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多党政人员和军事将领。张国焘、沈泽民、曾中生、徐向前、陈昌浩以及郭述申、陈赓等先后到了大别山。随着红军一次又一次扩编,地方武装一批又一批升级,1931年3 月,徐海东率领的鄂东警卫团也发展成为红军第四军十二师了。
徐海东打了三年多游击,如今脱掉长袍,戴上八角帽,尽管身上还不是一色整齐的军装,仍穿着黑棉袄、蓝布裤,可是扎上绑腿,系上皮带,已经很像一个武装军人了。看到红军大发展,从中央来了许多人,其中有的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有的是南昌起义军的指挥员,有的还是留过洋的——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学生,一个个文武双全……徐海东高兴得整天笑,笑得脸上那一对酒窝显得特别深。可是,一天傍晚,师部一位负责人突然通知他,要他准备到三十八团去当团长。徐海东一听,要离开老部队,到一个新的部队去,打心眼里不乐意。他觉得那里人一面不熟,不好开展工作,便跑去找师长陈赓,陈赓正巧在洗脚,看见徐海东进屋,笑着说:“来来来,趁水热,烫烫脚。”
徐海东沉着脸说:“我洗过了,找你是想说说,我不想去三十八团。”
陈赓一怔,问道:“你想干什么?那就来替我当师长,我正找不到一个人来顶替哩!”
徐海东只听说陈赓是个将才,参加过南昌起义,北伐战争中当过第二方面军特务营长,却不知他爱开玩笑,以为师长疑心他想要个大官,着急地说:“师长,你想到哪里去了,我不是想当官!革命嘛,哪能想自己,我是说,到新部队人不熟。我……”
“谁和谁熟?”陈赓拉着长音说,“我来到这大别山熟人更少,照你说,那只好不干了。”说着穿上鞋袜,在地上走动着。
“我是想,人熟好工作……”
陈赓突然打断他的话,严厉地说:“乡土观念!只想抱着老婆、孩子在家门前转圈圈,这算什么革命分子!”
陈赓这几句话,说得徐海东很难受。若不是刚认识不久,真要和他大吵一顿了。他觉得师长这人太不留情面,劈头盖脸乱批评人,谁有乡土观念?谁又想抱着老婆、小孩闹革命啊!我徐海东为革命,家破人亡了,我恋家?
徐海东压住心头的怒火认真地说:“我不是那号人!我是不想离开我那个老团。”
陈赓瞪大眼看着他,问:“你那个团?哪个团是你的?”
徐海东说:“我是说,我和警卫二团人熟,我也不是那意思……”他解释着。
陈赓不说话了,看着徐海东,微微地笑了。他那张笑脸带着几分顽皮,又带着几分歉意,好像说:刚才说话不客气,实在对不起。徐海东这才觉察到了师长的友好态度,也笑了笑,说:“师长,你不了解,我徐海东是个粗人,脾气不好,熟悉的同志,会多多包涵的。”
陈赓说:“你是‘粗人’,谁是‘细人’?今后,我们都要多包涵。”说罢向徐海东做了半敬礼的手势,走了。
这一次短短的谈话,使徐海东一眼就看透了这位师长的性格:陈赓是那么直率,那么爱天玩笑,玩笑之中,又含着同志的深情。徐海东自己就是这种性格,他自然也最喜欢这样的领导。
谁知,过了不久,一次接受任务,他又和陈赓师长说“崩”了。那一次,师长、政委召开会议,正在作反对敌人第二次“围剿”的部署。徐海东认为,这次打仗,会把他们这个团放在重要位置上,没想到,领导要他们去发动群众、筹粮,还要他们设法去搞五百双军鞋来。前几年,徐海东任黄陂区委书记、第五教导队党代表兼队长,多是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婆婆妈妈的事不少,几乎天天都要和妇女、儿童打交道。他对这项工作虽然很熟悉,如今却有些厌烦了。他觉得干这个事杂、罗嗦、憋气又难办,真不如在战场上冲锋杀敌痛快。他当着师长、政委的面,气呼呼地说:“为什么叫我们团去干这些?”
师政委却不动声色地说:“同志,这是革命分工嘛!不发动群众,不筹粮,我们吃什么?没有鞋怎么跑路!”
徐海东还是想不通,又说:“为什么不能派别的团去?”
陈赓师长在一旁发火了,说:“你这个老虎,就是意见多!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命令!通不通,三分钟,你再考虑三分钟!”
徐海东心想:考虑三分钟我也还是不通。可是他到底是一个经过北伐战争的老兵,愍者“命令”这两个字的分量,虽说是思想不通,还是向师长、政委打了个敬礼,说了声“执行!”便转身要走。
陈赓微微一笑,眯起眼睛说:“想好了?军人嘛,就是要服从命令。”
“命令我坚决执行。”徐海东回过头来请求似地说,“只是下一次再不要让我们去……”
“什么!什么!”陈赓突然板起面孔,叫住徐海东,“这是有条件地执行命令,不行!……”
徐海东知道陈赓的脾气,他要是真发了火,话就难听了,便甩开大步,再也不回头了。只听到背后陈师长又放声大笑起来。这笑声中带有同志式的温暖和友好的批评。
傍晚,部队分头出发了。徐海东看着一行向东行进的部队,心中虽然还是不那么舒坦——对这次任务分配不满意,可是他冷静一想,觉得陈赓师长对军人严厉要求是对的,自己不应该挑挑拣拣。可他这时一心就是想着去打仗啊!然而,他却像一只不得奔跑的老虎,暂时被困在一个四面都是陡壁的深谷之中……
紧张的反“围剿”作战,在枪炮声和不停滞不前的急行军中展开。敌人十个团的兵力,采取“追堵兼施”的战法,分路向红军进攻。红军主力在曾中生、徐和向前指挥下,从鄂东跳到皖西,又从皖西跳回鄂东北。敌人被我们“调动”来“调动”去,所谓的“围剿”变成了“武装游行”。一个多月,红军就歼灭了敌人6000多人。蒋介石曾夸下海口,要在5 月义芭前,肃清鄂豫边的红军,到了5 月底,他只好收兵,重新调整他的部署了。
在这一个多月里,徐海东带着三十八团,做了大量的群众工作,不断地扩红,筹集了许多粮款,还打了七次小仗。部队伤亡不大,人数却比一个月前增加了二百多。徐海东在一次战斗中棉衣袖子被敌人的子弹穿了两个洞,膀子擦着了一点点皮,血却没流出来。他幸运地向一个干部说:“嘿嘿,飞向我的子弹是吃素的!”这话不知怎么传进了师长陈赓的耳朵。一天,陈赓看见徐海东,突然问道:“听说飞向你的子弹都是‘吃素’的?”
徐海东笑了笑说:“那是玩笑话。”
“你还说,你徐海东‘命大’!”
“那也是玩笑话。”徐海东预感到师长要教训他,仍是陪着笑,脸上闪着两个酒窝。
陈赓又说:“你还说,‘战场上打死的都是怕死鬼’!这是真的?”
徐海东又坦然一笑。他是这样想的:在敌人火力袭击下,勇敢的士兵一下冲过去了,反而平安无事;怕死鬼犹豫不决,畏葸不前,那就准吃枪子和炮弹!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战场上牺牲的人,多数还是勇敢冲锋的。
陈赓和徐海东都是爱说爱笑的人,彼此熟了,不分你我,每到一块,总是先开一番玩笑。一个师长,一个团长,虽说是上下级关系,开幕起玩笑来,往往都是忘了自己的身份,有时还对骂几句。陈赓知道徐海东打仗勇敢极了,只要是情况一紧急,他就带头冲锋,所以常常带着讥笑,幽默的口吻,说徐海东:“你这个不怕死的老虎,小心些!”
徐海东一张口也还是那句话:“我这人‘命大’!子弹见了我就会拐弯的!”
陈赓眯起那双眼睛,笑着说:“嘿呀,我姓陈的不信命,我只信马克思,相信子弹是能打死人的。它不会飞到我面前就立定、敬礼!”
他们的谈话总是这样充满着友好和善意的。有时互相提醒,有时彼此忠告,甚至不厌其烦。
一生忠勇居功不骄 韩先楚刘震陈先瑞——忆徐海东同志徐海东同志在十年浩劫中逝世。他逝世的时候,穷凶极恶的林彪、江青一伙剥夺了我们悼念的权利,就连逝世的消息也还是后来才知道的。
徐海东同志是我军有名的将领,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在十年内战和抗日战争中,九次负伤,身上挂着十七处伤疤,对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做出了光荣的贡献。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徐海东同志又是因病最早离开领导岗位的人。他不居功,不骄傲,不争名位,不谋私利,不追求特殊享受,坦率、正直,勇于修正错误,始终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邓小平同志称赞他“对党是一颗红心”。
我们在红军时期曾和徐海东同志一起战斗、工作和生活,在他病后的几十年里也常有接触。现在把一些难忘的经历追记下来,谨作为我们对海东同志的悼念,让他的光辉业绩和优秀品质永远鞭策我们前进。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徐海东同志是湖北省大悟县徐家桥人,一九○○年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祖上六代都是烧窑工人。他本人从十四岁起当窑工,做了十一年“窑花子”。一九二五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在湖北各地兴起时,徐海东同志由于饱尝了人间苦难,具有强烈反抗精神,于这年四月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六年,他受党的指派参加北伐战争,一九二七年,他担任黄陂县河口区农民自卫军队长,率队支援黄麻秋收起义。一九二八年,任黄陂县夏区区委书记,组织领导了“年关暴动”……党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斗争,使他锻炼得有胆有识,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中一名优秀指挥员。
海东同志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时期,担任过团长、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他指挥作战灵活机动,善于打巧仗,打硬仗,在战术上集中优势兵力以少胜多,在危难关头起转危为安的作用。
一九三二年十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蒋介石调集一、二十万兵力进行残酷的“围剿”。海东同志指挥部队,常常与几倍或十几倍于己的强敌对阵,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抓住敌人薄弱部位,坚决把敌人打垮。一次,在光山县的郭家河,海东同志指挥的七十四师担任主攻,仅一个多小时激战,以伤亡很小的代价,将敌一○四旅近三千人全部歼灭。又一次,在皖西北葛藤山反击战中,他巧妙地部署兵力,部队突然发起猛烈攻击,一举将敌一六一旅歼灭,活捉敌代理师长兼旅长柳树春。象这样的以劣胜优的战斗,是不胜枚举的。国民党反动派对徐海东同志和红军既伯又恨,到处张贴布告:“活捉徐匪海东,赏洋十万”。敌人的诡计不能得逞,就对海东同志的家族实行疯狂屠杀。海东同志一族八十三人,被杀害了六十六人。千仇万恨,更激起了徐海东同志以顽强的精神去战斗。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红二十五军实施战略转移,粉碎了敌人重兵的“追剿”堵截,经安徽、湖北、河南,到陕南开辟新苏区。徐海东等领导同志率领红二十五军,在入陕后的两次“围剿”中,采取了灵活的游击战术,以大回旋的行动,打乱了敌人的“围剿”部署。然后诱敌深入到我根据地中心区,全歼敌两个旅,击溃两个旅,活捉敌两个旅长。接着,我军北出终南山,威逼西安,前锋直抵西安南郊。敌人的“围剿”就这样彻底破产,我新开辟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并壮大了红军力量。
一九三五年七月,鄂豫陕省委确悉中央红军北上的消息后,根据程子华同志来鄂豫皖苏区时传达的中央指示精神,决定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徐海东同志表示:“我们能牵制敌人,保证中央顺利北上,对中国革命有重大意义。在此行动中我们要不惜最大的牺牲,迎接中央北上。”海东同志和其他领导同志率部奋勇西进甘肃东南部,袭占两当县城于先,攻取天水县城北关于后,继而进占秦安,威逼静宁,截断了西(安)兰(州)公路,威胁了敌人后方,蒋介石极为震惊,连发五道电令,抽调堵击中央红军的部队回击红二十五军。这样,就在一定时期内牵制了敌人,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配合了中央的北上行动。此后,红二十五军同陕北红军在延川县永平镇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为了扩大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迎接中央北上,红十五军团积极投入了陕北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战斗。首战劳山,再战榆林桥,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加强团,击毙敌师长,生俘敌团长。我军连战皆捷,准备了迎接中央的献礼。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到达陕北后,表彰了红二十五军的远征功绩和红十五军团的功绩。
与中央会合之后,中央派了红一方面军大批干部到红十五军团工作。徐海东、程子华等同志对调来的干部一视同仁,除中央任命的外,都把他们安排到重要工作岗位,给予各方面的关怀和爱护。他非常重视搞好全军的团结,说:“再也不要象张国焘那样闹分裂,否则就是对中国革命的犯罪。”那时,中央红军经过万里长征,各方面的供应比较困难,海东同志宁可自己部队少花俭用,也要把钱款、布匹、医药、武器弹药等主动送给兄弟部队。有一次,毛主席派人到红十五军团,说明现在中央需要现金二千五百元。海东同志立即询问供给部长,供给部长查国贞同志说还有七千元,海东同志马上要他把五千元交中央。当时中央供给部长叶季壮同志高兴地说:“这真是雪里送炭啊!”
徐海东同志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参加了许多著名的战略和战役行动。一九三五年十一月,海东等同志率领第十五军团与第一军团并肩作战,在直罗镇战役中全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这次胜利被毛泽东同志称誉为把革命大本营设在陕北举行的“奠基礼”。一九三六年,率部参加东征,一直打到太原附近的晋祠。旋即西征,配合左路军,攻克盐池、定边,歼敌马鸿逵一部,打破了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围攻,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