碚慌掠白有薄�
她和大宝来往本来也没有什么可避人的,他们就是坐在树下说说话,回忆上学时候的时光。她还劝大宝,让他早点处朋友。一说到这儿时,大宝就不言语了,只是直勾勾地看她。她明白大宝的心思,可自己现在毕竟还没离婚,也不能给他什么承诺。
老胡见来硬的不行,就改成了软的,他凑过身子来,道:草啊,我那个败家的儿子你也知道,他城里有女人了。我觉得这样对你不公平,他夜里有女人搂,可你呢?独守空房,我看不下去哩。
说到这儿,他下了狠心似的,使劲把烟蒂拧到地上,回过身就把刘草搂住了,嘴里喘着气说:草儿,我知道你的心思,就让我来陪陪你吧。
刘草没想到老胡会做出这种事,她惊愕的同时,挣扎出一只手,狠狠地抽了老胡一个耳光。然后她穿上鞋,一口气跑回娘家,扑到王桂香的怀里号啕大哭。
这事她只对母亲说了,她没敢告诉刘树,怕哥哥压不住火气,把事情闹大。从此,刘草就住到了家里,她下决心要和胡小胡离婚。
这段时间,刘树在爱情的问题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农村,三十来岁的男人还没有谈对象,就意味着错过了黄金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眼看刘栋在教导队毕业后,就能提干了,刘树的心才算踏实下来。他不再排斥母亲为他张罗对象的事,他也知道自己该有个家了,就算不考虑自己,也该替母亲想想。母亲操劳了大半辈子,没享过一天的福,就是父亲去世后,这个家里里外外也都是母亲一个人操持。他不想让母亲再为自己操心了,再说娶个媳妇进家,多少会分担母亲的一些家务,也算是当儿子的尽一回孝吧。
当母亲在饭桌上又一次提到为他张罗对象的时候,他没有反对,母亲的眼睛亮了,她揉擦着眼睛说:你听妈的话,过几天咱就去看看,是你张婶娘家村上的,她都给我提了好几回了。
母亲的眼睛在父亲去世后,就变得整日流泪,擦也擦不净。刘草说母亲这是风泪眼,劝她去大医院看看,可她就是不去。逼急了,她就说:流泪就让它流吧,也不误吃不误喝的,花那冤枉钱干啥?
母亲就一天天地这么挨着,几天后她就和刘树走了二十多里的山路,见到了那个想嫁给刘树的姑娘。
姑娘姓王,今年二十有五,从岁数上讲和刘树倒也般配。既是相亲,姑娘也是打扮了一番,看起来也挺顺眼,可一说话就露馅了,姑娘有些智障,见人总说半句话,她笑着冲刘树说:你叫刘……刘啥来着……看我咋样?
说完,她就哧哧地笑,还走上来前后左右地打量刘树。
姑娘的妈就说:咱家姑娘没啥毛病,一顿能吃两碗饭,干啥活都行。小时候我和她爸吵架,把她碰到了炕下,脑子摔了,留下点病根儿。不打紧,不误吃也不误喝的。
那次刘树没说一句话,拉起母亲就走。一直走到村外,母亲坐在地上,号啕大哭了一场。刘树站在母亲身旁,他知道她为什么哭。母亲这一哭,他的心里也酸酸的,自己心高气傲了这么多年,没想到竟落得这般下场。
母亲在回来的路上哭了一路,她一边哭,一边说:树哇,都是这个家连累了你,你找不上个好姑娘,妈就是死了,眼睛也闭不上啊。
刘树赌气地说:妈,没啥。大不了我不找了,我陪你一辈子。
快进家门的时候,母亲拉住了刘树,她掀起衣襟,擦了擦眼睛,认真地说:树,你要跟妈保证,别去找你那个没见过面的弟弟,咱家都这样了,我不想再连累他。出息一个是一个吧,就算他远在天边,也是我儿,是你弟弟啊。
刘树咬着腮帮骨,冲母亲保证:妈,我不去找,找他干啥?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干干净净地活着吧。
母亲点点头,又悲悲切切地抹了一下眼泪。
再一次回到家的刘栋,看着眼前的家人,心里就多了份悲哀和无奈。哥都三十多岁的人了,仍没有找到对象;而自己不去当兵,姐也不会嫁给胡小胡。现在姐姐只能住在家里,他在姐姐的脸上已看不到昔日的笑容,她似乎变成了木头人,回到家里也没有话说。见到刘栋的第一眼,只打了个招呼:你回来了。然后就躲到房间里去了。第二天一早,她又急匆匆地去了承包的诊所。
看着哥哥和姐姐现在的样子,刘栋的心里难受得一阵窒息。他对母亲说:妈,我哥也该成个家了。
母亲就叹气,抹眼泪,然后望着他说:你哥是心冷了,他现在谁也不想见。人家在河西介绍了一个姑娘,听说还是代课老师,你哥说啥也不见。
刘栋见到哥时,刘树正在自家地里忙碌着。刘栋没说什么,跟着哥哥干着农活。日头升高了,两人就走到地头的阴凉处休息。
刘栋趁机说:哥,你该成个家了。
刘树不说话,蹲在地头上卷烟抽,他现在已经学会吸烟了。一阵浓烈的烟雾把哥哥的脸半遮半掩了起来。
刘栋也蹲下身,望着哥哥继续说:哥,你为这个家牺牲得太多了,你不成家,我们心里都难受。
刘树吐了口烟,一脸的无奈与迷茫,他低着头,看着脚下的两只蚂蚁:哥不是不想成家,可好的看不上咱,赖的咱又看不上。
哥啊,河西那个代课老师你还是应该去看看。
刘树摇摇头道:没用,别浪费感情了。
刘栋望着哥哥流出了眼泪,他颤着声说:哥,弟求你了,你就去吧,我陪你。
刘树抬起头,望着明晃晃的天空,日头正足,他眯起眼睛,一脸的麻木和淡漠。
哥,就是为了这个家,你也得去。说完,刘栋一下子跪在了刘树的面前。
刘树扔下手里的烟,一把扶起弟弟,替他拍掉膝上的土道:弟啊,你别这样,你现在是军官了,让人看见笑话。
他不屈不挠地望着哥哥,泪眼蒙癦着:哥,你不去,我就还给你跪下。
说着又要跪下,刘树抱住他,无奈地应道:我去,哥就听你一回。
第二天,刘栋陪着哥哥出发了。
两人走出家门挺远了,母亲慌慌张张地追出来,到了近前,她仔细地把刘树看了看,替他抻平衣角,不放心地说:跟人家好好说,可不能发脾气。
刘树没说话,刘栋替哥哥应着:妈,知道了,你回去吧。
走出很远了,刘栋回头望,仍看见母亲站在那儿朝他们张望着。母亲的风泪眼一定又流泪了,刘栋分明看见她正用衣襟往脸上擦着。
代课老师一看就是见过世面、能说会道的女人,她大胆地把哥儿俩打量了一遍。刘树进了人家的门后就没再开口,坐在那儿,跟一块石头似的。
代课老师看一眼刘树,就把目光转向刘栋,问:你是他弟弟,叫刘栋?
刘栋点点头:我是陪我哥来的。
听说你是军官?代课老师又上上下下地把刘栋看了一次。
现在还不是。刘栋老实地回答。
代课老师单刀直入地说:你能把你哥带到城里找个工作吗?
刘栋摇摇头。
代课老师似乎泄气了,目光在刘树的脸上瞟了瞟,沉吟片刻后,慢悠悠地道:我们家有三个女孩儿,我大姐、二姐都结婚了,我现在也是有工作的人,在小学当老师,你们也听说了,我不可能嫁到你们那儿去。要是同意,你就过我们家来,我父母年纪大了,家里缺劳力。
刘树站起身,似乎有话要说。
刘栋急忙在一旁道:行,我替我哥答应了,让他过来。
一边的刘树忽然冲他吼了起来:不行!
然后,又冲代课老师说:这肯定不行,我不同意。
代课老师遗憾地耸着肩说:你不同意,我也没办法,那就只能抱歉了。
说完,站起身,做出送客的样子。
刘树拽起刘栋头也不回地就走,刘栋挣扎着想和代课老师再商量一下,哥哥用了很大的力气,把他从小院里推了出来。
走到村头没人的地方,刘树发火了,他扯着嗓门喊:我咋能来她家?这明明是让我到她家,给他们家打长工。
刘栋劝解着:哥,你别把话说得这么难听,现在都八十年代了,你到哪儿都一样。
那咱们这个家我就不管了?刘树是真的发火了,脖子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
等我在部队安顿好了,到时候我把妈接过去住。
刘栋望着哥哥,舔舔嘴唇又道:妈是咱们的妈,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养活妈。
刘树仍涨红着脸说:你现在连婚都没结,还没有个家,你咋接妈?就是你把妈接走了,还有草儿呢,谁又管草儿呢?
刘栋不说话了,刘树说完这话再也不言语,闷着头向前走去。望着哥哥的背影,刘栋猛然心存感动,哥哥真的把自己都给了这个家。他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刘树又一次相亲未果,让家里的气氛变得很压抑。母亲一如既往地用衣襟擦着她的风泪眼,刘草率先打破了沉默,道:哥,我的事你不用操心了,等我离婚了,我就离开这个家。
刘草的话让刘树红了眼睛,他愧疚地说:当初是我做主让你嫁给胡小胡的,我也答应过你,我要为你的幸福负责,你一天不安生,我就不找对象。
说着,他又以家长的身份看了看刘栋和刘草:你们以后都不要为我操心了,管好你们自己就行,哥的事儿,哥心里有数。
刘栋猛地站起来,叫了声:哥——
刘树摆摆手:我知道你要说啥,什么也别说了。记住,你回部队只管干好你的工作,别的不用你管。你能出息,我们一家都脸上有光。
母亲抬起头,冲刘树说:树呀,带着栋去你爸坟上看看吧,把栋提干的事告诉他,让他也高兴高兴。
父亲的坟上长满了根深叶茂的荒草,刘树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挂鞭炮,让刘栋点着了,鞭炮很热闹地在父亲的坟前炸响。刘栋跪在坟前静静地流泪,往事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现。那时的父亲是一座山,他是山上长着的一棵草,有父亲的日子是踏实的,后来山倒下了,只剩下他这棵小草,是哥哥挺身而出站了出来,用十八岁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从那以后,哥哥就开始为这个家遮风挡雨……
他默默地跪在那儿,一时间竟觉得父亲很近又很远。
刘树放完鞭炮,也跪在坟前,他哽咽着大声冲着坟说:爸,刘栋就要当军官了,弟弟出息了,爸你也高兴一回吧。一辈子你都没啥高兴的,这回也该高兴了。
这时的刘树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最后,两人坐在坡地上,身后就是父亲。他们许久都没有说话,仍沉浸在忧伤的氛围里。
终于,刘树开口了:栋,当初让你当兵,哥就盼着这一天,你出息了,哥就放心了。
刘栋哀哀地叫了声:哥——
刘树仍说下去:哥的事你不用操心,我现在这样挺好,和妈、草儿在一起,心里踏实。你别操心家里的事,把你部队上的工作干好,就是对一家最好的报答。
哥,我知道了。
哥这辈子就这个命了,人有时得认命,这样活着才不痛苦。刘树一边扯着身边的草,一边说:人有时就像这山上的草,长在阳坡上,阳光雨露多一些,就长得高一些,壮一些。哥是长在阴坡上的草。说到这儿,他笑一笑,又道,也没啥,不都是草嘛。
刘栋真诚地说:哥,不能让你一个人为这个家操心了,这不公平。
刘树拍拍刘栋的肩道:咱们是兄弟,说那些干啥。
哥——刘栋又悲戚地唤了一声,就抱住了身边的哥哥。
刘树也把刘栋抱在怀里,泪水在眼圈里打着转,他哽咽道:弟,知道吗?咱还有个弟弟,和你是双胞胎,让咱妈送人了。
刘栋抬起头,吃惊地望着刘树。
刘树继续说:妈谁也没告诉,爸死那会儿她只告诉了我一个人。
那他现在在哪儿?刘栋激动地一把拉住刘树。
刘树摇摇头说:妈说她也不知道,有些事我知道妈是不肯说的。
刘栋看着眼前的哥哥,一时间觉得一切都是那么不真实,恍若一场梦。
咱妈不让细问,反正弟弟是生活在一个好人家里,他肯定比你我都好。看着呆在那里的刘栋,刘树赶紧安慰他道。
从此,刘栋就多了份心事。没事的时候,他就会想起那个从没谋过面的弟弟,可茫茫人海中,那个弟弟又在哪儿呢?
33。田村相亲
苏小小来十三师看田村的消息,不知怎么让杨佩佩知道了,她毕竟是过来人,对儿子的一切明察秋毫。她总觉得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虽然儿子救了那女孩儿,但她已在田村住院的时候来过,可这第二次来看田村,就让她觉得两人的关系有些不简单了。
作为女人,杨佩佩和所有的母亲一样,注定要为自己孩子的幸福负起责任来。苏小小是歇马屯的姑娘,在杨佩佩的眼里,这样的女孩儿,无论如何是配不上田村的。田村不仅是她的儿子,还是堂堂的年轻军官,说什么也不能找一个农村姑娘。在她的心里,她早就为儿子设定好了未来的婚姻,她希望儿子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孩儿做自己的儿媳。
田辽沈回来后,杨佩佩就把田村和歇马屯姑娘来往的事说给他听了。
田辽沈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一脸的激动,他不明所以地说:歇马屯的女孩儿怎么了?只要田村愿意,我看就成。
杨佩佩顿时拉下脸来。别看田辽沈是副军长,在工作上他是首长,可家里的大事小情历来是她说了算,田辽沈也乐得当个甩手掌柜。这会儿杨佩佩的脸一冷,田辽沈就自知说错话了,赶紧用探询的目光望着她。
杨佩佩沉默了一会儿,幽幽地轻叹一声:咱就这么一个儿子,他真要找个农村媳妇,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啊?你就想让他年纪轻轻的两地分居,生个孙子也是农村户口?
田辽沈对这一切的后果还真没考虑那么多,他心悦诚服地追问道:那你说咋办?
杨佩佩胸有成竹地拍拍田辽沈的手:我已经和干休所的老石说好了,他家那个三丫头刚从护校毕业,也在十三师当兵。让他们见一见,说不定这事就成了。
田辽沈对这些婆婆妈妈的家务事没什么兴趣,他喜欢指挥千军万马,那才是他乐意干的,这些琐碎事,他一概放手不管,他不耐烦地挥挥手说:行,你说咋的就咋的,只要田村没意见,我就没意见。
杨佩佩知道在这件事情上田辽沈是不会干涉的,自己也不过是例行通报一番,她意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