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盗墓史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缮成淙耍瞬坏媒熘埂0础逗壕梢恰罚饔甑兀诜绞馍逞荩Ы缓崮璺蟆⒎稹⒐赣肷常枪胖朴衅浠病!闭舛挝淖炙得鳎股杌亍⒒扯际侵泄糯车姆吹聊故址ā
反盗篇 机关重重的古代陵墓(6)
在墓穴中置放杀人兵器,除了“机弩”,还有“悬剑”,反盗墓原理差不多。被盗的名人墓中,唐朝风水大师袁天罡的墓里即有“悬剑”。
袁墓发现于民国年间,当年北京媒体曾有报道,并被考古学家卫聚贤作为案例写进《中国考古学史》。袁墓位于彰德城西北三十五里东灰营村,当时共发现两座古墓,除了袁天罡墓,另外一座是明朝赵简王墓。袁墓在该村后岗岭最高处,周约五十九尺,墓垣以砖砌成。内为清水一池,池深无底,池水中有锋利钢锥。
当地传言,附近李家坡盗墓者李某将袁墓打开,盗走了墓内的陪葬物金冠金剑,和20余件金具。“更有一剑悬于墓顶,有二人因以利刃击砍剑之强,落水而死,后将尸体捞出,尸身均被利尖穿烂。从此虽人皆知墓中有宝物,然无敢往取者。”不愧为风水大师,为自己死后墓穴的防盗设计独具匠心。
伏弩、悬箭都可主动出击,斩杀盗墓乾,还有一种被动利器,即在墓中或通往墓穴的地面上,置放带刺状物件,盗墓者踩上后,或伤或死,这在考古现场也有发现。
反盗墓招六:“自来石”堵墓门
孙殿英盗乾隆裕陵时炸开地宫
其实,在“伏弩”发挥作用,自动射杀入侵进墓道者之前,还有一个“拦路虎”,也是反盗墓手段——用自来石顶死墓道。在帝王陵中,反盗设计严密,特别是后室(玄宫所在)的防盗更严谨。在专供棺椁运行的长长墓道上,从入口到地宫一般至少设有三道石门,多者七道,道道有机关,石门重达数吨至吨数十吨,门固若金汤。最外面一层俗称“金刚墙”,而金刚墙的位置相当隐蔽,没有知情者很难找到。
1949年后发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寑,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这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座被主动考古发掘的帝王陵寑。1956年5月19日,考古人员挖了第一铲土,但直到当年的9月2日,才找到传说中的、写有“此石到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指路石”,才找到了金刚墙。
在金刚墙的石门后面,顶有一根同样神秘的“自来石”。这块石头,其实是一根长方形的石柱,起抵门棍的作用,有“一石当关,万夫莫开”的奇效。定陵两扇石门十分沉重,做得高大工整,高3。3米,宽1。7米;顶门的自来石长达1。6米,上面尚存墨迹:“玄宫七座门自来石俱未验”。这是什么意思?专家至今也未完全弄懂。
棺椁摆定,人员退出,里面不留一人,这自来石是怎么将门顶住的?原来,秘密在石门和门轴的设计,两门的对接边缘扣槽,门轴上下端打磨成球状,又在两扇石门中间齐门缝的相同部位,打凿时多留出一个凸起的槽口。关闭石门前,工匠将自来石放在地面的石质凹槽内,通过一把特殊的工具,“7”字状、俗称拐钉的物件套住自来石。当人员从地宫中全部撤出后,先关起一扉门,工匠拉动拐钉,让其慢慢前倾,使之与石门上预留槽口对接。石条倾斜后,借助巨大的重量,会压迫有门轴的石门转动。这时候工匠迅速拿开拐钉,石门自动关闭,直至完全合缝。两端均插在石槽内的自来石便将石门死死顶住,不知窍门的人根本无法打开。
俗称拐钉的特殊物件,与钥匙的功能差不多。这种“开门”办法,在古代即为入户偷盗的贼人掌握,从门外可将拴起来的门轻松打开,造陵工匠、考古人员实际上借用了这种行窃技术。
盗墓者打开第一道石门后,未必就能找到第二道门。陵墓内一般设有多条迷道,搞不好人就走进了迷宫,出不来。找到第二道石门,也未必就能打开第三道门,道道石门背后的“机关”也不尽相同。
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兵分几路。在盗慈禧陵寑时,进入地宫的最后一道石门便拦住了他,一时无法打开。本来打算用炸药炸开的,担心震坏陵内宝物,遂改用笨法子,撞。40名士兵用粗木杠子,硬将石门撞开,方得以进入。调查人员后来在现场调查时发现,顶门的自来石被撞断成几截。
反盗篇 机关重重的古代陵墓(7)
另一路士兵在盗掘乾隆皇帝的裕陵时,更出了奇事,怎么都打不开玄宫前的石门,顶也顶不开。裕陵内葬有乾隆和孝贤纯皇后、哲敏皇贵妃等6人,当年乾隆沉重的棺椁安置到地宫石床上后,为确定风水线,校准龙脉最旺的方位,在棺的四角放了四块很沉的龙山石。最后一道石成了拦路虎,情急之下,只好将其炸开。石门炸开后,士兵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奇事:其它五个棺椁都在石床上,独乾隆的“走”了下来,成了“自来石”,将石门死死在顶住,以致士兵无法将门打开。
迷信的说法是乾隆地下有知,知道将有贼人要来盗掘裕陵,自己只身下来顶门。但同样奇事在1975考古专家清理裕陵地宫时又出现了,乾隆的棺椁又“走”下来顶门了。有专家认为这是渗漏进的地下水浮力作用,将棺漂起所致。但其它五具为何不动?而且乾隆的梓棺四角有重石固定,如果是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当有很大的波浪才成,而渗进来的水显然不存在这个条件。乾隆棺椁顶门一事,至今专家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考古结论,成了有趣的谜题。
自来石是明清帝王陵常用的封门方式,还有的利用“杠杆原理”进行顶门反盗设计,秦汉时期常用。摆放在门后的石条会自动翘起来,将门顶住,外面怎么也推不开。要想顺利开启,就得想办法将石条压平。1968年,考古人员开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室门时,便发现了这种反盗设计。
反盗墓招七: “伏火”令人恐惧
马王堆一号墓发现前“火”力暴露
正好《汉旧仪》里所言,“将作营陵地,内方石,外沙演,户交横莫耶,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盖古制有其机也。”这段文字中透露出,古墓中的“伏火”是古人反盗墓设计的传统手段之一。
这种古墓也有一个名词,“火坑墓”,有些地方的盗墓者俗称“火洞子”。
曾震惊世人的长沙马王堆1号墓(“辛追墓”),就出现“伏火”。这座墓的发现颇有传奇,该墓位于长沙市东郊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据地方志记载,此处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
1971年,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需要,大陆各地纷纷开始以“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为内容的备战运动。驻守旁边的军方医院看到高达几十米的马王堆,决定将高堆挖空,建一座秘密的地下医院。打孔探测中出现了异常,有一种冰凉的气体从孔中喷出。作业人员想试试喷出的气体压力有多大,便往里面灌水,但水竟然反溅了出来。有经验者便想到了“火洞子”,划着火柴一试,凉气“叭”地一下就烧了起来,推测下面必有未经盗掘的古墓。
作业部队及时将异常情况报告了湖南省博客馆。1972年初,考古专家对此墓进行了全面发掘,2000年前那位叫辛追的五十岁轪侯利苍夫人,得以出现在现代人面前。参与考古发掘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事后的考古报告中,记录了马王堆有“火”一事。
“伏火”,颇令盗墓者恐惧,不小心就会被烧死。古代这样的墓不少见——
“既发傅太后冢,崩压杀数百人;开丁姬椁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汉书·外戚传》卷97)
“盗发白茅冢,棺内大吼如雷,野雉悉雊。穿内火起,飞焰赫然,盗被烧死。”(《酉阳杂俎·尸穸》引侯白《旌异记》)
“张浮休云:盗夜发咸阳原上古墓,有火光出,用剑击之,铿然以坠,视之,白玉帘也。”(《邵氏闻见后录》卷27)
“(焦四盗墓)及掘至丈余,陡闻崩裂声,自烟一缕。自穴口喷出,约炊许而尽。”(《清稗类钞·盗墓类》)
但古墓中的“伏火”到底是不是反盗设计,学术界却存有争议。有研究者认为,这是有机物在缺氧的封闭环境分解成可燃沼气所致。实际上,并不能如此断定,或许古人已发现此原理,才有意在墓中置放有可分解物质。
反盗篇 机关重重的古代陵墓(8)
墓中有无“伏火”,成为盗墓者判断古墓是否被前辈盗过的经验之一。如果有火出来,基本上可以断定,此墓完好无损,地下陪葬多多。
反盗墓招八: “毒墓”望而生畏
毒气冒出竟然毒死天上飞鸟
“伏火”是否是古人有意在墓中置放了某种未知物质所致,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但在墓中置放有毒物质,却是可以肯定的。
古人反盗墓的手段多种多样,虚冢、崖墓、流沙墓、火坑墓这类墓反盗的成功机率相对较高,但其中问题也有,就是设计过于复杂,一般人家也难以做到。但有一种方法却比较简单——在墓内置放有毒物质,形成毒墓;或在尸体涂上特殊物质,制造尸毒。盗墓贸然进入这种毒墓,便会中毒死亡,轻者也会成了废人,遭到所谓的报应。
古籍中,“毒墓”的记载很多。汉广川王刘去盗掘战国古墓魏襄王冢时,除了发现墓是铁汁浇灌之外,在打开后还有惊人发现,里面竟然喷出一种有毒气体:“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
《酉阳杂俎·尸穸》记述:“贝丘县东北有齐景公墓,近世有人开之,下入三丈,石函中得一鹅,鹅回转翅以拨石。复下入一丈,便有青气上腾,望之如陶烟,飞鸟过之辄堕死,遂不敢入。”墓内冒出的气体,竟然把天上飞过的鸟儿都毒死了,可见墓毒之厉害。
王充《论衡·死伪篇》(卷第21) “亡新改葬元帝傅后,发其棺,取玉柙印玺送定陶,以民礼葬之。发棺时,臭憧于天,洛阳丞临棺,闻臭而死。”到棺前查看的官员,竟然让棺中散了出来的臭气给熏死了,可见其气不是臭,而是毒。王充在书中推测了“毒气”来源:“臭闻于天,多藏食物,腐朽猥发,人不能堪毒愤,而未为怪也。”
古代人常使用的特殊“毒物”是水银。水银是一种液态金属,在中国古代有多种别名:铅精、姹女、汞、流珠、赤汞、砂汞、灵液、活宝,从这些丰富的叫法中,就可知道水银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水银用途广泛,还是古人常用的尸体防腐剂。在秦、汉及之前的陵寑中,使用水银的记录较多,齐桓公墓内便置有“水银池”。水银蒸发形成的毒气,给盗墓者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时编地理书《括地志》称,“齐桓公墓在临菑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堈,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
置水银反盗墓设计的陵墓中,最著名的当是秦始皇陵。《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陵使用的水银量惊人,注满了陵内的整个地层,成了一个可怕的“地下毒河”。试想,在密封空间内,如果有盗墓者侵入,谁还能活着走出来?
古墓中的“尸毒”、“毒气”到底是古人有意放置,还是后天形成,在考古界也有争议。古人在临终前几日,知自己寿限到了,往往会服食丹砂一类的东西,以保证死后尸体久放不腐。还有一个原因,包括帝王在内的古人迷信增寿一类的“不老药”,如现代人喜欢保健药品一样,长期吞服。丹砂、不老药这些药中,都含有水银一类的有毒物质,累积在体内、骨络间,时间久了肯定要散发出来,客观上也形成了“尸毒”。
《太平广记·墓冢》(第389卷)“王粲”条:“魏武北征蹋顿,升岭眺瞩,见一岗不生百草。王粲曰:‘必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生礜石,死而石气蒸出外,故卉木焦灭。’即令凿看,果大墓,有礜石满茔。一说,粲在荆州,从刘表登鄣山,而见此异。曹武之平乌桓,粲犹在江南,此言为当。”
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是,魏武帝北征乌桓时,登上山岭远望,发现有一片山冈寸草不生。王粲据此认为,这个地方埋有古墓。而且推定,墓主在世的时候,曾服用过生礜石(硫化物类有毒矿石,曾是古时“不老药”的原料之一)。死后毒气挥发出来,导致地面寸草不长。魏武帝将信将疑,让人掘开一下,果然有座大墓,里面填满礜石。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现,这座古墓的“毒源”即是墓主生前服用或死后置放有礜石所致。
反盗篇 机关重重的古代陵墓(9)
不管古墓中的“毒”是哪来的,但“毒墓”确实是存在的。所以,后世盗掘者或考古专家都会小心谨慎,防止“中毒”。一般情况下,考古人员在设计考古发掘文案时,针对高规格的古墓都会考虑是否有毒气或机关,提前备好有特殊功能的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确证没有威胁生命的安全隐患后,才会打开墓室和棺椁。2007年初,考古专家在开启安徽六安双墩一号汉墓时,即考虑到墓内有毒气或机关的可能,但由于此墓早在唐代即遭到严重破坏,最后并没有意外发生。
反盗墓招九:“灭口”殉杀工匠
齐献王“杀群匠”未保不盗
在所有反盗手法中,殉杀活口是神秘的,当然也是最违反人权的。
当年嬴政于河北沙丘平台死去后,嗣位的秦二世胡亥将其尸体运回咸阳,葬于骊山附近已营造多年的陵内。葬事完毕后,为防止泄密,胡亥便下令不留一个活口。《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记载,“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胡亥究竟殉杀了多少活口,具体无数据,司马迁仅以“死者甚觽”了结。如果先后被罚去修陵的70万人都被处死了,那将是世界殉杀之最了。
在早期帝王级葬事中,一般都会将工匠和知情人就地处决,这已成为一种旧例陋习,并美其名曰“殉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